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作者:謝開      更新:2022-08-17 10:41      字數:3349
  第93章

    這次招工, 葛前進沒有像之前種樹一樣招的全是小夥子,而是接受了杜向東的意見,除了招了十多個小夥子外, 還招了十來個女工。

    他也同意杜向東的說法, 相比毛躁的臭小子, 還是女娃更細致些, 做些分裝、包裝的工作等不用出大力氣的工作,也是沒問題的。

    也給生產隊的女娃們創造一些工作機會。

    為此,生產隊年滿18周歲的大姑娘小媳婦被選上的都十分高興,小媳婦們覺得在家說話都硬氣幾分,想給娃買點吃的用的也不用看誰臉色了, 簡直再好沒有了, 發誓一定要好好工作。

    沒出嫁的大姑娘家裏也十分高興,覺得有這份工作閨女說親都能說上個好人家, 不過還想再留閨女兩年就是了。

    招滿人後也沒地方上工, 葛前進就讓他們該下地幹活還去幹活,等杜向東這邊準備好修繕房物的原料,就讓大家夥去幫忙。

    不過現在春耕呢,地裏活也不能耽誤,大家夥就下了工再去工廠幹活, 雖然累但大夥幹的還特別起勁,覺得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杜向東自然也在這些人裏頭, 這天一身泥的回家, 就跟媳婦感歎, “這個老葛可真不愧是當了這麽多年大隊長的, 這麽多人讓他管的服服帖貼的。”

    羅樹琴給他打了盆水讓他自己洗洗, “多新鮮呢, 大隊長要是沒點本事能當這麽多年的大隊長?”

    杜向東邊把自己身上外套褲子脫了,邊點頭道:“誰說不是呢。照這個速度,我估摸著一個多月就能把房子修繕好,等回頭晾一晾就能往裏頭放東西了。”

    他又跟媳婦念機器已經買到了,蘇振興找了J市食品廠的熟人訂的,不過得先擱那邊庫房,等修好屋子再運了。

    說著他又想到還得再蓋兩間小倉房才行,收下來的果子也總得有個臨時放置的地方,想到此他就去找小寶要了個本子和筆,把這事先記下來。

    小寶自打開始抄書後,本子和筆那是十分費的,小寶朝爸爸要錢買,杜向東一點也不含糊的一下子給一個月的錢,小寶看有錢拿,對抄書也就不那麽抵觸了。

    現在時不時都要跟小夥伴去附近鎮子或是跟媽媽去縣裏供銷商店買些好吃的好玩的。

    杜向東記好後就又跟媳婦說起一件事。

    “這次建廠,除了大隊和咱家出錢最多外,第三多就要數於家。”杜向東把本子放進抽屜又跟媳婦說道,“確切的說是於家的於建兵出的。”

    羅樹琴在生產隊也生活這麽多年了,對這邊的人也有一定了解,杜向東一隻說他就想起是誰了,“於家老三?那不就是林珍前夫嗎?”

    說起林珍,羅樹琴就有些感慨,實在沒想到對方會幹出拋下丈夫和孩子自己回城的事。

    之前高考恢複,知青們都開足馬力努力學習,打算借此機會回城,可惜第一年一個也沒考上,第二年依舊如此。

    她是試水過一次後,就沒有再考。

    倒也不是放棄了,一是覺得自己基礎薄弱,即使考上最多也就是個大專或是有好高職,二是她覺得兩個孩子當時還是太小,而且家裏事情一大堆。

    她當時接了不少針線活,後來家裏又有吃食生意,再接著又承包了掛麵廠,杜向東倒是說過支持她備戰高考,財務的工作他可以兼任或是找人。

    可是看到杜向東掛麵廠還寫了她的名字,後來在縣城買房也是寫的她的名,她覺得她也不差這兩年,再等等再去考也是一樣的,反正她也沒想好上什麽專業呢。

    就這樣她們生產隊一個考上大學走的知青都沒有,但今年年初的時候,上麵政策也下來了,知青們可以陸續回城了,但條件是沒在農村結婚的。

    於是好多單身多年的知青們便收拾包袱回了城,但是像她和林珍這樣在農村結了婚的就不行了。

    她當然也不想回去,城裏她爸和後媽的臉色她也不想看,更不想再回城幹什麽,那麽多單身青年國家都安排不過來工作呢。

    她以為林珍估計也跟她一樣,因為林珍剛結婚沒幾個月就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為此她那看她不順眼的婆婆對她態度大好,據說她在於家也不用下地幹活,就看看孩子就可以了。

    可即使這樣,沒想到知青回城的消息一下來,對方就跟她丈夫於建兵開始鬧離婚,當時鬧的全村都去看熱鬧了,她婆婆求她不要離,兩個孩子才剛兩歲多,哪裏離的開媽。

    她丈夫也不同意,可架不住她天天鬧騰,於家也不是什麽極品家庭,誰家也禁不住天天不過日子的鬧,於是最後終於離了。

    離婚當天林珍就收拾東西回了城,後來就再也沒回來過。

    “對呀,估計是受刺激了,於建兵這次估計把家底都投進來了。”杜向東道:“於家雖說比一般家庭富裕一點,可也是相對來說,到底就是家裏勞動力多些,能攢個幾百塊錢也是不容易,上次買果樹還不敢投這麽多呢,這次就敢了。你說不是受刺激是什麽?”

