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作者:是個打字機      更新:2022-10-04 09:01      字數:5173
  第26章

    萬籟俱靜時, 暮光透過紗窗照進落在兩人身上,地上影子莫名添了幾分曖昧的滋味。

    怡和郡主端著藥推門而入,猝不及防地瞧見陳皎和謝仙卿兩人執手相看。隻見在落日餘輝中,太子望向皎兒的目光溫柔至極, 怡和郡主看得心驚肉跳。

    怡和郡主出身大長公主府, 自認也是見過幾分世麵, 可親眼撞見這一幕, 她大腦登時都思考不過來了。

    在她出聲後謝仙卿也鬆開手, 淡淡起身,對陳皎溫柔道:“你好好休息。”

    謝仙卿仍然處於禁足中, 此行是為了探望陳皎悄悄前來,不便久留。陳皎受了這遭罪,他必不可能輕飄飄放過, 此時還要忙著回去布局。

    等他走後, 怡和郡主越想越不對勁。

    兩名男子, 怎麽能做出手牽著手這種曖昧的舉動,又不是勾欄院裏斷袖分桃的那類小倌。

    想到這, 猶如一聲晴天霹靂!

    怡和郡主腦海中閃出不久前老夫人的擔憂, 一時間驚得愣在原地, 難不成老夫人的猜測竟是真的?!

    清風朗月的太子, 疑似與自家世子有斷袖之好?!

    想到這個結果, 怡和郡主一口氣差點沒上來,端著藥碗的手都在微微顫抖。她頗有些慌張,忙不迭拉著陳皎逼問:“你和太子殿下什麽情況?為什麽牽手!”

    怡和郡主都快發昏了。陳皎還毫未察覺她娘的崩潰,滿腦子沾沾自喜自己要升職加薪了呢!

    她接過藥碗, 慢吞吞地喝藥, 被苦得直咂舌:“沒什麽大事, 是殿下看我傷太重了,安慰我。”

    怡和郡主當即豎起眉毛,凶道:“安慰你?!安慰你需要手牽手?”

    她又不是傻子!

    她想了想,倒也不敢明說,拉著陳皎小心道:“你跟娘說句實話,你和殿下到底有沒有……”

    陳皎正在喝藥,聞言無奈道:“娘你就不要瞎擔心啦,我和殿下之間,是純潔的兄弟情!你不要總是說些這種話來挑撥我們之間的感情嘛。”

    為什麽每次她娘和奶奶見她和太子殿下相處,都會大驚小怪。

    她和太子都是好兄弟,拉拉手怎麽了,男孩子和男孩子拉手也不犯法啊!

    相處一段時間後,陳皎已經大約摸到了幾分太子殿下的性子。雖然對方看起來風度翩翩溫潤如玉,實則卻是性情淡漠,心冷如石,尋常人很難讓他記掛。

    太子殿下性情清冷,現在卻肯主動握她的手,這說明什麽?說明太子殿下對她的信任和看重啊!

    陳皎花費了數月的時間,好不容易打開太子殿下的心房,成為一名受領導看重的下屬。前麵最苦的日子已經過去,她決心杜絕一切可能會挑撥她和太子殿下純潔兄弟情的事物!

    而且她們之前在太子府抱都抱過了,現在拉手更沒什麽大不了啦!

    陳皎內心很有一套自己的邏輯。她態度坦蕩,連帶著怡和郡主原本緊張的心情也跟著放鬆下來,懷疑是自己想錯了。

    怡和郡主回想方才太子望向皎兒的溫柔眼神,一時間憂心忡忡,總覺得哪裏不太對勁。

    難道是她看錯了?

    怡和郡主蹙眉,問道:“你們方才聊什麽了?不許碗裏還有藥!”眼看女兒嫌苦,想偷偷摸摸將藥碗放下,她瞪起了眼。

    陳皎小動作被識破,很失望,悶悶地說:“太子說我這次被牽連受了委屈,他不會忘記我的付出,以後會多多提拔我。”

    若是太子在這裏,估計都要無語了。陳皎說得這些話,和他當時的話一個字都對不上!!

