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鑄劍山莊
作者:吉日      更新:2021-03-24 06:31      字數:3290
  王向高下令將宋璟和他的師爺押回鄞縣縣衙,準備審理後上報朝廷處決。

  城門離縣衙有一段路程,當王向高帶領一隊人馬路過一個集市時,那裏人頭攢動,鬧市不遠處還傳來唱戲的聲音和陣陣掌聲。

  大災之年,杭州其他縣城都餓殍滿街,一遍淒涼,可鄞縣不僅集市繁華,還有唱戲的。

  王向高滿腹疑惑地來到那唱戲處,戲台前看戲的老百姓見有官府人馬到來,正要散去。

  王向高大喊道:“各位父老鄉親,我乃杭州刺史王向高,來本地視察災情,大家不必驚慌。”

  王向高在講話時,老百姓已看到他們的縣令宋璟被捆綁押解,紛紛圍攏過來,下跪求情說:“大人,為何捆綁宋縣令,他可是好官啊。”

  王向高把宋璟擅自抬高米價、收受賄賂的事情講了一遍,突然一位老婦人來到王向高麵前大聲說:“你說得不對,敢問大人,這大災之年,咱杭州府哪個縣不是街市蕭條?你再看咱鄞縣,米糧充足,街市繁華,沒有一個人餓死。這是誰的功勞?是宋縣令的!請問大人,我們宋縣令何罪之有?”

  老婦人的話引來一片掌聲。

  王向高無言以對,這老婦人說得沒錯,鄞縣確實沒有一點受災的跡象。

  他沉默片刻後對圍觀群眾說道:“我會好好調查,給大家一個交代。請放心,朝廷不會冤枉一個好官,也決不放過一個貪官。”

  來到鄞縣縣衙,王向高公開審理宋璟。

  公堂上,王向高問宋璟為何置朝廷聖命於不顧,抬高米價。

  宋璟神情嚴肅地說:“大人,如果執行朝廷規定的米價政策,鄞縣跟其他縣一樣會餓死很多人。不放開米價,哪個米商願意出售大米?”

  “這樣高的米價,老百姓買得起嗎?”

  “大人有所不知,江南曆來富庶,不僅魚米豐饒,商業也十分發達,普通人家幾十年下來,都小有積蓄。乍遇荒年,人們需要的隻是糧食,米價雖高,儉省一點,也能堅持一年半載。那些家庭貧苦,無力買糧的人家,我會發給他們錢物救助。”

  宋璟邊說邊叫師爺將救助名冊拿來呈遞給王向高。

  救助的名冊上,不僅詳細記錄了受助人的名字、住址、家庭人口,而且還有受助人按的紅手印。!愛奇文學iqiwxm¥最快更新

  王向高翻看完畢後,語氣有所緩解,問道:“救助的錢來自哪裏?”

  “大人有所不知,那些米商發財後,個個歡呼雀躍,紛紛給我宋璟送錢。如果我拒收,他們一定會誠惶誠恐,我就收下了,登記造冊後又發給那些無力買糧的窮人。”

  宋璟叫師爺將那份收受米商銀兩的花名冊拿來。

  王向高將兩個花名冊進行比對,一收一支,分毫不差。

  王向高這才

  發現宋璟的高明處,大災之年他將鄞縣治理得這麽好,實在不簡單。

  他不僅沒有治宋璟的罪,反而將鄞縣的做法上報朝廷,請求朝廷嘉獎宋璟。

  他甚至還向宋璟請教下一步應對杭州府災情的辦法。

  宋璟建議杭州府境內都將米價徹底放開,說一開始米價會節節攀升,但不出三個月,米價就會回落到一千五百文左右一石。

  王向高根據宋璟的意思,通令江南各地放開糧價,米價一下子衝上每石三千五百文。

  全國各地的米商得知消息後,都源源不斷地把米販到江南來。江南市麵上大米充足,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麵,不到三個月,米價果然又回落到一千五百文一石了。

  江南民眾終於渡過了難關,杭州府卻又麵臨新的問題,隴佑一帶因大旱缺少米糧,朝廷下令要求各地支援。

  宋璟又給王向高出主意,讓他即刻發布公告,以每石一千文的價格收購大米。

  大米一千文一石,米商們肯賣嗎?

  王向高半信半疑,宋璟卻胸有成竹地說:“大人有所不知,前陣子這裏的米價飛漲,全國各地的商人都把米販到我們江南來了,賺足了腰包,眼下米糧越積越多,再過幾個月江南新米就上市了,那些商人不好再把米糧運回去,隻能降價銷售,否則就會賠本。我算了一下,一千文一石,米商已經保本了。”

  王向高采納了宋璟的建議,以一千文一石收購了大量米糧,運往隴佑一帶,受到朝廷嘉獎。宋璟也因此名聲大振,便被調到了藍田做縣令。

  ……

  盧小閑聽罷,眼前一亮,看來這宋璟是個人才。

  “宋縣令,這幾日我要上終南山,待我事辦完,還會來縣衙的,到時我會送你一份大禮的!”

