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作者:富貴金花      更新:2022-10-28 21:32      字數:4540
  第44章

    月明風清,桂影橫浮。

    清平觀內,青枝爐中燃著淡淡的蘇合香,顧珩一襲白衣,站在梨花書案前,垂眸抄錄著清心道經。

    顧珩姿態閑適,看不出分毫困於淺灘的窘迫,反而筆畫緩慢,通身氣質尤似謫仙。

    而賀風站在一旁,心不在焉地為他磨墨。

    他知曉顧相不急,也願意相信丞相總有一日能脫困,但他還是難以做到四麵楚歌之時,還如丞相這般逍遙自在。

    賀風放下徽墨條,眉目染憂:“丞相,明日典獄司就要接手清平觀了——”

    顧珩斂起袖子,在金粟筏紙上堪堪劃下一道筆力深刻的捺。

    “不急。”

    一張完整的經文抄完,顧珩從桌上拿起筏紙,在燈束下抖顫了幾下,待墨跡稍幹,才將筏紙放在案上。

    而後,又取出一張新的筏紙。

    “燕帝留情,至少你我今夜還有片刻清閑。”

    賀風歎了口氣,隻得重新拿起墨條,為顧珩研墨。

    寢屋內氣氛沉寂,隻聽得見毫筆劃過宣紙的窸嗦聲,與墨條研磨聲。

    片刻後,門外倏地響起三下清脆的叩門聲,賀風敏銳地抬起頭望向門外。

    “誰?”

    秋風像是一隻婉約的小手,輕輕拍動門紗。與之一並響起的,是一道嬌潤欲滴的女聲。

    “奴是來伺候丞相盥洗的。”

    這聲音似乎有些熟悉,賀風皺了皺眉,一時拿不定主意,隻得抬眼望向顧珩,等候他的指令。

    顧珩未曾放下手中的筆,不為這聲音所擾,隻略抬下巴點向門外。

    “去看看是誰。”

    顧珩的寢屋不算寬闊,賀風兩三步便走向了門外。

    推開門,一壁月色自天際流瀉進屋內,賀風驚愕地睜大眼睛,竟看見了一張熟悉的麵孔。

    “貴……”

    秦觀月身著侍女衣裳,鬢發亦挽成侍女扮樣,她及時打斷了賀風,極恭敬地柔柔一禮。

    “賀大人,熱水已備好了,還請丞相移步盥室。”

    顧珩聽見動靜,這才抬眼望向門外。

    秦觀月恰時地抬起那雙撥雲弄霧的眸子,與他遙遙對視一眼。

    這一眼,沉默無言,卻比任何言語都更能挑明情意。

    “賀風,你先退下吧。”顧珩這時才肯落下筆。

    月色落在長而幽的回廊上,顧珩跟在秦觀月身後,兩人向盥室走去。

    那身宮女服飾樣式簡樸,在秦觀月身上卻更能襯得柔媚身姿。

    她將大半墨發挽起,隻留下些許披散在身後,隨著她的行動間,那縷墨發在腰間微微勾晃著。

    盥室內早已備上了熱水,此時熱汽氤氳,伴著鮮花汁子的香氣。

    顧珩剛關上盥室的門,回過身來,秦觀月便撲進他的懷中,順勢攬上了他的腰。

    此時不同往日,今日的顧珩,不再是睥睨群臣的丞相。比起牢獄中的階下囚,也不過是多了一分圈限在清平觀的體麵。

    好在他此刻的衣著容貌,還不算太過落魄。

    “你是怎麽進來的?”

    秦觀月特意趕在典獄司接手清平觀之前,打點了看守清平觀的侍從,扮成侍女的模樣,得以入內。

    她尚有許多話要當麵與顧珩細問。

    她分曉不清這其中的玄妙,也不知顧珩究竟有沒有翻身的機會,她要親自看他。

    秦觀月順手牽起顧珩腰間的玉佩,把在小手裏玩看。

    “清平觀中都是乾道侍奉,唯一伺候丞相盥洗的女侍,今夜還吃壞了肚子,無法服侍丞相。故而,內府隻能調遣我來伺候丞相盥洗。”

    她不提及顧珩眼下的處境,隻是說到此處,抬起那雙嫵媚的眼:“丞相,讓奴伺候您用浴吧。”

    秦觀月閉口不提她的憂疑、她的猜忌、她的擔憂,她深知眼前的男子是一隻假寐的虎,隻要些許風吹草動,都會引得他一陣警覺。

    何況,是在這個當口。

    “我自己來。”顧珩抬了抬眸,眼底並未明亮,而是有些暗淡。

    秦觀月心中一沉,或許當今的形勢,確實不甚明朗,也不偏愛於顧珩。

    秦觀月沒有與他爭執,緩緩鬆了手,乖順地退到一旁。待顧珩自行打理好一切,她才跪在浴桶邊。

    她握著銅枓勺,舀起一捧溫度適宜的熱水,緩緩地向下傾倒。

    “幾日未見,珩郎似乎有些消瘦。”

