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備禮
作者:吳清之遲榕      更新:2023-04-18 10:42      字數:2445
  第35章 備禮

    禮拜日晨間早點吃的是餛飩。

    吳家的廚子以為少爺嘴刁,非這一口不吃,於是參照著遲榕拌的餡料複刻了一餐。

    廚子的手藝自然是比遲榕精妙百倍,相比之下,她昨晚做的那碗餛飩實在顯得寡淡無味。

    遲榕隻嚐了一口,便惴惴不安的去偷看吳清之的表情。

    吳清之神色平淡,不問自答:“胡椒嗆口了些。”

    說罷,自己倒了一杯熱茶咽下,像是為了壓一壓那味道。

    遲榕於是暗自舒了一口氣。

    昨日管家約了裁縫來量體,今日果然是準時準點的到了吳公館。

    來人是個灰眼珠子的中年人,皮膚白而冷,骨相有國人的輪廓,卻比尋常人更深刻一些。

    遲榕有些驚異,這竟然是一位混血兒的裁縫,想必是專為達官貴人裁衣的,自有一身得體的派頭。

    經過吳清之的介紹,遲榕得知裁縫姓童,名足德,喚作一聲童先生。

    童先生動作輕快熟練,一條軟尺舞得像飛花。

    頸一周,肩一展,胸和腰,臀及腿,尺過而不沾身,實在體諒遲榕這種半開化於性別的女孩子。

    遲榕量過體,便輪到吳清之。

    童先生在他腰間一圍軟尺,開口道:“吳少爺抱病期間的確清瘦了許多,不如我留足兩寸,以後康複了,長些肉回來,尺寸就正正好好。”

    吳清之點頭答應,他二人似是老主雇的關係,還能聊上幾句天:“我夫人廚藝不錯,隻怕是還要長胖些,倒也是件好事。”

    一旁的遲榕正百無聊賴,吳清之莫名的點到她,轉過頭來,便是雙眼深望,眉目傳情。

    遲榕被他看得臉紅,遂撇開頭去,手上一盤蛋撻都吃不利索了,一叉子戳下去,直把蛋撻心軟軟彈彈的挑出來,剩下一枚空了心的撻皮。

    量完體罷,童先生還要問他們款式上的意思。

    吳清之倒好打發,一律是筆挺的西服,有的隻是平駁與戧駁領形之分,可換作了遲榕,衣裝上便難做選擇。

    遲榕正苦惱著做什麽款式,吳清之卻將圖示冊子抽走,連目也不過的就還給了童先生:“若是難選,便每種樣式都做一身。”

    遲榕家門雖然富裕,但吃穿用度卻並不鋪張,哪怕女兒要嬌養,什麽樣的裙子都能買給她,可像今日這般一氣裁個十來二十件,也實在是不曾有過的大手筆。

    遲榕湊到吳清之耳邊偷偷問道:“你平時也這麽大手大腳的花錢嗎?”

    吳清之以為遲榕是在心疼他的財政,便寬慰道:“裁幾件衣服而已,不算什麽。”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說,這樣太浪費了,衣服難以穿破,不大需要做這麽多。”

    遲榕眼神真切,一副乖孩子的模樣。

    吳清之失笑:“遲榕,做給你穿,怎麽能算浪費?”

    他眉峰一挑,與童先生遞了個笑容,便算是把這生意定下了。

    童先生收拾了工具,將粉筆卷尺方方正正的擺回提箱,又稍坐了片刻。

    寒暄時間,管家取來支票,待吳清之簽字罷,才請傭人將童先生與裁衣的布料一道送回。

    打點好二人的著裝行頭,吳清之便思慮起禮物一事。

    遲榕那裏自然是不會再有什麽可參考的了。

    她這一家人,做什麽事情都是不拘小節,既沒什麽挑三揀四的習慣,也就意味著沒什麽極端的好惡。

    吳清之下意識的攏了攏披肩。

    這披肩倒當真好用,輕薄柔軟,暖而不燥。

    他正如此想著,靈光忽然乍現。

    “遲榕,我記得你說這件披風是嶽父之物,可是他的愛用?”

