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竹筒飯  美味的午飯。
作者:研研夏日      更新:2022-10-04 22:07      字數:3452
  第4章 竹筒飯  美味的午飯。

  過了許久,見紀婉兒還沒回來,雲霜和子安開始有些不安。

  “子安,咱們去後麵竹林看看吧,瞧瞧嫂子要不要幫忙。”

  這個提議被子安拒絕了:“姐,我不去。”

  紀婉兒給他留下的心理陰影太大了,即便是她剛剛待他很好,現在冷靜下來他也隻想遠離她。

  “還是去吧。萬一一會兒嫂子見咱們沒去幫忙,生氣了咋辦?”雲霜道。

  這種事兒也不是沒發生過。

  紀婉兒常常會訓斥他們,任何理由都能成為她訓斥他們的由頭。

  子安開始有些猶豫:“嫂子又不愛幹活,說不定她早就去外頭玩兒了。”

  也不是沒這種可能。

  雲霜想了想,道:“要不咱們去看看,如果嫂子不在,咱們就回來。”

  迫於紀婉兒的威壓,子安還是同意了。

  出門前,雲霜給子安整理了衣服,扣子都扣緊了。

  外頭冷,她生怕弟弟感染風寒。

  紀婉兒可不知道這姐弟倆在背後這麽想她,此刻她正跟竹子“戰鬥”。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她已經在心裏描繪了屋子周圍圍滿籬笆的樣子,可竹子卻不聽話,沒那麽好砍。

  她力氣小,又不得法門,砍了一個時辰,歇一會兒,幹一會兒,這才砍倒不到十根。

  好在她已經摸索出來法子了,估摸著下次再砍的時候能快一些。

  不過這事兒也不急,慢慢來就好了。

  胳膊有些酸了,紀婉兒就不再砍了,她開始處理這些竹子。

  竹子上麵有很多枝條和葉子,她用刀把上麵的枝條弄掉了。

  這時,雲霜和子安過來了。

  雲霜站在前麵,子安躲在後麵。

  “嫂子,我跟弟弟幫你弄吧。”

  紀婉兒沒有使喚小孩子的習慣,這些活兒又不急,她一個人慢慢來,幾天就搞定了。

  “不用了,我自己來就行。”

  自從母親去世後,雲霜在老宅一直被人當丫鬟使喚,後來又被紀婉兒使喚。

  從四五歲到現在,已經五六年的時間了。

  她已經習慣了做事。

  雖然紀婉兒拒絕了,她還是蹲下來,默默把竹子上的枝條扯下來。

  子安見姐姐這般,也跟著幹了起來。

  這活兒也不重,她一個人在屋後也挺無聊的,紀婉兒看了看這姐弟倆,沒再說什麽。

  既然他倆弄竹枝,那她就砍竹子。

  竹子太長了,做籬笆的話不需要這麽長,兩米左右就差不多了。

  紀婉兒拿著鋸開始鋸竹子。

  因操作不夠熟練,慢得很。

  雲霜時不時看了過來。

  過了一會兒,她終於忍不住過來幫忙了。

  紀婉兒一開始有些懷疑雲霜到底會不會。

  可接下來,看著她熟練的動作,紀婉兒目瞪口呆。

  紀婉兒也沒讓雲霜一直幹下去,她跟著雲霜學會之後,就沒再讓她幹了。

  這麽瘦弱的孩子,她不忍心。

  鋸竹子也累得很。

  瞧著快到午時了,紀婉兒不幹了。

  這身體好多天沒正兒八經吃飯了,剛剛又幹了活,有些餓了乏了。

  至於吃什麽飯,她看了看腳下的竹子。

  “中午咱們吃竹筒飯吧?”紀婉兒笑著跟雲霜和子安說道。

  她聞了一個時辰的竹子清香,早就想吃竹筒飯了。

  從前她都是吃的在外頭買的,這回也能親手做一回了。

  竹筒飯?

  那是啥?