    她的話如她的動作一般,輕輕柔柔,卻頗具深意。

    再抬眼時,秦觀月已回到浴桶邊,那雙柔情的眉目,不施粉黛但也不落俗套,即便透著霧氣也能瞧得清晰明朗。

    “珩郎,別多想了。”

    盥室隻亮著幾盞燈,明暗不一的燈落在顧珩幽深的眼裏,讓人看不清他眼中的神色。

    秦觀月寬慰著他,似乎隻有這樣,才能在顧珩的口中套出些許真切的話來,她勉強神色,好讓自己顯得平淡正常些。

    局促的浴桶內,秦觀月舀著熱水不斷續進去。

    她今晚並未著妝,因而顯得格外清明,在霧氣襯托下,更有一番“出水芙蓉”的意味,秦觀月將下巴放在浴桶沿上。

    “珩郎,我很怕。”她小心地試探,抬著濕潤無措的眸子望著他。“隻是我一介女流,又哪裏懂得廟堂之事,心裏急得很,卻不知如何做才能幫到珩郎。”

    顧珩知曉她怕的是什麽,他在昏暗的燈光裏抬眼端詳著秦觀月的神色。

    事到今日,他倒有些想知道,若自己真一朝失勢,秦觀月會作何反應。也想知道,她之前的那些情語,又幾分真情意?

    顧珩沉沉地歎了口氣,緩緩地撫了撫她略顯憔悴的眉梢。

    他不是坐以待斃之人,隻是此時不是同她全盤交付的時候,他更想一探秦觀月的心意。

    “月娘,眼下的形勢,恐怕是我要拖累你了。如今,我也隻能盡力保住你的平安。”

    聽見此話,秦觀月心中倏然大驚,眸子裏流轉著一絲茫然的驚懼,緩撥著水的手驟然停了。

    她又怕顧珩察覺自己的異樣,忙裝作無事般繼續緩緩撥著浴桶中的溫水,堪堪扯出一個勉強的笑。

    “無論珩郎如何,我對珩郎的心始終如初,我隻是怕珩郎受苦。”

    顧珩慢慢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湊近她的耳邊,聲音溫柔,卻讓秦觀月感到通體一寒:“月娘真的這樣想嗎?”

    秦觀月垂眸掩住眸中的恍惚,有些心虛地看著他的耳廓。

    “當然。”

    顧珩對上秦觀月的眸,這次,顧珩更像是決絕的掠視,逼的秦觀月無法躲閃,亦無法逃離。

    顧珩握住秦觀月在續熱水的手腕,字字堅決,仿佛在推翻秦觀月之前的句句心意。

    “既如此,月娘便證明給我看。”

    明月高懸,陰雲翻騰,清平觀中一方圓缸中的一雙魚兒正搖尾遊弋,時光流逝,萬千暗湧之上永遠隻流露出一派安寧與靜謐。

    平康茶館的雅間內,一壺泡好的龍井正傾瀉於盞內。

    “黃守仁此事,算辦的利索。”

    秦國公將茶壺停穩,笑言:“不經您的提點,他算個什麽東西。”

    那人也相應的褒誇秦國公,便將話鋒引向他:“秦國公此事籌謀良久,也是費心思了。”

    秦國公不敢居功,推諉道:“陛下自幼養於太後膝下,與太後母子情深。且經內帑一事已對顧珩起疑,一切是水到渠成了。”

    “我交待你辦的事,你要緊些辦好,否是怕顧珩有東山再起之勢。”那人飲下一盞茶,再續:“今科科考也要開了,你等在其中遴選些可用之才,在朝中,與你我有利。”

    清平觀因被典獄司接手後,雖明麵上留了這位曾經丞相的體麵,但私下裏,這些獄卒皆以嚴律相待,每日粥菜均隻留性命之數。

    這不是燕帝的旨意,是他們對於折辱顧珩而生出的一絲快意。

    顧珩被圈時,曾向燕帝請旨此罪責願一人承擔,不涉他人。因而賀風被帶入典獄刑訊了一番後,即被放了出來。

    賀風被逐出了宮,清平觀中隻留無塵一人侍奉。

    屋中,無塵為顧珩倒了盞清水。

    典獄司的士卒進駐之時,大肆搜刮了清平觀,除掠了幾幅前朝大家的字畫外,便再無可得,一行人啐罵後,將顧珩常飲的茶餅也分刮而去,如今,連碎茶沫也尋不見了。

    “陛下不是這樣聰敏的人。”

    顧珩翻書的手一滯,抬頭看向眼前青稚的臉:“說這話,是想幫他們定我的罪嗎?”

    “丞相不會蠢到這樣。”無塵骨子裏有一股韌草般的倔強,他垂首侍奉在一側,再一言不發。

    顧珩耐性看著眼前的少年,似乎對他肆意揣度的話來了興致。

    無塵抿了抿嘴,由繼續說道:“陛下為什麽突然要這樣對待丞相?”