    沒錯,陳皎沒有複述太子的原話,而是根據自己的理解,私下加工翻譯了一番。

    她還理直氣壯,完全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任何問題。畢竟太子殿下說的話,在她理解中就是這個意思啊。

    怡和郡主聽她這麽說,思考後也覺得似乎沒什麽問題。

    她素來覺得女兒千好百好,這次陳皎為太子殿下才會惹來這場禍端。太子若是真英明,便應當好好回報女兒……

    就這樣,在陳皎邏輯的影響下,怡和郡主居然也詭異的隱隱理解了太子和陳皎執手相看這件事,覺得太子是單純慰問謀士……

    她漸漸放下心,也有心思點評道:“皎兒你這次也算是和殿下同甘共苦了。隻要殿下記得你的情,日後除非你犯了謀逆抄家的大罪,他都會保下你。”

    陳皎暢想一番升職加薪的生活,聞言喜滋滋道:“我也覺得。”

    她和太子殿下有過同甘共苦的情誼,日後殿下登基,她就是權傾朝野的天子近臣。到那時,她看誰不爽就偷偷給誰進讒言!

    見女兒一副官迷的樣子,知道她勵誌要做奸臣的怡和郡主忍不住覺得好笑,隨後又不由感到心酸。

    長安城中和陳皎年紀相近的高門貴女,大多都待字閨中,成日操心的都是些秀藝賞花詩宴。她女兒卻要為了前程整日風裏雨裏的奔波,戰戰兢兢在暗流湧動的皇權博弈中周旋,明明是身份高貴侯府嫡女,卻不得不放下身段去討好太子。

    想到這,怡和郡主垂下眼。她這些心思從不對外人言語,也不會對陳皎說出口。

    她知道陳皎活得開心,每天去太子府比誰都積極。所以盡管她心疼對方,卻不會在這種時候給女兒潑冷水,帶著對方和她一同自怨自艾。

    她要做女兒的後盾,而不是拉對方的後腿。

    陳皎喝完藥,便有些困了。怡和郡主見她睜不開眼,給她蓋好被子便準備離開。

    今天發生的事情太多了,陳皎現在最需要靜養身體。

    就在她離開時,昏昏欲睡的陳皎忽然睜開眼,說:“娘,我如今已是太子黨,又和五皇子關係本就不佳,得罪了他……”

    聽到五皇子的名字,怡和郡主臉色頓時冷了下去,明顯已經知道這次是五皇子從中作梗,才害陳皎被陛下懲罰。

    陳皎打著哈欠,小聲道:“我聽太子殿下言語,他這次不會輕易放過此事。若是他想做什麽,你跟祖父他們說一聲,便說是我的意思,讓他行個方便。”

    趁他病,要他命。這個虧她吃了,就得加倍還回去。

    陳皎不知道太子準備做到何種地步,但祖父老謀深算,她的話傳給出去,對方自然知道要做什麽。

    有了祖父的幫助,陳皎相信太子黨不會讓她失望。

    今天明麵上是她一人受罰,實則卻是所有太子黨都身在險境。五皇子不久前坑了陳皎,誰知道下一個會是誰?

    怡和郡主顯然也知道陳皎的意思,道:“娘知道你的意思,你先休息,這些事自有我們來操心。”

    陳皎也不再堅持,點點頭便安心倒頭睡了,她今天是真的困了。

    怡和郡主轉過身,麵無表情。

    五皇子害她女兒,她便要他的命!

