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陷入絕境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4-01 02:57      字數:3255
  既然明白了對方的戰略意圖,王孝傑當然不會退縮。於是,他率領精銳先鋒殺向契丹主力,務求將敵全殲於此,以免被其逃脫。真若被契丹人跑了,戰事不免又要曠日持久,而這正是王孝傑最擔心的狀況。

  交戰中,孫萬榮令契丹兵佯敗,按照王先生的計劃誘敵深入。

  王孝傑久經沙場,他當然看得出契丹人的詭計,但卻一點也不擔心,率領精銳先鋒不斷跟進,在險要地段始終不脫離和對方的接觸,不斷與契丹軍進行交戰。

  他心中很清楚,隻要拖住敵人,就意味著敵人沒有時間部署包圍和進行側翼機動。

  盡管東硤石穀內的戰鬥進行的非常激烈,但契丹人始終沒有辦法像在黃獐穀一樣對唐軍進行全麵包圍,隻能在唐軍精銳的不斷擠壓下步步後退。

  蘇宏暉率領後軍一直在王孝傑身後跟進,這便是王孝傑的底氣所在。一旦出了穀到了決戰之時,隻要蘇宏暉的生力軍能迅速加入戰鬥,整個戰場局勢就在大周軍隊的控製之下了。

  孫萬榮一臉愁容,率領契丹軍隊隻能且戰且退。而王孝傑則且戰且進,從東峽石穀的南端一直追殺到北端。

  此時,大周十幾萬大軍排成了一條長龍,位於龍頭位置的王孝傑已經到了山穀的北端穀口,而後軍前部位於龍身綿延十餘裏,後軍後部還有一半在山穀南端的穀口之外。

  王孝傑這邊兵力占優,但穀道狹窄能與敵接戰交鋒的人卻有限。

  隨著周軍的不斷擠壓,契丹軍隊被逼出了山穀之外。一旦出了山穀,前麵一片坦途,沒有了地勢的限製,局勢對周軍更加有利,王孝傑眼看著勝利在望了。

  當王孝傑率領前鋒攻出穀口時,契丹主力部隊正在倉卒布陣準備迎敵。

  王先生麵色凝重,瞅著王孝傑的先鋒部隊剛剛出穀,突然催促孫萬榮下令契丹軍隊全力反擊,並且要不計生死地把王孝傑的前鋒部隊逼回穀內去。

  被王孝傑追殺的這一路,王先生始終一言不發。到了現在兩軍決戰的緊要關頭,王先生終於說話。盡管孫萬榮不知王先生這是何意,但還是下達了命令。

  “後退者斬,不惜一切代價把敵人趕回穀內!”

  接到孫萬榮的命令,契丹軍隊趁大周先鋒部隊出穀口立足未穩,馬上發起總攻。

  或許是這一路上的佯敗激起了契丹人的血性,亦或許是孫萬榮的嚴令起了作用。契丹士兵悍不畏死,如潮水般殺向王孝傑的前鋒部隊。

  與契丹人交戰這麽久,還是第一次遭到如此猛烈的進攻。王孝傑有些詫異,不過他畢竟是大周名將,盡管先鋒部隊無法全軍展開,也還能依靠排列方陣勉強迎敵。

  主將如此鎮定,激勵了前鋒部隊,他們按照平時訓練的陣形與契丹人廝殺,不至於慌亂和潰敗。

  論起排兵布陣來,漢族軍隊遠比草原民族要強的多。

  不論是之前大唐軍隊,還是現在的大周軍隊,步兵方陣都是戰鬥韌性極強的陣型。

  當年,大唐軍隊在攻滅薛延陀的作戰中,唐軍下馬騎兵結成的方陣曾經擊潰過以強弓聞名的薛延陀步弓手。

  雖然王孝傑麵臨著數倍於己契丹軍隊的猛攻,但他卻一點也不擔心,隻要能堅持半個時辰,蘇宏暉的援軍就能趕到,到了那時候契丹人必敗無疑。

  可是,王孝傑的前鋒部隊與契丹人廝殺了近一個時辰,卻也沒見到蘇宏暉的後軍到達。

  期間王孝傑派出了幾撥斥候去後軍催促蘇宏暉,但卻一直沒有回應。

  此時,經過長時間行軍和不斷交戰,前鋒部隊已經陷入了體力的低潮。

  難道蘇宏暉那邊出問題了?

  王孝傑心急如焚。

  蘇宏暉率領的後軍的確是出問題了,王孝傑正在拚命廝殺,而後院卻失火了。

  這一切都要從王先生之前的排兵布陣說起。

  周軍有十幾萬之眾,但契丹人隻有五萬人,按理說契丹人完全處於劣勢。但因為地形的限製,周軍進入山穀後眾多的兵力根無法施展。既然周軍的兵力優勢無法發揮,那契丹就不需要把五萬大軍都安排在東峽石穀了。

  王先生做了兩手準備,他隻在穀口隻安排了三萬大軍,另外兩萬兵馬則埋伏在了黃獐穀。

  如果周軍真敢從黃獐穀通過,這兩萬大軍依托有利地形也能堅守,而他擺在東峽石穀的三萬大軍也能及時赴援,將周軍攔腰截斷。

  反過來也是一樣,如果周軍選擇東石峽穀為突破口,那麽埋伏在黃獐穀中的兩萬契丹兵馬也能在這邊交戰正酣的時候及時趕來赴援。

  從這個安排上來說,王先生這一手確實比王孝傑要出色。

  蘇宏暉指揮大軍進入山穀的進修,兩萬契丹鐵騎突然從側翼殺了出來,他們一麵衝殺一麵大喊:“全殲周軍!”

