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作者:希昀      更新:2022-12-29 22:13      字數:6618
  第86章

  寧晏應付完那些海商,便回了西跨院,她這個設想還未成型,正好借著今日的機會與燕翎商討,討得他的主意,結果一回來便被告知寧波海麵出現倭寇蹤跡,燕翎一刻鍾前趕赴寧波去了。

  眨眼三天過去,臘月節到。

  這一日衙門休沐,寧晏也打算歇一歇,昨日已與錢莊商議給肆主貸銀子的事,讓各肆主用鋪子或田莊為抵押,低息將銀子貸出去,有意借銀子的先報上來,交穆少霖與錢莊管事審批,最後由她過目。

  清晨起來,如月給她端來一碗湯圓,“這是衙門廚房送來的,今日當值的人都有,又格外給世子和您送了一份。”

  寧晏見雲卓提著個食盒站在門口探頭探腦,將他喚進來,“世子何時能回來?”

  雲卓連忙進來行了個禮,將食盒放下,“大約今日能回。”

  “那就好,對了,京城那邊可有消息來?”

  每三日京城會有邸報送來市舶司,今日燕翎不在,寧晏便問雲卓,

  雲卓從兜裏掏出一封信,“這是雲旭兄長捎來的,將近來京中情形都給記在上頭。”

  寧晏接過來,一目十行閱過。

  自燕翎離京後,三皇子表麵解決了糧荒的問題,隻是民間商戶極為敏銳,以防萬一,都提前屯了些糧食,這麽一來,明年春荒怕是不可避免。此外,金蓮給三皇子誕下了庶長子。

  她離京時,金蓮正有孕在身,國喪期間,宗親守孝一年,這意味著三皇子一年不能與女人同房,現在的三皇子可不是以前的三皇子,朝中官員都盯著他呢,絕對不敢亂來,金蓮的孩子變得尤為重要,宮裏的霍貴妃十分高興,將金蓮抬為側妃。

  雲旭信裏還隱晦地提到,三皇子仿佛已冷落寧宣,借著給太子服喪,連寧宣的麵都不肯見,這倒是意外了,上回刻意挑撥幾句,效果這麽明顯?

  想當初三皇子求娶寧宣可是鬧得滿城轟動,那一段時日,寧府日日有人送禮進門,寧宣在京城也風光了好一陣,轉背三皇子說冷落就冷落,可見男人哪,尤其是位高權重的男人,這會兒忽然想起燕翎也是位高權重的閣老,連忙止住念頭。

  奇怪的是雲旭的信中並未提到邊關,這才是寧晏最擔心之處,她又掏開信封瞧,裏麵滑下一張宣紙,瞧著那歪歪斜斜的字跡,竟是淳安親自書寫。

  這是寫給她的信。

  寧晏喜出望外,逐字逐句認真讀,起先可把寧晏給樂壞了,淳安公主給寧晏講述她在榆林狩獵的趣事,順帶提了一嘴她平日如何捉弄戚無忌。

  “我們家戚駙馬比你們家燕翎可好使喚多了,讓他雪地裏采花就得采花,讓他上山摸魚他就得摸魚。”

  雪地裏哪有花采,山裏頭哪有魚摸,這不是平白折騰人麽。

  寧晏捧腹大笑,再往下看,“星星他雖然摘不到,樹上的紅果子倒是摘了不少,水裏的月亮沒撈著,撈了幾隻土鱉回來。”

  寧晏可以想象淳安蹲在岸邊,指揮著戚無忌撈鱉的樣子。

  可見他們二人相處十分融洽,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模樣吧,寧晏豔羨地想了想。

  接著往下看,神色便鄭重起來,

  “晏晏,戚無忌嘴硬,報喜不報憂,你們那邊怎麽樣了,燕翎有沒有弄到銀子?咱們邊關將士禦寒的冬衣不夠,都是百姓家裏拿著舊棉衣拚接幾處勉強裹著,聽朝廷來信,今年冬的糧餉已足夠,那明年春呢,我隱約聽說明年會有春荒,四處都在囤糧,你得催一催燕翎,可不能讓將士們挨餓受凍啊。”

  “烏日達那個混賬想方設法蠱惑韃靼大汗南下,邊關將士枕戈待旦,不敢鬆懈,今年年前是沒有戰事了,但是明年春怕免不了有一場惡戰,無忌近來處處在布防,我不太放心,,”

  筆跡寫到此處,墨水仿佛被暈開,該是落了淚,接著也沒說什麽,匆匆收了筆,“等你們的好消息,,”

