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杜荷遊說(二合一)
作者:華光映雪      更新:2020-04-02 21:37      字數:4294
  李承乾豪爽道:“為國而戰何分年齡?冠軍侯十八歲擊敗匈奴,諸位談何年輕?

  當然了,畢竟是跟二十萬異族博弈,父皇怕僅靠扶餘城的人馬壓不住這幫蠻夷兵,所以秘密派英國公李績將軍北上,抽調河北道和遼東的大軍五萬,陳兵邊境鎮壓局勢。

  當然了,盡量不參與跟高句麗的正麵硬碰,其餘戰事全由咱們這邊任意施為。”

  蘇烈長出了口氣,連日來一直擔憂的隱患終於堵住了,有一位老帥加上五萬大軍,就算這次玩砸了都不怕,大唐五萬大軍足矣完全在邊境兜底。

  契丹東北邊是室韋一族的地盤,這個部族跟契丹和靺鞨不同,在十年前室韋人就跟三大強國接壤,有東突厥、大唐、高句麗,時至今日東突厥都已經不在了,室韋一族卻越發繁盛起來。

  可見這一部族的首領,深諳自保之道,要不然也不可能在三大強國的虎視眈眈下存活這麽久

  來之前,杜荷就曾預想過借兵成敗,契丹會因為自己太過弱小而不太敢借兵,那麽就給之足夠的信心即可。

  但是室韋人卻多年來都保持隔岸觀火的態度,盡力不攪入戰爭,不是因為實力不夠,而是一直在暗中積蓄實力慢慢發展,這個部族是最難拉他下水的。

  正如預料中的一樣,杜荷室韋大首領這裏碰了釘子,對方以跟高句麗多年友邦為名,拒絕借兵。

  看到對方這麽不給麵子,杜荷怒了,盯著室韋大首領冷聲道:“室韋跟高句麗友邦?

  大首領的意思是跟高句麗締結同盟了?好得很!

  今日杜荷前來借兵,開門見山不曾有絲毫隱瞞目的,就是明告訴你我們大唐要滅他高句麗。

  箭出無悔,大首領既然知道了這個消息,又不願相幫,那就是要幫高句麗了?”

  這……

  室韋大首領愣了一下,連忙解釋,其實就是想要和稀泥。

  但是杜荷卻一概不聽,接著說道:“那沒關係,我們大唐跟高句麗是死仇,凡是跟高句麗結盟交好的,一律都是跟我大唐結仇。

  室韋既然選擇做我大唐的仇人,也沒關係,今次我們攻滅高句麗你要助拳友邦,不知道若是我們大唐先剪出高句麗的附庸,對你室韋下手,高句麗會不會站出來出兵護犢子呢?”

  要挾,這是紅果果的要挾,杜荷完全沒有一個合格使臣的做派,什麽都敢說什麽都敢想,因為他本來也不是代表大唐朝廷,這次戰爭完全就是杜家商會狐假虎威主導的一次開戰。

  室韋大首領慌了,他不想借兵滅高句麗,不是因為室韋附庸對方,實在是想明哲保身,可現在倒好,大戰一起,是友是敵必須選擇,得罪不起高句麗,難道室韋就得罪的起更加強盛的大唐嗎?

  “杜將軍千萬別誤會,我室韋一族並沒有跟高句麗結盟,我們地位最尊貴的友邦永遠是大唐。

  隻是我們一族從來不喜征戰,戰爭一起總要有死傷,所以在下才推辭借兵,一是不想傷了和氣,最重要的是不想族中兒郎有損……”

  “這你怕個什麽?我們又不是白要你們的兵馬,說了是大價錢雇傭,每個士卒開價三貫錢一個月,若是將士們犧牲了,按照我們大唐將士的撫恤待遇,可保家屬後半生無憂的。

  你們室韋士卒勞作一年到頭說不定還顧不住溫飽,可跟我們出去打一仗回來,那掙下的銀錢就足夠你們的人勞作好幾年的。

  這點賬都酸不明白,也難怪你們室韋人這麽多年還是這麽窮困。”

  杜荷滿臉的鄙夷,被提起了貧窮,那室韋大首領微微有些尷尬,卻無言以對,室韋在附近幾個部族之中,的確是最窮的,連偏遠的靺鞨也後來居上超越室韋了。

  “這個,雖然是窮了點,可隻要人活著,錢財可以慢慢掙的,所以……”

  “所以你還是要做我大唐的仇敵?”

