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作者:素染芳華      更新:2022-08-15 13:37      字數:4192
  第156章

    “你說什麽?縣尊的侄女?”

    衛氏以為自己耳朵出了問題, 看了柳晏清一眼,又去看旁邊的柳漁。

    柳晏清也知這親事提得突然,不免有些赧然。

    柳漁倒是想了起來, 繡莊開業第一日,張夫人帶著三個姑娘來的,最小的那個是親生女兒,大的兩個是侄女。

    柳漁還真有印象,當下問柳晏清:“張夫人似乎有兩個侄女,是大的那一個嗎?”

    柳晏清並未見過張曉蓉,也不知誰大誰小, 便道:“約莫十六七歲模樣。”

    柳漁就笑了起來,轉而與衛氏道:“大伯娘,如果縣尊家就兩個侄女在這邊的話, 那麽大哥說的那姑娘你應是見過的,咱們開業那日跟張夫人一起來的,瞧著性子頗溫柔的那個。”

    柳漁這麽一說,衛氏一細想, 還真有印象。

    時間雖已經過兩月餘,然而那是縣尊家的女眷, 又是鋪子裏第一撥顧客,衛氏又怎麽會不記得, 看著柳漁, 與她確認道:“是買了一套細布衣裳,尺寸略大了些, 她說自己改幾針的那個?”

    柳漁笑了起來:“估摸著就是她。”

    這一下連衛氏都心生歡喜之意了, 如果是那姑娘, 那真是極好的。

    這喜意才上來, 又不免踟躕,衛氏看著柳晏清,“縣尊的侄女兒,真能嫁到咱家?”

    不是衛氏低看自己兒子啊,那張曉芙,衛氏細回想,生得也頗不錯的,這樣的姑娘,又有個做縣官的叔叔,要找個有前程的後生還是不難的,怎麽會選了晏清。

    她心裏一時轉過好幾個念頭,是姑娘家自己看中晏清了,還是別的什麽?

    不好無端去揣測,便看著柳晏清,等他答話。

    柳晏清揉了揉鼻梁,道:“張大人倒是開誠布公與我談了一回,除了對我頗認同,其實還有兩個原因。”

    衛氏和柳漁便都望著他,等下文。

    “這其一,咱們家開了這繡莊,大人是覺得咱們家境至少是殷實的,張姑娘嫁過來,日子應該好過。”

    衛氏就點頭,繡莊開了兩個月,她們家的生活比之從前,確實是上了不知多少個台階,這還是沒有底蘊,積年的開下去,有個三五年的積累,恐怕也能成為這縣裏的富戶之一。

    “這其二,娘曾往後衙送過一回衣裳吧?”

    還和自己有關?

    衛氏有些懵的點頭:“是去過一回,剛開業咱們不是送了紅票嘛,張夫人那回來定了衣服,後邊是我送去的。”

    柳晏清道:“就是那回了,夫人與大人提起,覺得您性子頗好,是那時候動了把侄女許到咱們家的念頭。”

    所以他這婚事,是娘和妹妹開的繡莊有實力,娘的性子好,瞧著好相處,這樣憑空掉下來砸到他頭上的,他自己本人,倒像是個搭頭。

    柳晏清現在說來,也覺想笑。

    柳漁已經先笑了出來:“大哥,你們這位張大人還挺有意思。”

    能把事情這樣明明白白攤開來說,也是個妙人物。

    可正是因為張縣令說得坦誠,柳晏清才能接受得這樣快,而衛氏雖聽得懵了懵,過後也是疑慮盡消,失笑起來。

    衛氏站在一個母親的角度上,更能理解那位張大人和張夫人的意思,家境殷實不會吃苦,婆婆良善日子平順,加之衛氏自己也知道,長子其實生得頗好,除了不是官身,也算是能文能武,身上是挑不出一點岔子來的,這張大人和張夫人倒是真心替侄女打算的。

    如此看來,也是極為匹配的一樁姻緣,衛氏就笑了起來:“這姑娘若嫁到咱們家,那日子定然是舒心的。”

    她頓了頓,道:“不過,那姑娘自己願意嗎?”

    這話問到了。

    讓柳晏清想起剛才和張曉芙在園中相見的情景來,唇邊隱隱現出些許笑意,點頭:“應該是願意的。”

    這話叫衛氏瞧出了端倪,她湊過去:“你見過那姑娘了?”

