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佛道之爭
作者:昌令      更新:2020-05-10 08:31      字數:2240
  趙桓見趙楷眼神越來越犀利,暗道失言,明白剛才自己的那句話引起了趙楷的注意,於是哼道,“我好心請三弟回宮休息,既然三弟不領情,那我也就不強求了,告辭!”

  趙楷看著趙桓遠去的背影,麵無表情。

  他的內心還是覺得太子應該與趙英沒有過多的牽扯,也許是因為趙桓怕自己被趙英拖累,才閉口不言,但在真相出來之前,也存在趙桓、趙英二人勾結的可能。

  要趙桓配合他調查,那幾乎不要想了,要不派人暗中查一下太子?

  想了一下,趙楷還是覺得算了,調查太子這種事情,牽扯太大,萬一傳出去反而會成為群臣攻擊自己的把柄,說自己恃寵而驕,恣意妄為,欲圖不軌。

  待自己抓住趙英之後,太子有沒有問題就再清楚不過了。

  想到這,趙楷就是一陣火起,都怪張嚴那個蠢貨,白白放走趙英,東跑西跑瞎忙了一個晚上。

  現如今趙英遁去,如泥牛入海,又會易容術,想要再抓住他就難了。

  唉,此事還需從長計議,現下還是回府好好睡一覺吧。

  ……

  妙音寺,位於東京開封城外南三十裏,在開封眾多的寺院中顯得毫不起眼。

  本朝皇帝多信道,道教得以發展昌盛,但在民間,佛教的信徒也有不少。

  兩教之間近千年以來,從來不缺少爭鬥與衝突。

  統治者出於統治的需要,自然是拉攏一派打擊一派,佛教的寺廟占據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資源,給統治者帶來極大的威脅。

  為了抑製這種態勢,對於佛教自然是打壓為主,同時皇帝為了彰顯自己地位的合法性,自然會拉攏另外一個擁有廣大受眾的道教,以穩固人心。

  即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卻依然諸如有大相國寺、靈隱寺這樣富庶的大寺,這些寺廟固然是無所謂,靠著本身的名氣,照樣富得流油。

  但不可能所有的寺廟都能過上這樣舒坦的日子,皇帝不會答應,道教中人也不會答應,在皇帝的默許下,道教中人極力打壓佛教勢力。

  就比如之前的道士林靈素,就要求重啟夷夏之辨,改革佛教入道門。林靈素對宋徽宗趙佶說“釋教害道,今雖不可滅,合與改正,將佛刹改為宮觀,釋迦改為天尊,菩薩改為大士,羅漢改尊者,和尚為德士,皆留發頂冠執簡”。改佛為道,易服飾,稱姓氏;左右街道錄院改作道德院,僧錄司改作德士司,隸屬道德院,不久又改尼姑為女德。

  太子趙桓曾經上殿為佛教爭辯,帶來胡僧十二人和五台山僧人等佛門中人與林靈素鬥法,僧人失敗,情願戴冠執簡,許多僧人抗命自殺。

  僧人們都憋著一股氣,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這就讓一些心思不純之人有機可乘……

  此時,妙音寺中,一個身穿士兵服飾的男子“撲通”一聲跌倒在地,眼睛睜地大大的,身體還在微微抽搐,身下流出汩汩鮮血。

  一個光頭瞥了一眼倒地的士兵,麵露一絲冷笑,擦了擦刀刃,對著前麵的一個中年男子道,“趙大人,我們什麽時候開始行動?”

  這中年男人自然就是化妝成白掌櫃的趙英。

  一絲濃重的血腥味飄進趙英的鼻腔,刺激著嗅覺。趙英皺了皺眉,對光頭道,“拓跋兄何必如此心急,此刻正是風聲緊張之時,需得謹慎。”

  拓跋黎不屑道,“宋人都是些無能之輩,怕他個鳥!此行若不是為了大計,我能將這開封城攪個天翻地覆。”

  趙英道,“拓跋兄神勇非凡,自然無需怕這些皇城司的鷹犬,隻是皇帝那邊已經有所警覺,必然加大防範,你我此時行動倒平白添了許多風險。你我隻需靜觀其變,等開封城中局勢有變,即可渾水摸魚,成就大業。”

  拓跋黎一聽,麵露鄙夷,這宋人果然都是一個模樣,瞻頭顧尾,貪生怕死。殊不知旁邊的趙英同樣在內心暗罵蠢貨,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用腚都能想的到,此時開封府正上天入地要把他抓住,此時行動豈不是送頭上門去?

  “那依趙大人之言,什麽時候這開封城中局勢才會有變?”拓跋黎質問道,若是幾年都沒有變化,那他豈不是要在這破地方一直當和尚?

  “不出半年,城中必然有變!”趙英篤定道,依他對趙桓的了解,趙桓是絕對不可能坐視趙楷地位越來越高,越來越穩的,所以肯定會想方設法打壓趙楷。二人之間早有矛盾,一定會發生衝突,到時候趙楷將注意力放在趙桓身上,他就能乘機帶領殺手潛入皇城,殺掉趙佶和趙楷。

  趙佶、趙楷一死,到時候自己便能扶持支持佛教的趙桓上位,一舉讓佛教翻身。

  他與西夏約好,隻要西夏暗中幫助,那麽事成之後,他可以勸皇帝放棄對西夏的用兵,並將占有的西夏土地歸還給西夏。

  這種事情大宋也不是第一次做了,哲宗時,司馬光不就主動把神宗時期軍士們用生命和鮮血奪取的安疆、葭蘆、浮屠、米脂四寨的土地,拱手送給了西夏麽?

  說起來,他趙英也不是佛門中人,隻不過小時候家窮,被經過的一位老和尚算出命中將會伺候貴人,於是他走投無路之下就進宮當了太監。

  由於為人聰明伶俐,進宮之後他很快便被上司賞識,多年以後又提拔到晉王身邊當了太監,這時他想起當年的那位老和尚,想要報答一番,幾經打探之後發現當年的老和尚居然因為被道教人士打壓,沒了收入來源,餓死了。

  趙英直接怒了,發誓一定要為老和尚討回公道,於是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晉王的宗教信仰,親近佛教,遠離道教。

  再後來,晉王被封為了太子,他也明白了想要推翻道教的地位就必須要讓太子平安登基。

  於是他暗中為太子出謀劃策,保駕護航,甚至暗中和西夏人聯係,以增強自己的勢力,在趙楷得中狀元之後不惜派人去毒殺。

  當然,這一切都是為了幹翻道教的優勢地位。

  隻是若是趙桓知道他與西夏人暗中勾結,隻怕魂都要被嚇掉吧。

  但自從他對趙楷下手之後,便沒有了回頭箭,要麽將趙桓推上皇位,成為從龍之臣;要麽就身敗名裂,五馬分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