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老將用兵
作者:白袍將      更新:2020-04-05 19:06      字數:3367
  張望說道

  “排除那些細枝末節,根本問題就兩個字,沒錢。”

  蘭子義問道

  “沒錢?”

  張望說道

  “正是。”

  蘭子義問道

  “怎麽可能,從去年年末到今年戰事結束,北方一直都在向邊鎮運送糧草,前線打仗軍餉也沒有拖欠過,怎麽會沒錢呢?”

  張望聽後哈哈大笑,說道

  “衛侯可知在過去十幾年間朝廷每年的稅賦都被分做三份,一份留給北方戰事,一份供給東方剿滅海賊,朝廷每年開支隻有賦稅的三分之一,就在這三分之一裏還有很大一部分給工部用作兵器製造,仔細算下來每年朝廷稅收八成以上用作軍費。”

  蘭子義聽著心中驚訝,原來每年軍費開支如此巨大。

  張望接著說

  “我一向看不起你爺爺,莽夫一個,有勇無謀,在我看來他就是個腦袋裏都是肌肉的野人。但你爹真是一員將才,當年朝廷謀劃北伐時你爹呈上一封奏章,寫清楚了需要多少兵力,多少民夫,需要貯存多少銀子,多少糧草。年初北伐整個是按照你爹的計劃進行的,現在還在往北方運送的賑災糧草都是之前計劃好的。”

  蘭子義笑了笑,說道

  “張太尉你當著我的麵罵我爺爺,讓我情何以堪啊?”

  張望冷哼道

  “別說是在你麵前罵他,就是站在他墳頭上我都這麽罵。

  隻是就算我把你爺爺從墳裏罵出來,他也變不出軍餉來。

  哪怕你爹謀劃的這麽好,朝廷也是整整攢了十年的錢才供他打了三個月,要是戰事再拖一拖現在就沒有錢糧賑濟北方邊民了。“

  蘭子義問道

  “可是按照太尉上策隻需要將流寇圍住……“

  張望打斷蘭子義說道

  “流寇流寇,四處流竄才叫流寇,拖家帶口動輒幾十萬人,兵派少了圍不住,兵派多了糧草怎麽來?流寇可以在當地燒殺搶掠,官軍呢?十幾萬軍隊每天吃掉的糧食比十幾萬人的城吃掉的要多得多。還有軍餉,打贏勝仗按首顱下發的賞錢,補給損耗的馬匹、車輛、衣物、器械的費用。算算吧,比北伐諾諾花的隻多不少,而且戰事要更加曠日持久。“

  蘭子義聽得頭大,原來打一仗這麽麻煩,父親在北鎮這些年每天都在思考這些東西。

  張望說得情緒激動,停下嘴後深深地吸了兩口氣,之後喝了口濁酒。

  蘭子義現在隻覺得自己當時在草原上打贏馬賊純屬運氣,原來領兵出征學問這麽深。

  看著蘭子義腦門滲出虛汗,張望笑道

  “衛侯緊張了?“

  蘭子義點頭說道

  “子義隻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知道的太少了。“

  張望問道

  “所以衛侯擔心自己能不能打贏?“

  蘭子義答道

  “正是。“

  張望哈哈笑著說

  “這就對了。人永遠無法做好準備,總有你控製不了的事情會發生,不知道並不可怕,知道自己不知道就會努去知道,可怕的是因為自己不知道而止步不前。重要的不是你接受過什麽訓練,重要的是你有意願,那種主動出擊,贏得勝利的意願。“

  蘭子義聽著深吸一口氣,再看張望時看見的已經不是一個賦閑京城的老人,而是一座大山。

  蘭子義看著張望,眼中滿是敬仰,說道

  “子義當然有那破陣殺敵,建功立業的意願,也願意為此想盡一切辦法取勝,但主帥是德王啊。“

  張望聽著不屑的哼了一聲,說道

  “就德王那德行,還統兵?要是德王上次籍田的時候像點樣子,這次也用不著皇上為他強行立威。“

  蘭子義問道

  “那依太尉之見,這次誰該帶兵出征?“

  張望笑道

  “我大正駐軍雖多,可要說能統軍作戰,決勝千裏的就三個半。我一個,你爹一個,戚準一個,禦馬監的魚朝恩算半個。至於年輕一代的將領,都還沒從死人堆裏爬出來,誰知道呢。不過經此一戰,衛侯說不定有這個可能。”

  蘭子義說道

  “太尉過獎了。

  太尉說的三個人還好理解,半個又是為何呢?要魚公公在外監軍多年,刀鋒舔血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為何張太尉隻把他算半個?難道是瞧不起他是個太監?”

