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商議 ◇
作者:一七令      更新:2022-09-12 09:48      字數:3255
  第126章 商議 ◇

    ◎得到的地五五分成◎

    馮慨之揣著手站在張崇明旁邊, 低聲道:“也不知這燕國究竟打的什麽主意?”

    “興許與咱們有利。”

    “便是一時有利,可就怕後患無窮啊。”

    馮慨之從來就沒信過燕國的人。他年輕的時候出使過燕國,那邊民風剽悍, 百姓都善勇好鬥。當時馮慨之便暗暗心驚, 還慶幸燕國同夏國離得遠,要不然就衝他們這性子,早晚是要揮兵南下, 直接將夏國撕了吞掉。

    他們夏國雖然也不缺漢子,但是同燕國人比起來還是差了一大截。真要打起來, 多半還是打不過的。

    馮慨之提心吊膽的這會兒,燕國的使臣已經被請過來了。且來時行色匆匆,一身風塵, 臉上都帶著倦色。想來是一路趕過來的,到了臨安之後後連片刻歇息也不有, 直接來了福寧殿當說客了。

    為首的蕭瑾認得。

    是之前來過的賀辭賀丞相。

    “賀辭,他來做什麽?”馮慨之小聲道。

    “不管做麽,都不能讓他們占便宜。”張崇明回道。

    張崇明作為一國丞相,此刻主動上前替蕭瑾迎了迎, 一麵見禮一麵寒暄:“原來竟是賀丞相, 賀丞相遠道而來, 怎麽不提前說一聲?”

    “冒昧造訪,實在慚愧, 不過此事甚急, 我等也不得不失禮了。”

    張崇明笑而不語, 更不接茬, 伸手引人入殿。

    因來人是賀辭, 蕭瑾多少客氣一些, 見他神色不佳,便讓他先下去梳洗,一麵又讓人準備酒宴。

    賀辭竟也沒拒絕。方才那般的火急火燎的,眼下真進了宮、見了蕭瑾之後,他似乎又沒有那麽著急了,真就下去洗漱了。

    馮慨之還在揣測對方的意圖。

    依他看,這人才那麽風塵仆仆的樣子無非就是做給他們看的,平白無故地想讓他們緊張起來,顯得燕國使臣待會要說的事情有多重要似的。

    嗬嗬,他倒是要看看有什麽要緊的事情,還值得做出這樣一一出戲來。

    然而很快,馮慨之就明白了前因後果。

    “什麽,你說齊國欲同燕國結盟?”馮慨之失聲問道。

    酒過三巡,君臣幾個都十分端得住,沒有主動詢問。賀辭見他們老神在在地坐著,便知道不能再等他們先開口了,於是主動拋出了這麽一個驚天大消息。轟得馮慨之腦子一木,半天沒反應過來。

    齊國真是好大的狗膽啊,真就這麽恨夏國嗎?當初攻打齊國的時候也有燕國的份兒,燕國對於齊國的覬覦,那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這麽著,齊國還甘願與燕國結盟,蠢不蠢啊?

    賀辭顯然也深知齊國的愚蠢,他將齊國送過來的國書轉手呈給蕭瑾:“此乃齊皇遞交我朝的國書,上麵是齊皇的親筆書信,做不得假,還請您過目。”

    張德喜躬身取過,遞給蕭瑾。

    蕭瑾匆匆瞥了一眼,沒看出來這究竟是誰的字跡,畢竟他又不認識齊皇的字。

    倒是張崇明瞧了一眼便衝著蕭瑾點了點頭。

    這確實是夏國那位狗皇帝的字,張崇明敢肯定。不過這狗皇帝倒是奸詐,在信中百般蠱惑,還將夏國上下貶得一文不值,又說夏國巨富,朝野上下皆經商,得夏國錢財可保十年無憂。

    這種話都說的出來,真是個卑鄙小人。

    蕭瑾了然,他將國書退下:“難為賀辭丞相日夜兼程,原來是因為這件事,丞相大人受累了。”

    燕國能把齊國的國書送過來,究竟什麽意思已經很明顯了。燕國在齊國和夏國之間,選擇了夏國。這其實很正常,稍微有腦子的都知道該選擇誰。夏國與燕國距離太遠,就算有朝一日燕國攻下了夏國,也得花很大的力氣來治理,但是齊國就不一樣了,離得近,兩邊的風俗也有相近的地方。若能將齊國收入囊中,燕國便能趁機在中原培養勢利。

    不過,這結盟得看誰先提起來。先提出來的便是有求於人的一方,自然也得讓出更多的利益來。

    所以蕭瑾不急,他絕口不提齊國的對夏國的惡意,隻漫不經心地問道:“此時朕已知曉,隻是不知,燕國眼下派丞相過來意欲何為?”

    賀辭道:“乃是因為我家主上極為欣賞陛下,不願讓您著了齊國的道。齊皇愚鈍,我家主上不屑與他為伍。”

    “欣賞朕?”蕭瑾知道這都是屁話,原文裏這位男主是個傲氣的,其餘三國裏頭就沒有一個皇帝是他瞧得上的,尤其瞧不起亡國的夏國皇帝,也就是他。

    如今雖未亡國,可蕭瑾自問並非英雄,也沒有做出什麽驚天動地的偉業,就男主那個傲氣的性子,能欣賞他才怪呢。

    這話也就聽聽,當真就沒有必要了,蕭瑾繼續道:“勞煩丞相回去給朕帶句話,權當是多謝燕皇欣賞了。”

    賀辭:“……”不對,就這?就沒了?

