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作者:謝開      更新:2022-08-17 10:41      字數:2748
  第126章

    邱副廠長聽說還要改成小包裝就直搖頭, 為了這麽點生意實在不值當,但聽到杜向東說每個月都會訂1000塊的貨,後續還會增加, 而且可以先簽一年的合約, 預付總貨款的30%, 他眼睛就亮了, “真的每個月要1000塊的貨。”

    雖說1000塊的貨對於他們這麽大廠來說不算什麽,但勝在穩定,而且貨倉都快堆滿了,這個時候就能銷一點是一點了,他猶豫了下也就點了頭。

    杜向東見他同意, 就提出想先看下產品。

    “這個當然沒問題。”邱副廠長馬上讓李科長拿過來幾款產品, 餅幹、肉罐頭、點心和糖果,反正有的幾種產品都拿了些過來。

    杜向東看了下, 果然跟他想的一樣, 產品除了肉罐頭外,其他都是散裝的,而且除了大包裝右下角寫著‘A市第一食品廠’等字樣外,沒有任何的品牌信息。

    除此以外,就是非常簡單的產品信息, 像肉罐頭,就寫個豬肉罐頭、糖果就寫‘酥心糖’或是‘桔子糖’等等, 反正就是寫清楚這東西是啥, 其他也就沒了。

    他就納了悶了, 這年頭雖然許多人都沒什麽品牌意識, 但也有不少做的不錯的國民品牌, 像什麽山海關汽水、新飛冰箱之類的, 怎麽這麽大的食品廠就不學著點的。

    心內雖吐槽,但麵上一點不顯,而是直接道:“是這樣的,我們不但想把產品做成小包裝,而且想給產品設計新的包裝,,,。”

    他的意思的給包裝上弄上個朗朗上口的品牌名,到時候隨著他的超市慢慢發展起來,這些牌子自然也就被廣大顧客接受。

    邱副廠長一想既然答應改成小包裝,也就不在乎上麵多印點啥,不過他覺得他們做的都是很大眾的食品,實在沒有弄什麽牌子的必要性,核桃酥還不都是一樣的核桃酥,但既然對方要求,他也就同意了。

    接下來杜向東回去想了想品牌名,然後又擬了份訂貨協議,協議裏不但明確了每月最小訂貨量、交貨方式、貨款支付方式等,還明確以後這些品牌隻有他們可以用,第一食品廠不可以將這些品牌包裝的東西發給其他訂貨商。

    這個邱副廠長也沒意見,也就他們這麽要求。

    雙方就這麽簽了協議。

    當然那個店麵食品廠也賣給了他們,是的,簽了協議後邱副廠長也給他們一個合理的價格,一萬塊錢。

    是的,這二層小樓實在價也就一萬塊,這對於杜向東這個後世來的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這可是A市,二十年後成為一線大都市的A市,簡直不要太劃算。

    葉簫對於是買還是租也沒啥意見,其實他也更傾向於買,他對自己眼光還是很有信心的,想著以後他們的店火了,食品廠眼熱把房子收回去就糟了。

    就是這麽自信!

    搞定了房子,接著就是裝修和搞定其他貨源,同時員工也該招聘起來了。

    杜向東畫了份圖紙給裝修隊,他雖說不怎麽懂設計,但是他前世見過不少,又自己開過店,所以還是有很多自己想法的,所以溝通裝修這塊就由他負責,至於其他貨源就由葉簫去聯係。

    他做為一個土生土長的A市人,好多地方都比較熟悉,就算不了解的地方,他也很多狐朋狗友幫忙。

    至於招工這塊,杜向東打算都對外招聘,反正他是個外地人,在A市也沒啥熟人。最多也就是認識同住的小吳兩口子,不過人家一個上學一個做買賣,都有事兒幹,他也就沒說。

    而葉簫那邊也沒說塞個朋友進來這類的,他似乎對這門生意非常上心,腦子也靈活,知道朋友是朋友,生意歸生意,有朋友要來麵試他不攔著,但不合格也不會破例就是。

    對此,杜向東還挺滿意,覺得那家夥拎的清。

    不過就算對方拎不清也沒關係,因為兩人出資時也是擬了協議的,他們這個店的經營還是要聽杜向東的。

    這年頭沒工作的小年輕一大堆,告示才剛貼出來就有人來應聘,不過杜向東麵試過後發現多數都是遊手好閑慣了的,不像是幹活的人,所以一天麵試下來,也就錄用了一個住附近的大姐。