    柳漁已然笑了起來,打趣道:“我猜大哥不止見過,還頗喜歡那位張姑娘。”

    不喜歡都不會應下這親事,不喜歡也不會這麽痛快,張縣令前腳才提,他都不等下衙,後腳就告假歸家,把事情給衛氏說了。

    柳晏清給柳漁說中心事,也不反駁,隻笑一笑,算是默認了。

    這一下可把衛氏樂壞了,笑道:“好事好事,我們家這鐵疙瘩可算逢春開花了。”

    天曉得她羨慕眼饞別家的孩子多久了,可是等到長子動了心思,有成家的念頭了。

    衛氏激動得當即盤算起來,“本來正找了媒人想給你尋訪個合適的姑娘,現在倒不用了,倒也不用辭了媒人,現成的事情,請媒人幫咱們去張家提親。”

    說是提親,其實前邊還有相看,這三媒六聘照規矩走下來,少則數月,多則半年,衛氏激動過後,又有些遲疑。

    真娶縣令家的侄女,這壓力指定是有的,要說柳家現在殷實了,可根基也淺,比如吃穿住行,住這一項就是個大問題。

    柳家正兒八經的宅子,那就是仰山村那座兩進的小院,而常居的地方,又是縣裏這繡莊後邊,擱著是娶別家的姑娘,衛氏一點不覺得這有什麽,可縣令的侄女……

    縣令,那到底還是沾著個官不是?

    這般一想,衛氏就覺得這村裏的宅子就顯得有些落魄寒酸,鋪子後邊又不大像正經宅子,頗為將就。

    一時還真犯了愁。

    柳晏清觀她神色,道:“娘,可是有什麽為難?”

    可不就是為難嗎?

    衛氏把心中所想說了說,道:“到底是官家的姑娘吧,真不會嫌棄啊?”

    柳晏清笑了笑,道:“其實我問過她,像我這樣,頂有出息就是做到個捕頭,怕是沒多大出息,張姑娘說她也隻是農家出身,父兄都是土裏刨食,正是門當戶對。”

    他說這話時,神色是有幾分溫柔的。

    柳漁就明白了她大哥為什麽願意娶那位張姑娘了,這樣的姑娘,溫柔似水,百煉剛也要化繞指柔的。

    張曉芙這一句話,刷足了衛氏好感,少了些攀了高枝的緊張,多了些對未過門的兒媳的喜歡。

    柳漁也在旁邊道:“大伯娘別擔心,我看這張姑娘性子不錯,而且,您想啊,張大人要把侄女許給大哥,對咱們家的情況肯定是打聽詳細了的,且我成婚之時,張夫人身邊那位餘媽也到過咱們家送添妝,咱們家是個什麽情況,張家必然都是清楚的,咱們該是怎樣就怎樣,要把日子過起來,也就是一兩年的事,何必糾結於此一時呢?”

    “對對對。”衛氏倒想起這一樁來了,柳漁成親時,張夫人確實是讓身邊的管事媽媽送了添妝過來的,許多事情,一旦有跡,再回頭去想一想,哪哪兒都對得上。

    張縣令這樣的一縣主官,底下一個衙役的妹妹成婚怎麽可能勞動縣尊夫人派管事媽媽來送添妝,想必那時張家已有結親之意了。

    想通這一點,衛氏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笑道:“那漁兒你前邊去照應一下生意,我這就去一趟媒人家。”

    她是找了媒人給長子訪親事的,現在相中張曉芙了,自然不能再讓媒人去打聽,這事作罷,且還要商量一下提親、相看之事。

    柳漁笑著應下,而柳晏清還要回衙門裏,被柳漁打趣著道了聲喜,匆匆走了。

    衛氏回屋拿了點錢,再出來時湊到柳漁跟前笑,道:“你大哥這樁婚事還要謝你。”

    柳漁沒聽明白。

    衛氏笑了,道:“當初若不是你想著送紅票這一樁,哪有現在這樁姻緣。”

    其實哪裏隻這一樁,如果沒有這家繡莊,張夫人也不會想到把侄女許給晏清。

    柳漁笑了起來,道:“那到時候叫大哥大嫂給我封個厚厚的媒人紅包。”

    衛氏大樂:“好說好說。”

    二人說笑幾句,衛氏風風火火出門,請媒人去了。

    半下午柳晏平和柳晏安歸家,正逢衛氏從媒人家回來,一臉喜意把事情和老二老三說了,哥兒倆個傻住。

    衛氏這幾天準備著手張羅大哥娶妻之事,柳晏平和柳晏安是曉得的,可這早上才聽他們娘說要找媒人去好好尋訪呢,這就轉個身,半個白天的功夫,大哥的婚事就定下了???

