第八十八章 試製青黴素
作者:半園      更新:2020-03-25 18:51      字數:2821
  翌日,不等辛無病送去,宮中就派人來取酒,是太府監的酒坊派來的人,年近五旬,陪同的還有兩名宦官。

  把酒裝車都是宮裏的人負責,並未讓辛無病和他的人插手,走之前,一名宦官隨意抽取了一瓶酒打開,然後請辛無病喝下。

  辛無病瞬間明白,原來自己成了這個試酒人!

  想到此處,辛無病毫不猶豫的喝了一大口,然後對那名宦官說道:“這位老公,這空酒下肚,容我食點吃食可好?”

  兩名宦官互相看了看,又問了問那名宮中酒坊的人,對方點頭,於是辛無病吩咐人給自己端來一碗粥,兩個胡餅,就著酒把這些東西吃了下去,一個時辰後,一瓶酒喝完,粥和餅也都下了肚。

  幾人又等了一個多時辰,見辛無病隻是有些麵紅兒赤,並無異樣,於是給辛無病拱手見禮後,便離去。

  辛無病默默走到房中,讓人準備一個盆,用手把腹中之物全部摳了出來,又取出配置好的解藥服下。

  解藥的主要成分是小蘇打和醋酸,還有蜂蜜和養胃之藥。

  辛棄疾把一切都看在眼裏,無不擔心的問道:“十二弟,如此下去你身體怎麽受得了?”

  “嘿嘿……哥哥放心,我就喝一瓶而已,而且還服用了解藥,如果無意外,皇帝至少會喝下那一車酒的一半,到時候,效果就出來了。”

  辛棄疾聽罷,還是有些擔憂的看著辛無病,正欲說些什麽,辛無病又道:“哥,既然計劃已經開始,現在就不能回頭,我們按計劃做就是,放心,那些酒我每次調配的毒性都不一樣,這第一批是毒性最低的,常飲此酒會讓人變得譫妄、視聽幻覺、神誌不清。”

  辛棄疾聽罷輕輕皺眉道:“那就是說,完顏亮不會馬上死去?”

  “嗬嗬……哪裏需要讓他馬上死去,隻要他神誌不清,自會有人要他的命。”

  ……

  接下來的一個月,辛棄疾很少出門,而是在按部就班的安排老年人的轉移,每次都是安排十餘歸一衛護送二三十人回山東,然後這些歸一衛之人就留在山東供耿京和王國安差遣。

  辛無病每日忙著顯微鏡的研製工作,直到又過了一個月後,郭榮終於按照辛無病的圖紙製作出第一台目鏡為四倍,物鏡為十倍的複式木製顯微鏡,能夠把物體放大近五十倍。

  就連製造出這台顯微鏡的郭榮都覺得不可思議,拿著不同的物體反複的觀察,這台顯微鏡已經能夠觀察到一些植物的表皮細胞,這也引來了郭雍和孫富春等人的極大關注,聽到辛無病把這些像小房間一樣的東西命名為“細胞”,胞,乃胞衣之意,他們覺得甚為形象,便引用了這一稱呼。

  借助這台原始的顯微鏡,辛無病可以觀察到青黴菌群,也能觀察到提取的藥物裏的有效物質,有許多辛無病也無法都能說清,不過,孫富春他們已經開始記錄這些在顯微鏡下看到的世界,和裏麵的每一個物體,並給它們取好了相應的名稱,不過大多以精髓作為後綴,如甘草裏提煉的甘草酸,命名為甘草精。

  有了顯微鏡後,眾人的對各種煉藥和煎藥的結果都要放到顯微鏡中去看看,並記錄下來。

  辛無病製作青黴素的方法直接采用的是莫耶和希特利的生產方法,把玉米培養基換成了糯米加蔗糖,混合純度百分之七十五的醫用酒精,還有生石灰等堿性物。

  但現在的條件無法培養高產菌株菌株,隻有在房間裏堆放了快兩個月的倒黴甜瓜身上提取,無法計算單位,隻能試製。

  發酵方法和釀酒相同,唯一重要的就是酸堿度的控製,PH值超過八,那這些青黴菌就會死掉,酸堿試紙是從石蕊地衣提取藍色色素劑,超過七時試製就會變成紫色,對於控製青黴素的酸堿度最為合適。

