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前往房州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4-01 02:57      字數:3253
  五月的天陽光明媚和藹,不經意地透過薄薄的雲層,化作縷縷金光,灑遍大地。

  出了洛陽城往南而去的官道上行人稀少,幾十匹快馬在官道上疾馳,馬兒跑得汗濕淋淋,不住的噴著響鼻。

  騎行在最前麵的是一個俊俏的年輕男子,他身著一襲白衫。白衫男子向上揮了揮馬鞭順勢勒住馬匹,馬兒噴出一口白氣,發出老長的嘶鳴,穩穩的停了下來。

  白衫男子身後的的眾騎士騎術也非常了得,同時勒馬停了下來。

  白衫男子跳下馬來,來到被簇擁的一名皂衣騎士麵前,小聲說著什麽,神態甚是恭敬。

  白衫男子不是別人,正是梁王府的智囊謝雲軒,當然誰也不會想到正在聽他稟報的皂衣騎士,是大周梁王武三思。

  武三思聽罷謝雲軒的話,轉過頭來向身邊的盧小閑問道:“盧公子,要麽我們休息一會再出發?”

  盧小閑沒有答話,隻是放眼向遠處望去。

  水田裏的禾苗都已經長高長綠了,遠遠望去綠油油一片,恍如一片綠的海洋。風兒一來,便如波瀾起伏,層層疊疊的全都是綠浪,那種心曠神怡的感覺讓人情不自禁的覺著清爽、恬靜與快樂!

  謝雲軒瞅著裝模作樣的盧小閑,皺了皺眉頭,心頭不由火起。

  他能感覺出來,這些日子盧小閑一直在故意刁難自己,凡是自己讚成的他就反對,而自己反對的他卻執意堅持。他不清楚盧小閑到底給武三思灌了什麽迷魂湯,原來對謝雲軒言聽計從的武三思,在謝雲軒與盧小閑發爭執之時,每每總會站到盧小閑這邊,這讓謝雲軒很是窩火。

  盧小閑感覺出來了謝雲軒的敵意,他收回目光,不緊不慢對武三思道:“梁王殿下,陛下盼著咱們早日還都呢,還是趕路要緊,就不休息了吧!”

  盧小閑說的沒錯,武則天派武三思與盧小閑秘密前往房州接廬陵王李顯返回洛陽,行前的確交待他們要早去早回。

  聽盧小閑抬出了陛下,謝雲軒心知知道事情要糟。

  果不其然,武三思微微頜首道:“盧公子說的是!”

  說罷,武三思對謝雲軒擺擺手道,“不休息了,繼續趕路吧!”

  一聽武三思這話謝雲軒臉上頓時掛不住了,他是為武三思著想,這才提出來休息的。盧小閑卻偏偏要從中作梗,武三思居然也就聽他的了。

  無奈之下,謝雲軒隻得怏怏應諾一聲,正待轉身離去,卻聽盧小閑朝他喊道:“先等等!”

  謝雲軒不解盧小閑這是何意,停下腳步瞅著盧小閑。

  盧小閑放低了聲音,對武三思道:“殿下,我有點小事想與您商量一下,要不我們休息一會也無妨?”

  “好的!”武三思想也沒想便對謝雲軒揮手道,“你去安排大家休息一會,本王有事要與盧公子商量!”

  謝雲軒鼻子差點沒被氣歪,盧小閑說休息就休息,說不休息就不休息,敢情把自己當猴耍呢?

  瞪了盧小閑一眼,謝雲軒恨恨轉身離去。

  跟隨武三思一起前往房州的,除了梁王府的幾名親隨之外,其餘幾十人都是精挑細選的羽林軍士,由陳玄禮率領,專門負責保護武三思與李顯途中的安全。由於是秘密行動,故而羽林這些軍士都身著便服。

  討伐契丹兵敗失利一大批人倒黴,陳玄禮倒沒受太大影響,繼續做從四品的羽林軍中郎將。武則天派陳玄禮一路護送,可見對武三思此行還是非常重視的。

  雖然沒有身著戎裝,但這些羽林士兵畢竟訓練有素,在陳玄禮指揮下,有負責警戒的,有給馬匹喂料的,有輪換休息的,一切井然有序。

  武三思與盧小閑信步走官道旁的一處草地,盧小閑毫無形象一屁股坐了下來,武三思也不講究那麽多,同樣盤腿坐下。

  很多人認為武三思是依附裙帶上位的,是個草包沒什麽本事,事實卻並非如此。不說別的,他這一路上不擺親王的架子,能和盧小閑一樣與眾羽林士兵同甘共苦,單是這一點便比很多皇親國戚強了很多。由此看得出來,武三思還是很能吃苦的。

