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作者:素染芳華      更新:2022-08-15 13:37      字數:10959
  第23章

    柳漁臉色白了白, 一聲自重像一記重重的耳光扇在她臉上。

    隻是她兩輩子加一處,臉早在上輩子被投入賤籍那一日就沒了。痛,也還受得。

    她看了陸承驍一眼, 緩緩挺直了腰背,眼裏的無措一寸寸褪去,一樣斂去她所有的小意溫柔。

    這一刻,她是柳漁,卻更似重生前的奚明月,肅冷威儀,戴上她全部武裝。

    柳漁將遞出荷包的手收回, 退後一步拉開了倆人間的距離,便就那般迎上陸承驍的目光,目中且能含上三分薄笑, 語聲不疾卻字字沉珠,“陸承驍這三個字,是陸公子親口告之,今時我倒是知曉這不是我能叫的了, 柳漁會謹記。”

    “隻是這之前還要向陸公子問一聲緣故,好叫我能清楚自己是哪裏觸了陸公子禁忌, 免了以後不知規矩再到公子麵前造了次。”

    陸承驍對上那含笑卻微涼的目光,那一瞬覺得, 這才是柳漁。

    又或者, 這是她並不輕易示人的一麵。

    他有些怔忡,直到再次對上柳漁目光, 才回過神來。

    “李下瓜田, 理應避之, 也還請姑娘此後便將陸家門外安的兩枚釘子拔了, 陸某不喜一行一止都被人盯著,也不願耽誤了姑娘時間,讓姑娘空付了銀錢和心思。”

    竟是如此。

    柳漁恍然。

    雖不知她買通兩個乞兒之事是什麽時候被發現的,但事到如今,再問顯然已經沒了意義。

    她到底是輸了,輸在大意和太過自以為是。

    卻總算是討了個明白。

    挽回一個人的即定印象有多難柳漁很清楚,不是不能,她卻沒有那麽多時間可以耗費。

    柳漁向著陸承驍躬了個萬福:“受教了,柳漁在此為前事向公子致個歉意,公子放心,這世間最強求不得是緣分,柳漁識得這個道理,不會沒皮沒臉糾纏。”

    說罷點頭致了個意,而後不曾再看陸承驍一眼,轉身即走。

    她走得太過幹脆,幹脆到陸承驍還不曾回過神來,留給他的就隻剩一道決然背影了。

    少女脊背挺直,走得毫不留戀,卻一步一步都似鈍刀,全踏在了陸承驍心上。

    明明是他要的結果,是他親手推開的。

    卻不知是什麽攪進了胸中,仿佛要把已經在心頭生根的東西寸寸剝離。

    空落、不舍、鑽心的疼。

    陸承驍垂在身側的手輕顫了顫。

    想捂住心口,抑住那份疼痛和心慌,理智卻不願臣服。

    他死死壓著那份本能,指尖收起,緊握成拳,攥得太緊以至於把指甲在掌心深陷,微末的疼痛卻敵不過心裏山呼海嘯的荒蕪。

    他直直看著柳漁離去的背影,直到那道身影轉出小道,徹底消失在他的視線裏。

    仍定定站著,許久不曾動彈。

    八寶縮在不遠處牆角,稀裏糊塗就看完了全場,現在隻恨自己為什麽沒走遠點再走遠點,如今可怎麽好。

    他腿軟,想跪。

    明明占據主動的是他家三少爺,可現在呢,饒是他隻看得到自家三少爺一個背影,可那蕭瑟的意味也太濃厚了些,怎麽瞧怎麽不像是剛把人給蹬了的,倒像自個兒才是被蹬的那一個。

    這到底算是什麽展開啊!

    八寶將額頭在牆上輕磕幾回,猛不丁一下磕重了些,才恍過神來,一摸額頭,磕了一腦門泥灰。

    這一低頭,瞧著日影,得,快瞧不見日影了,正中午!

    他猶豫半晌,仍不見陸承驍轉身,終於貼著牆根摸了過去,顫顫道:“三少爺,正午了,咱還回嗎?”

