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石敢想當“鄭和
作者:山中老犬      更新:2020-05-08 16:07      字數:3534
  武成王九年的六月中旬,在姬康參加完學院第一期學員的畢業典禮後。在七月,姬康帶著母親一行,來到了遝氏縣旅順。

  因為在經過了兩年多的努力後,旅順造船廠,終於完成了第一艘大船的建造。

  這艘大船分為上下兩層,能裝載五百軍士,並且裝有風帆,配備遠程打擊能力——投石機和大型弓弩。經過試航十幾次後,已經肯定,能在大海中航行無憂,並通過了軍隊的驗收。這艘大船在這個時代,無疑是個“巨無霸”的存在。

  在五月姬康聽到大船建造好的消息後,在襄平城就再也坐不住了。看著母親及身後清竹、清梅兩人,在自己對大海幻想的陳述中,露出羨慕的神色。

  再加上自己的外祖母趙威後在六月初因病去世,自己的母親姬趙氏聽聞後就鬱鬱寡歡,心情始終不好。姬康就決定帶著母親她們到旅順,坐上船到大海上轉轉,順便讓母親高興一點,散散自己悲傷的心情。

  姬康的外祖母趙威後,在姬康的前世曆史中,也是被後人所稱讚的一名女政治家。許多曆史學家和軍事家甚至都認為,如果趙威後多活幾年,長平之戰趙國不可能失敗,甚至不可能發生。

  趙威後做為一個女政治家,卻在這個時代首先提出了“以民為本”的思想。

  有一次齊王派使者到趙國來,趙威後問齊王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使者的奴性太強,聽了不很高興,說“今不問王而問歲與民,豈不先賤而後尊貴乎?”

  趙威後立即回答:“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

  無歲則無民,無民則無君,輕視人民就是舍棄根本——這就是趙威後的治國思想。這也是姬康深深為之佩服之處,這種思想在姬康母親姬趙氏身上也能感覺到,可見趙威後在教育子女方麵也是卓有成效的。

  因為六月要參加學院的第一期學員的畢業典禮,所以姬康才納著性子,沒有前來旅順。等畢業典禮結束後,姬康和母親姬趙氏馬上帶著眾人,動身前往旅順。

  經過十幾天的旅途,順便在鞍山又視察了下工業區的狀況,在七月初到達遝氏旅順。#…愛奇文學iqiwxm…&最快更新

  姬康和母親乘坐的大船周圍,還有五艘掛著風帆,能裝載二百多名士兵的戰船。這也是旅順造船廠在這兩年多來,陸續建造的戰艦。

  這六艘戰艦上的人員,就是姬康在這兩年來,在眾人不解的情況下,耗資無數打造的二千海軍。

  站在被姬康親自命名的“襄平”號的大船上,迎麵吹來的海風,把姬康身披的披風高高吹起。

  整個大海一片蔚藍,與遠處的天空合為一體。海鷗在船旁鳴叫著,引得在船板上清竹、清梅以及伴隨母親而來的宮女們尖聲大叫,母親也麵帶微笑。

  旺財在船上也有點興奮,對著飛翔的海鷗也“旺旺”直叫。

  老總管姬茂因為剛一上船,就“暈船”暈得厲害,姬康無奈,隻得把他留在旅順。和母親等眾人乘船來到海上。

  轉過身來,看著身旁陶醉的石敢,笑著問道:“向往吧!”

  石敢看著姬康說道:“公子,我沒想到大海是如此的美?”

  姬康笑了:“大海發怒的時候,你還沒見過呢!現在是她最美麗的時候。等你在船上呆上幾年,就知道大海的狀況了。”

  石敢想到了什麽,皺皺眉頭道:“公子,你耗費如此多的錢財,打造了這支所謂的海軍。是準備做什麽用的?現在做戰都是在陸上進行的呀!”

  姬康笑笑,對石敢道:“來,我給你說說。”

  兩人來到二層姬康所臨時住的船室,姬康把桌子上的一張地圖攤開,對石敢道:“你看,這是旅順的位置,向西我們就能乘船快速到達遼西郡,再遠點就能到達薊都。”

  然後,把手指向了南方:“向南就可以到達,我們所沒有去過的齊國和楚國。”

  接著把手,重重地點在了東邊:“向東我們就可以到達“箕國”和“三韓”了。石敢,平時我們可以用船來給遼西、遼東郡運送物資。你說戰時,我們派一支部隊,出現了我們以上的所說的地區,敵人會怎麽樣。”

  跟隨姬康這麽多年,又在學院學習了兩年多的石敢,早已不是過去那個“懵懂”的石敢了。又在姬康身邊待這麽久的時間,對於戰事的敏感程度非比尋常。

  聽著姬康所說的一切,高興的道:“公子,如果是戰時,我們的軍隊乘坐著這樣的船,突然到達對方的領地,對方肯定會猝不及防的。”

  然後,石敢仿佛想到了什麽,抿抿嘴道:“公子,海軍今後你還要繼續擴大,是不?”

  姬康點點頭,毫不猶豫地道:“必須擴大,這是肯定的。”

  “我想呆在海軍,給你看管這支海軍,行不?”

