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章 李凡一意外落榜,張文博金榜題名
作者:木若水      更新:2020-03-02 16:40      字數:3216
  科舉(文)和武舉都還算順利完成,禮部和兵部的眾位大臣,也都在有條不紊的評判著舉子們的成績,決定著誰將取得進士,有資格麵見聖上(殿試)。

  張榜之時,街麵上裏三層外三層,把紅榜圍了個水泄不通,有人扒拉人群,有人墊腳張望。李凡一費了好大力氣,從人群中生硬擠了進來,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卻沒看到自己名字?

  李凡一就這樣反複看了好幾遍,的確沒有自己名字,一時間,整個人大失所望,失落至極。

  李凡一垂頭喪氣,耷拉著腦袋從人群中走出,不知該去向何處,還回到那馬棚氣味的房屋?還是回到山中?黯然傷神之時,有人跟他搭話,“哎,兄長留步,”“兄長留步,”連叫李凡一幾遍都沒聽到。

  劉洲上前,一把拉住李凡一的胳膊道:“兄長,這是為何緣故,榜上沒有你的名字?武舉時,老弟可是親眼見著你的功夫的,不說是武狀元,起碼是前三甲吧!”

  李凡一這才回過神來,“噢,原來是劉洲兄弟,我本來還挺有信心的,沒想到是這般結果,可能是我技不如人吧,”

  李凡一歎口氣繼續道:“我看榜上可是有你的名字,這裏恭喜了,”

  劉洲道:“兄長自是比俺強,卻落選了,俺一點也不高興。真他娘的,兵部都是他嗎什麽匹夫之輩,這麽優秀的人都能落選,做的什麽鳥官,”

  劉洲還想罵街,又覺不妥,站在人群中大喊一聲來發泄心中的不快,一時引來眾人回頭,接著繼續道:“兄長千萬別灰心,興許是兵部搞錯了,再等等,你我兄弟暫且去就近酒館吃杯酒,不去想別的,”

  來到酒館,二人簡單叫了幾個菜,喝了起來,劉洲四下看了一番,低聲道:“兄長,兄弟這裏問一句,科考之前,兄長可曾去過兵部尚書家中,遞了拜貼,送了銀子?”

  李凡一聽完一愣,開口道:“不曾去過,武舉不是比功夫策略?街上不都貼了告示,徇私舞弊者,定當嚴懲嗎?”

  劉洲道:“兄長如此實在,就算沒有告示,誰都清楚不可徇私舞弊。大部分參加武舉的人,都會去那兵部尚書府上,遞上拜貼,送了銀子,就為記下你的名字,”

  接著繼續道:“現在俺是明白怎麽回事了,兄長沒去過尚書府上,十有八九,你的名字被兵部的人做了手腳,這才導致兄長榜上無名,”

  李凡一道:“劉洲兄弟此話當真?皇上招賢納士,還有此等不公平待遇,難道這些大臣就不怕被人告發?”

  劉洲道:“兄長這麽實在,你去哪告,各衙門各法司,誰能不買兵部尚書的臉,皇宮這大門咱又輕易進不去。就算真見著皇上,憑你的一麵之詞,能爭辯過那些大臣?”

  李凡一道:“原來如此,真是不公啊,”接著繼續道:“天子腳下,國家重臣知法犯法,還能逍遙法外,可是苦了天下百姓,”

  劉洲道:“兵部這幫鳥人,吃著天下百姓的俸祿,真想去宰了他們,隻顧自己吃獨食,哪裏為國家著想。而且年年如此,真正有本事的沒

  招來,沒本事的送點銀子卻能做官,若哪天國家真有戰事,兵部又都是些匹夫之輩,怎麽去保家衛國,”

  接著繼續道:“兄長且寬心,這幫鳥人,準有一天,他們的事情會敗露,到時候,看萬歲爺怎麽收拾這些東西,”

  且說張文博,榜上有名,取得了進士資格。這位爺住在清風客棧的馬棚邊上,忍受馬棚氣味多時,苦累自不用多說,他沒有辜負自己。

  順天二十六年,四月末,殿試隆重而盛大,將在三和殿舉行,幾十名武進士來到這座皇家宮廷。隻見宮廷下麵是青白石底座,黃琉璃瓦頂,屋簷下雕畫著精美絕倫的彩繪,鋪滿地麵的金磚,漢白玉的欄杆,看上去是金碧輝煌、無與倫比。

  順天爺穿著一件錦繡紋龍黃袍,坐在輦輿之中,由一眾宮女太監和黃馬褂侍衛簇擁著來到三和殿,眾人見狀,都紛紛下跪,高呼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順天爺看著台下經過層層選拔出來的武進士,哈哈大笑,這些人將來是要保家衛國,為朕出生入死的人,趕緊道“眾愛卿平身。”

  待順天爺敬天敬地行完大禮之後,兵部尚書武傑,呈上所有武進士的名冊,孫言仁孫太監遞交給皇上,順天爺看過之後,由孫言仁一一點名,除了考試成績之外,相貌也占一定成分,習武之人起碼得是身材魁梧、堂堂正正、中氣十足、精神抖擻;當然了,除了相貌,為將者,骨子裏還要有血性。

