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畢業典禮
作者:山中老犬      更新:2020-05-08 16:07      字數:3204
  武成王九年,農曆六月十八日清晨,襄平學院禮堂。

  今天的襄平學院到處是掛著彩旗,每個學員都穿戴整齊,按年級班級排列整齊,來到學院的禮堂,參加學院舉辦的第一次畢業典禮。

  禮堂做為襄平學院的最大建築,在建造時就考慮到諸多因素。按姬康的要求,一是禮堂內部除講台外和兩側的聲樂台,下麵就是座椅,沒有其他多餘的東西,以容納四千學員為目標;二是要建成回音建築,也就是內部建造的是圓形。現在可沒有什麽播放器,要讓禮堂台上人的講話,整個下麵的人都能聽到。

  就是這樣,這個磚木結構的禮堂建成後,在姬康看來還是非常簡陋。但已被遼地眾多建築工匠們,認為這個禮堂是集這個時代建築工藝之大成。雖沒有王宮建築那樣高大雄偉,但也是自成一體。

  學員們還沒走到禮堂,就遠遠聽到了禮堂裏傳出來的《龍的傳人》樂曲。

  現在這首歌仍然以長笛吹奏為主,但又被眾多聲樂老師和學員們,用這個時代的編鍾、編磬、鼓、竽、琴瑟、紐鍾等加以補充,形成了這個時代獨特的韻味。

  在前世姬康對春秋戰國時代的樂器不太了解,以為非常簡陋。等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後,才發現華夏樂器在這個時代已經相當豐富,而音樂在這個時代被人們所重視的程度,遠遠超過姬康的形象。

  所以才有《詩經·女日雞鳴》有:“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禦,莫不靜好。”;才有《詩經·關雎》有:“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更有《詩經·鹿鳴》言:“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而“禮崩樂壞”指的就是這個時代,也是現在這個時代的真實寫照。

  每當姬康看到與此,內心就感慨萬千。就往往會想到前世中包括自己在內的後人們,對自己民族的優秀傳統沒有很好的繼承,反而一味迷戀西方所有的一切,甚至有“西方的月亮都比華夏的月亮圓”之說。

  姬康在前世是九十年代末期上的大學,那個時候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也就是GDP,遠遠落後於華夏旁邊的東倭小國。當時有個講《政治經濟學》的教授,在課堂上經過換算,大言不慚地告訴大學生們,華夏要追上這個東倭之國的GDP,最少需要一百年。

  當時包括姬康在內的學生們都深以為然,在這些專家教授思想的灌輸下,都對自己的國度都感到絕望了!

  但結果呢!結果就是在姬康畢業後,這個國度隻用了十年就追過了這個東倭國家的GDP,再用了十年,在姬康那個離開時,GDP就已經是那個東倭國家的三倍,如果按實際購買力來算,會是那個東倭國家六倍,甚至更多。

  襄平學院的三千多名學員們走進禮堂後,按年級班次,在禮堂內的自己班級所在固定位置坐好,靜靜等待著畢業典禮的開始。

  而今年畢業的第一批二百三十六位學員,穿著學院統一的畢業服裝,排列整齊,立於禮堂講台的右側,一臉肅穆,等著屬於自己人生中最為重要時刻的到來。

  這批學生在進校時候年齡都已是十五、六歲,又因為遼地對於人才的極度渴望,學院也不可能按部就班進行施教。隻能對這批年齡大的學員,對其所學專業進行“填鴨式”教導。經過兩年半的時間,這批學員年齡也都已到十八、九歲了。

  經過學院考核,認為達到了學院的初步要求,才準予這二百三十六位學員畢業。女學們大部分學得是醫學、政務、格物專業,大部分男學員學得則是軍事指揮專業,少部分則是政務、格物和醫學專業。

  姬康在與鄒衍、魯仲連、劇辛商量後,畢業典禮的流程按簡潔、莊重、肅穆的標準進行,分致辭、頒發證書、賀唱三個環節,時間不超過兩個時辰。畢業的學生,第二天就必須離開學院,奔赴自己分配的崗位。

  等姬康、鄒衍、魯仲連、劇辛四人走上講台時,整個禮堂的近三千多名的教員和學員們,按學院現在規定的獨有畢業禮節,全部站起,用右手展開五指舉至頭部太陽穴處,給予敬禮致意!

  隨後,鄒衍院長在禮堂的講台上至畢業賀詞,非常簡短:“今天是我襄平學院重要的日子,我學院的二百三十六名學員即將畢業,走上他們各自的工作崗位。讓我們向這批即將畢業的學員,致意最隆重的祝福!”

