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作者:富貴金花      更新:2022-10-28 21:32      字數:5042
  第87章

    琴宛本在吳嬪宮外,聞聲進了屋,忙道:“沒什麽旁的,許是後院那些蘭花香氣馥鬱,惹了些貓兒抓撓,我這就去看看。”

    綠鶯頷首應了下,這才安心繼續為吳嬪舒緩身子。

    “自孟瑤走了,我這心裏總不踏實,你們這兩天上些心,看著些,勿再要生人攪擾了。我這幾天吐的厲害,若被哪個看見,恐又要招惹災禍。”

    吳嬪輕搖了把圓扇,閑適的晃著,自今日修葺房屋的侍人走後,她總覺得這屋內人味兒過重,久散不去。

    綠鶯知道這些事的緊要厲害,便應道:“奴等都省的,娘娘如今懷有身孕,還是安心靜養的好,這些勞心的事兒還是交給奴等吧。”

    吳嬪心突突的厲害,見綠鶯懂事,好歹身邊還有個知底細的人陪奉著,也算有些慰藉,於是便歇下睡了。

    自孟夫人被接進宮以來,秦觀月便每日陪在母親身邊。

    雖然二人不便去清平觀以外的地方,但春生草長的時節,即便隻在後院裏賞賞花,隻要是母女相守在一起,便無比開懷。

    若雲與鶯兒前段日子就被顧珩調出宮外,給她們放了長假,讓她們去南邊遊山玩水散心。

    兩個小姑娘開心的不得了,拿了銀錢便感恩戴德地往宮外去了。

    如今清平觀隻有墨隱在旁伺候,早在秦觀月剛入宮的時候,墨隱便知曉她身世的內情,眼下她們能夠重逢,墨隱自然也為秦觀月高興。

    天氣漸熱,墨隱撤了冬被,改換上早春適用的錦華被。春光下,秦觀月與母親端了矮凳坐在院裏,邊縫製新衣邊談聊家常。

    孟夫人手中的是一塊艾綠色的料子,是先前顧珩特意為秦觀月留的。

    之前秦觀月一直穿宮女服製的衣裳,如今要陪母親,這幾日暫時不往吳嬪那處去了,總算有些機會穿自己的衣裳。

    孟夫人的手一向巧,從前貧苦的時候,還常常做些手工換錢。

    孟夫人將料子往秦觀月身上比劃了大概,又將料子收回眼前。

    她看了眼秦觀月已經裁好雛形的荼白浮華錦,笑問道:“看著形狀比你的身形大了很多,是做給誰穿的?”

    她是要做給顧珩的,但不為其他,隻是出於感謝。

    秦觀月被娘親輕易窺透了心思,一時不知該如何應答。

    或許娘親已經敏銳地察覺了什麽,但至少現在她還不知道該怎樣對娘親交待她與顧珩的關係。

    似乎他們之間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見不得光的。

    她下意識地攥緊了手中的錦布,指尖微微泛白:“我手藝不精,娘親是知道的。”

    孟夫人了然於心地笑笑,並沒有責難問責:“那位先生是個好人,雖然我不知道他的身份,但他應當是個讀書人,言談有禮,是個值得托付的人。”

    孟夫人點到即止,沒有說透。

    在與娘親重逢之前,秦觀月從沒有思慮過這些問題。對於顧珩,也不過隻是利用,利用他保命,利用他救出母親。

    而今這些險境一一化解,反倒一時不知該做些什麽了。

    似乎的確如娘親所說,她應該好好想一想她與顧珩之間的事了。

    雖然如今她對顧珩的愛意並不濃重,但至少顧珩真心待她好,若能一直這般庇護著她與娘親,也的確是值得選擇的。

    春風拂過柳梢,帶來了一陣沉沉的樂聲,秦觀月不可思議地蹙了眉頭。

    燕帝病重,如今上到後妃下至宮女,身上連一點豔顏色都不敢有,怎麽還有人敢在宮中行樂。

    正巧墨隱收了被衾路過,秦觀月叫住她問道:“外頭是什麽聲音?”

