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西夏的由來
作者:昌令      更新:2020-05-27 08:12      字數:2467
  在賀蘭山下的黃河之畔,距離河套地區以南的兩百公裏,有一座城市,名叫興慶府,又叫興州,在後世它有個美麗的名字叫銀川。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黨項族首領李德明將其都城由靈州遷至此地,大修宮室,修建都城。

  後李德明之子李元昊在此登基稱皇帝,以此地為首府,建立大夏國,自此與遼、宋三分天下,史稱西夏。

  說起這西夏,其祖先乃是原居於四川北部鬆潘高原上的黨項人,後來因唐朝與吐蕃的戰爭,一部分黨項人舉族內遷至靈州、鹽州、慶州、夏州、銀州、綏州、延州一代,成為了黨項平夏部族。

  到了唐僖宗時期,黨項部的首領拓跋思恭因幫助朝廷平叛黃巢起義有功,被封為夏州節度使,賜姓為李,封“夏國公”,管轄夏、銀、綏、宥、靜五州之地,李思恭管轄的地區改名為定難軍,從此其後代便改姓為李並世襲夏國公爵位領定難軍節度使或夏州節度使。

  後來五代十國,天下大亂,黨項拓跋李氏不論中原是誰掌權,一律俯首稱臣。

  宋朝與西夏的戰爭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

  當時李繼捧繼任第十代夏州節度使,家族之內發生矛盾,於是李繼捧便親自前往東京朝見太宗,自願舉族入京,獻出五州之地。

  但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拒絕入京,借故遁走,逃到夏州東北三百裏外的地斤澤,集結武裝襲擾宋朝邊境。

  李繼遷此人可以算是打不死的小強,屢次進犯宋朝邊境,屢屢大敗,偏偏每次運氣都極好,總能夠隻身逃脫,然後又在當地豪強的支持下招兵買馬卷土重來。在與宋朝的對戰中,還慣用詐降之計,誘殺大將曹光實,搞的宋朝損兵折將、不堪其擾。

  宋真宗繼位之後,為了息事寧人,割讓五州之地還給李繼遷,從此默認了西夏的獨立。

  鹹平五年(1002年),慣用詐降的李繼遷與吐蕃會盟,結果遭到吐蕃人的暗算,被人射傷,不治而亡。

  此後李繼遷的兒子李德明繼承父業,南擊吐蕃、西擊回鶻,拿下河西走廊,拓寬了黨項族的生存空間。

  再之後,西夏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皇帝李元昊建立大夏國,創造文字,立文武班,規定官民服飾,並頒布禿發令。

  當時在位的宋仁宗不願意承認李元昊的帝位,並且下詔“削奪賜姓官爵”,停止互市。

  李元昊頻繁派出細作到邊境刺探軍情,煽誘宋朝境內的黨項人和漢人附夏。公開斷絕了西夏同宋朝的使節往來,向宋朝送去“嫚書”,在“嫚書”中指責宋朝背信棄義,挖苦宋軍腐敗無能。

  於是西夏和宋朝的開戰無可避免。

  但隨著兩國之間連續發動了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宋朝幾乎每戰必敗,徒耗國力,便被迫與西夏簽訂慶曆和議,西夏向宋稱臣,宋朝每年賜給西夏歲幣銀七萬兩、絹十五萬匹、茶三萬斤。

  而在宋朝與西夏的戰爭中,遼國又乘機要挾宋朝,宋仁宗被迫增加了每年二十萬的銀帛。

  李元昊與宋仁宗的這次數次交鋒,成為了兩國命運轉折點的開始。

  宋朝這邊,宋仁宗發現了宋朝存在的各種隱患,決心改革,於是有了後來的慶曆新政,慶曆新政的失敗又導致了後麵熙寧變法的改革重啟,最終導致了北宋後期的黨爭之禍。

  而西夏這邊,李元昊由於數次擊敗宋朝,日益驕縱,煽動遼國西部與西夏接壤地區的山南黨項部族叛遼歸夏。

  就在宋夏議和的同年四月,遼山西五部節度使屈烈等舉部投夏,遼責令歸還,元昊不給。五月,遼興宗派兵征討叛遼的黨項族,元昊出兵援救,殺遼招討使蕭普達等。

  遼興宗大怒,抽調數十萬大軍,以“夏人忘恩背盟”為由,發動遼夏河曲之戰,結果由於輕敵,先勝後敗,無功而返。

  與宋遼之間大戰的勝利,助長了李元昊的暴橫淫縱,甚至將太子寧令哥的妻子納為妃子。

  太子不堪其辱,趁著節日之時揮刀將李元昊的鼻子削落,李元昊血流不止而亡,太子也因為弑父被大臣沒藏訛龐處死,改立自己的外甥、李元昊的幼子李諒祚為帝,從此開啟了西夏太後和外戚專權的傳統。

  而此時,西夏的皇帝是李諒祚的孫子李乾順,他上位之時隻有三歲,母後梁氏是其父李秉常的皇後梁氏,人稱小梁後,其祖母是李諒祚的皇後梁氏,人稱大梁後。

  大梁後自拱化五年(1067年)李諒祚死後便一直操縱西夏國內的大權,直到永安二年(1099年)小梁後被遼道宗耶律洪基派人鳩殺,梁氏整整掌權西夏三十三年之久,期間為了將國內反對的聲音轉移至,對宋朝發動了大小戰事五十餘次。

  而此時正趕上宋神宗與哲宗執政,推行變法,使得國力較仁宗得到顯著提高,反觀西夏政治腐敗、軍隊孱弱,兩國攻守之勢逐漸發生反轉。

  李乾順和趙佶年歲差不多,到了李乾順徹底親政之時,趙佶同樣接替了哥哥哲宗趙煦的皇位。兩位年輕的皇帝一樣展望天下,躊躇滿誌,想要將自己的王朝建立地更加美好。

  但不同的是,李乾順接手的西夏是個被梁氏玩破的爛攤子,他隻能並且減少賦稅,注重農桑,興修水利,緩慢增長國力。

  而趙佶接手的是父兄兩人留下來的磊磊戰果。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趙佶自然不會傻到給西夏休養生息的機會,繼續按照父兄製定好的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戰略方針侵蝕西夏,終於收複河湟、隴右各州,建立隴右都護府,滅亡西夏指日可待。

  西夏李乾順看到此景自然憂心,於是派遣自己身邊的風淩衛將軍拓拔黎率領一部分風淩衛前往宋朝的開封,意圖攪亂宋朝局勢,為自己贏得生存空間與時間。

  隻是,他的這個想法注定要落空了。

  “陛下!拓拔將軍他們……全軍覆沒!”當風一帶著這個消息回到李乾順的身邊之時,李乾順手中批改奏折的筆驀地掉落在地。

  連他最後的底牌風淩衛都失敗了,除非老天保佑天降災禍使宋朝大亂,否則他隻能困獸猶鬥了。

  作者的話:這章是為了交代西夏和北宋百年戰爭的來龍去脈,西夏之所以能活這麽久,與它在遼宋之間反複橫跳脫以及良好的地理位置不了幹係,使得宋遼兩國都不敢輕易舉全國之兵攻伐。

  而這種反複橫跳的操作就是遺傳於喜歡玩詐降的時候李繼遷這廝。

  你可以說他們頑強有骨氣,屢敗屢戰,但站在宋朝的立場來看又覺得十分惡心,估計曆代宋朝皇帝都被他們惡心到不行,所以都想著錘死他們。

  反觀遼國就友好多了,給錢我就跟你和平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