    遲榕搖頭:“阿爹也隻是天冷到扛不住時圍一圍。”

    “那我留下此物也不算橫刀奪愛。”吳清之道,“嶽父這次回國便不走了吧?”

    “大概是不走了,阿爹這些年去德國都是為了研究德文,以後還是要回來工作的。”

    遲榕又好奇吳清之怎能猜出父親的工作調遣,便問他如何知曉。

    吳清之本就是留洋子弟,對留學的路數深諳於心。

    遲克信考試畢,自然是拿到了博士學位,恰巧又趕上女兒嫁人的空擋,方能回國。

    吳清之派人探聽過遲克信在國內的工作,遲克信雖是學者,但更是譯者。

    他平日裏要為政務書局供文學譯本,還會去語言學校講學,若遇上有德國人參與股份的土木建設,也需請他出馬翻譯。

    國內各處都需要他,定是十有八九不會再外駐德國了。

    既已向遲榕求證了嶽父的近況,吳清之便有了挑選禮物的主意。

    “遲榕,我帶你去個有意思的地方。”

    吳清之輕言淺笑。

    車子由吳清之指路,行至中央大街,仍是在大洋百貨公司下了車,十字路口車流往來,行人不斷。

    但這次吳清之卻劍走偏鋒,帶遲榕順著弄堂橫穿而過,繞到了百貨公司的後麵。

    一座老舊低矮的筒子樓被城市規劃包藏在此處。

    遲榕亦步亦趨的跟在吳清之身後,心中暗想,這裏若不是在城中心,必然是個美食雲集的好去處。

    “這裏難道是藏著什麽了不起的手藝人嗎?”

    遲榕開口調笑,卻不想,竟真的教她歪打正著。

    吳清之微一點頭,帶她走進了堆著蜂窩煤的樓梯間。

    隻是上過一層樓,向左折轉,第一間屋子正敞著門,垂一道竹簾下來,裏頭響著金屬敲打聲。

    遲榕生出一種探險的心情,吳清之所言的有意思,她著實想要見識一二。

    敲門罷,屋裏有一老者應聲。

    遲榕隨吳清之進了屋,竟發現此處別有一番天地。

    屋內狹小,卻開了一扇極大的窗戶,窗前擺一張油光鋥亮的白木桌子,老者手捏一把極小的錘子伏案工作。房中四麵打著木櫃子,封著透明玻璃門,裏麵一排排的碼放著各種款式的鋼筆和筆尖。

    這是一個鋼筆作坊。

    “師傅,我想打幾支鋼筆,愈快愈好,工期可還充裕?”

    吳清之彬彬有禮的詢問道。

    老者性情乖戾,脾氣暴躁,被人問話卻是頭也不抬,隻哼哧哼哧的從嘴裏擠出一句話來:“怎麽找來我這的?”

    吳清之從襟前口袋裏取下一支鋼筆遞上前去。

    這正是他最常用的那支玳瑁色鋼筆,遲榕每次見他寫字,都是非這支筆不用。

    “十二年前,家父送我出國讀書,從您這打了一支鍍金筆尖的鋼筆送我。六年前,我不慎磕壞了筆尖,回國時又是家父將鋼筆送來重鑄,於是使用至今。”

    老者聽了他的話,停下了手中的活計,接過鋼筆細細查看,又拆解開來看了看各個部件,方才開口道:“的確是我打的筆尖。能像你這般的人倒不多見,一支鋼筆竟用了十多年!”

    吳清之閉口不言。

    遲榕知道他不願過多的提起他父親,他們父子的關係總是難以言說的,可遲榕卻在心中記下了一點,這鋼筆竟是吳清之父親所贈,他一直帶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