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建水庫,確定生意
作者:楚晚秋周彼南      更新:2022-10-13 16:11      字數:1611
  第22章 建水庫,確定生意

    農曆二月一日,雪化了,人們恢複了有序的生活。

    楚晚秋蒸了幾個饅頭,煮了稠粥,炒了點菜,就把蘇維州叫起來了。

    早餐的飲食還算不錯,不過楚晚秋每天雷打不動的給蘇維州泡一杯牛奶,這小子現在白白嫩嫩,可討喜了。

    “開會咯!”村裏喇叭傳來聲音,通知大家前去開會。

    一般沒有什麽大事不會動用這個喇叭,估計是有什麽任務。

    楚晚秋也不耽誤,抱起還有點迷糊的蘇維州就出門了。

    “鄉親們,公社來任務了。我們村和大羅村的交接路口那邊,要建一個水庫。”

    “這修水庫雖然辛苦,但也是件好事,萬一天旱了,我們莊稼怎麽辦?”

    “這水庫啊,就是為了抗旱的。修成了,那對我們子子孫孫都是有福的。”

    “除了家裏隻有老人的和隻有女人的,每家都要出勞動力,最少一個,算工分,選址附近的村民還要搬遷,不過咱們運氣好,沒有人搬遷。但是出人是不可避免的,除了我們村還有很多人,一共上萬個人來修建這個水庫。”

    “明天之前把要出工的名單報上來。”

    大隊長說完後,村民議論紛紛。家裏有比較有力氣的,高興又有了一門賺工分的法子,而沒有力氣的,則是憂愁,這築水庫可不是個輕鬆的事情啊。

    不過楚晚秋是不愁的,她不用去啊,而且就算有她也不怕,她有力氣

    築水庫這個事情在村裏討論得轟轟烈烈,楚晚秋也沒放在心上。

    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幹,那就是找原材料,以及,尋找可以織布的人。

    棉花,很好搞定,她先從自己的存貨裏拿。

    現在她要記錄數據,多少棉花可以製成布,要製多久,以及怎麽樣能使布的精美度提高。

    但是她需要找一個會織布的人。

    其實她已經有人選了,上次救了老牛叔,他的大兒媳就是布織得好的人。

    楚晚秋拿了2斤棉花,去了老牛叔家。

    在跟張紅霞說明來意後,張紅霞馬上將她的大兒媳羅書樂喊了出來。

    羅書樂是跟羅鳳珠羅嬸同一個村的,都來自隔壁的大羅村。

    她看上去很樸實能幹,聽說需要她幫忙織布後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楚晚秋是隻有理論沒有動手經驗的,她隻能在旁邊指導。

    將棉花取籽,彈棉花,再將彈好的棉花搓成長條,這時候就用到紡線車了,將長條用手搖紡線機紡成棉線,再用織布機將棉線製成棉布。

    這過程不簡單,而且如果售賣出去的布還需要保證質量,還要染色。

    楚晚秋算了一下,一公斤棉花大概能出700克的布,大概就是18尺的布。

    而在這個時代,一公斤棉花價格為2,4元,布是三尺1,6元,如果定和供銷社一樣的價格,一公斤棉花做成的棉布可以賣出9,6元,可以賺7,2元!

    暴利啊!

    想到這裏,楚晚秋心裏一陣激動。

    沒有人會嫌錢多,她雖然夠花,但多多益善嘛。

    楚晚秋高興的抱了抱羅書樂,和張紅霞告別後馬不停蹄的帶著布去了徐愛國家。

    “愛國叔!愛國叔!”

    徐愛國被這大嗓門嚇了一跳,哎呦,這孩子今天的嗓門怎麽比他的還大呀,不會有啥大事吧!

    “咋嘞?”他匆匆忙忙跑出來。

    “成了!”楚晚秋拿出羅書樂織好的布,興奮的展示。

    “啥!真成了?”

    徐愛國接過來布,翻看了一下,比他預想的要好很多。

    “愛國叔,我算了下成本,你知道1斤棉花織出的布能賺多少錢不?”

    “多少?”徐愛國雙眼直直的盯著她,眼裏也帶了期待。

    楚晚秋伸出2個手指,然後在徐愛國的注視下再張開另一邊手掌。

    “2……7塊?7塊!”徐愛國懷疑自己眼花了。

    楚晚秋點點頭。

    “1公斤棉花,出18尺棉布!我這次帶的這棉花好,所以才這麽多,不過,就算其他的棉花出不了這麽多,也差不了多少,最起碼能賺5塊。”

    楚晚秋用的是自己空間的棉花。

    “怎麽樣,愛國叔,要不要跟我一起發財?不過愛國叔,我醜話先說在前頭,如果要一起幹的話,我要有管事權的,我要保證質量的。”

    楚晚秋是真情實意的,既然做了就要做好。

    “這是肯定的,叔我就知道你是幹大事的人,這事,幹了!”徐愛國拍板。

    當幾年後徐愛國成為某公司的副總,在想起這一天時,稱這一天作:命運開始轉折的初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