  寧晏讀到最後眼眶泛紅,心裏也跟著焦急,吸了幾口氣,吩咐雲卓道,

  “快,去打聽鄭公公到了何處,”

  ===第106節===

  雲卓立即領命。

  有了淳安這封信,寧晏怎麽都坐不住,又派人去錢莊催消息,安排侍衛回一趟穆家,一有林叔的消息便報與她,她早在離京時,便吩咐雲旭,將林叔與那位南洋藥師給捎來,林叔帶著藥師抵達泉州後,寧晏便讓穆家尋了路子,將二人送回南洋。

  林叔曾跟隨外祖父去過南洋,他熟悉南洋商人的底細,原來開禁的那些年,中原有不少商人已移居南洋,這些人都指望做中原的生意,林叔便是她派去南洋打前哨的人,而現在,林叔大概已經把大晉開關的消息散布了出去。

  大約是下午申時初刻,聽得穆少霖的嗓音在院子門口喊,

  “俏俏,不好,出事了。”

  寧晏從坐塌起身,趿著鞋下來,便見穆少霖從廊廡疾步過來,眉峰擰得緊緊的,“鄭公公車駕行到鍾樓附近,被人攔了下來。”

  寧晏麵色一沉,“何人攔駕?攔鄭公公車駕做什麽?”

  穆少霖麵色不忿,“是袁家,你知道的,伯祖父在世時,袁家老頭子與他不合,眼紅我們穆家海船生意比他做得好,當年最後一趟,姓袁的命好躲過一劫,家底還存著呢,聽聞要開禁,他這段時日已暗中買下三艘大帆,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偏生因你之故,開禁之日遲遲定不下來,姓袁的今日便借著給曾孫辦滿月酒的機會,指使一些下人佯裝百姓,煽風點火,惹得泉州百姓都聚在鍾樓附近,跟鄭公公請願,想逼著朝廷盡快開禁,他好拔個頭籌,占得先機。”

  寧晏冷笑一聲,“這個袁家好大膽子,敢跟世子對著幹?”

  “這袁家也有來路,袁老頭子一個女兒嫁去霍家本家做三夫人,這個姓袁的仗著是霍家姻親,平日派頭不亞於咱們泉州知府。”

  “原來是霍家的走狗。”寧晏從如月手中接過烏紗帽,往頭上一戴,“走,咱們去會一會他。”

  寧晏裹上燕翎一件黑色大氅,冒著細雨翻身上馬,與穆少霖一道馳往鍾樓。

  綿綿細雨如厚實的風,一片一片刮在她麵頰,她卻不覺得冷,想起心中的念頭,身上如有熱浪在竄,成敗在此一舉,她相信外祖父慧眼如炬。

  從市舶司出來,沿著晉水一路往北馳,到了一碼頭折往東邊,終於抵達泉州城最熱鬧的街市,天地被這片水霧浸染,商肆旌旗延展,街上行人如潮水往鍾樓方向湧去,開禁消息一經傳開,泉州城比原先熱鬧許多,哪怕是這樣的雨天,車馬不絕。

  侍衛在前方開路,穆少霖與寧晏一前一後縱入街市中,如月在後麵騎著一匹矮馬搖搖晃晃跟著,眼中布滿了淚,雲卓在一旁安撫她,“別急,快到了,很快就能追上少夫人。”

  到了鍾樓附近,瞥見一輛司禮監標識的寬大馬車停在鍾樓對麵的酒樓外,幾名內侍侯在門口,隱隱約約有嘈雜的人聲傳來。

  寧晏急忙下馬,拉開人群奔入酒樓,堂內人滿為患,諸多百姓聚在琉璃窗口,翹首望著裏麵,市舶司的官員興許聽到動靜,均趕來了此處,曹大人與葛大人正一左一右站在一人身側。

  瞥見寧晏進來,曹大人露出苦笑,連忙朝她招手,讓她過去,葛大人也看到了寧晏,神色不變,往前努了努嘴,示意那人繼續說。

  寧晏沒在意那跪著的人說什麽,視線往堂中挪去,一張雍容清貴的臉映入眼簾,隻見他眉目俊秀,白須飄飄,身著大紅飛魚服,儒雅坐在紫檀圈椅裏,若非手裏那把拂塵和那身象征榮寵的飛魚服,乍一眼看去,隻當是個清雋的讀書人。

