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賑災
作者:一七令      更新:2022-09-12 09:48      字數:3356
  第11章 賑災

    ◎壞人得由別人來做◎

    馮慨之陷入了長久的深思中。

    人生幾十年,馮慨之從來沒深思過這種費解的問題。他一向都是跟著張丞相,從不論對錯。

    所以,究竟是對是錯呢?

    張崇興一直給他使眼色,想要讓他再求求情。這滿屋子裏麵,唯一有可能給他求情的就是馮慨之了。可到最後他也隻是媚眼拋給瞎子看,白忙活了一場。

    馮慨之沒空搭理他。

    張崇興不管怎麽折騰,人還是被拿住了。

    這個江寧縣知縣的位置暫時空了下來,不過也不礙事兒,不管王從武還是韓仲文,甚至連馮慨之都能暫頂一下知縣的職。

    人抓起來了,縣衙也被蕭瑾掌控起來,準確的來,說是被王從武帶過來的士兵給掌控了起來。縱然這縣衙裏頭還有張崇興的舊部,但是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他們的反抗委實有點可笑了。

    連張崇興都沒有反抗的餘地,更何況是他們呢?況且,蕭瑾還十分有心機地放出話,說江寧縣知縣本來就是能者居之,誰若這些日子表現得好了,沒準這知縣的位置就到手了。

    招數不再新,管用就行。蕭瑾這一拱火,便徹底將這些人跟張崇興擺在了對立麵。知縣這樣大的誘惑,試問誰不想要?

    如此一番下來,所有人都消停了,這不禁讓馮慨之細思極恐,因為他發現自己越發看不透蕭瑾了。

    不過這個張崇興雖然抓住了,罪名卻還沒有定。蕭瑾還想著把事情查得更清楚一點,證據確鑿的話,京城的那一位就無話可說了。

    事兒都辦的挺好,一切遂了蕭瑾的心意,隻是很快韓仲文便發現——馮慨之有些不對勁起來。

    韓仲文雖然也覺得馮慨之辦事兒糊塗,但是人並不壞,起碼並沒有害過他,所以私底下兩個人關係也還不錯,能說得上幾句話。見他魂不守舍的,韓仲文便關心了一句:“你這一晚上究竟是怎麽了?神色恍惚的。”

    馮慨之撓了撓臉頰,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被小皇帝給問住了。

    今天發生的一切都一切出乎他的意料。在馮慨之這兒,蕭瑾一直以來都會冠上亡國之君的名頭,所以他不管做什麽,馮慨之都會覺得他在胡作非為。但是出宮之後,尤其是經過這幾天的近距離觀察,馮慨之突然發現,事情好像不是他想的那麽簡單,就好比今天這個事,這個小皇帝還是有點想法的,亦很能擾亂人心,他自己就被那句“從來如此,就一定是對的”給擾得心神不寧。

    因為從前他一直覺得是對的,從來都是如此,旁人也是那麽做的,為什麽他不可以?

    但是今日來到江寧縣的時候,他確實被觸動了心弦。以至於今兒被反問的時候,馮慨之竟然開始反思起來,從前的是不是想錯了。從來如此也好,順勢而為也罷,真的是對的嗎?

    馮慨之想不通,也說不出。他坐了下來,同韓仲文推心置腹地問了一句:“你覺得……咱們這個新皇是個什麽樣的人?”

    這話問的。韓仲文仔細的看了一眼四周,確定身邊沒有別的人才放心地說:“從前且不論,就以如今來看,多半是故意藏拙了,不可小覷。”

    “是吧!”馮慨之拍了一把大腿,神色激動。

    終於找到了知音,他也是這麽以為的!

    可馮慨之又一事不解:“大行皇帝又沒有別的子嗣,他藏拙給誰看呢?”

    韓仲文也想不通。

    馮慨之突然眼眸一亮,他明白了:“這必定是藏拙給我們看的!”

    “你?”韓仲文挑眉,你配嗎?

    “必定如此!”馮慨之深信不疑,且暗自給蕭瑾腦補了一番。從前藏拙是為了糊弄他與張丞相,為了讓他們放下警惕心,如此他才能安安穩穩地登基。如今不裝了,乃是要震懾他,並且借此敲打張丞相!試問朝中還有誰沒有這樣的能耐讓小皇帝如此警惕,那必然隻有張丞相跟他呀。

    果然,小皇帝還是提防著他呢!

    韓仲文見他越想越激動,笑了笑,覺得多說無益了,他愛怎麽想怎麽想吧。

    太過看得起自己,也是個毛病。

    馮慨之自己說服了自己,從此之後,他便覺得蕭瑾身上多了一重高深莫測的色彩,讓人看不透。他甚至已經開始懷疑那所謂的張真人究竟有無道行了。

    翌日,蕭瑾依舊帶著他的三位尚書加上蘇仿去江寧縣轉了一圈。沒有了礙事兒的張崇興,他此行還算順利,也真正見識到了此次地震的後果。

    這回地震死傷了不少人,因為醫館的藥材不夠,所以不少傷著的人最後也死了。張崇興這個父母官不願意接手喪葬之事,覺得給這些人辦喪事既費錢也晦氣,於是請了寺廟中的一個小僧人宣揚了一下火葬的好處,最後不管不顧直接把這些屍體拉到寺廟,一把火全都燒了。

    這件事情觸犯了眾怒。

    韓仲文聽聞此事後對張崇文的厭惡更深一層,還在蕭瑾耳邊進言,說要嚴懲張崇興。

    可蕭瑾卻覺得,這家夥終於做了一件好事。蕭瑾說了一句公道話:“這張崇興實行火葬的出發點雖說不堪,但是在如今看來不失為一個好法子,既省事方便,最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瘟疫發生的可能。”

    馮慨之跟韓仲文麵麵相覷,王從武問:“怎麽還牽扯到了瘟疫?”