    他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按理說,蕭瑾不應該順勢說下去麽?

    可賀辭等了半天也沒等到別的。

    沒辦法,賀辭也有些摸不清蕭瑾的路數了,於是他迫不得已開始直接起來,這對一向喜歡拐彎抹角讓別人猜測他意圖的賀辭很不友好。

    她試探道:“齊皇欲滅夏國,您就不生氣?”

    “朕生氣啊。”蕭瑾道,他就是不接茬,生氣有什麽用呢?要是生氣真能把人氣死的話,齊皇早就不知死了多少次了?

    賀辭沉默了一會兒,終於還是直接表明意圖了,“您就不想同燕國聯盟,共同伐齊?”

    “伐齊啊……原來如此。”蕭瑾誇張地擺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賀丞相千裏迢迢地趕來臨安,是為了求兩國結盟啊。”

    賀辭被這個“求”字給刺了一下。

    心裏不愉,但賀辭也沒甩臉色。燕國自然是不怕齊國的,但是若要徹底吞下齊國,仍舊有些難度。眼下若能與夏過結盟,無異於是最好的辦法,能一舉殲滅齊國,進而瓜分中原諸府州。

    甚至,他連銀子都不用愁了,夏國有錢也有人,與齊國動手起來也方便,有他們幫襯著,燕國想要攻下齊國並非問題。

    賀辭壓下那點微妙的不平衡,笑著道:“並非是求,而是商討,齊皇對您恨入骨髓,千方百計想要滅掉夏國。如今更是已經備好了兵馬糧草,日日操練。夏國雖國力日盛,但究竟是不是齊國的對手也未可知。不若夏國與燕國聯手,共禦外敵,也能保夏國一份安寧。”

    張崇明接到蕭瑾的目光,立馬變明白了他在意的是什麽事,於是站出來,人變得倨傲了幾分:“若按照賀丞相所說,來日果真攻下齊國,這城池應當怎麽分?”

    賀辭複問:“張丞相覺得應當怎麽分?”

    “賀丞相遠道而來是貴客,還是您先說說看吧。”

    “客隨主便,還是您先說說看吧……”

    兩個人拉拉,言語上打著機鋒,最後還是張崇明這邊嘴皮子更利索一些,壓下了賀辭。

    賀辭再三踟躕,推翻了之後“六四分”的想法,決定“五五對分”。不管攻打了多少地,都有夏國和燕國兩國平分。

    如此,張崇明跟馮慨之才終於消停了一些。

    賀辭試探地看向蕭瑾。

    蕭瑾卻道:“此事關係甚大,容朕考慮一日。”

    賀辭也不意外,夏國態度越是謹慎,賀辭心裏反而越放心。

    張崇明他們還想留下來一同商討,沒多久也被蕭瑾給攆出去了。

    他深知,自己不是一個喜好殺怒的人,性子與其說是溫吞不如說是有些懦弱。一旦兩國開戰,必定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他最見不得這樣的情況。但若是步入了這個局,以後任人擺割的就是夏國自己。與其做砧板上的魚,不如拿起刀,將自己主動攪進去這風雲變幻當中?

    他又不是沒本錢。

    說起百姓們,蕭瑾能顧得住夏國百姓的生死就已經很不錯了,至於別的,他也顧不來。身在亂世,總想著偏安一隅是絕對不可能,一年兩年能夠縮在江南這邊不出頭,可時間久了就不一樣了。

    罷了罷了,蕭瑾心想,就算滅了齊國也行,反正跟他沒有多大的幹係。

    第二日一早,蕭瑾便再次召見賀辭,答應了兩國結盟,並且當場簽好了文書。

    賀辭不曾想蕭瑾竟然這麽幹脆,他本來還想著有幾日好等的。

    然而蕭瑾還有更幹脆的,送走了賀辭之後,蕭瑾便又急忙叫王從武過來。

    人進來之後,蕭瑾立馬叫宮人退下,又問:“往尚書,如今咱們夏國究竟有多少兵力?”

    “約莫五十萬。”

    蕭瑾躍躍欲試:“那你說,若用這五十萬的大軍攻打齊國,能否旗開得勝?”

    早就聽聞此事的王從武一點都不驚訝,隻說:“怕是有些難。”

    蕭瑾又問:“那再加上一個燕國呢?”

    “怕他們與咱們不是一條心的。”

    蕭瑾唉聲歎氣,果然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蕭瑾還不願放棄,於是又說:“那加上火炮呢?火炮你們造了多少了?”

    這話可就問到王從武的心坎上了:“回稟聖上,火炮這些年一直在造,從未斷過。”

    “那正好,這回必叫齊國嚐嚐苦果。”蕭瑾希冀地看向王從武:“朕希望,三個月之內,夏國的軍隊至少要攻進齊國的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