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生贏家難敵國無幹城(上)
作者:名不可簡      更新:2020-04-01 02:00      字數:3984
  炎炎夏日,萬裏無雲,毒辣的陽光炙烤著大地,什麽都不做,隻要站在太陽下幾分鍾,就會讓人大汗淋漓。

  此刻,在新源紗廠的動力車間外,有一群人卻毫不在意天上的太陽,全都焦急的看著動力車間裏那些忙碌的身影,縱然汗流浹背,也不肯離開片刻。

  終於,一個人影從略顯幽暗的車間裏走了出來,對著眾人說道:“好了。故障已經排除,你們可以回去繼續開工了。”

  此言一出,就看到那些人明顯鬆了一口氣,隨後就一哄而散,帶著輕鬆的神色,疾步向著紡織車間走去。

  現場隻剩下了一個人沒有離開。

  留下來的那個人,一步跨入門前僅有的陰涼處,對著那個人影說道:“張師傅,辛苦你了。”

  “讓大家久等了,這是我們工作的失誤。”

  說話之人正是張百順,聽到劉經理的關心之後,一臉慚愧的對著劉經理說道。

  “張師傅,這也不怪你,誰都知道,日本人的機器不耐用,現在趕工趕得厲害,你們能夠保證機器一直平穩運轉,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走,咱們到我辦公室聊會。”

  劉經理的熱情,讓張百順頗為受用。

  隨後,兩人就來到了劉經理的辦公室,閑聊了幾句,劉經理很直接的將一封銀子推到了張百順的麵前。

  有些意外的看著桌子上的五條銀元,張百順問道:“劉經理,您這是?”

  劉經理笑著說道:“最近廠裏能夠正常生產,你們當記首功,也著實辛苦了些。這些賞錢,是東家讓我交給你的。”

  張百順說道:“東家太客氣了,那些工作都是我們的分內之事。”

  劉經理搖頭說道:“最近幾個月,公司的生意越來越好,你們機修組加班加點的保證了設備的正常運行。要知道,現在能夠做到二十四小時不停歇的工廠,並沒有幾家。就這方麵來說,你們已經是大功一件了。這些賞錢,你就安心收下吧。”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緣故,歐美列強暫時無暇東顧,加上戰事越拖越久,各種物資的消耗也隨之猛增,沿海的紡織工業,因此迎來了難得的黃金時期。

  每個工廠都在加班加點的搞生產,恨不得一天能有四十八個小時。可是,當時的設備在可靠性和穩定性等方麵,還無法和後世想比。

  不間斷的開動機器,沒有了停工保養的時間,致使機器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問題,為了確保設備正常運轉,就需要維修機器的技術工人一刻不停的監視機器的動靜,一旦有問題,立馬維修,爭取將停工的時間,縮短到最小。

  然而,可以確保機器連續正常運轉的機修工人的數量卻奇缺,這樣,他們就成了各大工廠爭相邀請的對象。

  從別的工廠高價挖人,確保自己工廠的生產,成了一種解決燃眉之急,行之有效的辦法。畢竟,短時間內新建的工廠,實在太多了,如雨後春筍一般的紛紛冒了出來。可是,合格的技術工人,卻不是短時間能夠培養出來的。因此,技工的身價隨之飆升。

  當張百順拿著那封銀子,離開劉經理的辦公室以後,才想明白,為什麽東家會突然給自己發豐厚的賞錢。

  拿到銀子之後的張百順,沒有繼續待在工廠,而是直接回家了。

  回到家以後,就看到剛娶進門不久的妻子孔氏,正在收拾屋子。

  張百順就高興的喊道:“媳婦,快來看,我給你帶什麽好東西回來了。”

  當孔氏看到那些銀元之後,有些驚訝的說道:“這些錢是從哪來的,怎麽會有這麽多錢?”

  張百順說道:“全都是廠裏發的。最近廠裏生意好,東家怕我跳槽,就給我發了賞錢。”

  聽到是合法得來的錢,孔氏就高興的說道:“真是太好了。有了這些錢,咱們就可以將你借你師父的二百元給還了。”

  張百順之所以能和孔氏結婚,還要多虧了他師父寧技師的介紹,就連他的新房,都是在他師父的支持下購買的。

  張百順點了點頭,說道:“是該還錢給師父了,師父他們家大,花銷肯定比咱們要多很多。”

  接著孔氏又問道:“現在你們廠裏的生意好了,以後是不是還會給你漲工錢?”

  張百順說道:“那是當然了。以後我的工錢會越來越多,咱們的生活肯定更加的美滿幸福。”

  就這樣,在張百順進入新源紗廠的第三年,開啟了人生贏家模式,工錢大幅度上漲,高收入、低競爭、有地位的工作,帶來了有房有車有存款的生活。

  幸福美滿的生活,又讓張百順幹起活來充滿了動力,就在他月薪突破百元大關的時候,大兒子張有誌出生了,緊接著大女兒張春花也出生了。

  兒女雙全的張百順,感覺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如此的充實和美好。雖然報紙上時不時的刊登了哪裏打仗的消息,可是並不影響他的心情。看過之後,往往是一笑而過,絲毫沒有覺得那些事情和他有什麽關係。

  等工廠徹底適應了三班倒的節奏以後,他的工作時間也相對固定了下來,每天可以準時下班。回家之後,逗逗小兒女,那種感覺妙極了。

  孔氏也在張百順的百般嗬護下,向著富家太太的方向發展。逛街,聽曲,看戲,參加種種娛樂活動的興趣都培養了出來。

  就連張百順也不例外,變得喜歡去外麵吃飯了。也著實在外麵結交了幾個酒肉朋友,時常在一起喝酒聊天吃肉。

  有一天,張百順和朋友們又聚在了一起。當然一桌豐盛的酒席是少不了的。三杯下肚,五杯入口之後,眾人暢所欲言,聊些時新的玩意。

  “你們知不知道,這次我去法蘭西都看到了什麽?”

