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大獲全勝
作者:吉日      更新:2021-04-10 00:36      字數:3214
  各國使節充滿對大唐皇上的謙恭敬畏,他們看上去有些緊張,不僅僅是有些緊張,應當是真的很緊張。

  一番禮節下來,李顯給各國使節賜座,並對他們進行訓示,禮部的通譯有條不紊地將大唐天子的話一句句翻譯給各國使臣。

  李顯的訓話剛一說完,突然有一位使臣站了起來,他拿出一樣東西,對著通譯嘰哩哇拉說了一大通話,群臣雖然不知他在說的些什麽,但看得出來對方說話的口氣十分狂妄。

  說話的正是吐蕃的使者乞力徐,盧小閑奇怪瞅著他,心中生出一絲疑惑來和乞力徐打交道多次了,他明明能說一口流利的大唐話,為何此刻卻要用吐蕃語。

  通譯剛開始臉上還保持著微笑,可後來,他的臉都綠了。

  李顯也看出了有些不對勁,他向通譯問道“這位使臣都說了些什麽?”

  通譯支支吾吾半天也沒敢說。

  李顯發火了,沉下臉道“如實給朕翻譯!”

  見李顯臉色不善,通譯不敢怠慢,隻好說道“啟稟陛下,吐蕃使臣展示的是吐蕃的國寶佛齒,他說佛祖給他們留下的這個東西堅硬無比,所擊之物,無可阻擋。若大唐不服,可遣人一試!”

  群臣聽罷頓時鴉雀無聲,這分明是在向李顯治下的大唐王朝叫板呢!

  乞力徐身旁的尺帶珠丹和仇恨水麵無表情,盧小閑似乎意識到了什麽,一邊思索一邊靜觀事態的發展。

  聽了乞力徐的話,李顯麵上露出不悅之色,他向身旁的一名金瓜武士命令道“你去把他擊碎!”

  金殿上的儀仗兵兼侍衛,因手持武器長杆頭部為金瓜狀,故稱為金瓜武士。

  金瓜武士的最低選拔標準,即身高七尺以上,頂盔著靴後要達到八尺之高,盔頂要略低於金瓜錘尾。武士手持的金瓜錘長一丈,重六十斤,選擇身高力大之人才可勝任。

  聽到陛下吩咐,金瓜武士走上前去,將佛齒放在大殿的地上,高高掄起金瓜錘,狠狠砸了下去。

  隻聽到一聲音巨響,眾人放眼望去,佛齒已經不見了。正在疑惑之際,卻見金瓜武士從金瓜錘中將佛齒摳了出來,原來佛齒已經嵌入了錘體。

  金瓜武士看了一眼深凹進去的金瓜錘,再瞅瞅完好無損的佛齒,隻能向李顯稟報“陛下,確實無法擊碎!”

  乞力徐臉上露出了洋洋自得之色,李顯毫不示弱,馬上宣旨在長安城內招賢,三日內不論是誰,若能將吐蕃人的佛齒擊碎,重賞。

  李顯的這道聖旨吸引了長安城中四麵八方的男女老少,很多人前來一試卻無人能擊碎佛齒,眼看著三天時間到了,乞力徐氣焰更加囂張。

  李顯見此情形,氣兒不打一處來,也太不把我大唐放在眼裏了。氣歸氣,可事實擺在那裏,卻也無可奈何。

  盧小閑也是眉頭緊皺,雖然他不知乞力徐這麽做是出於什麽目的,可若讓他真的得逞,不僅大唐的顏麵要受到打擊,而且這種事情還是在自己精心準備的宴會上發生的,盧小閑絕不能容忍。

  就在此時,陳玄禮悄悄走到盧小閑麵前輕聲道“盧大人,慈恩寺的普潤主持在宮門外要見你!”

  陛下接見各國使臣是件大事,自然要加強宮中的戒備,陳玄禮親自帶著羽林軍在皇宮內四處巡查,恰好在宮門外遇見了普潤。

  若放在以往,陳玄禮早就將人攆走了,可聽說普潤要見的人是盧小閑,陳玄禮便改變了主意,特意前來向盧小閑報信,畢竟他還欠著盧小閑的人情。

  盧小閑趕緊來到宮外,果然見到了普潤。

  普潤與盧小閑交談的時間並不長,當盧小閑再出現在了含元殿的時候,他已是一臉的輕鬆。

  盧小閑悄悄走到李隆基麵前,交給李隆基一樣東西,並對李隆基附耳說了幾句什麽。

  李隆基用疑慮的目光看向盧小閑,盧小閑對他微微一笑,輕聲說了句什麽,李隆基點了點頭。

  太平公主的坐席距離李隆基並不遠,盧小閑與李隆基的一舉一動都落在了她的眼中,盡管不知道他們倆說了些什麽,但她斷定這裏麵肯定有些不尋常。

  果然,似乎是為了證實太平公主的猜測,就在滿朝文武都以為沒有什麽希望的時候,李隆基突然站了起來,他走到乞力徐麵前,笑道“別在這裏裝神弄鬼,利用佛祖遺物來坑蒙拐騙了,你這是欺負我大唐無人嗎?讓我來教訓教訓你!”

