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族中借糧
作者:半園      更新:2020-03-02 19:31      字數:2441
  經過數日籌備,五十多輛馬車和兩百多石糧食已就位,孫富春也把家中的所有用來防疫的藥材交給辛無病,又裝了整整三大車。

  於是辛無病決定先行帶著這五十多輛車出發,留下張佑君繼續采糧食。

  從登州到東平府,必然要經過濟南府。

  辛無病帶著眾人急行五六日,趕到濟南府四風閘鄉,回到自己族中。

  自辛讚出仕後,族正又由辛讚擔任,日常打理之事交給了剛直仁厚的辛禮。

  一到四風閘,辛無病就先去拜望辛禮。

  辛禮已年過七旬,須發皆雪白,不過身體倒是硬朗,見到數年未見的辛無病,辛禮滿臉喜意,對其問道:“小十二,都已長成大人模樣了,此次是要去開封府看望你祖父嗎?”

  “禮老丈人安好,晚輩就是準備去開封,不過聽聞東平府水患,流民四起,匪盜猖獗,受登州刺史和我母親所托,準備先往東平府運些米糧藥材。”辛無病對著辛禮恭恭敬敬的一揖答道。

  “哦?你帶來這些馬車都裝的是米糧藥材?”辛禮沒想到辛無病是準備去賑災,這讓他有些意外,遂問道。

  “是,皆是米糧藥材。”辛無病躬身道。

  “我聽聞東平府有災民十餘萬,這……怕是杯水車薪吧,你此去可有聯絡東平官府?”辛禮又問道。

  “未曾聯絡,晚輩隻想著先把這些糧食、藥材送到災民之手,其他事還未做打算。”辛無病有些尷尬的笑了笑說道。

  辛禮聽罷微微搖頭,對辛無病說道:“你此舉甚好,不過賑災之事非如此簡單,你未做謀劃,就這樣草率而來,若到了東平隻怕未救到災民,自己倒遭了災。”

  “為何?還請禮老丈人教我。”辛無病麵帶詫異,對於辛禮的話甚是不解。

  辛禮微微一笑,拉著辛無病在廳堂坐下,溫和的說道。

  “你若想救災,必先清楚災民之數,聚於何地,東平官府采取何種賑災之策。”

  “你這樣莽撞的前去,若遇上大批流民,搶了你的糧食、藥材,你這片好心可就付諸東流了。”

  “還有,東平府糧價你可打聽清楚,若隻是遭災,並不缺糧,你此舉豈不是費力不討好。按照往年情形,農人失去土地房舍,餘糧不足,饑不飽食,當地豪紳和糧商應不會缺糧,隻是囤積居奇。”

  “你需要了解這些情況後,再決定就地施粥還是給流民分發糧食。”

  “你還需弄清東平府官倉還有多少糧,周邊哪些地方會周濟東平,最近的是濟南府和開封府,遠一點的還有大名等府,如若這些地方調糧過去,缺量之事很快就能解決。”

  辛禮細細的把自己的看法說與辛無病聽,皆是老成持重之言,其中不乏辛無病未曾想到之事。

  辛無病細細思量後對辛禮說道:“禮老丈人,晚輩想的是,施粥、賣糧雙管齊下。”

  “哦?你此舉又是何意?”辛禮聽罷一愣,問道。

  “施粥之舉無須官府同意,也可讓一些流民得以續命,晚輩來之前已經打聽過,東平府下轄四縣皆有不同程度受災,因此晚輩想在四縣城外各設施粥點,至於賣糧嘛,當然是為了賺錢。”辛無病抿嘴一笑道。

  “你繼續講。”辛禮示意道。

  “晚輩此次在登州收糧一千石,最多隻夠十萬流民三日之粥,這也是耗費數千貫錢才得,這甚多錢財花出去,隻能讓災民續命三日,非晚輩所願,為了使此法能做長遠計,當用賣糧之法補之。”辛無病解釋道。

