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兄弟分離時
作者:半園      更新:2020-03-02 19:31      字數:2447
  辛讚最後並沒有聽取小孫兒的建議,隻是奪了辛巍族正,取回族產,將他一家趕出了辛家,私產悉數未動。

  辛無病對祖父之舉也無甚話說,畢竟自己現在還是幼學之年,家中大事,豈能聽自己的。

  不過辛讚對辛無病卻有了異樣的想法,這個孫兒似乎太過理性,亦或是對一切事物皆以醫理來斷,在辛讚看來,此子若為一良醫,當是一場造化,若出仕做官,定是殺伐果斷,血流成河。

  金主完顏亮允辛讚回鄉之日無多,辦完兒子們的喪事,又處理完族中之事後,辛讚便要去亳州上任。

  按照金主完顏亮的封賞,辛棄疾為譙城縣男,必須要去封地才行,剛好辛讚在亳州,譙城歸亳州管轄,自是可隨辛讚同行。

  辛無病被封寧海縣男,如無許可和任命,不得隨意離開封地。

  這本就是完顏亮鉗製辛讚的手法,讓辛讚有所顧忌,若他在亳州有反意,留在寧海的辛無病就有性命之危。

  思慮多日,辛讚決定隻帶上辛棄疾,而讓辛無病按規矩去寧海,也可隨母親去孫家學習岐黃之術,在他看來,隻有如此一家的安危才能保全。

  況且辛讚覺得,辛無病天生是學醫之人,自己不懂,無法教他,不如讓他留在孫家,也能應付金主。

  辛棄疾善言敏思,有時雖頑劣,但聰明好學,文武皆可,實為辛家的千裏駒。

  數日後,辛讚即將帶著辛棄疾母子和部分族人家仆去亳州赴任,臨行前辛棄疾和辛無病兄弟二人徹夜長談,辛棄疾有談到人生理想抱負之事,先是先為父報仇,然後是光複漢土。

  從祖父辛讚處得知,辛家父子之所以被押解去京,都是仆散忽土唆使完顏亮下的令,而之前捉拿之事,是受劉麟、酈瓊買通猛安沾合罕、曆城縣令潘泉所為。

  雖然祖父放過了辛巍一家性命,但背後謀劃之人,辛棄疾並不打算放過,辛無病也是讚同。

  “十二弟,你可是決定了,懸壺濟世,要做那再世華佗?”辛棄疾問道。

  “疾哥兒,弟甚喜這青囊之術,即可治病救人,又可養生延年,何樂不為。”辛無病笑嘻嘻的回道。

  “此際神州大地遭女真鐵騎蹂躪,你我還身負國仇家恨,你豈可如此。”辛棄疾不滿的說道。

  其實辛棄疾對辛讚不能帶走辛無病諸多怨言,這樣不光讓兩兄弟要分開,還會讓弟弟中心有被輕視之意,他認為定是因辛無病說殺辛巍之事上,讓祖父不喜。

  對於殺不殺辛讚的問題,辛棄疾有自己的想法,殺之合情合理,其謀害親族,吞並族產,國法家規皆不容他,不殺顯得辛家念及血肉骨親,彰顯仁義。

  現在辛讚為了一句話就要疏遠自己的孫子,辛棄疾當然覺得不快,甚至有一絲怨憤。

  “疾哥兒,學醫怎底就不能報仇了,我可為戰士裹傷,為將軍療疾,並非一定要動兵戈才能複故土,你忘了上次我們往辛讚家井裏放烏頭草之事,也許某天,哥哥會用上弟之所長哩。”辛無病寬慰著辛棄疾道。

  辛棄疾不語,過了半晌,他才又說道:“十二弟,你不可荒廢正途,學醫隻是你之所好,萬不可放棄正學,更要記得父叔所教之拳法,你要多食肉,下次見你,應要跟我一般個頭……”辛棄疾說著流下了眼淚。

  辛無病也被氣氛所染,動情的對辛棄疾說道:“哥哥也是,亦不要惹祖翁生氣,勿掛念弟。”

