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作者:是個打字機      更新:2022-10-04 09:01      字數:3414
  第82章

    太子被罷免朝政, 皇帝命其在家中閉門反思,試圖借此減少對方接近政治中心。

    臨近九九重陽豐收佳節,陛下宮廷設宴,攜群臣祭祖祈禱國泰平安, 風調雨順。然而身為一國儲君的太子殿下, 卻並未一同出席。

    天子祭祖, 儲君不被允許在旁陪伴, 這本身便已經是一種強烈的信號。

    節日喧囂熱鬧, 朝堂群臣心情卻各有千秋。風雨欲來之勢,形勢凜然, 有人歡喜有人憂。

    祭祖歸來當日,皇宮中。

    皇帝看著案桌上諸多請求讓太子複朝的奏折,麵容扭曲:“他倒是好手段。”

    青年躬身道:“太子經營把控朝堂許久, 自然不是一朝一夕間能夠清楚。”

    皇帝目光銳利如鷹:“若朕借此廢掉太子……”

    青年道:“還未到時機。”

    聖上可以抓住把柄勒令太子禁足, 卻無法因為此等小事直接廢掉對方。

    皇帝也隻是隨口一問, 心中也知道答案。太子勢大,除謀逆巫蠱之禍族之罪, 很難拔根而起。

    他隻是罷免太子朝政令其在家中反省, 群臣的奏章便如雪花般抗議, 他要是直接圈禁太子, 恐怕更難。

    與此同時, 太子府中。

    外麵形勢淩然,太子黨們都被打得措手不及,憂心忡忡,當事人太子卻淡然依舊, 還有閑情逸致作畫。

    陳皎今日早早便從國子監偷偷溜走, 跑來了太子府。

    外麵是皇帝駐守太子府的士兵, 原本輝煌的太子府此刻門庭寂靜,遠遠看去竟有些蕭瑟。

    陳皎看見後,頓時心中一沉。

    駐守在太子府的士兵沒有撤去,隻能說明太子的圈禁令還沒被解除。然而今日分明是重陽節。

    早在數日前,陳皎和其他太子黨便在等待今日。猜想皇帝為了顧全大局,避免史官和百姓紛綸,必然會在今日放太子一同出席祈福祭祖儀式。

    然而現在看來,皇帝已是放手一搏,鐵了心要廢太子。

    陳皎在當朝生活了十幾年,早已清楚重陽祭祖祈福時,儲君沒有一同出現意味著什麽。

    她遠遠站在太子府外,不等士兵看來,便繞路離開。

    吸取了上次的教訓,這次陳皎也不打算大張旗鼓地天天去看太子,惹了皇帝的眼。

    畢竟這次老皇帝從別宮歸來,明顯是更瘋了,陳皎也不會莽撞到這個關頭拿自己性命去賭博硬剛。

    但陳皎必然也不會沒良心到直接不理太子了。

    不提她和太子非同尋常的情誼,便隻說她身為太子黨,目標是要當太子最信重的寵臣,此刻她便不能退縮半分!

    廢話,領導沒事你獻殷勤,領導有事你跑得比誰都快,長此以往下去,誰還會用你?!

    陳皎可不覺得自己和太子談個戀愛,便能讓對方在這些生死攸關的大事與她不計較了。

    陳皎先是避開了士兵的耳目,隨後在太子府外找了一圈,最後從西河中的柳樹下找到了目標地點。

    老皇帝為了避開群臣口舌,如今的借口是看管太子在家中反省,而不是直接圈禁。所以他明麵上派來駐守太子並不算多,其中也有不想此事驚動民間的緣故。

    這也給陳皎找到了一些漏洞,否則若真是十二衛將太子府圍得水泄不通,她瘋了才會這麽幹。

    而且陳皎仔細看了一圈,發現太子府外圍的人不算多,也就側麵證明太子府內應當也沒有皇帝的人。

    所以自己隻要避開人翻進了太子府,應該就不會被皇帝的人發現,就是安全的。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陳皎好不容易爬進了太子府。

    然而她一落地,便被幾個人壓著胳膊聯合拿下。

    陳皎以為是皇帝的士兵,嚇得立刻道:“別別別,我走錯路了,大哥們有事好商量啊!!”

    她也太倒黴了!

    老皇帝難不成外麵居然還派人進了太子府?可若是如此,太子黨們肯定不會如現在這般,必定早就坐不住直接商量謀反了!

    何況太子為人謹慎,絕不會允許老皇帝的士兵進駐自己府中。

    陳皎沒料到自己會被當場逮捕,很識時務地認慫。

    算了算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沒想到她剛說完話,扣押她的那幾人便蹙眉,鬆開手:“陳世子?”

    陳皎揉著自己胳膊,仔細一瞧,發現這些都是太子身邊的侍衛。

    她這才鬆了口氣。

    果然她的猜想是正確的!

    和陳皎想的一樣,太子府作為作為最後一道防線,太子的大本營,若是此地都有了皇帝的人,太子必定不會如此淡然。

    而如今正是因為外麵有了皇帝的變數,太子侍衛這才加強了府上的巡邏和看管。

    等陳皎到了太子眼前時,對方正坐在庭院中對月用膳,身前並無其他人服侍,太子府的下人都站在院外等候。

    直到此刻,陳皎才隱隱窺見了太子心中的不平靜。

    太子殿下從前最重規矩,用膳一向都是在屋內,此時不讓他人伺候,獨自賞月用膳,可見此時心情異於平常。

    從事發到如今,太子都依然沉穩,所有人都認為他運籌帷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但隻要是人,又怎麽會沒有情緒呢。

    張公公見到陳皎後,瞪大眼:“陳世子你怎麽來了!”

