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談話
作者:吾名儒生      更新:2020-03-02 18:34      字數:2798
  我的位麵物語最新章節

  偏房之中,狄光遠和晏子英分坐主客位,待狄春上齊茶水後,便開始稍稍寒暄了一會。

  終歸還是晏子英的養氣功夫少差一點,忍不住直奔主題:“我想我們還是開門見山吧!”

  “我有辦法讓狄大人擺脫困境。”

  見晏子英準備攤牌,狄光遠也收起來了臉上的笑容,並沒有問他是什麽辦法,而是沉聲的問道:“你與家父非親非故,何故前來獻策,寓意何為?”

  “就不能是仰慕狄大人的為人,不忍其遭奸人陷害,特來相助?”晏子英似笑非笑道。

  狄光遠沒有接他的茬道:“家父曾說急公好義的人不是沒有,但大部分人還是為了名利而來。你來狄府,到底所圖為何?”

  “狄公識人之能天下皆知,沒想到狄公子也不差。”晏子英讚賞了一下,隨後正色道:“既然如此,我就直說了。”

  狄光遠直身正坐,放下茶杯表示認真傾聽。

  “實不相瞞,我此行而來並不是為了進京趕考。”晏子英娓娓的道出自己此行的目的:“我平生所讀之書皆為雜學,此番前來狄府,就是為了拜師治學,隻是不想到了洛陽,竟然聽聞狄公蒙冤入獄。”

  狄光遠聽聞目光一閃,不為所動道:“既然如此,你又為何還要繼續前來狄府,不怕被牽連嗎?”

  “嗬嗬。”聽到此話晏子英笑了。

  “狄公子覺得情況不應該反過來講嗎?正是因為狄公蒙冤落難,才更應該前來狄府拜師求學。”

  “哦,願聞其詳。”狄光遠依舊沒什麽變化的問道。

  抿了一口茶水,略帶微苦,唇齒留香,不是凡品。

  潤了潤喉嚨,晏子英繼續說道:“狄府乃是當朝宰輔的府邸,若非狄公蒙冤入獄,這門庭若市,隻怕我很難踏進這府內,就更遑論拜師治學了。”

  “而現在我進入了狄府,見到了公子你。”

  “這麽說,所謂的有辦法助家父脫困的說辭,隻是為了進入狄府之內?”狄光遠麵露慍色,弗然不悅。

  他自然是聽的出來,晏子英的話語是出自真心的,隻是這樣的行為未免令人惱怒。

  晏子英似是沒有看到狄光遠的怒色,麵帶微笑悠然道:“那倒不是。”

  聞言狄光遠的臉色稍霽,卻沒有說話,看著晏子英,要他繼續把話說清楚。

  “其實助狄公脫困的辦法很簡單,狄公子也想得到。”

  “哦,此話怎講?”狄光遠略帶疑惑。

  “此事唯聖上一人可決也。”晏子英直指這件事情的核心。

  問題的核心還是在武則天。雖然狄仁傑是被酷吏來俊臣誣陷入獄,可如果皇帝想要保下他,哪怕是鐵證如山都不能定罪,又更何況這種誣陷之罪呢!

  隻是這種事情,狄光遠當然知道,關鍵就在於如今要怎麽操作,才能讓皇帝武則天出麵保下狄仁傑。

  “狄公之精瑾世間少有,如今在獄中隻怕是早有謀劃。”晏子英沒有再打關子,直接分析道。

  “加之其乃是聖上親手提拔起來,深得聖心,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狄公子去獄中探望一次,便可取狄公手書,再前往宮中喊冤,便可解狄公之冤。”