  一夜太短。

  翌日,辛讚等人即將出發去亳州府。

  臨行前,辛讚也不忘對孫念秋母子細細吩咐,孫念秋也都一一記下。

  辛棄疾取出隨身錦囊,對辛無病道:“聽祖翁言,此為一道士所贈,祖翁疑為呂祖弟子,稱此物有驅邪避禍之功,長生康寧之效,你我兄弟日日佩戴,從小至今未有病痛,多因此物,你切不可取下,嗯……為兄這個你也一並拿著吧,保你雙全。”說罷辛棄疾把錦囊塞到辛無病手裏。

  辛無病趕緊又把錦囊塞回,說道:“疾哥兒,弟也有一個,你的給我,你若有事,弟怎能安心,你趕緊戴上,萬不可再取下來,我們兄弟二人皆安好才行。”辛無病感受到兄長的關心,但是這錦囊他確是不願辛棄疾取下,即便是心裏因素,他也想讓辛棄疾留在身上。

  之前他偷偷拆開錦囊看過,見裏麵有一粒通透的石頭,會在夜晚發出淡淡光暈,不知是何物,其中有一張小小的絹布,上有一段偈語。

  按照辛無病的常識,這能在夜晚能發光的石頭,應該是螢石或方解石之類的物質,但是其材質極硬,還有可能有鑽石成分,發光原理也可能是,裏麵含有硫化砷或稀土元素釔,鑽石中混入了碳氫化合物,在這個時代不能能檢測出成分,不過自己從小佩戴,沒有任何不適,看來這東西應該沒有放射元素。

  直到辛棄疾重新戴上後,辛無病才放手。

  “此去亳州哥哥要照顧好自己和伯母,聽從祖翁之言,也勿忘寄來書簡給弟。”見即辛讚過來,辛無病知道他們即將成行,遂又對辛棄疾說道。

  然後辛無病跪下,對著辛讚重重磕頭,說道:“祖翁此去,定要保重身體,勿念孫兒,孫兒學成後定早日歸來侍奉祖翁。”

  辛讚扶起辛無病,眼中有淚花閃動,點點頭道:“無病吾孫,祖翁並無舍棄你等之意,你萬不可心有嫌隙,你和棄疾都是祖翁的心頭肉,留你在寧海也是迫不得已,你要勤學,切不可忘記自己辛家子孫的身份。”

  “孫兒記下,定不負祖翁厚望。”辛無病頷首道。

  “十二弟,我當每月寄出書簡,你收到後定要馬上回複,如若不然,我可吃不香肉,睡不好覺,你也要記下此事。”辛棄疾見祖父已經來了,離別即在眼前,忍不住對辛無病吩咐著。

  “弟記下了,哥哥勿需擔心。”辛無病再道。

  辛讚和辛棄疾上了馬車後,辛讚撩開馬車上的簾子,對孫念秋又吩咐道:“二娘子,吾等即刻出發,你要好生照顧無病,勿忘尺牘報平安。”

  “老大人,安心赴任便是,兒媳謹記。”孫念秋對辛讚再次福禮道。

  隨即,辛讚吩咐車夫啟程。

  “十二弟,你記得我說的話,千萬別忘了。”辛棄疾從馬車上探出頭對辛無病喊道。

  “記下了,哥哥放心。”辛無病追著馬車跑了起來,在後麵喊道。

  一路上隻留下深深的車輪印記。

  ……

  “祖翁,你為何要留十二弟孤身在此,他還恁小歲數。”辛棄疾問道。

  “此事我辛家已無選擇餘地,隻是苦了無病。”辛讚輕聲歎到。

  “祖翁可是因十二弟言,殺辛巍之事而怪罪於他?”辛棄疾終於還是忍不住問道。

  辛讚苦笑不言,辛棄疾又說道:“祖翁對辛巍過於仁厚,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我現在覺得十二說的沒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才是正理。”

  “棄疾,你誤會祖翁了,不殺辛巍皆是念族親血脈之故,無病留在寧海皆是金主之計,我們現在無從反抗,當你沒有對抗的實力時,隻得隱忍,以待時機。”辛讚說道。

  此去幾百裏,不知何時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