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章 愛財者滿是歡喜,到頭來兩手空空
作者:木若水      更新:2020-03-02 16:41      字數:3283
  醮祭大典結束,譚知縣已是疲憊不堪,多年為官之道,這場醮祭,好像給了自己那麽點心理安慰。

  騰雲閣的道長和道士們下山來,為百姓祈福消災做好事,實則大善之舉。譚知縣在衙門內大擺宴席,以示感恩感謝。

  待宴席結束後,譚知縣請道長上座,開口道:“衙門內條件有限,不知這幾日飯菜可否合道長胃口,如有招待不周之處,還請道長見諒海涵呐,”

  道長回話:“大人客氣了,即是為眾生善舉之事,又何談招待不周?我等平日裏都是粗茶淡飯,也沒想過大開胃口,”

  譚知縣道:“噢,連日來,道長為百姓做法事,勞神費心,十分辛苦,本官都看在眼裏,百姓也都心存感激,本官再次替東江縣所有百姓謝過道長。”

  接著繼續道:“這幾日,我命人在法壇處放置了功德箱,百姓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今天已一並拿回,加上衙門的捐贈,都在這裏了,隻是一點薄禮,不成敬意,還請道長一並帶回騰雲閣,置辦些香火,以示東江縣一眾百姓對眾神之敬和對道長的感謝,”

  道長停頓片刻,道:“無為,不妄為,因人之心。不爭,不與民爭利。醮祭本是我等分內之事,何需勞財傷民。百姓若有心,自會到那宮觀內焚香供奉眾神,以示誠心。”

  接著繼續道:“不論功德箱內錢財多與少,即是取之於民,還需用之於民,還請大人費心,就分給那些窮苦百姓吧!”

  譚知縣道:“道長一番話,真是讓本官感激不盡呐,本官自不會辜負道長一片良苦用心,”

  此刻的譚知縣,內心正暗自竊喜,不再去勸說,又聊了幾句,道長便要離開,譚知縣派人護送道長回往騰雲閣。

  待道長走後,譚知縣急不可耐,關門閉窗,來到功德箱前麵,激動萬分。

  譚知縣打開功德箱,看著裏麵橫七豎八的銀票、大小不一的散碎銀子、一串串銅錢,頓時兩眼放光,譚知縣用手劃拉幾下,這可比自己想象中要多得多,楞了片刻,才開始依依整點這些錢財。

  接著,譚知縣找來一箱子,打點些金銀珠寶古董玉器,一並裝了起來,遂叫師爺寫好書信一封,又備些銀票裝了起來。接著,從衙役中挑選出兩個機靈的衙役,二人一個喚作王龍,一個喚作吳成。

  譚知縣對二人道:“衙役裏就屬你二人最機靈聰明了,你二人帶著此封書信和銀票,連並這個箱子一起,走一趟青州城,交付到於大人府上即可。路途雖不算太遙遠,但也不可怠慢,一定要保全東西的安全,切勿出了差錯,不然本官拿你們是問,你們可記下了?”

  “記下了,大人,還請大人放心,定完好無損交付到於大人府上,不負大人所望,”二位衙役作答。

  譚知縣道:“好了,此事若辦好,本官自不會虧待你二人,去賬房領了銀子,準備一下路上所用盤纏,就出發吧!”

  二位衙役領來銀子,不敢耽擱片刻。準備好過路盤纏,揣好書信,帶著箱子,駕著一輛馬車,便離開東江縣。一路上快馬加鞭,不在話下。

  夜晚歇息在驛站,吳成道:“還別說,這箱子倒是挺沉的,不知裏麵裝了什

  麽?讓我來猜一下,可是那醮祭之時,百姓捐往那功德箱中碎銀子?”

  王龍道:“管它是何物件,這事都和我們不相幹,咱們隻管把東西安全送到於大人府上便是,知道的多了,對你我都沒什麽好處,早點歇息吧,明天還要趕路呢,”

  第二天打早,二人用過早飯,便繼續趕路,雖走的是官道,可一路上卻是人煙罕至。走了大半天,早已人困馬乏,可連個茶館都沒碰上,加上天氣炎熱,二人帶的水早已喝盡,暫且在路上歇息一下,隻能盼著下個驛站趕緊出現了。

  可惜不巧,二人歇馬之時,剛才還是平靜的大道,四處突然串出來二十幾人,且都是黑衣蒙麵,手中提著閃閃發光的大刀,在陽光的照耀下,更加發亮。

  其中一位站了出來,看上去應該是這群人的首領了,這位開口道:“等了大半天,差點就撲了空,都是闖南走北的,識點時務,身上的錢財都留下,不傷你們性命,”

  二人心頭一驚,眼看不好,這是遇著山匪了,這裏可是官道啊,他們竟敢如此大膽。

  王龍和吳成雖然都是衙役出身,整日裏捉拿罪犯,提刀過日子,風裏來雨裏去,也算見過世麵。可今天的差事卻不同,心知來者不善,怕是不好解決。

  二人同時拔出了刀,背靠相依,王龍道:“敢問好漢尊姓大名?我等二人從東江縣來,且有要事在身。路過貴寶地,不懂規矩,暫且歇息一下,還望各位好漢尋個方便,就此放我們一馬,待事情辦妥了,我二人回來之時必有答謝!”