  ……

  回到客店之中,晏子英嘴角揚起一絲微笑,如今初步的接觸已經完成,接下來就等狄仁傑出獄了。

  如今雖然時間可能提前了一點,但晏子英有十足的把握,狄仁傑會和史書上記載的一樣,平安出獄,然後被貶謫往彭澤任縣令一職。

  究其原因,無非是在神探狄仁傑的位麵世界之中,武則天和狄仁傑兩人之間的交情可不淺呐。

  野史上記載的私情自然是子虛烏有之事,但兩人為同鄉,狄仁傑又是武則天一手提拔起來的。

  他的為人品性,武則天那是十分的清楚,謀反什麽的,她根本就不相信。

  甚至於晏子英還懷疑,這場狄仁傑蒙冤入獄的事情就是武則天不知道出於什麽原因一手主導的,畢竟誰不知道酷吏來俊臣是其手下的一員大將。

  其實晏子英一直都對狄仁傑此次的罷相入獄感到奇怪,畢竟在他查閱的資料之中,隻提及狄仁傑在第一次拜相之後遭來俊臣誣陷,卻沒有提及為什麽會被誣陷。

  要知道來俊臣作為武則天手下頭號酷吏,無緣由怎敢羅織罪名陷害簡在帝心的狄仁傑。

  隻是史書記載不甚詳細,晏子英又不在朝堂,也沒什麽消息來源,自然是不甚了了。

  不過這與晏子英的關係不大,僅僅隻是出於對曆史記載的好奇而已,沒有找到答案也不會太在意。

  畢竟數千年的時間裏,有無數事件的真相都被掩蓋起來,我們所能得知的僅僅隻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瑩玉,我們要在這裏住上幾天,你要時刻留意一下狄府最近的動向,有什麽動靜就向我報告。”晏子英吩咐道。

  “是,公子。”晏瑩玉應聲道。

  有個侍女在身邊,生活確實舒服了不少。也不知道這晏瑩玉是不是有做侍女的天賦,哪怕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也做的有模有樣的。

  這段日子下來,晏子英過的十分舒心,雖然沒有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那麽誇張,但也是富家紈絝子弟的標準生活。

  這晏瑩玉不僅會伺候人,同時也把其他各種事宜,都安排的妥當無比,根本就不需要晏子英操心過問。

  這也難怪在原劇之中,太子李顯會把她派出去執行秘密任務。

  自那天離開狄府之後,晏子英就沒有再去理會這件事情了,怎麽做已經都告訴狄光遠了,主要還是要靠他們自己。

  但如果即便是這樣,也還能出現意外那他也無話可說。

  撇下了狄府的事宜之後,晏子英就帶著晏瑩玉在洛陽城內到處逛逛。

  雖然一直在影視之中有見過古代的大都市,但那畢竟是演戲,是假的哪怕做的再真,也終歸比不了實際體驗來的新奇震撼。

  即便是見識過現代大都市的繁華浩大,看到此時的神都洛陽晏子英也不由為之動容。

  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體驗。

  幹淨寬闊的青石板街道,兩旁不停吆喝的商販,行色匆匆的農夫獵人,遊玩的士子,巡邏的軍士,甚至還有不同膚色長相的外域之人……

  眾生百相,呈現在晏子英的腦海之中,莫明的讓他想起了那幅宋代的名畫,清明上河圖。

  不,或者說比清明上河圖所表現的還要繁華壯觀。

  “麥芽糖,香甜可口的麥芽糖”

  就在晏子英浮想聯翩之際,一陣吆喝把他驚醒,四下看去,原來是一位賣糖和麥餅的商販。

  微微一笑,晏子英正要去其他地方逛一逛,無意間卻瞥見晏瑩玉正盯著麥芽糖,不自覺的吞咽了一下口水。

  晏子英這才驚覺,原來她也不過是一位十二三歲的小姑娘。平時把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條,都讓他忽略了她隻是一位十來歲的小姑娘。

  在現代社會,這個年紀的小姑娘都還在上學,享受著象牙塔裏的美好,揮灑著青春的活力。

  哪裏像古代社會之中,早早的就開始操持家務農活,甚至有些都嫁為人妻了。

  “不過看來小女生喜歡甜食的天性,還真是不分古今啊!”看到這小姑娘的表現,晏子英不由啞然一笑。

  隨手拉著晏瑩玉的小手,徑直走向賣甜食的商販。

  “給你。”

  看著遞到自己麵前的麥芽糖和麥餅之類的零食,晏瑩玉不由的有些手足無措。

  再加上自己的手還一直被公子握住,臉上不由的浮現出了淡淡的紅暈,聲音細如蚊吟道:“謝謝,公子。”

  ……

  十來天之後,等了許久的消息終於出來了。

  晏瑩玉告訴他,狄仁傑平反出獄了,被聖上貶謫往彭澤縣為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