    “似乎是柔安公主為了替陛下祈福延壽,特請丞相坐鎮,與眾學子在宮中辦一場講經會。”

    墨隱抖了抖被衾,看見秦觀月臉色不對,聲音漸漸沒了底氣:“丞相他沒和娘娘說嗎?”

    秦觀月手中的浮華錦被攥出了一道道皺痕,她眉梢也染渡上了淡淡的慍色。

    難怪今日她迷迷糊糊睜開眼時,看見顧珩特地換了那身蒼青道袍。

    原來是應了柔安公主的邀,要去與別人講經論道呢。

    秦觀月冷著臉起身,膝上的浮華錦掉落在地上,她也沒有彎腰去撿,反而刻意把它踢到了一邊。

    講經會延續了約莫半個時辰,行法事前,有三兩名學子叫住顧珩,想與顧珩深論其中幾句含義。

    顧珩尚未開口,陸清漪便領著侍女款款向幾人走來。

    幾名書生看見柔安公主,局促地收起了書卷行禮:“見過公主殿下。”

    他們一個比一個頭埋得更低,生怕衝撞了公主惹出禍事。

    哪知一隻纖纖的柔荑緩緩將他們扶起,幾名學子受寵若驚地抬起頭,看見公主的眼中漾著柔婉的笑意。

    “你們都是讀書人,大燕的文教還需要你們傳揚。隻是今日我與丞相——”

    她刻意將自己與顧珩放在一起,顯現出幾分無故的親密來。話說到這裏,她略含羞赧地頓了頓。

    “今日的講經會,我與丞相意在為父皇祈福,幾位若是想與丞相論學,不若等來日可好?”

    千金之軀的公主沒有一點兒架子,反倒好言好語地和他們相勸,縱然是再不懂事的人,也不好駁斥她的麵子。

    領頭的一名學子拱手行禮,麵露愧色:“是我們考慮不周,隻顧著仰慕丞相才名,一時唐突了。願陛下洪福齊天,聖體康泰,既如此,我等便不多打擾了。”

    其餘學子紛紛附和,告離了此處。

    不遠處,秦觀月站在一壁花牆後,將才的場景,盡被她收入眼底。

    學子們集聚而散,路過秦觀月身旁時,兩三句零碎的議論聲,也被她聽見。

    大抵都是在說丞相與公主郎才女貌之類的話。

    不知為何,聽見旁人將顧珩與別的女子放在一起比較,秦觀月心裏泛起一種莫名的滋味,像是咬了口酸果,又像是有把火在燒。

    她將冰冷的目光投向那邊的兩人,正巧與顧珩的視線交匯。

    她隻是麵色平靜地剜了顧珩一眼,頭也沒回地轉身便走。

    走到拐角處,她停下了腳步。

    不出所料,沒過多久,她便看見一角蒼青色的衣角顯現,隨之顧珩的麵容出現在眼前。

    “月娘,你怎麽來了?”

    秦觀月輕柔地笑,笑意卻不達眼底:“聽聞今日丞相要在圓潭觀前,講古佚經法,我也想來學一學。”

    顧珩輕聲一笑:“你何時對這些感興趣了?往日不都是睡不著的時候,才要我說與你聽嗎?”

    這句話無疑是在火上澆了一把油,她最在意也最自卑的便是自己的身世。

    顧珩不提也就罷了,如今一提,即便是說者無意,但落在秦觀月耳朵裏,也變成了滿是諷刺的惡語。

    秦觀月唇角的最後一點笑意也全無,冰冷的目光如棱錐一般刺向顧珩。

    “難怪今日去哪都不曾與我說,原來是怕我聽不懂這些,丟了丞相的麵子。”

    “月娘,你誤會了,我怎麽會有這樣的意思?”顧珩想要握住秦觀月的手,卻被她靈巧地躲過,他隻握了個空。

    顧珩的眉間多了幾分無奈:“今日我出門時你還沒醒,我怕驚擾你才沒與你說。你願意來,我很驚喜,也很高興。”

