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洛陽行 第一百八十二章 梁王府客卿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4-01 02:57      字數:3893
  “先生,您說說,陛下這到底是什麽意思?”武三思撚著胡子,眯眼看向謝雲軒。

  作為親王,武三思府上不缺少門客,但他卻非常看重眼前這個年輕人。

  當初,謝雲軒是毛遂自薦才進入梁王府的。

  剛開始,武三思對他並沒什麽太深的印象,也不看好他。年輕人嘛,沒有什麽閱曆,就算有點計謀,但沉穩肯定不足。但是,謝雲軒通過自己的方式,很快在梁王府的客卿當中脫穎而出。

  謝雲軒向武三思提出了幾個不同尋常的建議,這時候武三思才驚異的發現,這個年輕人不但很有眼光,性格也很沉穩。

  謝雲軒給武三思第一條建議:讓他在武承嗣麵前越低調越好,。

  武承嗣和武三思都是武則天的親侄子,正因為如此他們倆都被封了親王。

  論年齡,武三思略小些,是武承嗣的堂弟。按理說,都是武氏族人,他們兄弟倆應該想到幫襯,一致對外。

  可事實卻恰恰相反,武承嗣對武三思非常的提防和警惕。武承嗣一真想讓武則天把太子之位傳給自己,在他看來,對他威脅最大的不是來自李唐的那些皇族,也不是來自於那些朝廷大臣,而是來自於他的堂弟武三思。他這位堂弟,也有著和他一樣的心思。

  正因為如此,武承嗣想方設法處處排擠打擊武三思。武三思也不是省油的燈,哪能受不得他的氣,也毫不示弱對武承嗣進行反擊。

  兄弟二人鬥來鬥去,誰也占不了上風,隻能經常去找武則天告對方的狀,讓武則天心煩不已。

  武氏族人與武則天血緣最近的就是他們二人,武則天雖然生氣,但也不能將他們趕出洛陽。無奈之下,隻能各打五十大板,對二人嚴厲訓斥。

  二人表麵上唯唯諾諾,但明爭暗鬥卻始終沒有停歇。

  經過謝雲軒一番絲絲入扣的分析後,武三思雖然有些將信將疑,但最終還是采納了他的建議。

  果然,沒過多久武三思就嚐到了甜頭。

  首先是武則天對武三思的好感俱增,自己的這位侄子能痛改前非,處處維護武家的利益,哪怕受了武承嗣的氣,也能委曲求全,著實讓武則天欣慰不已。

  其次是很多朝廷大臣對武三思讚譽有加,武三思服了軟武承嗣更加飛揚跋扈,目中無人,對朝廷大臣喝五吆六,大臣們敢怒不敢言,無形中結下了許多仇怨。而武三思卻恰恰相反,對朝廷大臣謙恭有禮,很快就在朝臣中有了禮賢下士的好名聲。

  接著,謝雲軒給出了他的第二個建議:要盡可能和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二人搞好關係,

  謝雲軒的這條建議,是沾了盧小閑的光。

  盧小閑肯定不會無緣無故投到張府做管家,以他對盧小閑的了解,盧小閑這麽做必有他的意圖,他猜測張氏兄弟很快會在陛下那裏得寵。

  因為有了之前的例子,武三思沒有半點猶豫就照做了。

  在武三思的關懷倍至下,張氏兄弟投桃報李,沒少在武則天麵前說他的好話,讓武則天對武三思更是青睞有加。

  通過這兩個建議,武三思不得不對謝雲軒高看一眼。

  謝雲軒又提出了第三個建議:讓武三思在香山寺品詩會上,一定要想方設法撥得頭籌。

  為此,謝雲軒還親自為武三思準備了應製詩。雖然最終沒有獲得錦袍,但也讓武三思出了風頭,代表武氏族人給武則天長了麵子。

  正因為如此,武三思對謝雲軒非常倚重,說話也很是客氣。

  聽武三思說完了經過,謝雲軒朝武三思微微拱了拱手:“恭喜殿下!”

