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擁抱
作者:新言書      更新:2020-03-02 15:11      字數:1103
  養孩子最需要耐性,同樣的世界在孩子眼中都是新鮮、精彩的,在成人眼中就是習以為常、普普通通。孩子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充滿樂趣、童真,相較而言,成人陪著孩子探索,就沒有那麽美妙。所以,陪伴孩子最重要的是耐性。“愛是忍耐”,能夠忍耐著幫助孩子完成探索,是父母付出的第一份愛,也是最長久的愛。

  月章用手托著孩子的後背,防止孩子的在吃奶的時候翻過去,看著孩子使勁地吸母乳,自己有羨慕的感覺。雖然在嬰兒時期受到肉體的限製,可是嬰兒吸引著全家人的目光,是整個家庭的焦點,這種待遇在個體成長過程中會逐漸失去。回想當年自己也是這樣在母親的懷抱裏貪婪母親的,月章的心微微顫動。“養兒方知父母恩”,自己有了孩子更能夠理解父母為了養大自己付出多少辛勞。現在隻是托著孩子的後背,就占去自己的時間、精力,若要培養、教育孩子長大、成材需要多少的付出。

  孩子喝完奶水,抗拒的吐出端點,頭左右擺動像是感受母親懷抱的溫暖。月章想讓寶寶再吃一點,繼續抵著孩子的後背沒有鬆開,孩子的擺動更加強烈。秦嵐感受到胸前的騷動,睜開眼,朦朧中伸出雙手,把孩子抱在懷來,輕輕拍打孩子的後背,安慰孩子。被母親抱住的孩子,伸頭抻腰,聞到熟悉的味道,感受母親的安撫,馬上安靜下來。親子之間無法抹除彼此的依戀,隻有被母親抱住就能找到自己熟悉的感覺,孩子在母親的懷抱裏才是安全、最幸福。

  心理學中有個恒河猴依戀實驗。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同母親分離,以後的165天中同兩個母親在一起——鐵絲媽媽和布料媽媽。鐵絲媽媽的胸前掛著奶瓶,布料媽媽沒有。雖然當嬰猴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但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布料媽媽呆在一起。實驗人員由此得出結論,身體接觸對嬰猴的發展甚至超過哺乳的作用——隻有有飲食需要時,它們才去找鐵絲媽媽,其餘大部分時間則依偎在布料媽媽的身上。雖然這個實驗的對象是猴子,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它對人類嬰兒同樣適用。擁抱的溫暖甚至大過飽腹的誘惑,若不是為了維持生命去喝奶,猴子都不願離開柔軟的懷抱。同樣,擁抱的感覺激發人的依戀,身體的碰觸、臉部的摩擦、鼻間的氣味,都讓人能夠感受安慰。新出生的孩子更加需要擁抱,剛來到陌生的世界,隻有親人的擁抱才能使孩子獲得信任感,用於麵對寒冷的世界。

  擁抱著的母女倆,安穩地睡去,月章覺得自己像個第三者被排除在外,孤零零的,好冷。怎麽說自己都是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親,你們怎麽可以把一家之主給踢開呢。嫉妒使人瘋狂,月章放棄還要鑽研的書籍,要加入到現在的家庭睡眠中。繞過床鋪,橫臥在妻子的身後,伸手一把摟住妻子和女兒兩個,月章覺得自己現在無比幸福,這才是我想要的完整家庭。

  三個人,擁抱著,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