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就吸納琅琊地方武裝之權衡
作者:不要打臉      更新:2020-06-11 08:17      字數:2251
  到此,常思阡和倪崇智倆人兒在崇文精舍二樓茶室裏扯的這些閑篇,吳越不止一次的聽到過,而且,沒有一點兒新意。

  換句話說,街邊兒賣西紅柿的大媽跟賣雞蛋的大爺在嘮到這件事兒的時候,也是這套說辭,而且,比這倆人兒說的明白多了,人家用的是普通白話。

  想到這裏,吳越不自覺的望了望窗外,看看風是不是小了點兒。

  還以為上樓來能聽到什麽內幕呢,結果就這?

  “哈哈哈,常先生一向灑脫,何以論到此處偏避重就輕起來。倒是要和小老兒開一波兒白馬非馬的團麽。

  “倪公啊,非是常某避重就輕,實在是,這些不當小民議論。

  “煌煌赫然,何阻言川?倪大爺忒別有鬥爭精神,神情意識不像八十,倒像十八。

  常思阡不搭言,隻是搖著頭,溜茶水。

  “也罷,那就聊點兒閑的。老村長也扒窗戶打量了一下,見風不停,一時不得走,便想著換個話題接著殺時間,“總之,世情大變是有目共睹了,當此世,成法亙固,敵萬人雌伏,萬人敵起複,豪勇血氣如朝升,期續盛世,當禮教嚴法並稱也。

  常思阡不搭言,隻是搖著頭,溜茶水。

  “……常賢重教化,懷德守禮,書文道理講得最好,盛逾琅琊不知凡幾……

  聽到琅琊二字,常思阡撩起眼皮,算是有了些興致。

  “……然,禦射之道,希聲之樂,亦遠琅琊者甚。

  “舍弟愛實務,常某樂閑散,不過各有所長罷了。

  “既如此,常賢可曾想過,喊令弟思成回來聖誕村,大家夥兒一起幹?琅琊城裏人多地窄,附近郊縣又都在狠抓耕鋤養殖,農田紅線,絕沒有足夠合適的場地給思成施展拳腳,不像咱們聖誕村,村北十數裏直到東嶽山腳都是明文的教育用地,隨便蓋上幾座十幾座靶場馬場練車場簡直毫無壓力。如果常思成能來,什麽產業密集化多元化集團化的好處,就不用我再多說了吧。

  “倒是有這麽一說。常思阡心動了。

  這兩年,文道合股聖誕村,在村北著實建了不少的樓,也開了好多門專業課,其中,也有車輛駕駛與修理,聲樂與表演,射箭與射擊專業,教學硬件條件沒得說,隻是限於師資,教學成績隻能說是相當湊合。

  而總部在琅琊的文德就不同了,這兩年的文娛圈子裏,文德的聲樂表演係出品,占了幾乎小半壁江山,高等級的駕駛員和射擊射箭運動員也在業界偶爾露崢嶸,端是一方強勢,名聲在外。

  常思成的大舅子馬奎,別看其貌不揚,卻難得一副好嗓子,倒立著俯臥撐都能唱五六七個八度的高音,絕嗶實力派歌者。在文德不遺餘力的推廣之下,馬奎投身文娛圈,雖大器晚成厚積薄發卻後發先至,現在已經成為了一顆在末法時代冉冉升起的歌唱新星。

  文德會長助理,現任文德傳播發展促進會進修學院表演係主任的何英秀,在任何位麵的任何標準之下,都是妥妥的戲精一隻,對著一盤苦瓜煎蛋都能笑出酸辣粉兒的味道,論起拿糖作醋的造詣,大半個中洲幾無出其右者。

  有這兩員大將坐鎮琅琊文德,再加上文德早期拓荒時暗地裏常有聯絡的一撥兒不三不四不幹不淨不倫不類不依不饒不陰不陽不黑不白不哼不哈不鹹不淡的社會閑散,居然在駕駛和射術上也頗有建樹,與聖誕村這種根正苗紅的洲企恰到好處的形成了一種分庭抗禮的兩分局麵。

  都是和諧社會救了這幫俗辣吖,常思阡憤憤不平而且痛心疾首的想。

  奈何已經末法時代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早幾千上萬年經驗曆練過的,喊可以喊,事也要做,浮華亂世,總要允許群魔亂舞,群醜跳梁滴。

  聖誕村掌地利,亦有大義之名,海納百川,海仍是海,隻要拿著地契,便始終有底氣。

  文道寄身聖誕村,倡德育而得益,大把風光,說實在的,還當真是借居聖誕村的上古餘韻與末世氣運所鍾的厚愛。

  還是那句話,上級支持,投錢給政策,還有輿論造勢,生生把常思阡靠著一篇《論德》築起的單批兒鞏固成了三防級別的混凝土承重牆,要錢有錢,要政策有政策,要地,即便是備戰備荒這種主流大形勢之下也有特旨,竟可以拿出近五萬畝的土地供文道隨意揮霍,且美其名,德道大昌,其德永光,世所皆用,德勝武裝。

  奈何吃飯除了碗還要勺子,一味文明禮貌總有膩煩的時候,還要睜開眼來看世界,禮貌要講,立身更要體正直。

  想要站得體正直,則需一身本事。

  站的穩,舉得起,跳的高,跑得遠,打的準……打得不準不行,打得不準,還不如不打,少了許多威懾,好像道士捉詭時手上的符籙,吧唧在腦門上不管用,剩下的就隻能全程看僵屍表現了。

  在這方麵,聖誕村全村都是弱項。

  別看聖誕村是洲重點,假模假式的有資質而且是定點輸送單位,可惜聖誕村出來的相關方麵學員少有出類拔萃的,這兩年也沒有一個在隊伍上傲視群儕,可以拿過來做談資的。

  這實在是日常沒有積累,等到得用的時候抓瞎的典範,但凡聖誕村的教職員工隊伍裏哪怕有一個在念初二之前敢於照別人頭上拍磚的,當也不至如此。

  所以,老村長的提議朝覺悟最低的程度來說,也算振聾發聵。

  倚仗聖誕村洲重點的扶植政策,吸納地方有真才實學的師資力量,讓廣大慕名而來的學員們真正做到學有所長以致用,為中洲的長治久安和諧發展貢獻微薄之力,這才是老成謀國,合力雙贏的上佳局麵。

  可是,這樣一來,股份難免稀釋,極有可能大大削弱文道在聖誕村議事會議上的話語權,而且必然是極有可能的,這就讓常詩人有些兩難了……文道常會長一顆報國心總有,然,為大家舍小家的決絕卻不好決絕,客觀說來,文道之下,強枝弱幹,不說吳郡文道龐然大物,便是河西文道和越郡文道,也都不是什麽好相與的角色,若是少了各分會的鼎力,文道總會在聖誕村的存續怕也都不恁麽篤定,更何談開闊胸襟,海納百川,把親戚引上門,卻壞了同事一鍋裏吃飯的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