    陸承驍一語未發,徑直轉了身離去。

    與柳漁所行,分向兩頭,各奔西東。

    八寶連忙跟了上去,一路都在小心瞧陸承驍神色。

    陸承驍始終沉默著,直到陸家近了,才終於給了跟在身側的小廝一個眼神,“把你臉上表情收一收,嘴也閉嚴了。”

    八寶點頭如搗蒜,咧著嘴強扯了個苦憨憨的笑來。

    陸承驍閉眼,不叫家裏瞧出什麽端倪就行,也沒心思再理會了。

    ~

    長豐鎮主街上,比之小道少了樹蔭遮蓋。

    正午的陽光無遮無攔漫灑了下來。

    隻是四月正午的豔陽,也驅不散柳漁一身的冷意。

    她豐柔的唇輕顫著,因著血色褪去,也不複平日的嬌豔。

    被人斥責不知檢點,臉不是不疼不熱的,可柳漁又太是清楚,她用心不良,這屈辱本就是該她受的,她沒有難堪的資本。

    重生那日做下決定之時,雖不去想,心中卻不是不清楚可能會有今日這一遭的。

    隻是事到臨頭,她並不如自己以為的那樣勇敢。

    走得那樣決然,何嚐不是另一種落荒而逃。背脊挺直、體麵的離開已是柳漁能為自己爭得的最後一絲驕傲,縱使這驕傲在旁人眼中或許隻是笑話,然而經曆了前麵那一世,自我保護已經成為一種本能。

    柳漁不能否認,哪怕是居心不良,是做戲,卻也當真曾把陸承驍擺在過這一生的救贖、夫君那個位置。於是他眼中蔑視、痛苦、失望的目光也就越發的讓她難以承受。

    柳漁腦中一片混亂,一忽兒是陸承驍那句“我的名字你不該再叫了”、一忽兒是“李下瓜田”、 “姑娘還是自重為好”,下一瞬又是她在深秋的夜裏衣衫輕薄站在留仙閣前堂燈火輝煌的高台上輕歌曼舞,由著一群心懷不軌的男人將粘膩的目光纏在她臉上身上每一處,品頭論足、摩拳擦掌買她出閣一夜。

    有涼風撲麵而來,柳漁激靈靈打了寒顫,混亂的思緒層層褪去,她抬眼,才發現自己思緒紛雜時已經行至鎮北橋頭。

    長豐鎮北沿著渝水河畔植了成排的柳樹,一日驕陽,河風一起,空中便紛紛揚揚飄起了漫天飛絮。

    輕絮隨風,飄飄澹澹向長豐鎮上空而去,河風陡急,打得她裙裾翻飛,空中浮絮也一個旋兒被擊入長空,送出很遠。

    柳漁心中忽然前所未有的清明了起來。

    她不該消沉,也沒什麽對錯。比之被賣入青樓,一生屈辱飄零,眼前這些又算得什麽。

    柳康笙和柳大郎夫婦已經磨刀霍霍了,厄運就在前方候著,此時此際,便是恐慌懦弱也是致命的。現在的她,又哪裏有可以灰心失意的時間,著實是矯情得可笑。

    ~

    而此時的柳家,午飯已經上桌有一小會兒了,因著柳漁又一次到了點未歸家,當家的柳康笙這一中午的臉色就格外難看。

    他一黑了臉,一大家子從上到下個個噤若寒蟬,一頓午飯用得悄沒聲兒的。

    待各回了房裏,素日裏頗精明的文氏就和柳三郎犯起了嘀咕,“你說爹是怎麽了,以前也沒見對大妹妹這麽著緊是不是?”

    說是關心吧,分明不像,可文氏又說不出來到底是哪裏不對勁兒。

    柳三郎上午在地裏忙了半天,這會兒是又累又困,隻想趁著中午的點兒悶頭睡上一覺,聞言敷衍道:“哪有什麽出奇的,偏你想得多。”

    文氏眼睛轉了轉,一搡柳三郎肩膀,“不對,哪是我想得多,前幾天大妹妹中午沒回來,至晚上才歸家,爹發了多大火,還讓你和二哥分頭找人去,我總覺得有些怪,我嫁進來也這些年了,又不是不知道咱爹對大妹妹是個什麽態度,哪裏這麽著緊過。”

    柳三郎被文氏叨叨得煩了,索性把被子一扯,連頭帶耳給自己全悶上了。氣得文氏隔著被子捶他一拳,自己掀被躺下,把這事擱心裏思量去了。

    二房那邊,林氏心眼子也不少,可柳二郎那人,比柳三郎還缺心眼,她又哪裏問得出個道道來。

    柳康笙所在的正屋裏,王氏這個正兒八經的女主人不在,和柳康笙湊在一處的是柳大郎夫婦倆,伍氏站窗邊望風,朝外瞧著灶屋那邊王氏動向,柳大郎壓低聲音問柳康笙:“爹,你說柳漁這丫頭是不是知道點什麽了?”

    夫妻倆還不知這已經是柳漁第二回 晚歸了,隻是柳漁近來往鎮上跑得實在太勤,每天都去,在柳大郎眼裏那就是白花花的八十兩銀子在飛進飛出啊,天天準時歸家也還好,這一天回來得晚了,他是連飯都吃不香,生怕這八十兩銀就嗖一下飛出去,不著家了。那可不是挖他心肝嗎?