    陳皎揉著胳膊,說:“我來看看太子殿下。”

    哎,她上輩子中學時沒能早戀,這輩子倒是體會了一把翻牆談戀愛的滋味。

    兩人動靜不算小,庭院中的謝仙卿也聽見了動靜。

    他淡淡回首,蹙眉疑道:“陳皎?”

    陳皎當即放開揉胳膊的手,笑嘻嘻地走進庭院中,說:“殿下,微臣來了。”

    謝仙卿先是一怔,隨後淺淺歎息一聲:“下次別來了。”

    如今時局動蕩,陳皎稍有不慎,若是被陛下的人發現,恐怕又要成為眾矢之的。

    陳皎笑嘻嘻地答應說:“好啊。”心中卻沒將他的話放在心上。

    身為上位者,在某種時刻太子殿下便是主心骨般的存在。他沉穩,太子黨才不會亂。

    但他真的如他所表現的那般淡然,毫不計較嗎?

    在發生了諸多事情後,他真的心如止水不會有任何波動嗎?

    沒錯,陳皎貪生怕死,虛偽懦弱,但她也是普通人,知道以真心換真心。

    太子殿下對她向來不薄,即使忽略對方是她的男朋友,她也不會在這種時刻,做出“明哲保身”的行為丟下對方。

    謝仙卿見陳皎這副模樣,便知道她的心意。他的眉眼終於有了暖意,溫聲道:“你別擔憂,孤無甚大事。”

    自他和陛下爭鬥開始,便早已預料到會有此事。從前他跟陳皎說兩年之約,並不是無心之言。

    隻不過謝仙卿也未料到中途殺出來一人,為棋盤增添了變數。

    因為陳皎的到來,桌上又添了一副碗筷。不過太子已經用過膳,所以後半程隻飲酒,並未動筷。

    太子殿下玩笑道:“中秋時未能與你同聚,今日倒是如願。”

    他身為太子,幾乎所有重要的節日都要出席場合,並不能與陳皎一同相伴,如今倒是陰差陽錯。

    陳皎知道他的意思,本想說:“殿下身為一國儲君,自應在更重要的場合,而不是此地。”

    想了想,她怕引起殿下感傷,便咽下了沒說出來。

    還未過吃蟹的季節,最後一道菜上了份蟹羹,還有幾隻清蒸蟹。

    陳皎其實沒多喜歡吃蟹,但這種時候還挑剔就顯得不太好了。她也沒說話,便自顧自地剝殼。

    謝仙卿托首望月,目光悠遠,輕聲道:“母後生前,很愛品蟹。”

    聽到這句話,陳皎愣了一下。

    她忍不住看向太子殿下,對方神情淡淡看不出喜怒,令人捉摸不透。

    但陳皎卻莫名想到那日佛堂,從對方如此簡單的一句話中,恍惚窺見了太子心中的不甘,以及莫名的遺憾。

    怎麽能甘心呢?元後所出,兢兢業業沒有錯處,卻被生父忌憚,父子兄弟反目,兵刃相抵成就今日局麵。

    怎麽會沒有遺憾呢?四麵楚歌,血脈至親淪為敵人,生平惆悵無人可說,竟隻能對月緬懷一句早逝的生母。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即使貴為太子殿下,似乎也有諸多不得已,求不得。

    陳皎怔怔看著太子殿下,睜著一雙清澈的眼,有一瞬間的鼻酸動容。

    謝仙卿回過頭,看見她臉上的神情後,很快從回憶中抽身。

    他放柔聲音,挑眉微笑道:“陳世子不喜歡用蟹嗎?”

    陳皎愣了一下,立刻說:“喜歡啊。”

    她拿起那碗蟹羹,用勺子舀著吃。她剛嚐了一口,謝仙卿卻笑了一下,伸手拿了過來。

    最終他就她用過的勺子,吃完了那碗蟹羹。

    庭院靜寂無聲,陳皎心情難以言喻。

    太子殿下仿佛看穿了一切,卻不會說出口讓人難堪。

    當初太子殿下看穿自己的身份後,也是選擇體貼的包容,一笑泯之。

    陳皎看著那碗蟹羹,恍惚想到自己好像很幸運。

    莽莽撞撞地加入皇權博弈,選擇了如此明理的一位儲君;懵懂少年時光,遇見了如此溫柔的一位戀人。

    謝仙卿忽然回過頭,眼中有懷念也有釋然。

    他看向陳皎,微笑說道:“你上次在大明寺說,當天子很孤獨,但你會一直陪著孤……”

    謝仙卿遲疑片刻,緩緩道:“你…是真的嗎?”

    對上太子殿下的眼,陳皎心中忽然前所未有地生出一種豪氣和勇氣。

    她義無反顧地握住太子殿下的手,毫不猶豫地說出當初的承諾:“雖死不悔!”

    謝仙卿看著她鄭重的眼,上前攬住她,眼中緩緩有了笑意。

    他從不信命,想要的便需自己算計爭取,步步為營。

    皇位如此,陳皎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