  “此次晚輩前來還有一事與老丈人相商,請老丈人先從族中調出五千石存糧,借與晚輩,一月之後如數奉還,也全我辛家賑災之義。”辛無病向辛禮說道。

  自從辛無病來此告知此行打算,辛禮就知道,辛無病定會打族中存糧的主意,他也準備捐些糧食交與辛無病去賑災,沒想到這小子一來就要借五千石,這可不是個小數目,雖然族中存糧足夠,不過,如此大數量的糧食調撥可不是他一人能做主的。

  “小十二,你開甚玩笑,我哪裏做的了這個主,就是你祖父也段無此權利,你是想養著這些災民嗎?五千石糧也養不了一月呀。”辛禮大搖其頭,連忙說道。

  “老丈人誤會了,晚輩這些糧食不是賣給災民,隻是賣與糧商豪強,我辛家決計不會有任何損失,反而會賺取不少錢財。”

  “您隻需將前年的陳米交與我便可,反正今年秋收後,陳米還是要賣出,隻當是提前賣掉部分。”辛無病說道。

  他來之前就算過,辛氏家族有田土千頃,如今大半都重新化為勢力戶,所承擔賦稅不重,每年至少可餘下三萬石糧食,這些糧食皆會存上兩年,以備不時之需。

  五千石糧食對辛氏家族來說隻能算小事情。

  “這……你是想平抑東平府糧價?”辛禮又問道。

  辛無病點點頭說道:“不止如此,晚輩想著在東平府廣置田地和族產,而且不需族中多花錢財。”

  “哦?這又是甚章法?”辛禮被辛無病的話挑起了興趣,再次問道。

  辛無病在辛禮耳邊輕言細語和盤托出自己的打算。

  翌日,辛禮召集族中族老,商議提前賣出陳米之事,並打算把此事交與辛無病辦理,派出族中子弟協助,雖然族中各老對此時賣陳米有些不解,但辛禮解釋道,如今東平府糧價高企,現在賣出部分陳米會比秋後再賣收益高出很多。

  辛無病是辛讚幼孫,雖然年紀尚小,但有官身,加上辛禮一力推薦,族中各老沒什麽意見,陳米能高價賣出還能讓族中每家多分些錢財,何樂不為。

  聽了辛無病的計劃後,辛禮決定拿出前年的三萬石陳米給辛無病去東平府販賣,還由辛家出出二百餘輛馬車和六百多男丁來運送這些糧食。

  辛家果然積澱深厚,這讓本來有些忐忑的辛無病喜出望外。

  辛氏家族皆由族老會言事而定,既然同意後,行動起來也是極快,數日後,前期的三千多石糧食就已經準備妥當,隻等辛無病出發去往東平府。

  從登州過來的幾十輛車,辛無病讓其原路返回,繼續拉著已經收購好的米糧往濟南府趕。

  見一切準備妥當,辛無病讓李原等鏢師隨往,趕著二百輛拉滿糧食的馬車出發,濟南府到東平府不足四百裏,三日可到。

  東平府下轄東平、壽張、須城、陽穀四縣,府治在東平縣。

  從濟南府出發最先要到陽穀縣,一日就可到達。

  進入陽穀縣境內就能見到三三兩兩的往濟南趕去的農人,不過數量不多,辛無病等上前打聽才知道這些都是陽穀縣的災民,看起來還算好,有的還帶著跟牛,有的還能趕著馬車,大部分是往濟南府等地投親奔友的。

  從災民口中辛無病得知,受災最重的是須城和壽張兩縣,幾乎大部分的農人都被淹沒了田地,現在很多人都往東平去了,等著官府救濟,在此之前,官府已經三次開倉放糧,此時官倉中幾無粒米,隻有城中一些富戶開了幾處粥場,後來也因為有流民鬧事被砸了。

  現在連個施粥的都沒有了,這些農人怕東平生變,於是逃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