  別看鄭源胡須發白,他年紀並不老,今年也才三十歲,是司禮監掌印吳奎的義子。

  早在鄭源進入司禮監時,他的第一份差事便是提督泉州市舶司,三年後施行海禁,吳奎將他調回京城任禦馬監提督,鄭源在泉州的三年正是泉州商貿最為繁盛的時候,也是穆家最為昌宏之際,外祖父不止一次與她提過,這位鄭公公眼界高闊,非池中之物。

  寧晏數年前在泉州見過鄭源,隻是那時她年紀小,鄭源哪裏記得她是誰,後來嫁給燕翎,入宮數次,與這位鄭公公打過交道,也混了個麵熟。

  寧晏堂而皇之來到鄭源跟前,截斷了那位袁家公子的話,與他行禮,

  “下官寧晏見過鄭公公。”

  鄭源聽得聚精會神,冷不丁被寧晏打斷,細眉微蹙不耐煩投來,乍一眼撞上寧晏那雙眼,再瞅一瞅她身側的雲卓,打了個激靈,連忙站了起身,“你是,,”

  上下打量寧晏的穿著,立即明悟過來,他笑容可掬朝寧晏回了一禮,“原來是小寧大人。”

  諸位泉州官員見狀,都不由暗暗驚了心,原以為寧晏隻是燕翎的幕僚,如今瞧著,連鄭源對她都十分禮遇,這小寧大人到底是什麽來頭。

  寧晏卻不敢寒暄,當眾與鄭源解釋道,“鄭公公,推遲開禁之日是我的意思,我一直在等著您來,是有一要務想與您商量。”

  “哦?”鄭源微微詫異,早在京城他便知道寧晏協助燕翎開禁,他來之前甚至還得了太後口諭,要好好關照寧晏。

  見眾人圍堵在此處,也猜了個大概,“商量何事?”

  寧晏環顧一周,麵露踟躕,鄭源看出她的顧慮,含笑道,“但說無妨。”

  寧晏也不遲疑,左右不過是一個提議,成與不成還得燕翎與鄭源拿主意,

  “公公曾在泉州當值三年,我外祖父數次與我說,沒有您,就沒有當時的市舶司,當年泉州商貿昌盛,為朝廷貢獻不少稅額,您居功至偉。”

  鄭源聽得這番稱讚,目露笑容,“小寧大人的外祖父是何人?”

  “正是穆家老爺子穆碩昌。”

  鄭源聽到這個名字,神色微愣,片刻臉上的清冷稍稍褪去,換了一臉恍然,“原來是他老人家,當時我在泉州,與他也算是忘年交,可惜斯人已逝,那依小寧大人的意思是?”

  寧晏胸膛隱隱震動,“我想提議由您帶領中原的海商,乘巨舶徑望南洋而去,與諸夷貿易。”

  寧晏話落,廳堂內響起此起彼伏的抽氣聲。大家交頭接耳,漸漸的沸議如潮水蕩開。

  曹大人繡袍一抖,激動道,“原來小寧大人要等得便是咱們鄭公公,你想要鄭公公領頭去南洋,這麽一來,咱們所有海商舶主都可隨行,有朝廷的水軍護送,也不用擔心海寇,如此還能彰顯國威。”

  “好,好!”

  “我讚成!”

  “我也讚成,鄭公公,您就答應吧!”大家異口同聲。

  鄭源捏著胡須沉吟片刻,“這不失為一好計,不過此事我還得上報朝廷,最終得陛下拿主意。”他不由多看了寧晏一眼,難以想象這個想法竟出自一女子之口,

  “不知小寧大人怎會生出如此妙計?”

  寧晏靦腆一笑,朝鄭源施禮,“我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

  鄭源哈哈一笑,“小寧大人莫要謙虛,這個主意要不是你的,那定是世子的奇思妙想!”

  “不不不,”寧晏連連擺手,“這個主意不是我的,也不是世子的,恰恰是鄭公公您的主意。”

  鄭源大吃一驚,指著自己不可置信,“我?我什麽時候說過這樣的話?”