  姐弟二人眼中都流露出來疑惑的神情。

  紀婉兒重新拿起來鋸,鋸了四段長約二十公分的竹筒。因為剩下的一截有些短,也沒啥用處,她也放到了一起。

  又拿起來剛剛砍竹子的那把刀,把竹筒對半砍。

  砍開後,拿著刀把上麵的毛刺弄掉,把竹筒裏麵的東西清理了一下。

  隨後,抱著竹筒去了井邊。

  雲霜看出來紀婉兒的用意,跟她一起清理竹筒。

  竹筒清理好了,紀婉兒開始準備食材。

  家裏沒有糯米,就隻能用普通的大米了。臘肉臘腸也沒有,思來想去,隻能做成甜的了。

  紀婉兒從她屋裏拿出來從娘家拿來的紅棗和葡萄幹,清洗幹淨,和大米一起放到了竹筒裏。

  攪拌均勻後,她把另一半竹筒蓋上,兩側用葉子包上,拿布條係緊。

  鍋裏添上水,放上竹箅子,再把五個竹筒飯放在竹箅子上,蓋上鍋蓋開始蒸。

  雲霜和子安看得目瞪口呆。

  他們第一次知道,原來飯還可以這樣做。

  “嫂子,你做的吃食可真新奇。”子安忍不住說道。

  雲霜的眼睛也看向了紀婉兒。

  “小時候我跟爹娘在京城生活過幾年,見過不少新鮮的做法。”

  紀婉兒臉不紅心不跳地撒謊。

  這也是她為何毫不遮掩地在蕭家人麵前做飯的原因。

  一來原主沒在這個家裏做過飯,二來她的確在京城生活過六年,她娘又伺候過貴人,她會這些也就說得通了。

  倆孩子眼中流露出來恍然大悟的神情。

  哥哥成親前,爺奶他們就說了,嫂子很厲害,是在大地方生活過的人,跟他們不一樣。

  看來,大地方真好啊。

  “嫂子,我燒火吧。”雲霜道。

  “不用,你倆歇著吧。”紀婉兒再次拒絕了她。

  這點兒活簡單,她比這倆孩子大許多,使喚他們可沒這麽心安理得。

  她見雲霜和子安時不時盯著葡萄幹看,順手給他們一人抓了一把。

  倆孩子受寵若驚。

  “這……這是葡萄幹嗎?”子安好奇地問。

  “嫂子,這東西太貴重了,您還是自己留著吧。”雲霜道。

  老宅那邊雖說比他們過得好,但也沒能好到哪裏去,比紀家還是差遠了。

  這種葡萄幹,他們也就在見過一回,還是三叔去縣城買回來的。

  那一回,也沒分到他們手裏。

  他們隻聽大伯和三叔家的兄弟姐妹說過好吃,卻不知道到底是啥味道。

  “吃吧,這不是還有許多麽。”紀婉兒道。

  不論是紅棗還是葡萄幹,都是董氏給她的。

  董氏對這個女兒,真是沒的說。

  他倆畢竟是小孩子,再害怕紀婉兒,還是忍不住嚐了嚐葡萄幹的味道。

  “酸酸甜甜的,真好吃啊,比糖還好吃。”子安道。

  雲霜默默點了點頭。

  在吃了幾個之後,她把手裏的葡萄幹放到了弟弟手中。

  紀婉兒看到了,沒說什麽。

  有些習慣,不是一時半刻能改的。

  過了沒多久,竹筒飯的香味兒傳了出來。

  既有竹子的清香,又混合著米飯和紅棗的味道。

  “好香啊。”

  雖然嘴裏吃著葡萄幹,子安還是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剛剛嫂子往裏麵放了白米、紅棗、葡萄幹……肯定很好吃吧。