  講台下掌聲如雷。

  而魯仲連執行院長,所講也非常簡短:“你們是我襄平學院畢業的第一批學員,希望你們不辱使命,把學到的知識用於實踐,把我們襄平學院“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精神落到實處。如果你們誰違反了我學院的精神,貪贓枉法、魚肉百姓,我會親自去找你們的,不要忘了我手中打過你們手掌和屁屁的教鞭。”

  講台下一片歡笑聲。

  劇辛代表君侯府,隻說了兩句話:“畢業的學員們,我受君侯的委托,代表遼地各郡縣衙門、各部門、軍隊各部門歡迎你們的到來。”

  做為學院中所有學員的大學長,姬康沒有講話,隻是靜站一旁,準備給畢業的男女學院頒發自己準備好獨特禮物——“公子劍”。

  頒發給學院畢業學員的“公子劍”,劍體為鋼製,劍鞘為純銅製做,劍鞘和劍體均刻有字樣。劍鞘上刻“襄平學院第一批畢業學員佩”,劍體上則鐫刻“公子劍”三字。

  等致辭完畢後,主持學院畢業典禮的、禮部中大夫廖山大喊道:“奏樂,頒發證書。”

  在莊重、典雅的聲樂中,畢業的學員們,按提前排好的次序,依次上台領取自己的諸多證書和姬康頒發的“公子劍”。而劇辛、魯仲連、鄒衍、姬康則按事先商量好的順序站成一排,給這些畢業學員頒發證書。

  這二百三十六名學員大部分都是孤獨流浪人員,被姬康收留後,經考核後,認為有培養價值,才來到襄平學院進行了兩年多的學習。早已把學院當成了自己的家,更是對姬康這個大學長抱有深深的感情。

  每個畢業學員上台時都滿含眼淚,在劇辛手中接過派遣證書,然後敬禮致敬,劇辛舉手還禮;在魯仲連手中接過學院的考核證書,敬禮致敬,魯仲連舉手還禮;在鄒衍手中接過畢業證書,致禮敬禮,鄒衍舉手還禮;最後到姬康麵前,從姬康手中接過“公子劍”後,淚都掉了下來,都補充一句:“大學長,必不辱使命。”然後敬禮,姬康舉手還禮。

  等畢業學員們都領完證書和“公子劍”後,下台排列站好後。

  主持典禮的廖山繼續大喊道:“唱畢業歌《千裏長城永不倒》。”

  燕國建國以來,幾百年來,為抵抗匈奴、東胡等國家的進犯,沿匈奴、東胡等國家邊界一直修建燕長城。在姬康的太祖父燕昭王時期,秦開大將率軍開疆辟土幾千裏,而隨後長城也隨之延伸,就是在姬康前世中,在朝鮮等國還能見到燕國當時修築的長城。

  雄壯的、激昂的、姬康前世中熟悉的聲樂、在這個時代的樂器伴奏下奏響。襄平學院的全體教員和學員們,全部站起,舉手敬禮,高唱這首歌曲。

  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

  睜開眼吧!小心看吧!哪個願臣虜自認!

  因為畏縮與忍讓,人家驕氣日盛。

  開口叫吧!高聲叫吧!這裏是全國皆兵。

  曆來強盜要侵入,最終必送命。

  ……

  現在的燕國雖為中原七強之一,但是因為統治階層的守舊保殘、腐化墮落、不思進取,整個國家國力日益衰退,被周邊國家任意欺淩。

  身為周朝最為嫡係的王室,麵對其他國家,屢屢受辱。怎能不讓人難受?怎能不讓人憤慨?……

  千裏長城永不倒,千裏遼河水滔滔;

  江山秀麗、疊翠峰嶺,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衝開血路、揮手上吧!要致力國家中興。

  豈讓國土再遭踐踏!個個負起使命。

  ……

  千裏長城永不倒,千裏遼河水滔滔;

  江山秀麗、疊翠峰嶺,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衝開血路、揮手上吧!要致力國家中興。

  豈讓國土再遭踐踏!這睡獅漸已醒。

  ……

  幾百年來,我燕國民眾忘記燕國的責任,沒有忘記燕國先祖給予周天子的承諾。幾百年來,修築幾千裏長的燕長城,永遠屹立在中原的北部,抵禦著外來民族對於中原的入侵。

  遼河滔滔,奔流不息;江山秀麗、疊翠峰嶺;我燕國的江山如此美好!但和中原諸國一樣,戰亂不斷,民不聊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就讓我們這代人來結束這該死的一切吧!

  姬康和眾人一樣,站在台上,熱淚盈眶地大聲地唱著這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