  “你就別賣關子了,我們可不想猜。你看到了什麽新鮮的玩意,就直接告訴大家得了。”

  “你們可不知道,現在整個歐羅巴都快打成一鍋粥了。德國人,法國人,英國人,意大利人,幾乎所有的列強都在打仗,簡直要把整個歐羅巴粉碎,那大炮,震天響,汽車多的都排成了長龍,碼頭上的戰列艦,那炮口簡直比我的腰還粗,那……”

  “讓他們打吧,最好兩敗俱傷,說不定到時候咱們還能間接的撈到好處。”

  歐洲戰場的風雲和血腥,在他們的嘴裏,變成下酒之菜和談笑之姿。

  高高興興的聊完了列強們相互廝殺的遊戲之後,有人話鋒一轉,說起了國內的事情。

  “你們說,北邊這次選舉,誰會獲勝?自從袁大頭死後,北邊那些人就一直不消停,你方登罷我方出,簡直像是在唱大戲。那些個手握重兵的北洋將軍們,可都盯著大總統寶座呢,你們說,大總統的寶座最後會落到誰的手裏?”

  “要我看,他們都沒戲,大總統的位子最後還得回到孫先生的手裏。”

  “不能吧,現在孫先生的手裏可沒人也沒槍?”

  “別看孫先生現在沒人沒槍,到時候那些對北洋不滿的人,肯定會跳出來幫助孫先生的。”

  家國大事,在他們的口中暢暢而談,頗有幾分高瞻遠矚、指點江山的意味。

  隻有張百順在那裏隨聲附和,沒有發出一絲的個人見解。

  終於有人忍不住問道:“百順,你也來說說你的看法。老半天了,都不見你發表意見。”

  張百順隻能說道:“咱們喝酒,還是莫談國事為好。其實,他們的死活,和咱們又有什麽關係呢?不管是誰勝了,或者敗了,最後,不還得依仗咱們這些人為他們工作嗎?”

  張百順的話,引起了酒桌上所有人的共鳴,說的也是,他們都是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技術人員,原本就和那些遙遠的權利鬥爭不相幹。

  其實不是張百順目光短淺,不關心國家大事,而是他的義父曾經再三叮囑過他,一輩子要遠離朝廷,遠離洋人。

  遠離洋人,這件事,經過他的觀察,好像有些小題大做了,此時已經不太需要了。可是遠離朝廷,這件事經過他這些年的觀察,還是覺得堅定的聽從義父的叮囑去做,最好。

  他們這些朋友的收入都在中上水平,內心深處,其實也不太關心,外麵到底是誰在掌權,或者誰勝了誰敗了。

  像他們這樣的家庭階層,有吃有喝,有房有車,最是該享受生活了。

  直到有一天,張百順的師父寧技師,拖著疲憊的身子來到他家,打破了他家的寧靜。

  看著師父疲憊的樣子,張百順連忙問道:“師父,您這是怎麽了?”

  寧技師沒有回答他,而是直接說出了目的,道:“為師今天過來,是想拜托你一件事情。”

  張百順說道:“師父,您說,弟子照辦就行了,還說什麽拜托不拜托的話。您這是拿弟子當外人了。”

  寧技師歎了口氣說道:“你平哥他們不爭氣,掙錢的本事沒學會多少,可是花錢的本事卻樣樣精通。如今為師不得已來找你,是想求你一件事。”

  聽師父說的如此客氣,張百順有些慌張了,連忙說道:“師父,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寧技師說道:“為師前幾天偶感風寒,那大夫看過之後,說為師時日不多了……”

  不等寧技師說完,張百順就急了,說道:“是哪個大夫在那裏胡說八道,弟子這就去找他理論,理論。”

  寧技師伸手將張百順按在椅子上,說道:“你不用去了,診斷是孟河丁大夫下的。”

  聽到診斷是丁大夫下的以後,張百順就知道師父說的都是真的了,隨後一臉擔憂的問道:“師父,丁大夫說您還有多久?”

  寧技師說道:“也就十天半月的光景吧。”

  聽聞此言,張百順的眼眶裏,立刻泛起了淚花,說道:“師父,您要讓弟子做什麽,弟子一定完成您的心願。”

  寧技師說道:“你平哥他們的心性算是改不過來了,可是為師擔心,等我去了以後,他們會將家業全部敗掉,到時候露宿街頭。”

  張百順趕忙說道:“師父,您放心。我還能掙錢,支援平哥他們的生活,還是沒有問題的。”

  寧技師搖頭說道:“為師,就怕你以後礙於恩情,不停地給他們錢財,今天這才過來囑咐你。”

  張百順一臉不解的看著師父,問道:“師父,那您想讓弟子做什麽?”

  寧技師說道:“如果將來你平哥他們將家業敗掉了,我想讓你傳授瞳兒機修的手藝。”

  明白了,全明白了,張百順不禁對師父的高瞻遠矚,無比的佩服。

  在答應了寧技師的囑托之後,張百順還專門去學校裏看了一眼平哥的兒子,寧遠瞳。

  可惜,張百順在和寧遠瞳接觸之後,發現他的心性和他爹一樣,瞧不起他們這些工人,心裏想的是,長大以後一定要當官。

  在送走了師父之後,兩家的聯係,果然變得淡了起來。主要是寧家之人,看不上張百順這個整天在工廠和油汙打交道的人。

  剛開始還算熱情,可是到了後來,熱情消退之後,張百順就很少上門了,一心過他自己的那紅紅火火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