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音信全無
作者:半園      更新:2020-03-02 19:31      字數:2467
  翌日午時,耿京又至富義堂,孫富春已在此等候多時。

  “大姐,你可當得上杏林聖手之稱,某師父今日氣色已然好了許多,你看何時可出發?”耿京一見麵就對孫富春誇讚起來。

  “即刻便走吧,今日我會添兩劑藥,你師父今日發熱可好些?”孫富春聽了鬆了口氣問道,聽到耿京說王允卿氣色好轉,知道昨日用藥應是對症。

  “身上還有些燙,不過比昨日好些。”耿京回答道。

  “我記下了。”孫富春說罷,對著後堂喊了一聲,“棄疾,無病,拿上東西準備走咯。”

  接著就聽到一陣腳步聲,兩小兒郎精神抖擻的跑了出來,一個背著藥箱,一個挎著布袋。

  一路上辛棄疾嚷著讓耿京跟他講講刺殺完顏宗弼之事,對他們行俠江湖的經曆更是向往不已。

  辛無病也聽得熱血沸騰,前世聽到的大俠都是武藝高強,行俠仗義,闖蕩江湖,快意恩仇之事,今日聽到耿京他們的故事,對俠士才算有了直觀的認識,這些人都是滿腔熱血,舍身抗金的義士,他們以光複漢土為己任,行的是行軍打仗之事,這才是宋時俠士的真實寫照。

  也許,真正的大俠大都如此吧,國之不存,哪來江湖,沒有江湖,俠不如蝦。

  今日聽著故事,行程也覺得頗短,到了賢來村的茅廬院中,兩兄弟還有些意猶未盡。

  孫富春看著二人笑笑,說道:“你們誰學著換藥,以後就天天來可好。”

  進屋後,幾人看到王允卿已經坐在床上,背後墊著蒲草枕頭,臉上也有了點血色,不過額頭上還是掛著汗珠。

  見孫富春等人進來,王允卿艱難的對她拱拱手,口中道:“承蒙孫家娘子聖手施為,救吾性命,銘感五內。”

  “先生折煞奴了,您是曉冬之師,當是奴之長輩,這都是分內之事,先生勿再言謝。”孫富春連忙福禮道。

  “師父,我家大姐聽說您的事跡後,甚是欽佩,您就不用跟她客氣了。”一旁的孫曉冬見師父好轉,心情頓好了許多,開心的對王允卿說道。

  “不是客套,救命之恩,非隻言片語所能鳴謝。”王允卿搖頭說道。

  “先生這就見外了,奴還是先給先生把脈,換藥吧。”孫富春趕緊說到,免得兩人客套來去,誤了病情。

  “有勞了。”王允卿輕言一聲,然後解開單衣。

  辛棄疾兩兄弟都有些好奇的看著王允卿,覺得此人氣質沉穩,眼神清澈犀利,即便久病纏身,也逸氣非凡。

  孫富春給其診脈後,心中有了數,接著給王允卿換藥,今日特意加了三七和柴胡,三七又名金不換,隻有南方大理國有所產,極為寶貴,用以外傷效果甚好,柴胡有退熱清毒之效,也當對症。