  寧晏並不想居功,這番宏願的確出自鄭源之口,

  “十年前,您提督泉州市舶司,那一年中秋月圓,我外祖父邀您在清源山頂的觀海亭賞月,我外祖猶在思念故人,您卻是酒入豪腸,劍指海川道,‘若有生之年,當艦履南下,蕩平海潮,令萬夷來華,百國朝貢。’”

  寧晏嗓音清脆,如珠似玉,“後來我外祖父將您這句話寫下來,掛在書房,您如今去穆園,亦可瞧見。”

  朝廷出一部分兵力和船隻,船上貨物及一應開支都由海商與舶主出,這一趟隨國使出行,他們穩賺不賠,這樣也省了朝廷開支。

  鄭源聽得那話,愣了許久,這確實是他的宏願,隻是年歲已久,年輕時的豪情壯誌已沒入歲月的塵埃裏。

  他這個年紀,不上不下,該要做出一番功績,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哪怕未來不能執掌司禮監,至少史書上也能留一筆。

  寧晏這個提議著實令他心動。

  早聞這位燕少夫人是個通透人,甚得陛下與太後讚譽,今日一見,名不虛傳。

  若是寧晏的主意,市舶司的官員或許猶有異議,一旦是鄭源首倡,那誰也不敢質疑。

  鄭源在泉州本有根基,如今又是奉皇命而來,他的身份更鎮得住這些當地豪強。

  沒有人不附和,堂內氣氛為之一變。

  自然也有人見不慣寧晏搶風頭,抖抖索索提起錢莊借貸一事,

  “小寧大人,既如此,那你還讓百肆借銀子作甚?若是鄭公公此行能幫咱們帶來單子,百肆坐等開工便是。”

  鄭源也投來疑惑的目光。

  寧晏笑著搖頭,“不,鄭公公下南洋還隻是第一步,您此去,一是彰顯我大晉國威,二是捎上我大晉海商去貿易,但最重要的,是由您將咱們開禁的消息傳去南洋與西洋諸國,把開禁時間告訴他們,邀請他們在開禁那一日,來大晉參與開禁儀式,當場下訂單,交貨銀,若是趕得快,回程便可捎回去。”

  大家聽得這,神色豁然一亮,“這倒是聞所未聞,,”

  “我已想好了,當日下貨單者,咱們可以少收稅銀,我記得市舶司先前給通關貨物收稅十之稅三,那一日咱們可十稅二,如此必定能引得他們爭相來朝。”

  寧晏說完,含著期待問鄭源,“您覺得這個主意怎麽樣?”

  這是她輾轉反側才想出的主意,鄭源出使隻是噱頭,真正能給大晉帶來商機的是南洋商人,鄭源代表朝廷把消息傳出去,將南洋商人引來大晉,他們帶貨物售賣要交稅銀,買一批回去還要交稅銀,大晉海商亦是如此,這麽一來,光開禁那日的稅銀便是不計其數,百肆得開,雙方來往越發稠密,這是最快能充實國庫的法子。

  她查過市舶司十年前的紀錄,最高的一年稅銀曾到一百萬兩,而當時以物換物的時候猶多,倘若從今往後,全部改收定額稅銀,屆時銀子如流水歸於市舶司,每年定期在泉州或番禺舉行諸國來朝商貿宴,貨單前仆後繼,大晉商貿越發繁榮,稅銀可源源不斷湧入國庫,今後再也不用愁沒銀子打仗,戶部也不必再捉襟見肘,國力蒸蒸日上,陛下實現中興指日可待。

  廳堂內好一會兒都靜若無人。

  眾人過於震驚,以至一時誰也沒吭聲,也忘了做聲。

  直到門口傳來一道清越的嗓音,打破這片沉靜。

  “這個主意好!”

  寧晏驀地一頓,扭頭望去,天地不知何時已雨歇雲散,燕翎身著湛色的長袍,外披一件玄色的大氅,將一川水霧攔在門外,嶽峙淵渟的身影,如華光萬丈的玉,令這滿堂燈火也失了顏色。

  她清晰看到他薄唇一開一合,

  “我以內閣輔臣的身份認可這項提議,鄭公公,你說呢?”

  燕翎目光始終凝在寧晏身上,她從來端莊得體,溫柔大方,儀態形容挑不出一絲毛病,但麵前的她,穿著一身略顯寬大的綠袍,袍角沾染了些許泥汙,頭上的烏紗帽或許因趕路而略有歪斜,甚至可以清晰看到雪白飽滿的額頭被壓出一絲粉白的痕,麵頰有一抹碎發已垂下來,沾了些濕氣黏在她鬢邊,她的形容比以往任何一日都要狼狽。

  但此時此刻的她,卻像一團光,令人不由自主地想去靠近,那盤旋在心底的不安化作心悅誠服,一點點聚在眉心,又慢慢散去四肢五骸,心潮勇退後,隨之而來的是更為清晰的感官,他清晰地感受到,有什麽東西在拽著他的心往下淪陷,陷入堂間那唯一的一抹春色裏。

