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起了做生意的念頭
作者:楚晚秋周彼南      更新:2022-10-13 16:11      字數:1891
  第21章 起了做生意的念頭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雪昨晚便停了。

    整個山倉村仿佛蓋上了一層冬被。

    太陽開始冒頭,相信冬被也很快會被掀去。

    沒有澇災和大雪的困擾了,但與此同時,新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糧食。

    暴雨暴雪的天氣,給山倉村的農作物造成了重重一擊。

    暴雨積水排得不及時,加上雪也開始融化,農田裏積水成澇。

    村民看著農田,很是擔憂。

    不過山倉村的人都不是聽天由命的人,隨著大隊長一聲令下,大家都自覺的進行排水。

    這可是他們吃飯的家夥啊!

    看著大家都努力的進行搶救農田,楚晚秋心裏酸酸澀澀的。

    她莫名被這幅畫麵擊中了。

    他們努力生活的樣子可真美好啊。

    這一刻,她莫名的想為村裏做些什麽。

    帶領大家致富,讓大家都吃上飯,都穿上好衣服!

    現在不允許私人買賣,楚晚秋就隻能先說服大隊長,用隊裏的名聲做生意。

    現在這個年代缺的東西有很多,缺糧,缺布,缺電……

    而楚晚秋也想到了一個缺口,那就是棉布。

    現在人們最流行的布還是的確良布,這種布有一個明顯的缺點,那就是不夠貼身,透氣度不夠,到夏天的時候就會很難受。

    而楚晚秋想到的帶領大家致富的第一步,就是從棉布著手。

    棉布透氣又耐熱,有很大的市場。

    棉布需要用到棉花作為原材料。

    但是棉花,也是個緊缺物。

    她空間裏倒是有棉花樹,而且棉花隻要成熟,那就會有綿綿不斷的種子,後續的棉花資源就不愁了。

    所以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山倉村到底適不適合種棉花。

    想到這裏,楚晚秋馬上回了家。

    她打算去空間裏,找找那些書,有沒有相關的資料。

    好在,在一本農業書裏被她找到了。

    看完了書,她總結出了所需的條件:陽光,水分,土壤。

    楚晚秋很開心,因為山倉村降雨量還可以,陽光充足,雖然相較之下,北方來說更適合種,但是南方也不是不能種。

    不過今年是不能展開手腳了,因為棉花要5月份種植,大概8月份收。

    但也不是行不通,先種下去。至於棉花的原材料,可以去北方收購。

    而且收購回來的棉花,不僅可以製成棉布,還可以用棉布做成成衣。

    有了計劃後,楚晚秋從空間裏拿出買的棉布,用剪刀剪出一塊,帶著去了大隊長家。

    “愛國叔!你在嗎!”楚晚秋隔著籬笆喊道。

    “誒,誰啊?”徐愛國走出來,劉嬸也從廚房裏走出來。

    “晚秋啊,快進來。”劉嬸快步迎過來。

    “劉嬸子好,愛國叔,我有點事想跟你商量。”

    劉嬸是個識趣的,她給楚晚秋倒了一碗水,便開口道“你們聊,我去做飯去了。”

    徐愛國帶著楚晚秋走到客廳,招待她坐下。

    “說吧,啥事?”

    楚晚秋把棉布拿出來,“愛國叔,你看這棉布,怎麽樣?”

    楚晚秋沒打算繞彎子,在村子待了幾個月了,她看得出來,徐愛國是個真的為村裏人謀福的大隊長,是幹實事的。

    “我看看。”徐愛國接過來,仔細端詳,還拉了一下。

    “這布料好啊,有彈性,而且摸上去也柔軟。”

    “比的確良如何?如果你是城裏人,你來選的話,你會買哪種布呢?”楚晚秋問道。

    “價格差不多的話,這個布吧,咋?你不會想做這個生意吧!”徐愛國驚訝的看著她?

    “您覺得有市場嗎?”楚晚秋不直接回,而且反問了一句。

    徐愛國噎了一下。“當然有,但是這年頭布料稀缺啊,而且晚秋丫頭我告訴你,你可不能走歪路啊,現在禁止私下交易的。”

    楚晚秋搖搖頭。“我沒打算做私人生意呀,我是打算做集體生意,叔,要不要跟我做這筆生意?以村裏名義賣出去,這是合理的。”

    楚晚秋直接問道。

    徐愛國被她的大膽驚住了,第一反應是看看周圍,沒有人,放心了。第二反應是回想了一下,好像……可行?

    楚晚秋其實看人是準的,徐愛國是真的想盡了辦法,就想讓村裏人過上好日子,你別看他看上去是五十多歲,其實他才四十二歲,至於顯老,那是被事情愁的呀!

    他知道黑市,但沒想過去走這條路。他之前就想,如果可以做集體生意就好了,但苦於沒有辦法。現在楚晚秋給了他一條路,說不心動是騙人的。

    “這個不是小兒戲,原材料問題怎麽解決,這個布又怎麽生產出來?能生產多少?”徐愛國一連問了三個問題。

    楚晚秋驚歎,不愧是老狐狸,一問就問到點上。

    她把她的想法跟徐愛國說了一下。

    又繼續說道“愛國叔,村裏出地方,我雇村裏人,原材料錢我出,我占9成,給村裏1成。”

    楚晚秋原本想給兩成,但是想想,一成足夠了,多了還容易引起糾紛,因為除了地以外不用村裏人出什麽,一成算是租地和把村裏名聲當品牌的費用。

    徐愛國沒直接答應,隻是回應道“我考慮下再答複你。”

    楚晚秋也不介意,拒絕了劉嬸的挽留回家去了。

    徐愛國問出那三個問題,楚晚秋就知道穩了。

    不答應?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