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副本:睥睨-半山園
作者:不要打臉      更新:2020-04-01 08:40      字數:2204
  古秦崇啟二十四年,冬月,一夜大雪遮蔽大清河兩岸。

  天色微明,鉛灰色的天空沒半點放晴的跡象,漫天飛揚的雪粒子打著旋兒,洋洋灑灑的飄落。

  長風古道上,自北向南跑來兩騎三馬,馬上兩騎卒皆頭戴鬥笠,肩披蓑衣,頭麵裹纏隻露出一雙銳目專注道路,就這麽頂風踏雪直奔胡麻河的上西鄉石橋而去。

  胡麻河的上遊自北山西麓蜿蜒而下,秋冬水枯,河麵清淺,逢此天時驟降,兩岸已然凍起了層層薄冰。

  上西鄉的石橋就架在胡麻河上遊轉出山腳這一處,河水舒緩,上凍更早,非但岸邊凍得堅實,連八根深埋在河道中的粗矮石柱上也結了一層河冰。

  說是石橋,隻有八根石柱符實,十四尺的橋麵,三尺高的橋欄,都是寬板圓木打造,用材厚重敦實,行車走馬穩穩當當,倒也不輸石料堅固。

  那兩個騎卒從長風古道上岔過來,遠遠看到了上西鄉橋,當先的騎卒在馬上略略挺身,長籲了一口白氣,總算是到了。

  眨眼馬到橋頭,騎卒輕輕帶了一蹬馬腹,座下神駒通靈,長腿一收,蹄下立刻變化碎步,登時就把馬速緩了下來。

  “祥麟哥,這馬真是神了。”稍後跟上的騎卒嗓音十分年輕,叫前麵馬上的大哥,“短程夠快,長程也跑得住,性子還溫順,最難得每匹馬都是這樣,像一個模子扣出來的。”

  “據說是千戶大人親手選育,半山原馬場裏還養著幾百匹,都是探馬的好料子。”叫祥麟的騎卒聲音渾厚,聽上去年紀不會太幼,“你說的也對。當初參謀本部喊我去選馬,我心裏還憋著勁要挑最好的,結果馬場的人告訴我都一樣,別費心思了。”

  “真都一樣的?”

  “除了剪鬃和蹄碗,連膘都差不多厚,模樣更像。”

  大雪如遮,橋上兩岸人跡罕至。

  說話間,二卒三馬緩緩上了橋,見沒有旁人,年輕些的催馬湊到同伴旁邊,聲音也壓低了許多,“祥麟哥,我聽他們說……咱們千戶大人得了仙緣?”

  “都是私下裏那麽說,可沒人敢在麵上亂傳。”那年長的祥麟哥把臉上的麵巾拉低一點,讓喘氣暢快些,“我看八成是真的,這馬,還有那半山原,單這兩樣就已大異常理,非鬼神而不得甚解。”

  年輕人笑道,“鬼神且不問,這一路上大哥你念叨半山原不下二十回了,真要有你說的那麽好,這次也不白來。”

  “你說半山原,前麵就是了。”

  叫祥麟的一指前路,過橋百十步,地勢上傾,山腳的疏林似被劈開兩半,林間一條寬敞甬道,緩緩抬升,直入一處風雪隘口。透過漸漸止歇的風雪,隘口處隱約人跡遊動,觀其法度,頗為森嚴。

  二人策馬到了隘口前,夾峙的兩麵岩壁雖不高卻極是陡峭,相距不過三丈餘,有拒馬木柵,刀兵守衛。

  看似逃難而來的一夥人,有老有少,背著破爛家什,衣衫襤褸麵有菜色,其中一個壯年漢子正與隘口守卒比劃交待些什麽。

  叫祥麟的騎卒見狀,翻身下馬,來到隘口前搭話。

  隘口早有守卒看見了這二人三馬,如此的配置正是棲霞軍中正當炙熱的參謀本部偵搜營一屬,做的都是軍中最急最險的博命事,當下不敢怠慢,趕緊回報,由當值的都頭親自出來迎接。

  三四個人從一邊的哨棚出來,當頭一個正是在隘口上值的一個都頭,掃了木柵外的人馬,張口問道,“何人叩關?可有腰牌印信?”

  聽了這話,那個叫祥麟的拱一拱手,從懷裏掏了一塊木牌遞上前,把聲音壓得極低,“參謀本部偵搜營秦祥麟,有司隸密報需急呈千戶人人。”

  都頭聞聽一驚,剛要施禮,卻瞥見一邊待查驗的十數流民。

  想想這位大人的身份,都頭隻略略躬身俯首,湊上前的應答聲小的仿佛是從嗓子眼裏擠出來的一樣,“秦將軍稍待,小的這就請您過來。”

  招呼一聲,這都頭後退幾步,麵無表情的吩咐左右打開木柵,放秦祥麟二人進來。

  進了隘口,秦祥麟拿回腰牌收好,不多寒暄,和年輕的那個騎卒翻身上馬,沿著山路放馬而上。

  山路愈發險阻,秦祥麟惜馬,便改做步行,一邊牽馬登山,一邊給自家兄弟指點路邊景色。

  北山西麓地勢抬升向上,每十丈左右高下,或路邊或林中,可見一架龐然水車立在或深或淺的一片水塘之中,隻是大多都不在用,木輪竹筒支架輪輻上已經積了一層厚厚的雪。

  秦祥麟跟自家兄弟解說,這就是農園令崔詠雲趕造的輔渠水車,為了春初引水上山灌溉保墒之用。年輕騎卒聽罷不由神往,想想春開雪化之際,巨輪飛轉,一道水龍攀山而起的盛景。

  非但水車溝渠,腳下開山而成的道路也有玄妙。道路兩側壘石階檻,路中平直,同樣是每十丈高下緩步有台,車馬其中,行走其側,涇渭分明,交通極速。

  一路觀景,約莫半個時辰的工夫,兩人到了山半腰的又一處隘口,牽馬通過百十丈的長長甬路,隻覺眼前一亮,豁然開朗。

  放眼而望,百裏沃野銀裝素裹,雪原之上,有無數黑土斑駁,斑駁處人頭攢動,氣焰衝霄。

  挖塘渠,造房屋,燒炭煮飯,開爐冶鐵,人喊馬嘶之聲隱約入耳,鼓勁喝號,聲震長空,蒸騰的人氣在原野之上席卷熱浪,精氣穿雲。

  被這熱火朝天的氛圍一激,二人也覺得身上熱汗蒸騰,不由想到策馬迎風,一舒胸懷。

  千戶大人署理公事和閉關的園子在半山原東臨大海的一處矮崖上,離著此處足有數十裏之遙。

  看看天色,怎麽也要晌午才到,秦祥麟二人趕路雖然看去上從容,實則卻未耽擱什麽時間,跑馬緩急也是有大學問在裏邊的。

  沿著墾荒流民開出來的道路,秦祥麟二人催馬前行,餓了渴了也隻是在馬背上稍解。

  一路顛簸到了午時,秦祥麟二人總算是來到了某千戶大人的半山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