    還是張縣令的侄女!

    太驚喜了點。

    柳家這一天都沉浸在喜意裏,柳晏平和柳晏安問起這樁婚事的由來,柳晏清往家裏說的其實並沒有幾句,衛氏卻說得很是歡喜。

    除了複述了柳晏清說的那些,更把繡莊開業那日見到的疑似張曉芙的姑娘是誇了又誇,她們是在後院說事,柳漁在前邊鋪子裏都聽出了衛氏的歡喜來。

    不止柳漁,鋪子裏聘的繡娘和女工們都聽到了,出來賀了一輪的喜,衛氏此時才忙壓住那歡喜勁兒,道:“還沒定的事,大家外麵還是別提,等真定下來了,到時再給大家發一份喜錢。”

    繡娘們自然應下,笑著謝過,各自忙去。

    不過知道東家長子這是要跟縣令家結親了,心裏自然都是高興的,這說明什麽,說明如意繡莊以後更穩了。

    鋪子裏生意頗忙,衛氏再是高興也不敢多耽擱,回去接手了柳漁的事,讓柳漁能騰出時間回剪裁房裁衣。

    ~

    傍晚,柳漁回到陸家那邊,把大哥和張曉芙可能會定親一事與陸承驍說了,陸承驍先是訝異,而後就是高興,道:“若那姑娘是你說的那樣,這絕對是樁好親事。”

    柳晏清娶了張曉芙,這就有了一個做縣令的叔父,對他日後前程,甚至於對柳家的繡莊都是有好處的。

    最最要緊的是柳晏清本人確實喜歡那姑娘,這就是一樁極好的姻緣了。

    ~

    因是張縣令和張夫人先相中的柳晏清,柳晏清和張曉芙定親一事便操辦得極為順利,衛氏帶著柳晏清,請了媒人同行,往張家去了一趟,回來後是樂得合不攏嘴。

    那張家姑娘不是旁人,正是她和柳漁兩人猜想的那一個,繡莊開業之日,這姑娘留給衛氏的印象本來就好,又有柳晏清那日說的張曉芙的那句話,再一見本人,姑娘嫻靜大方,且聽張夫人說是打小跟著他三叔識了些字的,識文會數,見了衛氏又極知禮,滿心滿眼裏都瞧得出是真真願意嫁到她們家的。

    這叫衛氏怎不喜歡?

    當場就把特意備好的一枝金釵插到了張曉芙發間,這就是極滿意,相中了這姑娘的意思了。

    事情定下,也不再瞞著了,柳漁中午歸家吃飯時,飯桌上把這事跟陸洵、陸承宗父子也說了。

    這樣的好事,陸洵自然高興,吃過午飯,還不及去道喜,鋪子門口來了兩輛騾車,打車裏先下來的就是陸霜,而後是陳氏。

    原來陸霜前幾日說想來縣裏住,陳氏問過長媳的意思,就定了以後在縣裏長住,花了幾日功夫,安排好了家裏的事物,昨天花了一日功夫收拾好常用的衣裳細軟,雇了兩輛騾車就帶著陸霜、秦氏和孫兒們從長豐鎮來了安宜縣,同行的還有葛安和小丫兄妹兩個。

    照陳氏的說法,鎮上也不缺人手,她們往後住在縣裏的日子多,索性把葛安帶到這邊學徒,小兄妹倆也能在一處有個伴。

    陳氏這才下車,還不及收整停當,就聽陸洵說了柳家這樁喜事,柳晏清二十二了,這在大慶朝算是大齡未婚了,陳氏不知聽衛氏叨了幾回了,愁這長子的婚事。

    陳氏本想著衛氏操持過柳漁的婚事就該忙柳晏清的了,哪想著這麽快,直接就定下了,還是縣令家的侄女。

    她稀奇得很,那些包袱細軟也不自己收整了,就喊陸家父子三人幫忙搬進去,她自己轉身就去了如意繡莊,給衛氏賀喜去。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6,18 19:02:02~2022,06,19 17:23:2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明月逐人歸 20瓶;梅子汽水、書呆、Kumayes65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