  杜荷冷哼一聲打斷道。

  不等對方辯解,杜荷擺手道:“不用解釋了,好話歹話都已經跟你說盡。

  想必你今日是沒有弄清楚一個問題,我來找你借兵不假,但卻不是找你商量的,是來跟你宣布,高句麗從現在起是我大唐的死敵,凡是親近高句麗的都是我們的仇敵,也都在我們的刀鋒之下。

  所以你室韋一族也不例外,要麽跟我們去攻滅高穀麗,要麽,等著我們大唐天兵一到,先打室韋再打高句麗。

  東突厥頡利坐擁三十萬大軍都被我們滅了,你小小室韋?嗬嗬!不如你去問問,自顧不暇的高句麗護不護得住你?”

  這……這、怎麽能這樣?

  “杜將軍,大唐何時如此蠻橫了?我等都是平日交好的友邦,怎麽說攻伐就攻伐?因為大唐強盛,就可以隨意欺淩我們這些小國家嗎?”室韋大首領爭執道。

  杜荷心裏狂傲的大笑,拳頭大就是有理。

  可麵上卻嚴肅道:“蠻橫?高句麗無視我們大唐威嚴,對我們不宣而戰,殺戮焚毀了我們整整一個卑沙城,大唐損失慘重,怎能不報此仇?

  我們大唐從不無故征伐主動以大欺小,但對於欺上門來的敵人,我隻有送他們去地下見閻王了。”

  那大首領不解道:“如此的話,你們去打高穀麗就是,我們室韋何其無辜?”

  無辜?不不不,一點沒有冤枉你們。

  杜荷伸出手指晃了晃說道:“從你知道我們要攻滅高句麗這個消息的一刻,你就必須做出選擇了,大家都在這塊土地上,你以為室韋就能永遠置身事外嗎?

  我們正在聚攏大軍,人馬一到立即動手,打高句麗個措手不及。

  你不借兵沒關係,可若是我前腳從你這裏離開,你就去給高句麗通風報信,讓他們有了準備,嗬嗬,到時候豈不是平白給我們的進攻增加障礙?”

  “絕不可能,我可以發誓,守口如瓶絕不透露,再說我也沒想知道……”

  “沒用的,誰也擔保不了,大戰一起稍有不慎就是上萬人的死傷,如果誓言有用的話,要刀兵做什麽?

  言盡於此,你的選擇我大唐記下了,除非你現在殺了我滅口,然後迅速去投了高穀麗,要不然的話,我下次再來,就是兵臨城下攻打你室韋的時候。”

  杜荷說完,直接轉身爽快的大步而去,室韋大首領已經懵了,你直接說你是來跟我室韋宣戰的不就行了?說什麽借兵雲雲,不就是來欺負我們室韋國小得聽話嘛。

  “等一下,杜將軍,我們答應跟大唐結盟出兵攻打高句麗!”眼看杜荷就要出門,大首領趕忙叫住了對方。

  他不是傻子,在沒法明哲保身的時候,必須要選擇依附強者,或者說,對強者低頭。

  其實他不是沒有權衡過,室韋加上高句麗是否能扛得住大唐,但算來算去都覺得不大可能,或許高句麗有險可守,能夠自保,但室韋一族都是遊牧,如果大唐真的傾力進攻,東突厥都死了,何況實力不足東突厥五分之一的室韋?

  至於說有沒有一種可能,大唐先滅了高句麗,回頭再逐個滅了周邊小國?這個想法在室韋大首領的頭腦裏轉了一轉,覺得不會,至少十年內不會。

  一來大唐是禮儀之邦,真的沒聽過主動侵略的事情,包括這次對高句麗也是對方挑釁在先。

  二來是因為大唐是個農耕國家,要遊牧民族的地盤沒什麽收益,說白了就是瞧不上。

  其三就是如果大唐真的有一統半島家周邊的想法,哪裏還會找大家借兵?直接出大軍逐個擊破了。

  這幾點讓室韋大首領覺得,跟著大唐站隊還是安全的。

  杜荷嘴角微微一彎,心中落定了,就知道對方會害怕,如果不是要借他們的兵馬為自己成名,杜荷甚至都想親自帶大唐兵馬逐個收了東北這些草原部族,相比於攻滅高句麗,這些部族更加好滅。