    “這樣的話便不必說了。”秦觀月冷笑了一聲,“也是,怕是在丞相心裏,隻有柔安公主那般幼承庭訓的千金貴女,才配得上聽丞相的講經吧。”

    秦觀月的話說的實在有些刺耳,顧珩不禁皺了皺眉:“月娘。”

    秦觀月自知剛才的話說的有些過分,但一想到那些學子提起顧珩與陸清漪時滿麵豔羨的樣子,她便感到心裏又氣又惱。

    她不願承認自己這是為顧珩吃味了,但她忽略不了的是,的確每當想起,或許在世人眼裏柔安才是堪與顧珩相配之人,她便感到深深的自卑。

    這種自卑是留存在骨血裏的,哪怕她已然嚐試過做貴妃的滋味,哪怕她能讓顧珩為她傾心,但這些都難以徹底抹去那分自卑。

    秦觀月眼眶一酸,感到險些有淚要落下,她搶在眼淚奪眶而出之前先轉了身:“娘親還在等我回去,我先走了。”

    回到清平觀中,秦觀月看見桌上堆滿了膳食補品,墨隱說是丞相之前特地為她和孟夫人準備的。

    若是放在往日,秦觀月或許會有些感動,可今日她看見這些東西,便氣不打一處來,恨不能全部扔出去。

    “留一些給娘親,其餘的全部送給吳嬪。”

    雖不在吳嬪處侍奉了,但她仍然記掛著吳嬪的孩子。這些東西她用不上,還不如全部送出去,落個眼裏清淨的好。

    吳嬪的怯懦與先時的背叛在秦觀月看來似乎不值得與之計較,秦觀月總認為,她們是一水兩畔的人,有的人陷入了泥淖,有的則有一棵楊柳旁身行走。

    吳嬪缺的是心機與氣運。

    綠鶯將東西送到吳嬪麵前時,吳嬪還在為未出世的孩子繡虎頭鞋。

    燕帝子嗣單薄,內庫長久也不備這些孩子般的鞋麵玩意兒,更何況如今燕帝病重,內庫裏看的過眼的物件也被人分發幹淨了,吳嬪眼下這些布料也是東拚西湊得來的。

    “娘娘,這是孟瑤托人在禦花園給奴的,說是上等的燕窩,對您身子好些。”綠鶯將錦盒放於桌案上,旋身又去點了盞燭火。

    “娘娘,繡活的時候光要亮些,否是要熬壞了眼睛。”

    吳嬪笑著接過錦盒,白玉碗中盛著濃稠膠厚的燕窩粥,不必細看就知道是上等的貢品。

    “知道了,就你講究多,現下我隻想這孩子平安出世,其他的,也顧及不了了。”吳嬪輕撫著已有些微微隆起的小腹,頗有感慨。

    綠鶯將那燕窩粥撥弄著,好將熱氣驅散:“娘娘放心吧,孟姑娘也同奴囑咐過了,要對您的飲食格外留意。”

    綠鶯說罷便道要去屋外給娘娘打盥洗水來,未及踏出房門,一陣無來由的困意襲來,吳嬪隻覺眼前萬物從清晰化為混沌,真切淪為虛影,往前看去,綠鶯已癱倒在地。

    吳嬪拚盡力氣要喊叫些什麽,卻啞然無力,隻在一瞬便昏了過去。

    門縫處,稀薄的煙霧照舊緩緩浮動進屋內,在主仆二人周遭縈繞。

    屋外,幾名侍婢皆已昏厥在地,手中灑掃東西傾倒了一地,更有一人雖不見傷口,但臉色鐵青,嘴唇發白,不見生氣。

    拐角的暗處,兩名蒙麵人正於懷中取出火折子,但並未急著引燃,而是在等待著什麽。

    “姐姐,還要再等到什麽時候。”其中一名個子稍矮些的有些耐不住了。

    二人正是陸起章送入宮中的暗衛,回話的是那日司花局來送蘭花的婢女:“咱們被送進宮中不就是為了等這一天,還怕等這樣一會兒嗎,不要心急,誤了主子的大事。”

    那人見沒被應允,於是又悻悻的抱怨了幾句。

    月朗星稀,不過一刻鍾,蒼穹忽變風向,一陣猛烈且急驟的東風卷起一地殘葉。

    矮個子登時兩眼一亮,搖著身邊人小臂說道:“姐姐,來風了!”