    冷箭難防,顧珩深知此事內裏的蹊蹺,隻麵對眼前的少年,不忍言多。

    “世間不是萬物都可卜的,陛下是君,亦是人子。”

    不多時,隻聽屋外有腳步聲逼近,合該是放飯的時辰了。

    叩門聲起,無塵還未上迎,那人便兀自推門而入,好似那聲叩門隻是為了警醒。

    “先生。”

    一句不鹹不淡的問候讓顧珩直了身子。

    怎麽是他?

    “先生忘了我了?”

    那人重又抬臉,將手中的錦盒交由無塵,對上顧珩的雙眸。

    顧珩隻稍思索了片刻,在當時嘈雜的場麵下摘取出了這樣一個名字:“秦榮。”

    秦榮身著內侍的青衣,但對顧珩行的卻是讀書人的師禮。

    “先生想問我為什麽會在這裏。”

    秦榮上前了一步,對著無塵說道:“這樣的飯菜不吃也罷,汙了先生體麵。”

    顧珩對於秦榮略顯文儒的作派蹙了眉,這樣的人,總該是有些膽怯的,但是他確實又站在這獄卒把手的重圍裏。

    於是平聲回道:“秦榮,我雖於囹圄之中,但尚有辨人之目,你來這裏,不會是來尋我做學問的。”

    秦榮未曾與顧珩相交過,卻被他的自持懾住,於是開口:“先生錯怪學生了。”

    秦榮微微屈身回稟著:“先生‘天下一教’的罪名已傳遍了京城,道佛兩派也亦僵持著,學生在龍虎觀中求學,得悉此事,便求了真人——”

    顧珩接了他的話:“沒了我,就要有其他人講經,於是你就混在龍虎觀的道班裏,進宮了。”

    “先生說對了,也沒說對。”

    “哪裏沒對。”顧珩有些意外。

    “我不是混進來的,您進觀那年十五,我八歲。”

    經久的往事又攀湧上顧珩的腦海,他於一艘商船上顛簸飄蕩了月餘,才從南浙來到了燕都,一路坎坷,均隱在了龍虎觀這三個字背後。

    秦榮向顧珩再一作揖:“學生,道號戌道。”

    顧珩自入仕後,因政務所掣,便龍虎觀少了些往來。而經他一提醒,那依稀的模樣便逐漸有了輪廓。

    “我得了您的恩惠,您入仕後,在龍虎觀創設了私學,我便入學讀書了。”

    顧珩一時心緒有些複雜,半晌隻回了句:“龍虎觀,一切都好嗎?”

    秦榮麵上添了幾分憂慮:“學生此來,不是同您敘家常的,學生們都知道,此事,您是被冤枉的。”

    “秦榮,你此番心意我亦知悉了,此事,我不想將龍虎觀牽扯其中。你勿多耽擱,還是盡早離了吧。”

    顧珩本性的孤寒將秦榮言下之意遮蔽。

    “門外的庸人學生已打點好,不過是一群貪財之人,丞相何懼?”

    秦榮並未理解顧珩的用心,自習道習文以來,顧珩與他,或稱為師兄,或稱為先生,但都是他行事的圭臬,如今他長成,更是極為迫切的想追隨顧珩。

    顧珩的麵色也在一瞬之間驟變:“秦榮,誰給你的膽子允你如此行事?”

    “學生知道賀大人外麵做些什麽。”秦榮的話雖坦誠,但更像是威脅。

    而顧珩有意獨自擔下罪責,將賀風放走,也確有他事。

    秦榮好不避諱對上顧珩的眸子,而後又直挺挺的跪下。

    “您開官學,擇數百鄉子入仕,又大興文教,天下學士,均仰仗丞相,還望丞相,珍重。”

    他並未起身,繼續說道:“您在外有您自己的安排行事,學生不過問,學生隻是想盡一份綿力,為天下讀書人謀求一個生路。”

    “你要什麽。”

    “您的一篇文章。”

    無塵於二人旁研墨,顧珩與秦榮仿似一雙胞兄弟般相對而坐——交談、筆錄,直至兩盞茶都涼透了,秦榮這才揉了揉酸楚的手腕起身。

    “等等,幫我帶個東西吧,我抄好了。”顧珩在案下一堆雜章中翻出了個小箋。

    秦榮直了直背問道:“先生是給故人的嗎?”

    顧珩一愣,這首小賦是他為秦觀月生辰所做的,但現下卻無機會在那日給她了,裏麵夾帶的還有一份地契,原意讓秦榮轉給賀風,再由賀風借機轉給秦觀月。

    不知怎的,這句故人到讓顧珩遲疑了,這樣率直的情意,他或許應該自己當麵給她。

    顧珩笑著擺了擺手:“算了,屆時我自己送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