  接著,所點到人名之處,需抬頭麵向聖上,順天爺要看所有人的相貌,還會隨機問些個人情況。

  順天爺拿起名冊,欽點了一甲前三名,今科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獲“賜武進士及第”資格;接著順天爺又欽點了二甲,二甲有十名,獲“賜武進士出身”;剩下的十多人都為三甲,獲“賜同武進士出身”,劉洲則在二甲名列裏邊。

  欽點完之後,在三和殿唱名,城門外掛榜,並且賜武狀元盔甲,武狀元自然是出盡風頭。

  時間快到中午的時候,眾人來到兵部,參加了盛大的“會試宴”,宴會中,自然是熱鬧非凡,兵部又賞給一甲前三名盔甲,腰刀,馬匹,銀兩;其餘眾進士也都各賞了銀兩。

  宴會結束後,武狀元則被巡捕營護送回家,一路上眾人投來羨慕的眼光,狀元郎興高采烈、歡天喜地,自然不在話下。所謂衣錦還鄉,也就這般風采罷了。

  且不說武狀元,時間來到第二天,依舊是在三和殿,張文博和眾進士先要參加複試,以免有魚龍混雜,如複試不通過,前麵的成績則被取消。

  複試結束後,接下來就是殿試了,眾進士都是有文學才華之人,看著皇家庭院,如此輝煌、雄偉、大氣、磅礴,個個不禁展開胸襟,詩興大發,誇讚一番。

  殿試可要考策論了,禮部官員把早已擬好的題目發給眾位進士;所問之事可不光考驗你的文學常識了,國家經濟文化,如何規劃發展,這可考驗個人能力,平時涉獵之廣泛,能關心國家大事者,並且想出好的方法和應對之策,闡述自己的觀點和具體實施方案

  步驟。

  當然了,所做文章還需卷麵清晰工整,字跡方正漂亮,這就考驗你的書法了,所謂字如其人。

  待禮部官員閱卷之後,選出優秀考卷,禮部尚書趙彧進呈給順天爺,待順天爺認真看過之後,欽點了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

  張文博所作字跡工整,思路清晰,情懷係天下,得到順天爺欣賞。這位博學多才、寒窗苦讀的張文博被順天爺欽點禦批為狀元郎。

  皇天不負苦心人,可喜可賀文博兄,

  登科及第不負身,前程似錦福澤恩,

  文博兄:恭喜了。

  接著,順天爺又欽點了二甲若幹人,賜“進士出身”,再剩下的既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那位想舞弊的公子哥馬超不出所料,榜上無名,不知這位爺這會又在哪風流快活呢,先不說他。

  接著,填榜官書寫著各位進士的名字,準備張榜,最耀眼的當屬狀元郎張文博了,在三和殿唱名之後,禮部便當場授予這位狀元郎官職和銀兩,為“翰林院修撰”,同時各授予了榜眼和探花職位。

  文武榜都貼與城門外,接受過路人馬瞻仰。張文博則披紅掛彩,由兵差護送,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在城內街道上以示光彩,人生大喜金榜題名,張文博此時可謂春風得意、風光十足了。

  張文博騎著高頭大馬,臉上眉歡眼笑、內心澎湃,一路不停收到人們的羨慕祝福。自己沒有辜負爹娘的養育之恩,沒有辜負歲月和自己;曾經的付出、苦楚、低微、窮困、不平等,在此刻都值了,想到這,張文博喜極而泣,這樣的淚水既是高興,也有過往的委屈,同時還伴隨著幸福。

  “文博兄,恭喜啊,凡一晚上等兄長吃酒,”失落之餘,李凡一還是要祝福這位兄長。

  張文博回話:“哈哈,是賢弟啊,今晚這酒一定要吃,賢弟且回去等我。”

  和李凡一相跟的還有店夥計趙勁,一看張文博這個狀態派頭,內心那個嫉妒羨慕啊,豎起大拇哥,笑臉巴結道:“爺,恭喜恭喜,今兒一早起來,小的就覺得是個好日子,這裏給狀元郎請安了,要不小的給您牽馬,京城這地界小的可熟,帶您四處轉轉,如何?”趙勁話音剛落,就被隨行的官兵嗬斥著轟一邊去了。

  接著趙勁又跟在張文博後邊繼續道:“我說爺,論伺候人,您可是瞧見的,小的那可是強項啊,要不您考慮考慮,小的願跟著爺鞍前馬後效勞,沒有怨言。”

  張文博一聽哈哈大笑,道:“我說趙勁啊,你先回去吧,爺要是用人,肯定會想到你的,你再這樣糾纏,小心官差會傷了你的。”

  趙勁道:“那爺說話可要算數,小的時刻等著爺的好消息,”趙勁說完,還不願回去,又繼續跟在張文博後邊,一路奉承。

  走著走著突然碰到一位故人“呦,爺,恭喜啊,草民在這給狀元郎請安了,從今往後有用得著小人的地方,您可得吱聲啊,小人定當全力相助!”

  張文博仔細一瞧,不是別人,正是那臭無賴劉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