  除此之外,武三思有自知之明和順勢而為的心態,也讓盧小閑刮目相看。

  那天從皇宮回來之後,盧小閑直奔武三思的府邸。本以為勸說武三思要大費口舌,沒想到僅用了半個時辰,武三思便認清現實同意前去房州接李顯回都,並答應盡一切努力與李顯搞好關係。

  “盧公子,不知你和本王要商量什麽,請直言!”武三思客氣的問道。

  武三思對盧小閑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絕不僅僅因為盧小閑是張氏兄弟的人,盡管他有求於張氏兄弟。事實上,武三思是被盧小閑神乎其神的智謀所折服。

  契丹叛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朝廷能很快平叛,武三思也不例外。正因為如此,武三思才會主動請纓掛帥征討。武則天也希望武氏族人以此立下戰功功,會讓她麵子上好看些,於是武三思便成了征討大軍主帥的不二人選。

  就在武三思沾沾自喜之際,盧小閑以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眼光,主動勸說武三思推去主帥之職。盡管盧小閑對朝廷必敗的分析頭頭是道,但當時的武三思還是有些半信半疑,最終礙於張氏兄弟的麵子,他同意辭去主帥之職。

  事後,果然如盧小閑所料,朝廷征討大軍一敗塗地,武三思躲過了一劫。若是真由他掛帥,且不說能不能活著回來,就算能回來也要被那些朝廷大臣的吐沫星子給淹死了。

  這一次,盧小閑又勸武三思放棄爭奪太子之位,與李旦搞好關係以保將來權力依然在手,而且榮華富貴不受影響。

  若放在以往,想讓武三思放棄對太子的覬覦比登天還難,但這一回聽了盧小閑詳盡分析後,武三思默默接受了盧小閑的建議。

  武三思心裏清楚,太子之位不是靠爭來的,而要看陛下想讓誰來做太子,這才是最關鍵的。既然陛下決定讓李顯來做太子,就意味著包括他在內所有人都已經出局。

  人要活的現實一些,做不了太子就要退而求其次,保住自己的權勢和地位。陛下讓武三思去迎接李顯,明擺著是讓他與李顯搞好關係。武三思並非拘泥之人,當然不會放過這麽好的機會。

  盧小閑的兩次勸說,讓武三思對盧小閑有了全新的認識,不僅對他言聽計從,而且還異常尊重。若不是因為張氏兄弟的原因,武三思都想把盧小閑網羅到自己的名下。

  幾家歡喜幾家仇,盧小閑的受寵當然波及到了謝雲軒,任誰都看得出來,謝雲軒越來越被武三思冷落。

  盧小閑淡淡道:“殿下,您手中是不是攥著一個叫秋風堂的秘密組織?”

  聽了盧小閑的話,武三思心中不由巨震。

  秋風堂的確是武三思秘密豢養的殺手組織,這裏麵大多是江湖人士,有些上不了台麵的事情,武三思都會安排秋風堂暗**麵解決。

  最初武三思並沒有建立秋風堂的打算,隻是收留了一些江湖人士做府裏的門客。隨著投奔武三思的江湖中人越來越多,這些人都養在府裏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他便順勢成立了秋風堂。

  秋風堂建立還不到一年時間,有秘密的據點,行事鮮為人知,除了武三思就連謝雲軒都不情,盧小閑是怎麽知道的,這讓武三思覺得很是納悶,

  盧小閑是有意試探武三思,見武三思沉默不語,心中明白了大半。他一臉鄭重對武三思道:“殿下,此行咱們是一條船上的人,一定要同心同德才行,事關重大請殿下一定要坦誠相見。”

  武三思思忖片刻,便不再隱瞞,將秋風堂的情況如實告訴了盧小閑。

  盧小閑聽罷,不由側目。

  比起武承嗣來,武三思的心思縝密多了,手中竟然暗藏著這麽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殿下,現在是動用秋風堂力量的時候了!”

  “為什麽?”武三思不解。

  “殿下,您想想,既然有人希望廬陵王回到洛陽,那肯定就有人不希望他回來!萬一要有人對廬陵王暗中下手,如何是好?”說到這裏,盧小閑別有深意的瞥了一眼武三思,“所以,當務之急是要保護好廬陵王的安全,不能有任何差池!”

  聽盧小閑這麽一說,武三思心頭又是一驚:若李顯真出了意外,武則天與武三思的設想要泡湯。再說了,陛下專程派自己接李顯回京,若李顯出了事他自己也說不清楚了。

  不過,武三思還是有些疑惑的問:“我們秘密離開洛陽,沒有人知道我們此行目的,怎麽會有人對廬陵王暗中下手呢?”

  盧小閑搖搖頭:“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咱們出來這幾十號人,誰能保證每個人都能守口如瓶呢?我這隻是提醒殿下,以防萬一,最終還得看殿下的決斷!”

  不行,絕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必須絕對保證李顯的安全。

  很快,武三思便做出了決定:派人火速返回洛陽,秘令秋風堂全體出動,前往房州全程暗中保護李顯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