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作者:橋塵      更新:2022-10-19 10:04      字數:3143
  第18章

    ◎變天◎

    又是一日下朝,郭睿明下了馬車,進了院子,換下朝服,就立即往郭太師的院子走去。

    “父親,兒子回來了。”郭睿明恭恭敬敬地向郭太師行禮。

    郭太師手裏拿著鳥食,看了郭睿明一眼:“今日太子殿下上朝了?”

    郭睿明回答:“沒有,朝堂之上,還是禦史們與武官口舌之爭。”

    郭太師無奈地搖搖頭:“自己做的孽,讓禦史幫他們還,恐怕這次禦史台要變成第二個怨念衝天的地方了。”

    郭睿明頷首,小心翼翼地問道:“父親也覺得當年的事情,是上殿們做的太過了?”

    郭太師把手中的鳥食全部丟入了鳥籠的食槽之中,轉了個身,走向府中的花園。

    郭睿明立即眼疾手快地把靠在一邊的手杖給父親遞了過去,然後在側攙扶著,跟著一起慢步。

    “當年的事情,不過就是上殿們想要拿回旁落的君權,從而推行新政。新政削減武將們的待遇與權力,雖然侵害了部分武將們的利益,但新政有利於國富、有利於百姓這本是一件好事。為父也是極力讚同。”郭太師歎了一口氣,“但我東陵以戰立國,先皇立國本就是波折不斷,立國之初少不了依靠武將打天下,這本沒有錯。錯就錯在那些武將太把自己當回事。當今陛下既然已經繼承大統,那他們之間的身份必然是以君臣相待。既是君臣,哪有臣子強行幹政的?”

    郭睿明點頭:“是,‘朝東門’是那些好大喜功的將軍們咎由自取。陛下已經忍讓多時,水滿則盈虧。”

    “那些莽夫不懂朝政,不顧大局,不聞聖心,死不足惜罷了。”郭太師指了指花園裏的亭子,郭睿明便把郭太師扶了進去。

    郭太師杵著拐杖坐下,看著亭外湖水:“但是八年過去了,你可看明白了上殿的意思?”

    郭睿明站在郭太師身邊,回答道:“太子殿下現在羽翼漸豐,陛下這些年操勞,頭疾俞烈,思緒自然不如前些年那般靈活。恐怕太子殿下再想什麽,陛下如今也未必清楚了。”

    郭太師點頭:“陛下不清楚,我們可不能糊塗。”

    郭睿明皺眉:“父親是否太過憂慮?兒子以為,當年太子殿下成事,我們郭家也在旁出了不少力氣,念在這功勳,太子殿下未必會……”

    郭睿明這句話還沒有說完,就看見父親嘴角無奈地笑意,自知自己這件事考慮的太過簡單了,轉了話鋒:“父親的意思是,天家涼薄,我們不能重蹈‘朝東門’的覆轍?”

    郭太師看著池塘裏的遊魚:“當年那件事,明麵上是太子主導,但暗裏卻是陛下默許的結果。許多事情都是太子親力親為,許都朝東門下那幾萬人,都是太子監斬。天家涼薄,太子更涼薄。當年那些幫先帝立國的開國老臣,太子都能說一不二進行肅清,更何況我們?”

    郭睿明聽了郭太師這話,暗自揣度了一番,道:“當朝太子妃是三妹,兒子為戶部尚書掌管戶部,吏部尚書宋諫也是父親一手提拔上去。早些年太子依仗父親才得以穩住朝堂,獲得今日羽翼。難不成今日太子會自剪羽翼?”

    郭太師冷笑:“你都說了太子是依仗我郭家之勢羽翼漸豐,老夫任尚書令的時候雖門生無數,可除了你、宋諫可還有別的門生在六部擔任尚書一職?”

    郭睿明細細想了想,確實如此,雖說滿朝文官多半皆是郭府的門生,但六部之中隻有他與宋諫掌兩部,其他四部尚書皆不是從這郭府中走出去的人。

    忽然頓悟:“父親是說,太子早就有預防之心?”

    郭太師沒有說話,但是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郭睿明到底是涉世尚淺,雖然擔任了戶部尚書之職,卻沒有認真的揣度過太子的意思。而今若不是朝堂之上為了六殿下許安歸是賞是罰一事爭論不休,恐怕郭太師也不會特意在今日來提點他。

    郭太師仰頭看著湛藍的天空,道:“這許都,或許又要變天了。”

    郭睿明皺眉:“一個八年未歸的皇子,在許都毫無根基,怎麽可能與太子殿下明日爭輝?”