    年紀長些的倒並不急於草率行事,而是又等了一會,見風勁不減,這才將引燃了火折子。

    幾乎在眨眼間,火勢由牆根攀延到整個房屋的廊柱,火勢借助東風直撲主殿。

    “姐姐,咱們快些走吧,司花局晚上有嬤嬤巡查人數的,現在不走,萬一一會來人遇上了也是要有大麻煩的。”

    這姐妹倆原都是獵戶之女,因姐姐箭法超群因而被陸起章看中養為暗衛,因暗衛性質特殊,陸起章便又將其妹收入,如此一來,二人關係穩固,並相互顧及,罕有反心。

    “放心吧,今日丞相講經,名流光集,那些愚笨的奴才定趁著月色去那兒探看有沒有遺落的值錢東西了,沒人會往這兒走,即便來了,恐怕見的也是屍骨了。”

    兩人相視一笑,隱於月色中。

    吳嬪宮外的外牆後,賀風已領一隊人馬等候在外,待見二人從前側離了,賀風扭頭向身後人交代:“你等隨我進去,手腳要快。”

    一行人得令後立時翻牆而入,身著濕衣頂著火光入內,好在火勢雖大,但尚未波及內室,幾人合力將綠鶯與吳嬪拖出。

    隻是境況急轉直下,原本賀風等人救出這二人後再行營救其他宮婢,但這風力一陣強於一陣,一行人隻能作罷,趁著夜色遁回清平觀。

    清平觀中,顧珩立於觀前,身側是一老藤,他於此處可看到吳嬪宮中隱隱透出的火光,也能聽得此時宮中眾人已察覺火情,亂做一團。

    值此時,清平觀側門響起了叩門聲,無塵上前開門,賀風聲音急切地響起。

    “丞相,人救下了,隻是這火勢太大,餘下的宮婢已顧及不得了。”

    “先送往後院安置。”

    賀風領命將一行人安置好,這才回身稟命:“丞相,屬下有一事不解,既是能捉那兩個襄陽王的暗衛,為何不讓屬下立時拘捕她們。”

    顧珩微微笑說:“她們不見了,襄陽王便知道中間出了差子,我叫你去亂葬崗尋個難產而亡的婦人頂替吳嬪亦是這個意思,我們隻管救人,不管滅火,就是要讓那二人以為萬事自在掌控之中。”

    的確,顧珩已料到襄陽王疑心大,火後定會再尋仵作驗屍,尋常屍首斷不可行,非要母子連體才可。

    除此之外,顧珩亦尋了幾具屍首,意圖一並替換下吳嬪處的宮女,但無奈形勢所困無法解救,隻得安排人再將其安葬宮外。

    賀風拜服之餘,仍有一事不解,便開口問道:“殺人的法子有萬種,就像今日若那二人在熏香中摻雜些要命的毒料,吳嬪主仆也活不成,您是怎麽料到他們要縱火的?”

    顧珩撫了撫老樹上斑駁粗糙的紋路,略有感慨道:“那些法子殺人都會留痕,陸起章不會這樣愚笨,豬油做燃引,星宿之說做由頭,趁修整宮殿之時將豬油塗抹在其中,火一旦燒起來,便難以熄滅。”

    顧珩眸光暗沉了下去,繼而說道:“這樣狠毒的手筆,陸起章是要一爭了。”

    陸起章的心思他尚且能夠提前看破,可是秦觀月的心思,他常常拿捏不準。

    思及此處,顧珩將目光轉向身後的寢屋。

    寢屋裏透著光亮,秦觀月應當還沒睡下。

    隻是那扇門屋緊閉,從回到清平觀至今,他已被秦觀月關在門外有兩個時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