  鄭源慢慢回過味來,聽得燕翎這一聲問,他由衷頷首,“沒錯,我也讚成,事不宜遲,我這就寫折子遞去司禮監,請陛下決斷。”

  廳堂內人聲鼎沸,大家激動得眉飛色舞,消息從裏麵一層一層遞去外頭,所有的歡呼雀躍伴隨零星一些爭議與感慨,全部淹沒在浪潮裏。

  燕翎隨同鄭源去到一雅間,當場寫折子,一人遞去內閣,一人送去司禮監,兩份折子同時走急遞發往京城,八百裏加急,星夜兼程,三日可達。

  這裏可提前預備著,隻要將消息送去,江浙一帶的貨商二話不說能將貨物送來市舶司,各海商也不是吃素的,各家有各家的門道,年前定能出海。

  寧晏被市舶司的官員簇擁著,詢問下一步計劃,

  “我外祖父曾留下一幅航海圖,我算過路程,咱們把開禁之日定在明年開春三月三,順利的話,年前可出洋,半個月後抵達暹羅等國,回程再把他們都給捎回來,三月三是來得及的。”

  正式開禁那一日,必定是萬國來朝,千帆競流。

  那樣的場麵該是何等壯觀哪!

  寧晏嘴說幹了,腿也站麻了,出門時,雙股猶在打顫,回眸看向熱火朝天的酒樓,光影斑駁,一張張笑臉如走馬觀燈從眼前晃過,那些海商與肆主猶在津津樂道,鄭源乏累了,市舶司的官員簇擁他送回衙署。

  寧晏與燕翎上了馬車,就近回穆府歇息。

  這一路寧晏猶在與燕翎訴說細節,並未察覺丈夫握著她那隻手始終在顫。

  將事情議定,她渾身繃緊的弦卸下,懶洋洋靠在浴桶裏泡澡,泉州不興燒地龍,屋內反而比京城要冷,如月好催歹催讓她出浴,拿著一厚厚的絨巾將她裹住,寧晏裹緊自己坐在長條凳上,候著如月給她擦拭腳下的水漬,一麵問,“世子呢?”

  “在書房寫信。”

  如月替她擦幹淨水珠,將那雙軟乎乎的玉足給塞去緞麵的絨鞋裏,待要起身給她穿衣裳,卻見寧晏已裹著絨巾露出一截雪白的小腿往內寢竄去,“世子不在,我去內屋裏穿衣裳。”

  屋子裏燒了炭盆,比淨室要暖和。

  哪知扭著身撞開珠簾,卻見燕翎坐在拔步床邊喝茶,聽到動靜,抬目朝她看來。

  寧晏腳步凝住,眨眼問,“你不是在書房寫信嗎?”

  燕翎沒回她,目光在她身上掠過,那絨巾將她裹得嚴嚴實實,勾勒出曼妙的身姿。

  寧晏鼓了鼓腮囊,也懶得搭理他,徑直往被褥裏鑽去,如月將衣裳抱了來,瞥見燕翎在裏頭,不敢進去,呐聲將衣裳擱在珠簾邊上的凳子。

  燕翎瞥了一眼,沒去幫忙拿,反而往床榻坐了下來。

  躺在被褥裏的寧晏有些傻眼,朝燕翎努了努嘴,“世子,你幫我拿一下,”明明看到了卻不拿,他什麽意思。

  自離開酒樓,他就有些不對勁,眼神沉得很,仿佛是暗流過淵。

  ===第107節===

  燕翎還是沒做聲,將高幾的銀釭吹滅,大長腿一抬,上了床。

  驟然陷入昏暗中,寧晏一時不適應,眨了好幾眼下,人被燕翎抱在懷裏。

  寧晏任由他抱著,心想他也素了好長一段時日,不給她拿衣裳,大約是嫌穿上又要脫,麻煩,可是燕翎抱了她許久,卻什麽都沒做。

  寧晏就納罕了,刻意在他懷裏扭動了下身子,軟聲問,“你到底要做什麽,你說嘛,”

  燕翎不想說,他做給她看。

  慢慢吻開她細嫩的唇,一點點勾著她往外溢,,

  雨過雲開,上弦月在天幕撐開一片極小的天地,淺淡的月色不經意灑入屋內一隅,似羞於瞧見,又慢吞吞隱入雲層之後,支離破碎的光也跟著消融在夜風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