    據說林珍走後沒一個月,於建兵曾經帶著兩個孩子去過一次對方所在的城市找過她,可沒多久就回來了,回來後在家待了十多天沒出屋,後來還是他媽把兩個孩子塞他屋裏讓他自己管,兩個孩子嚎啕大哭的,他一心疼這才出了屋。

    自那後他幹活越來越拚命,村裏人都說他是受刺激了。

    羅樹琴聽了也有些唏噓,這是刺激成啥樣了。

    兩口接著就邊聊了些掛麵廠的事,邊一塊做飯。

    沒一會兒,杜家就飄出了飯香。

    這時於建兵家也在吃飯,他結婚時就找大隊批了塊宅基地,新蓋了兩間瓦房,也算是為數不多住的上瓦房的人家。

    此時他正帶著兩個孩子吃飯,前妻還在時兩個孩子吃飯都會嘴饞的說想吃這想吃那的,自打前妻走後,兩個孩子就好像一下子懂事了,什麽也不要了,每天晚上喝紅薯粥他們也一點不挑。

    別看才兩歲多,但都會乖乖的自己喝。

    於建兵看兩個孩子聽話,心裏頗不是滋味。

    正吃著,於母就過來了,她手裏還端著一碗魚。

    於建兵看到他媽過來,起身撂下了筷子,兩個孩子也眨著大眼睛喊奶奶。

    於母就忙讓他們坐下接著吃,把碗放桌上說:“今天你大姑來,給家裏拎了兩條魚,我都給紅燒了,緞帶你們爺仨加個菜。”

    “媽,我們不缺吃的,您以後別給端了,讓大哥二哥家知道不好。”於建兵說道。

    於家老大老二家都有孩子,雖說比自家兩個小的要大不少,但厚此薄彼總不好。

    於母卻道:“他們都跟家吃過了,你去新建的廠子幹活就沒叫你。”

    於建兵聽了,這才收下,示意兩個孩子吃。

    兩個孩子亮晶晶的,伸著筷子沾味道嚐,他們還小,還不懂得怎麽挑魚刺,沒大人幫忙不敢自己弄,就先嚐嚐味道。

    於母見此就幫他們挑刺,兩個小男孩就睜著亮晶晶的大眼著他們奶奶。

    於母看兩個孫子可憐,就有些心酸,心裏就對前兒媳一陣痛罵,可嘴上卻不說,不想挑兒子傷心事。

    她也就邊挑邊說提起村子建新廠子的事,有些埋怨兒子投的錢太多了,這以後廠子萬一要是不行可咋辦。

    於建兵聞方便道:“那杜老大是個能耐人,果樹還沒結果子,人家就賣出一半了,他要想全賣了還不容易,就是想辦廠賺大錢呢?人家帶著咱全村賺錢,咱還不把握機會?”

    於母也不是傻子,那杜老大都能在縣城承包工廠,自然是有本事的。

    可是她還是道:“那你也不用投那麽多錢啊,我聽說你賣了一部分口糧才得的錢?這以後你跟兩個娃可怎麽過?”

    “媽,你放心吧,我留了三個月的口糧了,況且大隊長早就答應廠子建成就讓我們開始工作,到時每個月都有工資拿的。”於建兵說到此,神色越來越堅定。

    他就不信自己混不出個人樣來,年初他不甘心媳婦就這麽離婚走了,曾帶著兩個孩子去找過對方。

    沒想到好不容易打聽到對方住處找過去時,對方正跟一個男人一塊回來。

    他前妻見到是他可能生怕他壞他好事,當場把他罵了一通,說他是個農村的前夫,她是因為在農村活不下去,又是孤身反抗不了他們家人多勢眾,這才嫁給他。

    還說他們根本不相配,開始就是一個錯誤。

    他從對方隻言片語裏才知道那個男的是她現在相親對象,當時他顧念到底與對方夫妻一場,又是兩個孩子親媽,沒有說什麽帶著兩個孩子就回來了。

    回來後他大病一場,真是死了得了。

    可想到還有兩個孩子,他就又振作起來。

    這次趕上村裏建廠的好機會,他就是砸鍋賣鐵也得拚一拚,他一定要把日子過好,讓那個女人後悔去。

    於母看到兒子這麽堅定也就沒有再勸,隻心裏把那個林珍罵了一通,她們於家真是倒了黴娶這樣的女人進門,她當初就看出那個女人心思不正。

    唉,現在說什麽都晚了,她也就什麽都沒說,但願這次村裏的廠子能大發起來,她兒子也能跟著喝口湯。

    且不說於家這邊是怎麽想的,杜向東這邊的廠子沒有一個月就蓋好了。

    廠房蓋好杜向東就把訂好的幾台生產罐頭的機器給放了進去,一切也就準備就緒。

    轉眼到六月中旬,蘋果樹漸漸有果子成熟起來,每天都要有人去摘果子,他們的工廠也慢慢的運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