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初試啼聲 第三十二章 我真想過公公那樣的生活啊
作者:MerlinCahrin      更新:2020-02-29 02:45      字數:3492
  第二天上午,因為西鄉隆永要去造士館學習,所以直秀就隻能去拜訪大久保一藏。各藩藩校一般要求的入學年齡是十五歲,大久保今年十三歲,所以還沒入學。

  說起來,西鄉這些下士子弟還要感謝島津八代家主重豪。重豪之前薩摩島津家因為財政窘迫是沒有正規藩校的。

  重豪生於延享二年(1745年),死於天保四年(1833年),寶曆五年(1755年)繼位,天明七年(1787年)退隱。退隱後與後兩任家主爭鬥,直到臨死前都牢牢控製了藩內大權。

  重豪以強力手段建立了藩校造士館,從1770年到1773年,經過三年才初步建造完成。造士館在維新政府成立後更名為鹿兒島造士館高等中學,後改名為扶桑第七造士館高等中學,是鹿兒島大學的前身。

  重豪的氣魄很大,當時幕府的官校昌平簧,也稱昌平板學問所,隻接收高、中級武士弟子,而造士館從開張就允許下級武士的弟子入學,在1773年建立的醫學館甚至允許町人子弟入學。

  造士館等教育機構提高了薩摩武士的整體素質,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等人都是從造士館嶄露頭角後走上風雲之路的。

  大久保家的屋敷離西鄉家隻隔了一條街,直秀上門拜訪時大久保家的家主大久保次右衛門並不在。因為大久保一藏沒有元服,所以大久保夫人也在場陪同。

  西鄉家裏是不富裕,相比之下大久保家裏就是窮困了,母親體弱多病,三個妹妹還小,大久保夫人平時不得不幹些內職來維持生計。

  後世有人說1853年米國黑船來訪敲響了幕府的喪鍾,還有人說1858年廷臣八十八卿列參事件引起了幕府威權喪失,另外有人讚同幕府崩潰始於1860年櫻田門外之變,還有什麽“1862年寺田屋事件引發了倒幕風潮”、“1866年第二次長州討伐戰是幕府倒下的開始”等等,但實際上大饑饉“天保凶作”(1833年—1839年)之後,幕府和各藩內部都已經開始各種變革,德川幕府維持了兩百多年的統治受到了各藩默默的挑戰。

  大久保家就是薩摩藩內政改革的受害者,其實不改可能更糟糕,但誰能分的清?

  薩摩藩從一開始成立就是負債經營的,1616年首代藩主島津忠恒時,藩債已有金2萬兩,到了1640年二代家主島津光久上任,藩債膨脹到金35萬兩,再到了1801年,藩債已經從八代家主重豪繼位時的金90萬漲到120萬兩。

  薩摩藩財政的窮困是由多方麵造成的,首先的原因是武士及武士家庭數量過多,按人口比例算薩摩藩的武士及武士家庭人口占總人口的26%以上,武士人口占比為當時扶桑各諸侯中的第一。¥愛奇文學iqiwxm#免費閱讀

  薩摩藩采用外城製、門割製等獨特的兵農分離製,實際上很多武士還是“知行製”,也就是領有自己的領地。

  而此時幕府及各藩普遍推行“俸祿製”,隻有高級武士才是知行製。俸祿製的好處是武士脫離土地和土地上的領民,幕府和各藩藩政所能夠深入管理領地,同時可以減少武士數量的增長速度,減少財政支出。

  當時承平已久,扶桑各地的武士

  數量都有所增長,直到幕末的時候,幕府和各藩才拚命裁員——順便說一句,這也是幕末的“誌士”浪人那麽多的原因之一。

  島津家的家臣也和其他諸侯一樣分為城下士和外城士。城下士就是藩府直轄的武士,一般住在治所的城下町。外城士即鄉士,住在農村,平時沒機會到“城”裏拜見家主和高級武士。

  江戶時代的“城”類似西洋中世紀的城堡,德川幕府規定“一藩一城”,藩主和高級武士住在“城”裏,同時藩府也在“城”裏辦公。

  島津價的城下士包含:四個“一門家”,加治木、垂水、越前和今井,這四家的領地都超過了一萬石;三十一家“一所持”,一所持的領地都至少占有一個鄉;十三家一所持格,地位相當於一所持;十九家寄合(組頭)和五家寄合並。以上都屬於上士。

  上士之外有“平氏諸士”,其中有七百六十家小番(馬回役)、二十四家新番,這些武士家格都屬於中級武士,“平氏諸士”的“下士”有三千餘家的小姓組(徒士)、與力。

  外城在天明年間改稱鄉,外城士即鄉士,在薩摩領內共有一百十三個鄉,鄉的治所是“麓”,也叫“府本”,類似小型堡壘,有鄉士年寄、橫目和組頭等藩吏,大部分鄉士們居住在各自的莊屋(村子)之中,類似小地主。