  為了收集葡萄球菌,辛無病還得到良辛堂去找那些受傷化膿的患者,從他們身上化膿處收集,然後用含有動物血也和葡糖糖的培養基培養起來。

  為了達到無菌的效果,辛無病辦到玻璃實驗室中,把通風管道的加熱也用了起來,盡量按照自己理想化的步驟來操作。

  看到辛無病又在鼓搗新藥,眾人不明就裏,隻是默默的觀察。

  七天後,培養基中的青黴菌數將逐步達到峰值,將培養液用煮過的棉花過濾,過濾後的加入麻油來溶解脂容性物質,由於青黴素是水溶性,所以油下麵的水溶解了青黴素。

  此時辛無病還需要構建一個低溫環境,因此又通知院子去買了大量冰塊回來。

  用乙醚混溶解了青黴素的水溶後,青黴素就融進了乙醚中,此時需要把乙醚放在低溫的地方,放入煮過的木炭,然後加入蒸餾水高速攪拌和搖晃,最後然後注入酸性水(用醋製造),再用堿性水注入。

  得到的水溶物質就是青黴素溶液,把這些溶液滴入培養好的葡萄菌基中,等待數日,如果葡萄菌形成環狀,就證明青黴素培養成功。

  整個過程需要十多天時間。

  然而辛無病的運起似乎並不佳,第一次實驗失敗了,葡萄菌的長勢良好,沒有出現期待中的菌環。

  “無病,你忙了這麽多天在製作何種藥物?”孫富春看辛無病有些沮喪,忍不住問道。

  “大姨,我在製一種對化膿有特效的藥物,不過好像沒成功。”辛無病苦笑道。

  “哦?對化膿有特效?那若製成,許多傷痛就不會致死,你且說說看,你的依據是甚?”孫富春聽罷有些意外,沒想到辛無病這些天都在做這種奇特的藥物,遂極為感興趣起來。

  於是辛無病還原了弗萊明最先發現青黴素的場景,把一些青黴從甜瓜中取出來,放在一份葡萄菌中,讓孫富春等人數日後再來看。

  毫無意外,葡萄菌中出現了菌環。

  眾人也明白了其中道理,也就是說從病人身上化膿處取出來的膿血,裏麵的癘氣之物,懼怕青黴。

  辛無病就是在萃取其中有用的藥物,幸好辛無病這次實驗沒有成功,不然,大家還會打破砂鍋問到底,辛無病可解釋不清楚,而且這些原理不是用煉丹之術能夠說得清楚的。

  即便失敗了一次,辛無病並不氣餒,須知失敗乃成功他媽,穿越者也不例外。

  於是辛無病開始回溯實驗的每一個步驟,最後發現問題可能出在兩個地方,一是無菌環境達不到要求,另一個就是溫度的控製。

  那麽溫度計就又要先製作出來,還好原材料都是現成的,水銀和玻璃,都能自家產,冰水混合物是零度,沸水是一百度,將水銀從零度到一百度升高的距離,一百等分就能製出每一度的刻度線來,這事譚木匠都會如何分。

  因此溫度計的製作並沒有花費太大的精力,就是這個溫度計有點大,有半指粗,但這個水銀溫度計的意義卻不同,這是第一個有測量意義的儀器,讓實驗室的各位大夫和參與製作的郭榮都覺得不可思議。

  辛無病已經在他們心中種下了一把尺子,一把用科學技術測量世界的尺子,成了一把打開了許多人探索物理世界的思路的鑰匙。

  正當辛無病繼續開展第二次試驗時,祖父辛讚送來了消息,李石已經派人將自己母親孫念秋和辛棄疾的母親孫慕夏,送回了山東濟南府四風閘鄉,來信是他們出發的第二日寫的,如果沒有意外,此時母親和伯母應該已經回鄉了吧。

  而最後一批老人也在幾日前離開中都,前往大名府和濟南府,刑場坊街一下子就少了上百人,歸一衛也隻留下了三十多人。

  快一個月的時間,皇帝完顏亮也沒有召見過辛無病,就是不知道這酒他有沒有喝完。

  這個念頭還沒過兩天,宮中又來人了,這次不是太後,也不是皇帝,而是徒單皇後的召見,這讓辛無病更加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