  眼見兩萬契丹軍隊殺來,雖然有些意外,但蘇宏暉卻一點也不擔心。

  後軍有十幾萬人,隻須安排部分人馬阻住這兩萬契丹軍隊,剩餘的軍隊還可以從容去救援王孝傑,同時將契丹人的主力全部殲滅。

  可是,一切都出乎了蘇宏暉的意料之外,當他下達了命令之後,後軍並沒有按照他的命令執行,反而是一窩蜂的向後撤退了。

  張說不明就裏,見後軍突然開始無序撤退,頓時大吃一驚。

  王孝傑正在與契丹人苦戰,若後軍不去增援,孤軍深入的前鋒部隊肯定凶多吉少。

  想盧小閑之前的交待,張說趕忙帶著楊思去找蘇宏暉。楊思那裏有武則天的密旨,張說必須逼迫蘇宏暉交出指揮權。雖然張說隻是個文官,但隻要接管了後軍的指揮權,他還是有信心組織部隊去援救王孝傑的。

  誰知道張說和楊思還沒來得及找到蘇宏暉,便被蘇浩帶著人將二人團團圍住。

  楊思雖然武功不弱,可是雙拳難敵四手。張說沒有了楊思的保護,隻能束手就擒。不一會,二人便被捆了個結結實實。

  張說又驚又怒,不停的破口大罵蘇宏暉。直到蘇浩讓人堵了他的嘴,這才安靜下來。

  到了這份上,張說終於明白過來:要麽是蘇宏暉出了問題,要麽是蘇浩假傳了將令。總之,後軍各部接到了命令是全速撤退。

  由於這個致命的莫名其妙的命令,大周後軍以為他們中了契丹人的埋伏。尤其是看到兩萬契丹鐵騎撒著歡兒向他們衝殺而來,一眼望去撲天蓋地,也不知道對方究竟有多少人馬,頓時便亂了陣腳。

  還未入穀的一半後軍也顧不得什麽陣形不陣形了,立刻逃之夭夭。

  契丹騎兵嚇走了還未入穀的大周後軍,並沒有去追趕,而是立即從南端衝入穀內,向已入穀的大周軍背後猛攻。與此同時,他們按照王先生的授計,繼續鼓噪大呼周軍中了埋伏。

  穀中的大周軍隊不明所以,隻知道前後皆有契丹人進攻,登時軍心大亂。

  不大一會,入穀的大周後軍要麽被斬殺,要麽被逼下懸崖,剩下的乖乖做了契丹人的俘虜。

  契丹騎兵解決了大周後軍之後,又一路喊殺著向大周的前鋒後背攻去。

  王孝傑的前鋒部隊苦苦支撐,本就是強弩之末了,再聽到身後傳來喊殺聲,頓時亂了套,無心戀戰之下被當麵的契丹人逼著向穀內退去。

  退入穀中之後形勢變得更加糟糕,前後兩端被契丹人兩麵夾擊,而左右兩端一邊是懸崖,另一邊是峭壁。

  盡管王孝傑率領的前鋒是大周軍隊的精銳,但體力透支且無援兵的情況下,隻能眼睜睜被契丹人屠殺,很多士兵都被擠下了懸崖。

  趙朗雙眼血紅,他與叢晨、王海賓帶領著旋風旅僅存的四五十人,保護著王孝傑,不時砍殺著衝來的契丹軍士。

  旋風旅自組建以來,大小戰事經曆不下百場,唯有此次損失最為慘重。以目前的形勢來看,旋風旅恐怕要在這裏全軍覆沒了。

  此刻,趙朗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考慮旋風旅的未來,他唯一要做的就是全力保護王孝傑的安全,哪怕剩下最後一個人,這是旋風旅的職責和使命。

  王孝傑早已沒有了往日的風貌,目光呆滯而又絕望。

  一切都計劃的好好的,他實在想不明白,大好局麵怎麽會搞成現在這個樣子。

  蘇宏暉呢,到哪裏去了?

  還有後軍,為什麽不來增援反而撤退了?

  王孝傑就如同著了魔一般,對眼前的廝殺視而不見,像木頭一樣任由趙朗等人拖拽著左突右衝。

  看見父親這般模樣,渾身血跡斑斑的王海賓一邊砍殺著衝上來的契丹二後,一邊時不時的打量著王孝傑,臉上顯出擔憂之色。

  揮好劈殺一名契丹百戶長之後,王海賓急忙奔到王孝傑麵前,搖晃著他的身體,急切的大聲喊道:“父親,您怎麽了,您說話呀?”

  在軍隊中,王海賓從來不稱呼王孝傑為父親,這是他們父子倆的約定。

  可現在情況緊急,王海賓也顧不得那麽多了!

  王孝傑就像個木偶,隨著王海賓的力道來回晃動,卻沒有任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