  張望說道

  “隻有內臣看不起別人,哪敢有人看不起內臣,衛侯可不要胡說。

  我說他算是半個正是因為他監軍出身的緣故。

  作為監軍他要考慮的是統軍將領的忠誠,部隊的紀律和士氣。打仗本身是交給將軍的。他魚朝恩監軍幾十年嚴刑峻法鎮的邊軍腿軟,衝鋒陷陣也的確膽色十足,可是運籌帷幄,排兵布陣他真的會嗎?所以有將才帶兵,他做監軍自然是事半功倍,但讓他統軍隻能說是中規中矩吧。“

  蘭子義聽罷歎道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恐怕這次連中規中矩都做不到了。“

  張望聽蘭子義這麽說隻是看了看蘭子義,沒有接這話茬。

  張望說道

  “老夫已經老了,衛侯為什麽說這種話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衛侯這次來我這裏想必該問的都已經知道了吧?”

  張望這話聽著像是送客,其實也隻是想岔開剛才的話題,蘭子義直到張望隻是想避嫌而已,否則剛才也不必說的那麽眉飛色舞。

  蘭子義說道

  “子義還是覺得這次出征兵少,心裏沒底。”

  張望聽著哈哈大笑,說道

  “京城九營去了六營,手裏有這些兵,要說圍住賊寇那是不夠的,但要說打贏那是綽綽有餘。”

  蘭子義問道

  “此話怎講?”

  張望答道

  “你以為打仗是拚人多,街頭痞子鬥毆嗎?若是不能合理組織陣型人再多也隻是擠作一團,外圍的人被亂刀砍死,裏圈的人被活活擠死。

  流寇雖多可說白了也就隻是一群烏合之眾,趁勢而起聚在一起,行無部伍,戰無陣法,隻要逼他們出城,排好陣勢打過去就好。衛侯出身北邊,隻要帶上兩個輯虎營從左右兩翼插到賊寇後側就已經贏了一大半了。賊寇一無弓弩,二無火器,輯虎營全是具裝重甲,哪怕不饒側翼,從正麵直接衝都能贏,根本不用擔心“

  蘭子義笑道

  “太尉說著輕鬆,子義一介書生,哪裏能打的這麽隨意?我看是太尉自己想這麽打吧?”

  張望說道

  “你把自己當書生,你就永遠是個書生了。別把自己鎖的那麽死嘛。

  至於我的話。真要是我出征我帶一個八裏營就夠了。

  你爹來的話肯定是帶著兩個輯虎營上了,就那點流寇還不夠北邊韃子衝的呢。

  戚準的話應該是一個先登營再加一個神機營,他掃蕩海賊這幾年火器用的精通。“

  蘭子義說道

  “太尉這麽有洞見,竟然把我爹和戚準看的如此通透。、

  隻是太尉說自己帶上八裏營就夠恐怕是小瞧賊寇了吧?八裏營隻有一萬人,全是步兵,怎麽能打得贏十幾萬反賊?驕兵必敗,太尉可不要說大話啊。“

  張望笑道

  “蘭家小子,你可還沒見過老夫我的身手呢!讓我帶上一萬步兵,一個能當十個用。若有機會交手老夫一定教你這個小子怎麽帶兵打仗。”

  蘭子義聽後也哈哈大笑,然後說道

  “如果真有那一天,那可真是多謝太尉賜教了。

  差點忘了問。太尉可知京營軍士戰力如何?“

  張望聽後說道

  “京營將士多是從禁軍諸營中選拔而來,體格健壯,訓練有素。隻是京營駐守京城,未經戰陣,經驗不足。而且基層將校買官捐官,渾水摸魚的不少,也是一大隱患。不過各地駐軍都有這種情況,也算不上是致命傷。總的來講打流寇夠了。“

  蘭子義聽罷抱拳說道

  “子義領教了,今天的確不虛此行。多謝太尉!”

  張望說道

  “衛侯切記,兵聞拙速,不貴巧久。

  京城離江陵千裏有餘,出征之後一定要想方設法快速行軍,最好能打賊寇一個措手不及,最壞不可讓賊寇離開江陵流竄到其他地方去。一旦賊寇流竄又沒有援軍可以堵截,那大軍就會被賊寇牽著鼻子走,跟著一起四處流竄,時日一久,糧草跟不上,士氣低落,說不定會變生肘腋。“

  蘭子義聽著點點頭,問道

  “那麽依太尉之見,賊寇下一步會想哪個方向逃竄?”

  張望答道

  “流寇那對付就是因為不好判斷他們行蹤。我也是能是猜猜而已。

  往西進入天府道路太難走,

  往東順江而下倒是可以沿途劫掠郡縣,收集糧草,但是越往京城方向官軍越多,太危險。

  南邊已經被他們搶過一回了,回去會餓死。

  如果我是流寇那我就向北渡江。“

  蘭子義說道

  “可是北邊已經有舊都過來的禁軍了,還有大江天險。往京城走都怕官軍的話又怎麽會往北邊碰石頭呢?“

  張望笑道

  “你都覺得不可能,江北鎮守的禁軍也不會覺得可能,那你覺得他們會怎麽防守呢?況且隻要擊敗江北禁軍短時間內就不會有其他阻力,而向京城方向走阻力隻會越來越大,這可是明擺著的。”

  蘭子義聽後若有所思的想了一會,兵法有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張太尉說的也確實在理。

  當晚蘭子義又與張太尉聊了許久,直到深夜入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