  “大禮?”

  盧小閑笑了笑:“到時你就知道了,不過,我還有一事求宋縣令!”

  “盧大人請講,隻要能辦的到的,下官必當全力以赴!”

  “我要去查一件案子,但又不能暴露身份,故而想從縣令大人這裏求一個縣衙捕快的腰牌!”

  ……

  終南山上青山層巒疊嶂,山穀中煙氣氤氳。

  盧小閑與海叔從山下向上走,一路攀爬,直爬上六七個險坡,來到一個懸崖邊上。懸崖壁立千仞,對麵也是一片峭壁,兩片懸崖之間是一條十餘丈寬、深不見底的石縫。

  石縫上搭著一座木橋,木橋那一側的峭壁後麵便是鑄劍山莊,木橋上站著一個中年人,把守著進出鑄劍山莊的唯一通道。

  此情此景,真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就在盧小閑思忖著該如何向對方打招呼的時候,卻聽得身後傳來了一個聲音:“金總管,好久不不見了!”

  盧小閑轉頭循聲看去,卻

  見說話的是一個三十歲上下的白衫男子,正滿臉帶笑遠遠向守在橋那邊的中年人作著揖。

  盧小閑的目光沒有在白衫男子身上過多停留,而是落在了他的身後。

  白衫男子的身後是個年輕的紅衣女子,紅唇白齒,身形婀娜,容貌甚為豔麗,盧小閑不由多看了幾眼。

  那女子見盧小閑望著自己,也不避生,也好奇地瞅著他。

  白衫男子領著紅衣女子,直接上了木橋。

  紅衣女子從盧小閑麵前經過時,朝著他施施然一笑,甚是嫵媚。

  橋上的中年人看了他們二人的請柬後,簡單寒喧了兩句,便禮貌地放二人通過了。

  盧小閑看著一男一女進入鑄劍山莊的背影,隱隱能聽見山莊中內鼓樂齊鳴,似乎是在大宴賓客,他不由地皺起了眉頭。

  海叔小聲問道:“姑爺,你說這牡丹殺手將我們約到這來,打的是什麽主意?”

  盧小閑搖搖頭:“我若知道就好了!

  橋上的中年人見盧小閑與海叔立在橋邊,卻沒有走上木橋,便作揖問道:“敝人是鑄劍山莊的總管,小姓金,不知二位貴客可是有事嗎?”

  盧小閑趕忙上前,遞上腰牌道:“金總管,我們是藍田縣的捕快,有要事拜訪山莊莊主,事發倉促,請多多見諒。”

  金總管客氣地問道:“二位可有請柬?”

  “什麽請柬?”

  金總管答道:“今後三日,我山莊段連亭莊主在山莊宴請江湖好友,並無時間見其他人,二位捕快若是沒有請柬,還是幾日後再來山莊吧。”

  盧小閑一聽,急急道:“金總管,這件事非同小可,實在是耽擱不起,還是請通融一下!”

  金總管卻如同木人一般搖搖頭道:“莊主吩咐下來,沒有請柬一律不能過去,二位還是請回吧。”

  海叔正要發怒,突然聽到後麵有一個聲音道:“金總管真當鑄劍山莊是法外之地了,官府之人也敢拒在門外嗎?”

  二人回頭一看,見橋頭立著一個老者,須發皆白,頗有些仙風道骨。

  海叔打量著老者,突地生出一絲警惕來。

  高手,眼前之人絕對是高手,武功絕對不在自己之下,甚至比江雨樵也不會差。

  盧小閑大大咧咧地向老者作禮道:“不知前輩是……”

  “老夫是落花刀派掌門袁風!”老者樂嗬嗬地回禮。

  袁風,聽了這個名字,海叔背後隱隱生出一股寒意。

  落花刀派能名列江湖七大派當中,當然有獨到之處。

  特別是落花刀派的掌門袁風,在江湖上有個綽號叫“試刀石”。

  按江湖上的話說,誰若敢自詡為天下武功第一,那就去“試刀石”袁風那裏去試試刀,若勝了才有資格做天下第一。

  也不是沒有人去找

  袁風試過,而且去試的人還不少,可惜沒有一個人能贏得了袁風,自然也就沒有了天下第一。

  按理說,沒有人能勝得過袁風,袁風就應該是天下第一了,可是他自己卻從不承認自己是天下第一。

  本來,江雨樵也準備去會會袁風的,若不是因為江小桐和盧小閑的原因,或許他們早就交過手了。

  袁風說罷,手中一把紅色的刀帶著刺耳的嘯聲忽然直向金總管射去。

  刀速太快,刀勁太強,金總管根本來不及反映,像被施了魔咒一般,站在原地動也不動,目光中充滿著驚駭的和絕望。

  金總管怎麽也想不明白,自己與袁風無冤無仇,他為何會向自己突下殺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