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玉杯秘密
作者:吉日      更新:2021-05-23 03:49      字數:3236
  找了這麽多年,今天終於被找到了,一定要揭開藏在玉杯中的秘密……

  趙朗心中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過了好一會兒,趙朗才意識到,他不應該表露出自己的心情。店掌櫃要是看出了他的心思,肯定會故意加價。

  果然不出所料,當他問價時,店掌櫃獅子大開口:“一千兩。”

  雖然有思想準備,趙朗還是大為驚駭:“就這麽一隻破杯子,你憑什麽賣這麽貴?”

  “我說一千兩,還是便宜你了。既然你嫌貴,我現在反悔了,價格翻一倍,兩千兩。”老板似乎算準了他會買,眨一下眼皮漲了一千兩。

  趙朗懊悔不迭,不敢再爭辯,一咬牙道:“兩千兩,我買了。”

  買下這半邊玉杯,趙朗回到了客房。

  等到夜深人靜,趙朗悄悄地從床上爬起來,躡手躡腳取出隨身的包裹。他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裹,裏麵是半邊玉杯,上麵刻著“戰無不勝”四個字。

  趙朗從懷裏掏出買回來的半邊玉杯,把兩個半邊合在一起,湊成了一個完美無缺的整體。看著玉杯在月亮下發出晶瑩的寒光,趙朗不禁想起許多年前父親的囑咐。

  趙朗的曾祖父趙誌,是太宗皇帝手下的將軍,因作戰勇敢立下赫赫戰功。趙誌有個朋友叫裘伯川,也是將軍。裘伯川在趙誌取得一次重大勝利後,送給他一個精美絕倫的白玉酒杯,上麵刻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八個字。

  趙誌非常喜歡這份禮物,每回出征都把玉杯帶在身邊。

  後來有次戰爭暫時失利,趙誌獨自在帳篷中飲酒,苦苦思索克敵製勝的計策。突然,他發現一條紅色的小蛇,悄悄地爬向玉杯。情急之中,他揮手去驅趕小蛇,結果被蛇在手上咬了一口。

  趙誌大為惱火,抽出寶劍,將小蛇砍成幾段。

  砍死小蛇後,趙誌感覺頭昏,以為是酒喝多了,靠在桌子上睡過去,這一睡就再也沒有醒來。

  隨軍的郎中檢查他的屍體,發現是被毒死的。那條紅色的小蛇,俗稱“一線紅”,是一種少見的毒蛇,人畜被它咬傷後,迅速昏迷至死,一般都來不及搶救。

  趙誌死後,他的兒子也就是趙朗的祖父趙文新,打算將玉杯作為父親的陪葬品。

  給趙誌檢查過屍體的郎中,卻悄悄地告訴他:“你父親的死可能與玉杯有關,但到底有什麽關係,我也不清楚。”

  這麽一來,趙文新便留下玉杯,請了不少江湖異人仔細檢查,始終沒發現問題。

  有天晚上,他獨自在書房中拿著玉杯,翻來覆去地看。突然從屋脊上飄下一個蒙麵人,揮劍砍向玉杯,將它削成了兩半。

  趙文新又驚又怒,拔劍和蒙麵人鬥在一起。兩人經過一番激烈的打鬥,蒙麵人

  受傷離去,並搶走了半邊玉杯。趙文新身受重傷,無力追趕。

  事後,趙文新多方探查,最終沒尋回被搶走的半邊玉杯。

  臨死前,趙文新將此事囑咐給他的兒子,也就是趙朗的父親。結果,趙朗的父親也沒能完成此事。…愛奇文學iqiwxm¥#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回憶到這兒,趙朗的嘴角露出一絲笑容。

  他喃喃自語道:曾祖父啊曾祖父,如果你的死確實與這隻玉杯有關,我一定……

  話沒說完,隻覺頭頂上一股疾風襲來,趙朗暗叫不好,趕緊向一旁躲開。等他穩住身形時,發現一個蒙麵人站在對麵,蒙麵人冰冷的劍尖抵住了他的喉嚨。

  蒙麵人伸出一隻手:“我不想傷害你,我隻要你手上的玉杯!”

  趙朗覺得這人的聲音有些熟悉,略一思忖便想起來了,頓時又驚又怒:“你是誠寶齋的掌櫃。你一路跟蹤我到這兒來,就是為了玉杯嗎?”

  “既然你聽出了我的聲音,我就不隱瞞我的身份了。”

  蒙麵人冷笑著說,“我開古董店,擺上半邊玉杯,就是為了找到另外半邊玉杯。隻要誰願意高價購買,就說明他很可能收藏著另外半邊,果然不出我所料。實話告訴你,這隻玉杯雖然做得極為精美,卻是害人之物。你留著它隻會給你帶來禍患,還是給我,我會當著你的麵毀掉它。”

  趙朗聽他說玉杯是害人之物,心中一動,故意大惑不解地問:“這麽好的一隻玉杯,怎麽會是害人之物呢?”