  子安的眼睛緊緊盯著鍋裏。

  別說子安了,紀婉兒聞到這個味道也餓了,肚子不合時宜地叫了起來。

  好在被鍋底柴火燃燒的聲音,鍋裏水煮沸的聲音掩蓋了過去。

  這才沒讓兩個孩子聽到。

  約摸半個時辰左右,竹筒飯差不多好了。

  紀婉兒沒再往鍋底續柴火,等鍋底的火星子差不多沒了,她掀開了鍋蓋。

  一打開,濃鬱的香味兒傳了出來。

  紀婉兒從一旁拿過來夾子,小心翼翼地把竹筒飯從箅子上拿了出來,放到了一旁的盤子裏。

  稍微沒那麽燙之後,紀婉兒打開了其中一個竹筒。

  雲霜和子安目不轉睛地盯著她的動作。

  紀婉兒第一次坐,怕掌握不好,米飯沒做好,先拿著筷子嚐了嚐。

  好香。這是紀婉兒第一反應。

  熟了。這是米飯吞到肚子之後的想法。

  竹筒飯吃起來跟聞起來的味道一樣好。

  米飯裏麵混雜著濃鬱的竹子的清香,除此之外,還有紅棗的清甜味兒,以及葡萄幹的酸甜。

  竟然比她之前買的還要好吃。

  大概是因為她今天用的是新鮮的竹子吧。

  紀婉兒對自己做的竹筒飯非常滿意。

  “雲霜,叫你哥哥吃飯吧。”

  雲霜的視線從竹筒飯上轉移,看向了紀婉兒:“可是哥哥中午都不吃飯。”

  紀婉兒微怔:“啊?不吃飯?”

  原主對蕭清明不怎麽關注,以至於她對這件事一點印象都沒有。

  “嗯。之前咱們也是吃兩頓的。”雲霜解釋。

  這個紀婉兒倒是記得,許是因為窮,這邊人都吃兩頓飯。

  早上吃的晚,一頓,後半晌一頓。

  但她是從京城來的,在紀家就習慣吃三頓飯,分家之後來這邊也吃三頓。

  隻不過,這個三頓飯是她自己吃三頓。中午那頓她不是在外麵吃,就是在房裏吃。

  並沒有管過其他三個人。

  至於他們三個吃什麽,她還真不知道。

  紀婉兒看著麵前的竹筒飯,思索了片刻,道:“這樣吧,你把竹筒飯給你哥哥送到書房去。”

  蕭清明嗜書如命,吃飯的時候都要看書,怕是不想出來吃飯耽擱時間吧。

  正好,她也不想麵對他。

  “好。”

  很快,雲霜回來了。

  紀婉兒三人也沒去堂屋,一人抱著一個竹筒,坐在廚屋吃了起來。

  小孩子本就喜歡甜食,紀婉兒這個竹筒飯是甜的,很對他們的胃口。

  而且,他們也很久沒吃過白米飯了。

  白米飯真香啊。

  用那隨處可見的竹子蒸過的白米飯更香。

  紅棗和葡萄幹的味道原來是這樣的。

  一開始倆孩子還偶爾說句話,後來他們隻顧著吃,沒人講話了。

  紀婉兒吃得慢,等她吃飯,她發現倆孩子已經吃完了。

  而且竹筒幹幹淨淨的,裏麵一粒米飯都沒有。

  “吃飽了嗎?”紀婉兒問。

  子安沒說話,看向了雲霜。

  雲霜抿了抿唇,點頭:“飽了,我去洗吧。”

  紀婉兒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她看了看剩下的那個竹筒,打開,遞給了雲霜。

  “嫂子,我……”

  “吃吧,一人一半。”說完,紀婉兒提醒,“別讓弟弟吃太多哦,弟弟還小,對胃不好。”

  雲霜假裝沒看到子安眼中的渴望,狠狠心,說:“您跟哥哥吃吧,我和弟弟還小,吃飽了。”

  這孩子也真是可憐,小小年紀承受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東西。

  “讓你吃你就吃!你跟子安還在長身體,多吃些。我跟你哥哥都大了,不用吃那麽多。”

  兩個人畢竟是小孩子,在紀婉兒的勸說下,小口小口繼續吃了起來。

  蕭清明向來不是個有濃厚的口腹之欲的人。

  在他眼中,讀書是第一位的,其他所有事都無法引起他的興趣。

  可今日,他卻屢屢被這些吃食吸引。

  看著麵前吃得幹幹淨淨的竹筒,蕭清明難得陷入了沉思。

  這女子像來不喜他讀書,難不成,是想著換著法子來幹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