  可惜飯要一口一口吃,先要成名,然後才能帶領大唐的兵馬征戰四方。

  在扶餘城做將軍快三年了,杜荷白天習武晚上苦讀兵法,早就已經成為了一個真真正正的將軍,心中的目標也從滅國娶媳婦,變為了要做一代名將征戰四方。

  緩步走了回來,杜荷開口道:“既然選擇跟我們大唐站一起,那就出兵八萬助拳,等我們一方派將軍前來接手。”

  “可否、可否商議一下,我們室韋人口不多,八萬是不是有點……”

  “八萬還多?你知道契丹一族嗎?我跟他要兵馬五萬,契丹王十分熱切,甚至都要舉全族之力給我們十萬大軍,這一多一少,高下立判。

  大首領,你若是不願幫忙,我們也不勉強,戰場上我們要的是能打仗的勇士,而不是拖拖拉拉怠慢軍心的替死鬼,害死自己無妨,到時候還連累整個戰局拖死友軍。

  算了,人各有誌,告辭!”

  眼看杜荷又要走,室韋大首領趕忙上去拉住了對方,一咬牙答應道:“好,八萬就八萬,保證全都是敢戰的勇武之士。

  不過我有一個條件。”

  杜荷白了對方一眼,心說這廝事情真多。

  “跟我們求著你們出兵一樣,囉囉嗦嗦,有什麽話一次說完,你最好弄清形勢,我們是花錢雇傭你們的,在變著方法讓你們賺錢致富,你還條件不斷?

  這方麵你真應該學學鄰居契丹王,人家還想出一萬人無償幫我們打仗呢。”

  室韋大首領諂媚道:“是是,杜將軍息怒,就這一個條件,對您來說一句話的事。

  那就是能不能看在我們這次出力的份上,往後杜家商會對我室韋的貿易,能不能增加到跟靺鞨一樣的數量?我們兩族人口差不多,但貿易差距卻足足差了一半……”

  杜荷愣了一下,看著這位室韋大首領,已經無語了,原本以為這貨要趁機提什麽條件呢,沒想到是這麽簡單一個生意的事情,好歹也是一國首領,眼窩子也太淺了吧。

  當然了,對於室韋大首領說的情況,杜荷是心知肚明的,這是杜家商會早就布下的手段,當初靺鞨拍賣走了冬捕頭魚,那麽說好的老天會降下好運氣給靺鞨,事實證明傳言一點不假,靺鞨一年就富裕起來了。

  如果不是杜家商會用這種手段,讓室韋跟靺鞨出現明顯的對比,靺鞨怎麽能相信頭魚帶來好運?

  故意沉吟了一下,杜荷開口道:“這個問題不是難事。

  以為你也知道,卑沙城是我們杜家商會的貿易港口,被高句麗洗劫焚毀,我們杜家商會傾全力支持滅國報複,所以家兄決定,等到滅國高穀麗功成之後,以此戰出力多少,大家分了原本屬於高句麗的貿易配額。”

  什麽??這是真的?

  “那我們室韋願意出兵九萬,不,出兵十萬助拳滅了高穀麗!”室韋大首領激動道。

  杜荷:……

  之前說打仗給報酬的時候也沒見你這麽財迷呀,現在是什麽情況?眼前被換了個人嗎?

  其實這是杜荷沒看清了,室韋大首領可不是個糊塗人,相比於打一仗給一次報仇這種快錢,他更喜歡長久的利益。

  高句麗多少百姓?起碼二百萬之巨,這麽多人的貿易額,如果能分給室韋一部分,那也足足比現在室韋一年的收益多上三倍至少,所以稍微一算賬,室韋大首領就知道這個比打仗給現錢油水大。

  杜荷順利跟室韋商定完借兵事宜,又直接轉道向東找靺鞨一族,時間寶貴,要盡快聚兵起事,要不然拖下去的話,東北變冷,大雪封山封路,那麽打仗就是明年的事情了。

  大唐一方調兵、遊說借兵、糧草調撥等等,可以說暗湧如潮,可高句麗這邊卻暫時還蒙在鼓裏,至今他們還沒想通大唐大費周章毀了一個不值一提的卑沙城做什麽?

  總之絕對不會是為了弄死高句麗五千兵馬。

  有道是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大對盧淵蓋蘇文連日失眠,加緊派了一波又一波的密探斥候,想要弄清楚大唐在東北的具體動向,終於在這一天,第一波密探送回了緊急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