    郭太師回眸:“毫無根基?不見得吧……若真的是毫無根基,那大殿之上這幾日一直爭吵不休的,又是為何?這場鬧劇,不過就是太子殿下與六殿下一起心神契合演的一部戲罷了。”

    郭睿明不解,行禮道:“兒子愚鈍,請父親點明。”

    郭太師站起身,走向亭邊:“太子羽翼豐滿,不在乎六殿下歸來與否,他想要的不過就是黨羽忠誠,六殿下歸來是最好的試金石——心懷異心者,必然牆頭倒戈。

    “六殿下自小跟著先皇一起習武,受先皇教導頗多,一心一意隻想東陵一統中土。所以六殿下是萬萬不會出麵去得罪武官的。

    “但當年那種君權旁落的情況,六殿下又沒有辦法助陛下突圍。這才讓太子搶占了先機,用殘忍至極的手段幫助陛下拿回了君權。

    “在老夫看來,這一場奪嫡之爭,隻不過是太子先下一籌,六殿下的籌碼,還未放到賭桌之上。當年六殿下負氣出走,焉知不是以退為進,韜光養晦之舉?

    “現在,太子殿下輔政八年,手中的牌已經翻起了大半,而六殿下手中的牌,一張都還未言明。”

    郭太師回身看向郭睿明,繼續說道:“這兩人,不到最後一張底牌亮起,這一場奪嫡之戰,鹿死誰手,還尚未可知。世人隻道八年前那件事是奪嫡最後結果,卻不知,那場爭鬥,至今都還沒有停歇。皇城之內,奪嫡之爭,一向都是不死不休的。”

    郭睿明眉頭緊鎖:“父親,若如此說,我郭家豈不是隻能力保太子?”

    “嗬,老夫倒是想力保太子,但是陛下又如何肯讓我郭家獨善其身?”郭太師輕歎一聲,“這些年,太子做事太不收斂,君心枉顧,陛下當然不會明言我郭家助紂為虐之過,但是絕對會給老夫一雙小鞋硌腳。”

    郭睿明沉思片刻,立即就想到郭太師所言為何:“父親是說,陛下會賜婚若水與六殿下……讓我郭家兩難抉擇?!”

    郭太師摸了摸胡子:“大抵如此了。如果小九成為六殿下王妃,六殿下因為軍功被封為親王自此住在許都參與朝政,我郭家哪有不照顧的道理?”

    “太子絕不會讓此事成行的!”郭睿明斷然說道。

    郭太師長歎一聲,搖頭道:“老夫心中有一個最壞的打算……太子多半不會阻撓這件婚事成禮。”

    郭睿明不如郭太師縱橫朝野多年,深諳人心,此事郭太師口中那“最壞的打算”郭睿明根本不知要從何說起。

    “還請父親明示!”郭睿明再一禮。

    郭太師繼續搖頭:“兒啊,這是我郭府的劫,隻有盡人事聽天命,才有可能渡劫。”

    老太師說完這句,不肯再多說一句話,自顧自地拄著拐杖沿著花園獨自前行。

    郭睿明看著父親逐漸佝僂的背影以及滿頭華發,配合著滿院衰敗的冬景,頓時覺得風行蕭瑟,人心悲涼。

    在這朝野之中,從沒有獨善其身這個道理。

    今日這番長談,讓郭睿明知道了,太子雖然仰仗郭家得勢,卻也在防著郭家勢大。若這場奪嫡之爭中太子勝出,那麽東陵王朝將會出現一個郭家皇後。

    他們郭家必定會權傾朝野,成為權利最大的外戚。

    到時候,這些外戚便會成為當年“朝東門”事件裏那些幹政自大的將軍,成為太子不除不快的隱患。

    為君者,怎麽會允許自己的大權旁落?

    所以,日後麵對太子,他必須更加小心,切不可讓太子疑心郭家言行。

    至於方才父親所說的婚事,恐怕也會成為太子心中一個心結。

    原來如此,陛下已經動了易儲之心。

    所以,才會在月前,封六殿下為鎮南將軍去主理南境軍務,借此機會召回六殿下。

    陛下的心思好猜,那麽太子同意自己的六弟去南境又是為何?

    太子當然知道陛下的心思,若是放在以前,太子必然不會同意此事。但現在太子雖然同意六殿下主理南境事物,卻又慫恿禦史台極力上書,說六殿下之過……

    這一獎一罰,是要在六殿下回來之前立威?

    官做到郭睿明這個地步,每日的功課那便是揣摩上意,謹慎言行。

    但是這次太子殿下的舉動,他是真的摸不透。

    父親隻說這場鬧劇會在太子病愈上朝的時候結束,卻沒有言明其中利害。

    郭睿明獨自一人站在亭內揣摩上意,思來想去都不明白其用意,無奈地仰頭看天,正巧看見天邊烏雲壓境。

    亦是不由苦笑:“看來,這天確實是要變了。”

    作者有話說:

    ,郭府小劇場,

    郭睿明:爹,太子什麽意思?

    郭懷稟:還能什麽意思?鳥盡弓藏唄。

    郭睿明:那怎麽辦?

    郭懷稟:穩住,等六皇子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