  蒙麵人歎了一口氣:“雖然這是天大的秘密,但我告訴你也無妨,反正我要毀掉它,不會讓它再害人。這隻玉杯在一種特殊的藥物中浸泡了很久,酒倒進去後,滲透到杯中的藥物與酒混合後,會散發出一種氣味,這種氣味人聞不到,卻能引來一種劇毒的蛇。所以,用此杯飲酒之時,方圓幾丈之內,若有那種毒蛇,飲酒的人就非常危險了。”

  聽到這兒,趙朗一甩手,將玉杯重重地摔在地上,表情無比沉痛:“曾祖父啊曾祖父,你果然是被你的朋友害死的。”

  蒙麵人大吃一驚:“你是趙誌將軍的後人?怎麽可能呢?幾十年前,趙家被朝廷抄沒家產,全家發配嶺南,聽說他們在路上被仇家暗算,慘遭滅門之禍。難道這些都是假的嗎?”

  “你說得沒錯。隻不過在那場慘禍中,我僥幸逃脫了。你,你為什麽對玉杯的秘密知道得那麽清楚?你到底是什麽人?你不會是裘伯川的後人吧?”趙朗疑心大起。

  “事已至此,我把一切都告訴你吧。”蒙麵人撤了劍,扯下頭罩,轉過身去說,“當年我的曾祖父因為妒嫉他的朋友屢立戰功,生出殘害之心,特意送了這隻玉杯給他,最終神不知鬼不覺地害死了那位朋友。但曾祖父臨死之時生出悔

  意,卻又不敢當麵向朋友的後人謝罪,隻好囑咐自己的兒子也就是我的祖父,想辦法拿回玉杯毀掉,以免繼續害人。結果祖父隻拿回了半邊,正想辦法拿另一半時,趙家遭遇重大變故,剩下的半邊玉杯下落不明。為了找出它,我的祖父和父親費盡心血,卻毫無線索。這事情到我手上,我便想出開古董店的辦法,最終一路追查到你這裏。”

  蒙麵人說到這兒,突然一劍刺進自己的胸膛。

  趙朗沒想到他會自殺,趕緊扶住他:“你,你又何必這樣?”

  “今日我以死謝罪,相信我們的祖輩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蒙麵人說完,緩緩地倒了下去……

  ……

  大唐朝的最高決策部門,是位於大明宮中書省內的政事堂。

  大明宮建在宮城東北方地勢高爽的龍首山上,是貞觀八年太宗皇帝為了給太上皇養老專門修建的。

  選擇這個地點是因為長安城原本倚靠龍首山而建,地勢起伏不平,而皇上居住的宮城恰好建在清明渠與龍首渠經過的地勢低窪的地方,夏季潮濕鬱熱,冬季寒冷非常。

  宰相議事的政事堂在大明宮,這讓他們節省了許多奔波於路途的時間。

  此時,政事堂內擺著的五個椅子上,隻有四個人就座,其中一個椅子是空的。

  毫無疑問,空的這個椅子,是前幾日在驪山被流放的郭振的位置。

  四名剩餘的宰相,看著那張空的椅子,心中多少生出些感慨。

  中書令張說首先說話了:“諸位,陛下讓我們複議姚崇入朝一事,大家都說說看,都什麽意見。”

  政事堂裏的規矩有些奇怪,正常的情況下,應是由宰輔首領尚書令居於上坐,主持議事。但由於太宗皇帝曾任過尚書令,所以從二品的仆射便成了尚書省的長官,在官品上他們與中書令和侍中差著一級。

  為此,自高宗皇帝以來,宰輔議事一向由中書令領銜。但是,這並不說明中書令權力最大,因為,在政事堂中,從四品的衛尉卿與正二品的中書令在議事時具有同等的發言權。在這個圈子中能夠形成所謂宰臣領袖的因素不是官位,而是皇上對某人的親近與信賴程度,再有就是處理政事的能力。

  張說之所以能作為宰輔首領,不僅僅因為他是李隆基做太子時的老師,還因為他能熟悉處理各項政務。

  本來,劉幽求是李隆基登基的最大功臣,完全可以依仗李隆基信任成為首輔宰相。可是他隻是從一名縣令直接到如此高位,有些政事他不一定能處理的了。李隆基當然也清楚一點,故而還是讓張說做了宰輔首領。

  之前,陛下提出了姚崇入朝,讓政事堂議一議,包括張說在內的五名宰相都不同意姚崇入朝。

  今日,既然陛下讓政事堂再複議一遍,張說也不好駁陛下的麵子。郭振雖然被流放了,可張說對剩下這三人的心思了如指掌,知道他們是絕不會讓姚崇入朝的。

  尚書省右仆射鍾紹京率先說話了:“既然陛下一意要姚崇入朝為宰相,我們做臣子的也不好再三駁了陛下的麵子。正好郭相被流放,空出了一名宰相,我看讓姚崇來補了這位置,也未嚐不可。”

  鍾紹京話說完,張說當時就就愣住了。他不明白,為何僅僅數日,鍾紹京就變卦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