  為首的黑衣人笑著道:“哈哈哈,我沒聽錯吧?你哄三歲孩子呢!我說了,錢財留下,不傷你們性命,已經是給你們留有餘地了,若這樣不識抬舉僵持下去,這刀劍可不長眼呐,休怪我兄弟幾人下黑手了,”

  王龍道:“你我素昧平生,又無冤仇,不敢和各位好漢說笑,等我兄弟二人把事情辦妥了,回來時必有重謝,”

  黑衣人道:“甭廢話,沒時間和你在這閑扯,我不管你是誰,也不管你辦什麽事,遇上我們,自認倒黴就是了。爺容你二人商量片刻,是留銀子還是留性命,你們自己掂量著來,”

  眼瞧這一圈二十幾人,兩位衙役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

  吳成道:“怎麽辦,這些人真夠大膽的,居然敢在官道上打劫,”

  王龍道:“我也好奇,這背後指不定是誰給撐腰呢。兄弟,說不好,你我二人今天要栽在這了,他們人多勢眾,若是兩個人硬拚,不一定有勝算,可要是丟了那個箱子,回去又交不了差,真叫人上頭啊,”

  吳成道:“怎會如此倒黴,碰上這樣的差事,今天要是能脫身,定不會輕饒這些人,眼下這樣,你快拿個主意吧!”

  王龍道:“自古‘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用猜也知道那箱子裏裝的是什麽,依我看,箱子給他們便是,你我暫且先保全性命,在做其他計較,你看如何?”

  吳成道:“眼下也隻能如此了,”

  黑衣人道:“我說你們商量好了沒,哥幾個可是都等不及了,留錢留命倒是給個準信?”

  王龍指著馬車道:“好漢饒命,東

  西都在這馬車上了,你們過來拿去便是,隻是我們還要趕路,身上隻有些散碎銀子,還請好漢給留個過路盤纏才是,”

  話閉,幾個黑衣人走了過來,從馬車上把箱子抬走,待黑衣人頭領看過箱子裏的東西,也是大吃一驚,回過頭道:“沒成想還是個大戶人家,多謝了,這銀子賞你們做盤纏了,”說著,給他們扔過來兩錠銀子,抬著箱子自顧瀟灑而去。

  待黑衣人走後,兩位衙役坐在地上灰心喪氣,剛才的乏累也沒有了,二人楞在原地半晌,還沒緩過神來。

  過了許久,吳成才打破沉靜道:“完了,完了,這下完了,東西丟了,還怎麽給人送去。可這樣回去,又怎麽和大人交差,這差事算砸自己手裏了,譚知縣如此愛財,這要讓他知道了,保不齊,我們都有性命之憂,”

  王龍沉思片刻道:“先別慌,我倒是有個辦法可以暫且周全,你我商量一番,”

  吳成道:“哎呀,都什麽時候了,你就別賣關子了,什麽辦法,趕緊與我說來,”

  王龍道:“別忘了,箱子裏應該是一些珠寶首飾之類,那封書信和銀票還在身上呢!

  吳成道:“對呀,還是你機靈,一時騙得他們信任。幸好沒過來搜身,要是那樣,說不定,這會咱倆已經是去往鬼門關的路上了,”

  一時間,驚險之餘,身上的銀票給二人帶來一絲希望驚喜,王龍道:“不管怎麽說,你我已經是撿回來一條命了,”

  吳成道:“別打岔,快繼續往下說,”

  王龍道:“你我暫且先去那青州城,找那倒騰古玩的市場,隨便挑來些珠寶玉器,裝到箱子裏,送到於大人府上。現在也隻能是賭一把了,就是不知於大人能不能分的出這些東西的好壞,”

  吳成道:“管他那許多呢,你我兄弟被逼到這份上,已經是夠可伶了,給他送過去便是,隻要你我不說,沒人會知道,”

  王龍道:“也隻好這樣了,於大人吃過見過,到不一定對這些東西上心,但願如此吧!”

  二人拿了主意,便趕往青州城,生怕回去遲了,讓譚知縣生疑心。

  先找一處客棧歇腳,王龍喚來店小二,開口道:“小二且慢走,還想與你打聽一下,”

  店小二道:“爺還有何吩咐,盡管說,”

  王龍道:“你可知道,這青州城內,哪裏可以淘來那古董玉器?”

  店小二四下看了一番,嘿嘿一笑,低聲道:“爺,這事您可算問對人了,”

  接著繼續道:“不瞞二位爺,在這塊地界,小的什麽都清楚,您出了門右拐,走不了多遠,便能看到一條巷子,走進去,便是紫砂壇,裏麵準有您要的東西,”

  二人謝過店小二,待吃過飯,二人相跟著,去了店小二說的地方。

  待王龍和吳成走後,店小二找來掌櫃的,店小二道:“掌櫃的,那兩位主估計不簡單,聽他們說話這陣勢,身上可有不少銀子,您拿個主意,吃不吃?”

  掌櫃道:“那還等什麽,再來人住店就說客滿了,趕緊去準備家夥事,等晚上直接動手就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