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作者:是個打字機      更新:2022-10-04 09:01      字數:3380
  第81章

    上次陳皎跟太子說開了身份, 卻都默契地沒有提及兩人的未來。太子殿下是胸有成足,陳皎卻是根本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中。

    陳皎還是堅持自己的小弟目標,隻不過稍稍對談戀愛這件事認真了一點,沒有時刻想著分手跑路了。

    但這不代表她想要跟太子殿下成婚啊。

    那也太久了。

    陳皎轉了轉眼珠, 默默縮回了被子中, 絕口不提剛才的事情。

    見她這副躲閃的模樣, 謝仙卿緩緩眯起了眼:“陳世子?”

    跟陳皎相處久了, 如今他瞧一眼, 便能大約猜出對方小動作中藏著的想法。

    兩人到了如今,陳皎居然還沒想過成婚一事。

    她難不成還真以為自己能做陳世子一輩子?

    謝仙卿抬起眉眼, 似笑非笑道:“提及成婚一事,陳世子似是有所想法?”

    謝仙卿目光銳利,陳皎哪敢直接說自己不想成婚隻想白嫖, 否則估計又要演變成一場世紀大戰。

    她今日跟五皇子打了架還送走了關語靈, 實在是沒心情再跟太子殿下吵一架。

    要吵也等其他時間吧, 她今天是沒力氣了!

    陳皎當即含含糊糊地說:“沒有啊。我隻是掐指一算,今天不是黃道吉日。”

    做這種事還需要黃道吉日, 謝仙卿都快被陳皎氣笑了。

    他挑了挑眉:“哦?”

    陳皎急中生智, 瞎編道:“我剛想起來, 今天是我姐姐的忌日。”

    陳皎哪來的姐姐, 謝仙卿眯起了眼, 下一秒便想到了‘死去’的陳鏡瑤。

    今日是陳皎、或者說是陳鏡瑤的忌日。

    這還真不是陳皎騙太子殿下。

    永安侯府的其他人十分避諱這個日期。按照常理,永安侯府為了掩人耳目,也應當在今日祭祀陳鏡瑤,但怡和郡主他們非常忌諱給活人祭祀, 擔心這樣會影響陳皎的命運, 所以從不許任何人提及。

    所以就連陳皎都快忘記今天了, 方才從夢中的景象才恍惚窺見真相。

    陳皎一本正經,搖頭感歎說:“死者為大,今日實在不是什麽好日子。”

    她滿嘴毫無忌諱,謝仙卿剛剛生出那一絲怒意來不及動作便消散。

    他微微蹙眉,上前捂住陳皎那胡說八道的嘴,鄭重道:“切勿胡言亂語。”

    太子不信鬼神,但涉及心愛之人,卻難免有所忌諱。

    陳鏡瑤假死已是大忌,如今她更是沒將生死放在心上,將死掛在嘴邊。

    入秋的季節,太子穿著單薄的寢衣站在床榻外許久,此刻指尖微涼。

    陳皎對上他關切的目光,心中忽然一動。

    這世上除了她父母祖父祖母,恐怕隻有太子殿下才會如此關懷她了。

    對陳皎而言,最特別的日期恐怕便是這今日。因為是從這個時刻開始,宣布她下定決心,沒有退路地變成陳皎。

    然後才有了她截然不同,精彩又混亂的後半生,最終遇見眼前的太子殿下。

    陳皎一眨不眨地盯著謝仙卿,舌尖輕輕舔了一下對方掩住自己唇的指尖。

    陳皎杏眼圓潤,眼眸清澈,指尖傳來的動靜和溫度燙人。謝仙卿一時不妨,下意識收回手,目光震驚又不敢置信地看向她。

    陳皎於是笑了起來,眼眸中藏著得意。

    她從床上跳下來,伸了個攔腰,喜洋洋地說:“好啦,我要回家了!”