    ——

    數日後,一起震驚朝野的密報呈到皇帝麵前。

    豫州太守在山路上查封一批盔甲,無論是哪朝哪代,私運武器都是重罪。

    茲事體大不敢耽誤,當日豫州太守百裏加急上報朝廷有人謀逆。而被抓捕到押送盔甲的校尉,乃是領軍府下的校尉。

    當日校尉便被押進大牢拷問,據他供認,他是替統領十二衛府兵的威武侯運送盔甲。

    當朝文官設有三省六部,武將卻是分為兩府十二衛。兩府負責守衛皇宮,保護皇帝安全;十二衛則是駐紮長安,負責保護京都。

    從字麵來看,很容易得知兩府充當的是禦前侍衛的角色,而十二衛才是長安城中實實在在擁有大批兵力的主衛軍。

    換而言之,統領十二衛軍的威武侯,掌握了長安城的絕大部分兵力。這個位置帝王隻敢交給心腹中的心腹,威武侯能被提拔,其中不免有他的親妹妹,在後宮頗為受寵的雲貴妃的功勞。

    就在事發當日,皇帝震怒不已時,朝中又有另一名官員揭發威武侯私自藏匿兵器,意圖和五皇子謀反。查處後,果然在對方家中發現藏匿的大批兵器。

    當朝嚴令禁止私運武器,尤其是掌管將士的將軍,一旦發現便按謀逆處置。威武侯私藏兵器許久都沒被發現,是因為他本就掌管此事。

    牽扯到十二衛統領以及五皇子,朝中上下嘩然。

    此事一出,威武侯當日便下了獄,五皇子府上也被團團圍住,軟禁在家中的五皇子當日便病了,焦急等待陛下召見。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場“謀逆”的緣由。

    五皇子和太子的鬥爭愈發激烈。尚書中書門下三省中,太子黨便占去其中之二。

    太子外祖父乃是尚書令,負責統管六部,權力之大又被稱為右相。中書省侍中協助皇帝處理政務,不久前陳皎在太子府上因一杯茶無意間得罪此人,後又重歸於好。

    中書省和尚書令都由太子把控,五皇子能跟太子叫板,爭奪皇位,便是憑仗他這位位高權重的大將軍舅舅。

    母族是皇子天然的後盾,同時卻也是容易被攻擊的短板。

    五皇子立身安命在於兵,要想跟把控朝堂的太子鬥法,自然要掌控兵權。早在一年前他便暗中囤積武器,好為兵變做鬥爭。

    他一直進行的非常隱秘,藏匿東西也都是隻有身邊親信才知曉,不料馬失前蹄,不但運送盔甲的親信被抓,就連藏匿武器的地點也被找了出來。

    事情出的這麽巧,五皇子再不知道自己著了太子的道,他就是天下第一的傻子!

    可恨他被軟禁府中,氣頭上的父皇不肯召見他,五皇子心急如焚,又氣又急。

    事發突然沒有半點風聲,否則他就是跟舅父強行反了,也有幾分勝算!總不至於像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與此同時,宮中。

    老皇帝坐在上首,麵色駭人,太子站於階下,神情淡淡。

    一夜之間,老皇帝看起來蒼老了數歲。他坐在上首,注視著自己這個兒子,像是第一次看清對方。

    半響,謝仙卿率先開口,語氣沉穩道:“不知父皇喚我前來所謂何事?”

    老皇帝冷笑,“你心中難道不知?!”

    謝仙卿麵色淡然,恭敬道:“威武侯仍在獄中,滿朝文武皆在觀望,父皇準備如何處置五弟?”

    皇帝終是壓抑不住,已是怒極:“處置?朕把他殺了你最心喜吧!”

    他忽然站起身,用力將桌上的折子朝著下方的謝仙卿砸去,怒罵道:“手段狠辣、心機深沉、謀害胞弟、好、好!你真是朕的好兒子啊!”

    奏折狠狠砸在謝仙卿身上,他卻紋絲不動,神情半分變化沒有,仿佛被斥責怒罵的人不是自己。

    皇帝怒喝道:“你想要朕如何處置你的兄弟,我的兒子!抬起頭來,回答朕!”

