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工業時代的文化架構》
作者:名不可簡      更新:2020-04-01 02:00      字數:2236
  在眾多友人不解的目光中,張有道賣出了他手裏的科技公司的所有股份,得現金三百二十億有餘。這也是他這麽多年奮鬥的成果體現。

  當然,他的這些財富,雖然不能和那幾位互聯網頂級玩家媲美,但也足以令人羨慕了。

  三個月後,張有道的新事業終於在剛剛建成了工業文明大廈裏開張了。總共隻有六層的大廈占地麵積可一點也不小,建築麵積更是足有十餘萬平方,這是張有道花了三十多個億剛剛購入的產業。

  上午,二樓,規劃司辦公區。

  放眼望去,隻有三十幾個年輕人在那裏假裝努力工作,讓偌大的辦公工區顯得格外空曠。而張有道對於公司人數少,未來的業務不明,並不感到著急。

  沒多久,張有道的新秘書,吳一師就拿著一個文件從張有道的辦公室裏走了出來。

  然後,他就直接來到了同事們的麵前,說道:“大家都停一下。張先生有吩咐。”

  稱張有道為張先生,而不是張總或者張董,是張有道特地交代過得,畢竟一種新的文化應該從稱呼開始注意。

  如果未來有了新的職位或者稱呼,再改也不遲。

  要傳達的內容很簡單,隻是一則招賢令罷了,隻不過內容嘛,卻又一點點的不一樣。

  第一條是招賢的宗旨,招募大量工業文明的文化創造者。

  第二條是待遇問題,凡被錄取者,待遇優厚。薪資大概為上一年度城市平均水平的1.5倍左右,且不接受談判。如有需要,提供食宿。

  第三條則是具體要求,首先沒有世俗的金錢觀,其次對工業感興趣,再次抗壓能力強,最後要有豐富的想象力。

  ……

  還有其他的幾條要求,隻不過以上的三條要求,讓人看起來有些莫名其妙罷了,和主流的招聘價值觀不太相符。

  沒有學曆要求,性別要求,年齡要求,工作經曆要求,也沒有未來的發展遠景,總之有些像是鬧著玩。

  更像是招募一群誌同道合的同誌一起玩耍,而不是一些一起戰鬥的戰士。

  不過,這樣的一則招募要求,剛一發到網上,就被網友們群嘲了。

  不說和正規的大公司一樣吧,那也有點樣子才好看。這種像在開玩笑的招聘廣告,還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接收到的簡曆簡直能把公司的郵箱填滿了。

  可是,張有道卻吩咐將那些簡曆漂亮,工作努力的人全部篩掉了。

  最後,隻有技術崗位招募到了合適的人員。

  半個月後,在張有道的辦公室裏,吳一師坐在他的對麵,問道:“張先生,招人到底要按什麽章程來進行?規劃司裏人員缺口非常大,執行司還沒有一個人到崗,隻有技術司的人招滿了。”

  張有道淡淡的說道:“別急,慢慢來,你先看看這本書。”

  一本名為《工業時代的文化架構》出現在吳一師的麵前。

  翻這本開隻有書名沒作者的書,吳一師最先看到的是序言部分。很簡單的介紹,攏共隻有幾百個字。

  內容如下:

  文化是什麽?文化是伴隨著人類成長的行為方式,主導人類的成長軌跡和未來方向。

  人和獸的區別是什麽?人和獸的區別不是是否會使用和製造工具,而是是否擁有文化傳承。

  文化需要更新迭代嗎?文化是需要更新迭代的,一個時代的文化指導一個時代的發展方向。從族群時代,到部落時代,到部落聯盟時代,再到家國時代,再到王朝時代,莫不如此。

  文化能自然更替嗎?文化是不會自然更替的,文化的變遷,往往伴隨著一部分人的徹底消亡。

  如何取代舊文化?或戰爭屠殺,或被動死亡,或強製教育,或高維流向低緯。

  我們該做什麽?行動,立刻行動。試錯,推演試錯。選擇,執行。

  ……

  隨著翻書的聲音不斷傳來,吳一師很快就將那本不算厚的書大致翻了一遍。

  然後問道:“張先生,這本書是誰寫的?”

  張有道問道:“寫的怎麽樣?”

  吳一師說道:“簡直是在胡說八道。”

  已經三十三歲的吳一師,畢業於名牌大學,工作能力很強,而且三觀很正。最是見不得那些胡說八道,嘩眾取寵的人物。

  張有道說道:“我是問你,這人的思路怎麽樣?”

  吳一師想了想說道:“有點道理。不過我不太讚同他的觀點。”

  張有道說道:“那你覺得,公司該從哪個方麵開始開展業務?”

  吳一師說道:“既然是傳播新的工業文化,我建議咱們可以從全方位的渠道來打造工業世界。”

  張有道問道:“如何做?”

  吳一師說道:“咱們可以通過製作科幻電影,小說,動漫,電視劇,短視頻,等等來推出咱麽自己的工業宇宙。這樣的效果比寫幾本理論方麵的書要強得多。等電影上映之後,咱們再雇傭專家進行解讀,闡述咱們的工業文化觀點。”

  張有道說道:“看來你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實施方案了?”

  吳一師說道:“也不算完整,自從接受了您的麵試之後,我就開始準備了。畢竟我是一名資深的工業黨了,很是看不慣現在的社會氛圍。”

  張有道說道:“正好,後天下午我約了幾個朋友閑聊,你也一起來吧。”

  等吳一師離開張有道的辦公室以後,張有道將那本《工業時代的文化架構》直接扔進了碎紙機。

  哢哢一陣之後,《工業時代的文化架構》變成了一堆碎紙。

  隨後,張有道又從抽屜裏拿出了一本手寫的《文化與時代》,名不可簡著。

  翻開書頁,序言寫道,人類的發展,已經經曆過幾個時代了,每個時代都有與之相符的文化傳統,和諧則時代持久,不諧則苦難重重。

  我們的時代,終於擺脫了體力勞動的束縛,人類的智慧將是時代發展的最佳動力,目標則是這個時代能否前進的動力,文化則是這個時代能否自由航行的方向舵。

  時代和文化的關係,其實也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關係,是時代造就了文化,還是文化引領了時代,主要看時代的聲音控製在誰的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