  說罷,李隆基從懷中掏出一物,朝著佛齒重重地敲了下去。

  李顯與群臣瞪大了眼睛,殿內裏瞬間變得鴉雀無聲。

  乞力徐本以為自己的東西堅不可摧,卻不料在李隆基手中那物什的狠狠擊打下,唏裏嘩啦應聲而碎。

  見此情景,群臣頓時歡呼起來。

  乞力徐無地自容,朝著李顯深深一恭道“服了,大唐果然人才濟濟,天可汗聖明!”

  李隆基為大唐大大長了麵子,這讓李顯龍顏大悅,他對李隆基招手道“三郎,快說說,你是怎麽破了這佛齒的?”

  李隆基侃侃道“陛下,所謂的佛齒是混淆視聽,明明就是一種叫做金剛石的東西,這種東西堅硬無比,外物是不能損傷的,但是羚羊角能夠擊破金剛石,臣剛才用的就是羚羊角。”

  “你是如何得知這個法子的?”李顯奇怪地問道。

  李隆基不經意地瞥了一眼盧小閑,笑著對李顯道“臣曾經從書中看到過這個法子,今日恰巧用上了!”

  太平公主心中冷哼一聲什麽從書中看到的,分明就是盧小閑幫他出的主意,先讓你們得意一陣吧,會有你們哭的時候!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李顯還沒來得及高興,又有人站出來了。

  這一次說話的是尺帶珠丹,他向李顯上奏道“大唐皇帝,天可汗,我帶來的手下有許多善於打馬球之人,希望能與天朝比試一番。”

  李顯不由皺起了眉頭,剛把乞力徐的氣焰打下去,尺帶珠丹又來叫板了,肯定是有預謀的。

  尺帶珠丹既然挑戰,李顯當然不能示弱。

  打馬球已經風扉大唐朝野,皇宮就有專門的球隊,若是不比那就沒了麵子,於是李顯爽快地答應了。

  皇宮的馬球場設置是相當講究的,球場的旁邊設有亭子,可以讓貴客觀看比賽。球場的地麵經過了精心的處理,相當寬廣平滑。不但場地質量好,馬球比賽還有固定的音樂伴奏。

  與吐蕃的這場比賽也是擊鼓伴奏,場下一擊鼓,場上兩撥人便拍馬衝出。各是十人,手持頂端彎曲的球杖,追著大小如拳的一個紅球,前後衝馳,相當熱鬧。

  在尺帶珠丹帶領下,吐蕃球手明顯地占了上風,屢屢把球擊進了大唐宮廷球隊的球門。

  李顯神色黯淡,自言自語道“要是我兄長還在,如何會輸給這些吐蕃人?”

  李顯說的是章懷太子李賢,李賢早年善擊馬球那可是出了名的,可惜後來他因為武則天的逼迫而自殺。

  李顯正在難受,身邊有人朝他喊道“陛下!”

  李顯一看又是李隆基,便問道“三郎,有什麽事嗎?”

  “陛下,讓我們上場吧?”

  李顯一看,李隆基後麵跟著武延秀和薛崇簡。

  考慮再三,李顯同意換三人上場。

  三人麵對著十名吐蕃球手,沒有絲毫懼色,東西驅突,硬是從吐蕃人手裏奪回了勝利。

  此次接見宴請各國使臣與文武大臣,李隆基可謂是大放異彩,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除了李隆基之外,最大的贏家便是岑氏商號了。

  宴會中的吃的、用的,大到胡桌胡椅,小到食盒竹筷,甚至贈送給使臣的綢緞茶葉、贈送給大臣家眷命婦的胭脂水粉,全部都由岑氏商號無償供給。

  通過此次宴會,岑氏商號的名氣徹底在長安打響了,引得權勢富貴之家競相追捧。

  宴請之後,李顯立刻下旨封盧小閑為開國縣侯。

  僅僅一個多月時間,盧小閑被剝奪的爵位就被恢複了,而且還是比開國縣伯更高的爵位。

  ……

  出了公主府,靈珠子向太平公主施禮“殿下請留步,貧道告辭了!”

  “道長不必客氣,我已準備好車輦,請上車吧!”太平公主指了指停在府門前的馬車。

  靈珠子也不客氣,登上馬車便離開。

  一旁的家丁不由暗自乍舌公主殿下親自送出來,而且還專門安排了馬車,這女道士麵子可真大。

  瞅著馬車消失不見,太平公主臉上不由浮起了一絲隱隱的笑意。

  說起來,太平公主與道士也是有淵源的,她曾經就親自做過兩次道士。

  榮國夫人楊氏是武則天的母親,她為女兒入宮、晉封、當上皇後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武則天對母親心懷感激。楊夫人去世,武則天失去了依靠,心懷悲痛,不是滋味。

  人們普遍崇拜太上老君創立的道教,有一種說法親人過世,如果晚輩能成為道士,便會給死者帶來福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