    大姐姓劉,是A市郊區農村嫁到城裏的,嫁過來十幾年一直沒有工作,就是在家帶孩子做家務,辛辛苦苦幹活還被家人說是吃閑飯的,這天帶著孩子出來正好就看到他們這正招人。

    她本來也就是問問,根本沒抱希望,畢竟她從來沒工作過,卻沒想到居然麵試成功了。

    劉大姐還沉浸在自己居然有了工作的怔愣中,旁邊的一個瘦高個年輕人卻不樂意了,指著劉大姐說:“我可是高中生,她連小學都沒畢業,為什麽要她不要我,你們這麵試不公平。”

    杜向東抬頭看這小年輕,指了指一邊的招聘啟示,“我們要招理貨員,防損員,保安員,你連個箱子都搬不起來,你覺得你能幹什麽崗位?”

    小年輕剛才確實沒通過搬箱子的體能測試,但被這麽說還是不服,“但我有文化呀,我可以當管理崗啊?你們可以設個文職,你們不是新店嘛?”

    杜向東不想再跟這自以為是的家夥說話,趕緊把人轟了出去。

    小年輕不滿也沒轍,隻得走了。

    其他麵試人員見沒戲,也隻得跟著走了,頭一批麵試者走了後,很快又吸引來很多麵試者。

    連著好幾天,杜向東都到店鋪邊盯著裝修邊招人,不過也僅招了些基礎崗位,但會計、采購卻是一個沒找著。

    現在81年,雖說改革開放政策下來也好幾年,但什麽事都有一個過程,據說南方那邊發展的還不錯,但北方這邊就相對緩慢了,因此這時相對私企來說,大家還是覺得國企更加穩定,極少有人辭職離開國企到私企上班的,哪怕有的廠子效益並不好,工資也沒私企高。

    杜向東本來想到A市報紙上打廣告,可跟葉簫提過之後他又轉變了想法,葉簫說:“大報紙廣告費貴,小報紙沒什麽人看,不劃算,我看還不如到學校去招。”

    杜向東一想也是,就到財會學校招了兩個剛畢業的新生,這年頭畢業會有分配工作,許多人聽說他是私企都不樂意來,他隻得提高待遇,直接開出月薪100塊的高薪,幹好還會有獎金,年底會有紅包等等。

    雖說手段直接了點,但好歹招來了兩個人,兩人在財會學校成績都還不錯,杜向東麵試後讓他們一個做會計負責查賬,一個做采購,跟著葉簫。

    葉簫看終於招上來了,自然沒啥意見,帶著新來的采購一塊先跑貨源。

    杜向東接著又在五金廠訂購一批貨架,在塑料廠訂購了一批可拉式的塑料籃,他還想訂個攝像頭,可找食品廠邱副廠長打聽後才知道這時還沒有這些東西,他無奈隻得多招了幾個防損員。

    這麽一通忙活下來,錢幾乎花出去一半了,葉簫這些天聯係貨源也是每天都在往外交押金,隻短短一個月隻出不進,兩人都有點受不了,都想趕緊把超市開起來。

    轉眼入了秋,街邊樹上的葉子泛了黃,天氣也轉了涼。

    不過天雖涼了,但周末的信義大街卻比平時要熱鬧一倍不止,許多人\\流連小攤挑撿著合自己心意的便宜東西,周奶奶也拉著鬧騰不休的小孫子在玩具攤上看玩具。

    老人節儉慣了,即使攤位上的玩具最貴也就是幾毛一件,她也覺的貴的很,還不如自己做的,但孫子一直鬧騰也沒辦法。

    正挑著呢,就聽到不知誰喊了一聲,“送雞蛋了,隔壁街有個店送雞蛋呐!走走走,快去領雞蛋呐!”

    這麽一嗓子下去,好多人都四處張望,然後跟風似的一塊去了隔壁街,周奶奶一聽有送雞蛋的,刷的一下就把手裏的東西扔回攤位,拉著小孫子就跟著人、流一塊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