  “先生,此話怎講?”武三思皺著眉頭問。

  “如果我沒猜錯,陛下之所以要讓殿下掛帥出征,是想戰勝吐蕃後讓殿下取得軍功,為武家爭光添彩!如此重要的使命,陛下沒想到魏王,而是交給了殿下,這說明了什麽?難道不值得慶賀嗎?”

  武三思沉吟片刻,微微點頭:“陛下雖然沒有明示,為何非要讓本王掛帥,但細想想,先生說的似乎很有道理!”

  謝雲軒微笑不語。

  “看來,這是好事!”武三思心情陡然變好,“若真立了這天大功勞,陛下今後定不會虧待本王!”

  武三思雖然說的很隱諱,但謝雲軒卻聽明白了。武三思一直尋思著如何讓武家人做太子,當然,這個武家人肯定不是指武承嗣。

  武三思有這樣的想法正合謝雲軒之意,否則他也不會主動到梁王府來做門客。說實話,謝雲軒心裏是瞧不上武三思,但為了在與盧小閑的賭約中勝出,他也隻能委曲自己了。

  “殿下先別高興的太早,這事還得再思量思量!”謝雲軒斟酌道,“說實話,我可不希望殿下接這差事!”

  “為什麽?”武三思被謝雲軒搞的雲裏霧裏的。

  “凡事都是雙刃劍,有利必有弊!若殿下掛帥最後取勝了,自然是大功一件,可要是萬一……”謝雲軒目光炯炯道,“殿下想過沒有,這萬一要是敗了,後果誰來承擔?到時候讓陛下如何善後?”

  武三思愕然,訥訥道:“有王孝傑做副帥,怎麽可能敗?他不是在安西打敗過吐蕃人嗎?”

  謝雲軒搖搖頭:“戰場上勝敗瞬息萬變,不到最後勝負難料!王孝傑戰勝過吐蕃沒錯,可殿下別忘了,當初王孝傑也做過吐蕃的俘虜!再說了,安西之戰王孝傑雖然勝了,但當時欽陵並未在軍中,這一次可是欽陵親自掛帥。所以……”

  武三思眉頭一挑:“先生的意思是說,王孝傑必敗?”

  “必敗不敢說,但勝算最多也就三成!”

  “何以見得?”武三思似是不信。

  “其一,若殿下掛帥,無論是勝是負王孝傑都不用承擔主要責任,在這種情況下,他自然不會盡全力。軍中主帥若有所懈怠,那結果可想而知。其二,朝廷名將多已離世,軍隊戰鬥力比起大唐建國之初已有天壤之別,加之軍中將領派係林立,想要取勝難上加難!”說到這裏,謝雲軒歎了口氣,“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次領兵來犯是吐蕃的大論欽陵。據我所知,吐蕃政權一直在欽陵的把控之下,吐蕃讚普親政想收回權力。欽陵此次入侵是想借勝果向讚普顯示實力施壓,如此形勢之下他肯定會以獅子搏兔之力全力以赴。此消彼漲之下,朝廷大軍焉能不敗?”

  聽謝雲軒說完,武三思低頭不語。

  良久,武三思抬起頭來,衝著謝雲軒微微頷首:“先生分析的透徹,看來這個差事的確是個燙手山竽,不好接呀!”

  “殿下打算如何解決此事?”謝雲軒問道。

  武三思下了決心:“本王這就去麵見陛下,推了這個差事!”

  謝雲軒連忙擺手:“萬萬不可!”

  “這又是為何?”武三思怔怔的瞅著謝雲軒,“明天就要朝議了,陛下會親自提出此事,若不連夜向陛下稟明此事,萬一明日……”

  “殿下,您想想,見到了陛下您說什麽?總不能說因為朝廷必敗,所以您想推了這個差事吧?有些話隻能意會,無法言傳!”謝雲軒耐心的開導著武三思,“既然陛下將此事托付於殿下,肯定是對殿下抱了很大的期望,若殿下因畏難推了這差事,陛下會如何去想?陛下的顏麵又往何處放?”