  雖然很多鄉士都自己耕種土地,但其餘的大量武士都脫離了土地,領民們要供養這些武士,造成了藩經濟的窘迫和領民的生活困苦。

  另外扶桑的耕地麵積少,農業先天不足。後世扶桑國土約75%屬山地丘陵地帶,小規模的山間盆地及平原散布全國,山地麵積占總土地麵積比最大的地區是四國島,為79.9%,其次是九州島占64.8%、本州島有63.6%、北海道最低為49%。

  薩摩位於九州島最南部,領地內沒啥大平原,後世的介紹說鹿兒島有興盛茂密的森林和豐富的溫泉,沒說出口的是耕地麵積少。

  更為坑爹的是藩內土壤全部是為火山灰性質,適合旱田耕種,後世此地建成了著名的全國性蔬菜產地。可這時候扶桑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米,田租主要收的也是米。

  現在這個時間點,薩摩藩的薩摩芋種的挺好,產量也高,但武士們都堅決以稻米為主食,藩經濟又不好,強行種米的結果就是收成一直不好。

  另外在薩摩藩領地,平時台風、暴風雨、地震等自然災害也多。

  總之,在江戶時代這個農業以稻米種植為主的時期,薩摩藩的農業悲傷成河。

  本來藩內的經濟就不景氣,但作為外樣諸侯,早期幕府還不時對薩摩玩“大家來找茬”的遊戲。各地諸侯作為臣子是要承擔一些幕府的土木工程和水力工程的,幕府象征性地出一些人力、物力,各藩拿大頭,承擔主要的人力和物力。薩摩被幕府前後折騰了幾次,然後元氣大傷。

  到了八代家主島津重豪執政時期,重豪大力改善與幕府和諸侯的關係,他采用聯姻戰略來改善薩摩藩的外交處境。重豪精力過人,育有子女二十六人,於是他通過締結政治婚姻來改善外交。他自己娶了禦三卿一橋家德川宗尹之女為正室,之後將幾個兒子過繼給了

  中津藩、福岡藩、八戶藩、丸岡藩—這些過繼出去的兒子都成了以上諸藩的藩主。重豪還把女兒嫁入鬆平家、柳澤家這些幕府權門,重豪聯姻的最閃光時刻是三女茂姬(1773年—1844年)嫁給十一代將軍德川家齊正室(1773年-1841年)做了禦台所(正室)。

  按照慣例,德川家的幕府將軍通常是迎娶五攝家或宮家的女性,迎娶外樣大名之女的事情前所未有,而重豪利用把女兒送到五攝政之一的近衛家做養女的手段,完美地規避了這個問題。

  但聯姻同時給薩摩藩帶來了很多的經濟負擔。江戶時代中後期奢華成風,據說茂姬當時出嫁的隊列從澀穀的薩摩藩下屋敷一直排到了將軍的居所江戶城,光是運送婚禮用品就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

  同時,重豪在執政期間也大力更新藩政:

  重豪建立了藩校造士館、醫學館(1773年)、“吉野藥園”(1773年)、後來改名為天文館的明時館(1779年)、“佐多藥園”,這些教育和研究機構的建立花了很多錢,後期的運行更是一大筆長期投入。

  為了改變薩摩武士在外界粗野好鬥的印象和推進藩內的文治,重豪在薩摩鼓勵各種遊樂,引入京都風格的戲劇,組織藝妓公演、相撲比賽,同時鼓勵藩士冶遊並給予獎賞。

  在此之外,性喜獵奇的重豪對於蘭學也十分青睞,被稱為蘭癖大名。重豪和他的重孫子齊彬曾經一同見過蘭國商館的西博爾德醫生。因為購買的蘭物過多,重豪還特意建造了“聚珍館”來收藏。

  另外重豪的生活也非常奢侈。

  江戶後期著名的三個敗家子是幕府十一代將軍德川家齊、薩摩島津家八代家主重豪、佐賀鍋島家九代藩主齊直。

  德川家齊除了正室外有側室十六人、妾二十三人,共有兒子二十八人、女兒二十七人。

  鍋島齊直的絲綢衣服穿過一次就被扔掉,他放煙花能放一整晚。

  這兩位出名的敗家子和重豪進行鬥富比賽,結果輸掉了,輸掉了……

  將軍家齊以奢侈成性而扶桑聞名,連他也對重豪的奢侈甘拜下風。有一次他羨慕地對茂姬說“我真想過公公那樣的生活啊”。

  重豪的對外聯姻的費用、內政投入、個人收藏和奢侈生活花費全部來源於借貸、通過那霸非法走私和對藩內武士和領民的壓榨。

  1609年,薩摩島津家出兵進攻那霸王國,強迫那霸王國接收“掟十五カ條”,奪取了奄美諸島。之後,島津家開始通過那霸進行與中華民間商人的走私活動——當然這是德川幕府法令不允許的。

  天保二年(1831年),據說薩摩島津家的總外債已經達到了金五百萬兩的天文數字,因此重豪不得不進行藩政改革。天保三年(1832年)他提拔下級武士出身的五十六歲的調所廣鄉(1776年—1849年)為薩摩藩家老全權負責財政改革事宜。調所是薩摩藩第一個下級武士出身的家老,消息傳出舉世皆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