    “多看史書就知道,大震之後多半會有疫情。一旦死傷的人過多,水源受到了影響,便極有可能會產生病災,常見的就是瘟疫。疫情肆虐下,再想要控製災情那就難了。眼下一把火都燒了,殘忍是殘忍了一點,卻從源頭處直接杜絕了這個可能。”

    韓仲文恍然大悟:“您這麽一說,臣倒是想起來確有此事。”

    蕭瑾深思片刻,小聲說:“看來,張崇興還得先放出來。”

    王從武耿直道:“現在放他出來豈不是添亂麽,他能做什麽?”

    “他的用處可大了去了。”蕭瑾背著手,慢慢往前,嘴裏道:“地動之後,不僅死去的屍體要火化,那些死掉幾日的家禽家畜乃至野生的牲畜也得火化。隻是這些家禽都是肉,老百姓必然舍不得,至於已經逝去的親人,那就更不用說了,想要他們心甘情願地火葬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可不火化了也不行,這種‘留名’的好事兒,就讓張崇興來吧,一回生,二回熟麽。”

    反正他肯定是不會下令的,“好人”還得留給張崇興來做。

    短短幾句話,叫馮慨之聽得心裏發毛,這小皇帝心原來這麽黑!

    在城中轉了轉之後,蕭瑾對這裏的情況有了大概的認知。

    江寧縣有兩千三百戶,人數破萬,此次地動大約折去了十分至三的人口,臨近的縣城也損失了一些人口,不過比起江寧縣並不算多。死去的多是老人孩童,地震發生時來不及躲,被埋在了廢物中。

    縣城內外有半數的房屋都倒塌不能住人了。如今已經是九月,眼下最要緊的是趕緊修改房屋,如若再拖,拖到冬天,這批無家可歸的人就會被生生凍死。

    好在蕭瑾這回帶的士兵都有力氣,蕭瑾同韓仲文幾個商議一番,很快選好的地方,決定建房子。

    除此之外,他還征調建康府的士兵,替這些災民鏟平了家中廢物。將家裏值錢的東西盡可能的挖出來,也盡可能的減少他們的損失。

    另外帶過來的幾千士兵,則全部用來蓋房子。這建房子的活也不是光靠他們,蕭瑾還征調了縣城裏頭所有無家可歸的壯丁,讓他們都過來幫忙幹活,每日供其一日三餐。

    以工代賑的方法,無論如何都不會過時。

    若是老弱婦孺家中又無男丁的便收入悲田園,也即收養鰥寡孤獨的收容院裏頭。因屋子不夠,蕭瑾直接征用了張崇興貪來的部門宅子充當悲田園,給了這些老弱婦孺容身之所,且讓他們每日做些衣裳鞋子換取工錢,計件收費。

    雖稍稍低於市價,但因為吃穿不愁,所以這些人待在悲田園裏頭待得十分安逸?

    糧食是常平倉的糧食,不用花錢,做衣裳鞋子賺來的錢,加上蕭瑾籌來的錢,足夠買下建房子的木料了。

    蕭瑾算了一下,這屋子大概要蓋上兩個月,這些人每日來這裏做工,晚上再去臨時的收容點睡覺,起碼是不愁吃的,也沒有什麽可花銷的地方,等來日分到了房子,便可以重新開始了。

    在這邊監工監了幾日,就在馮慨之以為蕭瑾會一直穩紮穩打地紮根在這裏時,蕭瑾這日早上突然換上了一身勁裝,準備出門。

    “您要去臨淮關?”王從武有些遲疑,“那是邊境,您去那兒作甚?”

    “反正離的也不遠。你也說了那是邊境,既然來了,總該要看一看夏國邊境的守備到底如何。”

    王從武信心滿滿:“那自然是不差的。”

    是麽?蕭瑾心裏打了個問號,既然真的不差,那兩個多月後齊國為何還會那麽輕輕鬆鬆就收掉了夏國?

    “去看看吧。”蕭瑾一錘定音。

    臨淮關是沿水而立的古城堡壘,再往北便是齊國。西夏同齊國以淮河為界,這臨淮關便成了夏國北疆的濱城要塞,地理位置極為緊要,易守難攻。可以說,一旦齊國攻破臨淮關,江南腹地便是他們的掌中之物。

    蕭瑾執意要去,其他兩人隻以為他要去那邊透透風,唯有馮慨之不淡定了,他覺得,蕭瑾也許,可能,大概真的知道了些什麽。

    作者有話說:

    馮·腦補帝,慨之:小皇帝深藏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