  接也不是,推也不成,這下武三思徹底為難了,他苦著臉問:“先生,那本王如何是好?請賜教!”

  謝雲軒顯然早已胸有成竹,微微一笑道:“差事肯定不能接,但殿下您也不能自己去推,而要讓別人去幫您推?”

  “別人?”武三思不解,“誰會幫本王推這差事?”

  謝雲軒笑著問:“平時對殿下最提防的是誰?”

  武三思臉色一沉,沒好氣的說:“那還用問嗎?肯定是魏王。”

  謝雲軒話音一轉,反問道:“殿下,以您對魏王的了解,假如他得知了這個消息,會怎麽去想?他會做什麽?”

  魏王怎麽可能讓武三思立這麽大的功勞,他一定會想辦法阻止武三思掛帥。

  武三思恍然大悟,假武承嗣之手攪黃這件事,既推了差事,又讓陛下增添一分對他的厭惡,謝雲軒這一石二鳥之計果然不錯。

  “所以,明天朝議的時候,殿下什麽也不必說,魏王肯定會不遺餘力幫殿下推了此事的!”說到這裏,謝雲軒像是自言自語,“好在我和魏王府的管家關係不錯,看來今晚我得請他吃頓酒了!”

  “那有勞先生了!”武三思深深舒了口氣。

  ……

  張府的後院裏,簡直是一副雞飛狗跳的亂象。

  張猛滿臉煞氣盤腿坐在地上,身後筆直站著兩個彪悍的奴仆,其中一個是碧眼金發的異族人,另外一個是黑炭般像鐵塔一樣的漢子!

  張猛的麵前的奴仆們被分為了兩隊,其中一隊是大唐人,他們站成一列,紋絲不動。另外一隊人是各色異族人,正汗流浹背相互配合往馬車上裝麻袋。

  盯著那些手忙腳亂的奴仆,張猛突然一聲怒吼:“黃毛!”

  聽到張猛這一嗓子,身後那個碧眼金發的異族奴仆,身體不由一顫,趕忙低頭道:“小奴在!”

  “你的人怎麽回事?太慢了,一柱香怎麽能裝完?”張猛頭也不回的喊道。

  黃毛忙不迭點頭:“放心,小奴這就去催促他們!”

  說罷,黃毛向著那些人一溜小跑而去。

  “裝完後給我捆結實了,聽到沒有!”張猛的大嗓門又在黃毛身後響起。

  “聽到了!”黃毛頭也不回應道。

  “黃毛?”遠遠打量著他們的盧小閑不由樂了,“這名字果然恰如其分!”

  黃毛手裏不知何時多了條馬鞭,他衝著那些異族奴仆揮動著馬鞭,嘴裏嗚哩哇啦也不知吼著什麽。

  異族奴仆個個點頭,臉上顯出畏懼之色灰,他們連汗也顧不得擦,手底下加快了速度,不一會,堆得像小山一樣的麻包,就全部裝上車捆好了。

  黃毛又屁顛屁顛的跑了過來,衝著張猛點頭哈腰道:“主人,全部裝完了!”

  張猛沒有再去理會他,而是又喊了一嗓子:“黑虎!”

  他身後另外那個黑臉漢子趕忙繞到張猛麵前,恭恭敬敬的彎著腰:“主人,小奴在!”

  不用問,“黑虎”這個綽號也是張猛給起的。

  “該你的人上了,把車全部給我卸下來碼整齊了!”張猛不懷好意的瞪著黑虎,“我把話說在前麵,若要超過一柱香,今晚全部不準吃飯!”

  “主人,您就瞧好吧!”黑虎信心十足。

  說罷,他拎著馬鞭,朝站立的那些大唐奴仆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