  石敢看著姬康,有點忐忑不安。

  姬康頓時愣了,看著石敢半天沒有說話。你這是要幹什麽?你想當偉大的“三保太監”麽!不過,這值得鼓勵不是麽?

  姬康走過去,拍拍石敢的肩膀,說道:“石敢,我曾做過一個夢,夢到自己來到了另一偉大的國家。在那個國家裏,有一個和你一樣的內侍,名叫鄭和,就帶著一隻幾萬人、幾百艘船的龐大艦隊,行走在世界各地,而名留青史。”

  石敢的眼裏,發出閃亮的目光:“公子,就是咱們做的,那個地球儀上的世界麽?”

  姬康點點頭:“是的,就是那個世界。石敢,我們所在的地方不過是這個世界的一小部分,外麵的世界很大很大,值得我們終身前去探索。”

  石敢的目光更加閃耀:“公子,我決定了,我以後要留在海軍。”

  看著與自己一起長大的夥伴,有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姬康的眼眶有點濕潤。

  “好,你今年才十二歲。等過上幾年,如果你還想到海軍來,我就把你派來。”

  石敢點頭道:“公子,我現在先收集船隻和海軍的有關資料。再過兩三年,我就可以每年來這裏待上幾個月,熟悉海軍的狀況。再過上幾年,我自己覺得可以了,我再給你說。”

  說著、說著,不知道想到了什麽,眼淚掉了下來。

  石敢把流下來的眼淚,擦拭掉道:“公子,我能來到你身邊,是因為當時家裏太窮。父母和兩個哥哥以及妹妹,都快餓死了。

  正好宮裏來招人,我年齡正好,父母就把我送進了宮裏。我記得很清楚,我走的時候,父母及家人都抱著我痛哭。幸好,我到宮裏後,被分配到伺候公子你。

  現在我的家人,也已經被我接到遼地來了,被分配到襄平的安置點居住,也分了幾十畝地。

  大哥在家還做了點小生意,二哥今年說要到十月份入伍參軍,妹妹到明年要到襄平書院學習。我每次回家,父母都抱著我哭,說如果當時有現在生活的一半,也不會讓我進宮,讓我去走這一步。

  但我不後悔,能遇到公子,是我今生最大的幸運。

  你不是經常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麽。我知道公子誌向遠大,我也要跟隨公子你,在曆史上留下一個好的名聲。”

  姬康眼圈也紅了起來,扶著石敢的肩膀道:“好兄弟,讓我們一起努力,改造這個該死的世界。”

  石敢重重點點頭:“公子,我會一直追隨你的,直到我閉上眼那天。”

  姬康和母親等眾人在海上隻是繞著旅順轉了一圈,就回到了旅順港。因為現在所組建的海軍,根本就沒有什麽做戰經驗,近則跳船做戰,遠程打擊就是投石機和大型弓弩,就這還是姬康自己琢磨出來的。

  在臨下船時,姬康跟隨從的“襄平”號兩位船長,今年剛從學院畢業的李敏、張天坐談了一會。

  李敏和張天的成績,在學院裏這批畢業的學生中,至少也能排名前二十名。為保證海軍的順利建設,姬康把兩人分配到海軍,隻是因為這兩個人原來家裏都是漁民,對船還不陌生。

  “大學長,你的囑咐我們都記住了。請你放心,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海軍,對我遼地來說的重要意義,肯定不會辜負你的期待。”

  看著李敏和張天兩人朝氣蓬勃、鬥誌滿滿的樣子,姬康略微感到有點欣慰。

  對兩人鼓勵道:“現在的海軍狀況就是如此,我們要從零開始。我們現在的艦隊,畢竟是諸國中的第一隻正式海軍編隊。我向你們保證,海軍隻會壯大,而不會萎縮。

  現在建造的船隻也隻是不斷摸索經驗,如果不出意外,明年還會有比這艘“襄平號”更先進的船隻交給你們,以後會越來越好,艦船也會越來越多。

  現在諸國都沒有水戰的經驗,就是楚國也是把船當作運送物資的工具。請你們記住,我之所以把這隻艦隊定名海軍,而不是水軍,就是希望你們以後能馳騁在大海之上。

  另外,我又抽調了三名學院今年畢業的學生,過幾天就會來海軍報道。這樣,你們就可以按學院的規定,組成一個完整的團隊。

  你們在一起要多加探討,從零開始,積極摸索海軍做戰經驗,然後總結其中的規律,把它變成規範,這就是你們的任務。好了,我這就要走了,你們多想想我剛才的話,自己也要多保重。”

  李敏和張天一起按學院禮節,向姬康舉手敬禮道:“諾”。

  姬康隨後在造船廠召開嘉獎大會,並在會上對造船廠眾多人員,給予了肯定和勉勵。鼓勵他們今後再接再厲,為遼地造出更好更多的船來。

  因造船廠廠長康祺造船有功,任命其為工部大夫。其兒子康樂在建造大船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被姬康任命為造船廠的吏員。

  而造船廠其他造船有功人員,姬康都按功勞給予了不同封賞和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