  待換過藥後,孫富春又給王允卿服下一些金泉朱砂酒,然後讓耿京等扶著他躺下。

  王允卿再次道謝一聲,便沉沉睡去。

  今日孫富春讓辛棄疾兩兄弟可多待一會兒,他們自是尋耿京去了,自己則和小妹孫曉冬說話,數年未見,兩姊妹有貼己話要說。

  直至半月後,三人便不再需要每日前往賢來村,自是耿京隔兩日來拿些藥,王允卿的傷勢恢複得極快。

  期間,孫曉冬回過一趟家,見了二親和幾個姐姐,眾人自是垂淚互道相思,孫曉冬見父母已白了頭發,禁不住流淚。

  又過數日,馬從義大姐馬芮再次來到富義堂。

  她給孫富春帶來一個消息,辛家父子不日就會被押解去上京,據說是金朝丞相之意。

  這讓孫富春有些急了,於是趕緊備車前往賢來村,找孫曉冬等人商議。

  王允卿此時傷勢幾已痊愈,隻是從孫曉冬口中聽說辛家父子之事,對耿京提出劫獄之事沒有否決,且此時自己身體恢複,幾人便探討過過救人之事。

  孫富春焦急來訪,道出原委,王允卿沒猶豫多久便答應救人之事,此事不必太多人參與,有王允卿師徒幾人足以。

  王允卿考慮過,去濟南府大牢救人不比刺殺完顏宗弼,州縣大牢守衛不多,武藝稀鬆,己方去人太多反而會招搖。

  介於不知辛家父子被押送的具體時日,王允卿決定即日啟程趕去濟南府。

  辛棄疾本是極力要跟隨前往,被孫富春等人攔住,耿京更是以日後不教其武功相逼,並再三保證拚死也要救出其家人,這才讓這辛棄疾放棄跟隨。

  兩兄弟隻得回富義堂等候消息,卻沒了往日般神采,做事也心不在焉。

  孫富春看在眼裏,也不知從何安慰,也就由著二人。

  一月過去,王允卿和辛讚等人皆無消息,這讓孫家三姐妹越加不安起來。

  即便是救人失敗,也會有人前來傳個話,王允卿等人連護衛森嚴的完顏宗弼都能刺殺成功,這去一趟濟南府大牢救人卻月餘都無消息,這似乎太不尋常。

  特別是孫慕夏和孫念秋姐妹,郎舅叔(伯)妹皆在其中,不管是誰,要有個閃失,兩人都不知該如何是好。

  孫富春不及多想,拉著自家官人就出了門,尋馬芮馬安人去了。

  馬從義不善言辭,見家中大姐和姐夫具在,不敢說劫獄之事,隻說是想再打聽打聽辛家父子現狀之事,求姐夫尋人去探一探。

  馬芮是個聰明女子,今日弟弟夫婦皆來,以往不是逢年過節,或有要事,少見二人一起上門。

  卓如鬆見兩人都麵有急色,也覺事有蹊蹺,遂跟自家娘子使了眼色後,就稱衙中還有事,出門去了。

  待姐夫離開,孫富春才斟酌片刻把托人劫獄之事相告。

  她在說與不說之間徘徊,考慮良久後,覺得隻有如實相告,馬芮才能想辦法,至少能出個靠譜的主意。

  聽到劫獄之事,馬芮驚得張大了嘴巴,好半天才回過神來,有些埋怨孫富春,這要是被查實,這會有株連之罪,金人的屠刀可是從來沒有軟過。

  孫富春也不爭辯,直言此事與馬從義無關,都是自己的主意,若有牽連,兩人可以和離,絕不牽連夫家,再說,除了劫獄,實在也無甚辦法救人了。

  馬芮思慮半晌,終於歎了口氣,對弟弟和弟婦二人說道:“非是大姐不幫你們,實在是押解三人去京之令,是由右丞相完顏亮所下,旁人皆不知此為何意,這也是蔡鬆年快馬急報你姐夫的,現在也是毫無辦法。”

  “大姐,我等多送些錢財,可有辦法?”馬從義問道。

  “如今之事恐怕不是錢財可以解決。”馬芮搖搖頭說道,心想著自己這個弟弟也是太過隨意,家中娘子謀劃如此大事都不與他商量,現在見事不可為,才來找自己,心中不由得歎息一聲。

  馬從義和孫富春二人離開馬芮府中,失落的回到富義堂,焦急等待消息的孫慕夏、孫念秋姐妹看到大姐的臉上的失落之意,立時明白事有不妥,二人忍不住垂淚起來。

  家中的緊張氣氛也憋得辛棄疾兄弟二人難受至極,母親等人的奔走他們看在眼裏,愁在心裏。

  孫富春回到府中,找來兩個妹妹商量,決定自己親自去一趟濟南府,她要打聽清楚到底出了什麽事。

  孫慕夏姐妹自是不同意大姐的打算,二人稱,此事無論如何都應是她們姐妹前往,隻是要拜托大姐照顧辛棄疾兄弟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