    既然吃不著,她就不在這裏呆著了。

    否則等太子殿下回過神,說不定又要追究剛才成婚的事情了。所以她還是早早回家睡覺好了。

    謝仙卿還來不及反應,陳皎便飛快地跑了。

    嘿嘿,現在太子殿下肯定開始後悔剛才不同意她的提議了。

    陳皎開開心心地跑掉了。她態度多變,有時令人疼愛有時令人頭疼,像一隻抓不著的貓。

    謝仙卿站在原地,看著她歡快離去的背影,指尖微微摩挲,怔然的眼眸緩緩流露出笑意。

    ……

    幾日後,別宮的陛下終於啟程回京了。

    回宮第二日,聖上在朝上宣布了一件事。

    他將下旨成立錦衣衛,隻聽令於皇帝,職責查抄諸位大臣,負責保護聖駕。

    朝中上下,嘩然一片。

    當朝隻設有十二衛,兩軍保護皇宮,另十衛駐守國都。經過五皇子舅父謀逆一案,如今太子黨掌控近半數,原本以為胸有成足。老皇帝此舉無疑釜底抽薪。

    這一舉措,使得沉寂許久的皇帝,再次回到與太子博弈的棋盤。

    聖上一意孤行,保皇派和其餘幾位皇子的立場紛紛讚成,太子黨的勸阻沒有立場,根本無法挽回大局。

    朝中的動靜瞞不過眾人,陳皎聽聞此事後,臉色也難看起來。她隻是稍稍一想,便能明白錦衣衛的成立代表著什麽。

    真正曆史上,錦衣衛出現於明朝,其職責和十二衛衝突。

    錦衣衛出現便是皇帝為了加重鞏固皇權,打擊臣子的勢力和話語權,老皇帝這個辦法前所未有,就連陳皎乍然聽後都忍不住說一聲妙。

    誰都沒想到,老皇帝為了跟太子博弈,居然廢除了流傳了數百年的十二衛府兵製,啟用另一套班底。此舉無異於釜底抽薪。

    眾所周知,在皇權中兵權的重要性。

    自古成王敗寇,掌握兵權的人便掌握著主動權,也掌握著話語權。

    此前老皇帝心灰意冷移居別宮,除了他身體緣由,更重要的便是因為五皇子謀逆一案,使得原本掌控在他手中的兵權被太子奪去了大半,讓他鬥誌消沉許久。

    老皇帝對太子早有不滿,若是兵權回到他手中,太子的處境可想而知。

    ……曆史上,有多少太子是被皇帝派兵圈禁關押至死。

    想到這,陳皎的心沉了下去。

    皇帝令人看不清,太子的處境因此變得危險。

    年邁的皇帝破釜沉舟,太子殿下卻不能跟著他一起掀桌子。

    相反皇帝越瘋,太子殿下的每一步便更要慎重小心,謹防被抓住把柄。因為不到萬不得已,太子絕不能輕易謀反。

    他是名正言順的太子,儲君正統又得文臣心意,即位是理所應當。

    一旦太子反了,便會被史書上載入史冊,原本的好名聲蒙上汙點,甚至臭名昭著。

    更重要的是,謀逆代表皇位不正,縱使太子成功坐上皇位,其他封地的宗親王室見此也會蠢蠢欲動,從而找到借口謀反。

    所以太子謀反絕對是下下策,不但為日後留下隱患,長此以往也不利於民生社稷安穩。

    更何況,太子謀逆不一定能成功,但謀逆的太子絕不會有好下場。

    陳皎蹙眉,忽然想到了一件事:“老皇帝是從哪裏聽取的建議?”

    問出這句話的人不止陳皎,事實上長安城中,不知多少人和她抱有同樣的想法。

    老皇帝的手段他們早就領教過了,對方更注重麵子,手段也更含蓄和克製。如今雷厲風行步步緊逼,實在不像是老皇帝自己的手段。

    眾人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此次皇帝回京,那位恭謹伴隨於皇帝身邊的青年。

    聖上從別宮回京都時,身邊竟多了個青年道士跟隨。

    此人年紀輕輕,眉眼陰柔,聽說出身鄉野。他在別宮時見了陛下一麵,從此便榮獲聖心,時刻伴於陛下身邊。

    曾經眾人認為陳世子上位曆史已經足夠離譜,沒想到此人更為傳奇。

    從前諸臣隻羨慕此人的幸運,現在卻明白此是隱士高人。陛下此次回宮之事,大約便是有對方輔助。

    據皇帝當日朝堂一事過去數日,錦衣衛的成立勢在必行。太子黨深知此事後果,紛紛消極應對試圖拖延,五皇子等人則是蠢蠢欲動,期望得到皇帝重用,將成立錦衣衛一事交由自己負責。

    但老皇帝並沒有將此事交給五皇子等人,他先是大肆斥責了消極怠工的太子黨諸人,隨後直接放權給了那位伴於他身邊的青年。

    宣政殿中。

    皇帝目光銳利如鷹:“夜長夢多,望你如當日所言,早日將錦衣衛成立。”

    青年躬身:“必不負陛下所托。”

    兩人商量完政事,青年方才徐徐退下。

    皇帝注視著對方的背影,忽然想到自己見到對方時,此子的第一句話便是:“陛下,您危矣。”

    沒等他暴怒令人將此人拖下去砍了,對方又跪首道:“儲君勢大,陛下退無可退,安居別宮放任其監國。陛下真以為您能在龍椅上安坐至老嗎?恐怕時勢所迫,退位讓賢才是下場吧。”

    “不如放手一搏,且還有餘力!”

    光影朦朧,皇帝渾濁的目光從數日前回到此時。

    放手一搏,又有幾分把握?

    早知今日局麵,當初他便不會立下儲君。

    ……

    皇帝大約是身體好了些,在立下錦衣衛後,又開始處理朝政。當他發覺太子監國期間把持朝政的手段後,心中又驚又怒,毫不意外地又開始找太子的茬。

    錦衣衛成立第二日,皇帝一改從前風格,上朝當日訓斥太子有不臣之心,罷免對方早朝令其在家中反省。

    隨後他又從冷宮中將五皇子生母雲貴妃放出,還提拔了四皇子進戶部,試圖瓜分掌控戶部的太子權力。

    皇帝一係列動作都毫不避諱眾人,公開表示自己有廢太子之心。

    謝仙卿倒也聽話,退而居之,不再上朝,每日在家中賦閑。

    太子府,庭院中。

    謝仙卿安然站於石桌前,筆下墨跡點點。

    畫紙上,鬆柏寒風蕭瑟,肅殺之氣躍然紙上。

    張公公在一旁等待良久。待見殿下放下筆,他才低著頭躬身上前,小心道:“殿下,天色漸冷以免風寒,不若添一件大氅吧。”

    謝仙卿抬起眼,望向府外上方。

    已是深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