    謝仙卿抬起頭,語氣平靜:“要如何處置他以及威武侯,從來都是父皇您做決定。”

    他太平靜了。

    一舉掰到爭奪皇位的敵人,使對他不滿的父皇大受打擊,在政治上取得更大的權力……很少有人能在這種情況下,克製住自己的喜悅。

    但謝仙卿做到了。他仿佛置身事外,好似整件事情都與他無關。

    正是因為這樣,怒極的皇帝詭異的冷靜下來。他注視著從頭到尾都極為淡然的太子,竟然生出了一絲恐懼。

    他重重坐落在龍椅上,良久沒有出聲,不知何時謝仙卿已經離開,偌大的宮殿隻留下他和內侍。

    皇帝神情怔怔,良久自嘲道:“我倒是想放了他。”

    他知道這是一場陷害,甚至是預謀已久的算計,就連自己也是被算計的一環。

    他知道太子是主謀,知道五皇子是無辜的,至少現在他並不打算謀反。

    但他還是不能放過五皇子。他甚至要如謝仙卿所預料的那樣,從重處置威武侯。

    老皇帝當然偏愛五皇子,甚至想過要將皇位傳給對方,但他絕不能允許對方有謀逆之心!

    他不是不懂五皇子為什麽這麽急,太子如日中天,但他依然無法接受自己信任的兒子密謀謀反!

    當他今日看見那些武器時,才觸目驚心。長安城中,天子腳下,居然已經囤積了如此多武器,若是哪天五皇子和威武侯想要反了,他恐怕隻能退位做太上皇。

    皇帝認為自己身體還不錯,至少還能再活十幾年。若他願意舍棄權利退位,也不會要和太子鬥法。

    所以謝仙卿方才說的那句“取決於您”,便是早就預料到了他的顧慮和恐懼。

    皇帝明知自己被算計了,卻還是會如此。

    傍晚,威武侯在獄中畏罪“自殺”。他死前認罪伏法,宣稱一切都是自己的主意,五皇子對此毫不知情。

    威武侯一人承擔責任,被判抄家流放,雲貴妃被打入冷宮,一個家族就此倒下。

    五皇子洗清了謀逆的嫌疑,沒有被貶為庶人,劫後餘生卻並不感到開心。

    沒了舅父,他徹底失去了和太子博弈的資本,又因為有意圖謀逆的前科,他恐怕也失去了父皇的信任和看重,沒有了繼承皇位的機會。

    五皇子萎靡不振失魂落魄,後來更是宣傳病了閉門不出,再也沒有平日的張揚。

    成王敗寇,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威武侯倒下,十二衛也迎來大清洗,在永安侯的幫助下,太子黨趁機安插了不少人進去。

    老侯爵當年陪高祖打江山,後來功成身退,臨走前卻也留了心眼,在軍中留下的人脈布局。

    永安侯府如今還能屹立不倒,被眾多皇子瞧在眼裏,便是因為大家都懷疑他當初在軍中留了後手,這次果然也印證了大家的猜想。

    自古以來,權力廝殺背後四個字,都是無數人的鮮血。

    在五皇子和太子兩人之間,所有人都認為前者更狠毒凶殘,是一條毒蛇。大家的眼中,太子從來都是風光月霽、溫潤如玉的翩翩公子,他待人和善禮賢下士,端是仁君之相。

    然而此次太子雷厲風行地斬斷五皇子繼承大位,一時間內,朝中上下一片膽寒,為之心驚不已。

    能準確找到五皇子藏匿兵器位置,又能“恰好”堵截到運輸的兵器的校尉,可見太子早在五皇子身邊安插了人手,對此事布局已久。由此可見太子手段殘酷,心機之深沉。

    ……

    陳皎在家裏休息時,太子便雷厲風行地替她收拾了五皇子。此次太子黨大獲全勝,朝堂中腥風血雨,引發這場動亂的永安侯府卻異常安靜。

    說起來,永安侯府最近幾天可是有些倒黴,唯一的嫡子被聖上厭惡懲戒,永安侯也因此禦前請罪辭官。

    在外人看來,永安侯府最近必定是愁雲慘淡。但其實內裏氣氛還算和諧,一家五口人,四個人湊在一起關著門罵皇帝。

    作者有話說:

    這段博弈參考了著名的李建成謀逆案。

    隻是權鬥有參考,強調一下:架空朝代,人物沒有原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