    柳康笙也沉著臉,半晌搖頭:“那不能,她沒處知道去。”

    言下之意,就連王氏那邊他也沒漏過話風。

    柳大郎拐彎抹角的想打聽的也正是這個,雖說一直清楚爹最看重他這長子,後來又添了他家寶哥兒這個長孫,可柳大郎對王氏也不是不忌憚的,現在聽說他爹沒把要賣柳漁的事透給王氏,柳大郎心裏一顆大石就落了下來。

    他麵上作出幾分嗔怪的意味來,“爹您真是,我哪是說那個,咱家裏您是最穩當的,我擔心啥也不會擔心您這邊的行事啊。”

    這話柳康笙是受用的,唇邊難得的現了一點細微的笑紋。

    柳大郎話風一轉,覤著柳康笙神色試探道:“就是爹您看看,柳漁那刺繡要麽就不學了成不?離那位周牙婆來安宜縣也就是半個月了,您說那丫頭要是這時候飛了,咱可哪裏找去。那人可說了,這周牙婆出手闊綽,要真是一等的姿色,少說得有這個數。”他一麵說,一麵拿手指比了個八。

    八十兩!

    他們老柳家幾代人湊一塊也沒存到過這麽多家當。

    他滿以為是能說服他爹的,卻不料柳康笙沉吟一番,還是搖了頭:“這不成,刺繡是門好手藝,我看你三弟妹學得還不錯,她學好了,往後咱們家的姑娘個個能學。”

    柳大郎心裏呸一回,他又沒生閨女,可麵上卻是不敢,隻能訕訕陪笑,“爹說得是,還是您瞧得長遠。”

    柳大郎正捧著他爹,伍氏清了清嗓子,悄悄給二人打了個眼色,兩人回過味來,默契的一起止了話頭。

    王氏才走到門口,乍一見長子長媳竟然也在房裏,她愣了愣,又見自己一來,三人齊齊安靜無聲的,王氏心裏敏銳的就拉起了小警報,這絕對是說什麽不能讓她聽的小話,把三個神色挨個打量了一遍:“這是說什麽呢?”

    柳大郎笑笑,“跟爹說說今年都到哪裏找活兒呢。”

    王氏一個字兒也沒信,說這話用得著單獨窩這正房裏來?剛才桌上不好說?

    她知道老大麵上老實,實則最是奸滑,沒奈何老頭子最看重長子,伍氏又會生,就連她也不敢說半句不好的,遂也隻能順著柳大郎的話點了點頭。

    柳康笙敲敲煙杆,道:“行了,都回去歇午覺吧,下午地裏還一堆的活計。”

    柳大郎和伍氏趁勢就走人了,說了幾句爹娘好好歇著的話,一齊出了正屋。

    回到自家房裏,在柳康笙麵前一直表現得很安分、夫唱婦隨的伍氏,話一下子多了起來,壓著聲音和柳大郎道:“爹還是惦著那點刺繡的手藝,我這心裏不安穩,最近得盯著柳漁一些,你找著機會還是多在爹跟前敲敲邊鼓,就柳漁那長相,一天天的往鎮上跑,我這心裏怎麽都不安生。”

    “你想想,這要是招來個家境殷實又舍得出聘銀的,那還有咱們什麽事。”

    原是話趕話說到這份上的,話音一落,伍氏自己都陡然一驚。

    柳大郎坐在床沿正脫鞋的手也一下就頓住了,猛然抬頭,夫妻倆相視一眼,在彼此眼中都看到了震驚。若是聘銀,那就是入的公中的賬,三房都盯著的,到時還能有他們什麽好處。

    柳大郎也不脫鞋睡覺了,在屋裏團團的轉,轉而又想,鎮上多少人家舍得出八十兩?還正好叫柳漁撞上?心裏才稍穩了一點點。

    柳漁進家門前就想著今日是約莫是要被發作的,但她今天心情太糟,實在不願應付,歸家時屋裏極靜,知道都歇午去了,她索性放輕了手腳,悄沒聲兒的回了自己房裏。

    隻是一向喜歡往外跑的柳燕今日竟安安生生在房裏歇午晌,她也沒睡實,聽到開門的動靜就翻轉了過來,瞧見悄聲進門的柳漁,喲一聲笑了,把手往床上一放,托著腮笑,“可是回來了。”

    一雙眼睛照柳漁裙擺處一遛,“今兒又是扭傷腳了?”

    原是特意守在家裏等著瞧熱鬧的。

    柳漁實在沒心情應付她,也不想搭話。

    柳燕也不稀得她應付,她候在家裏可不是等著柳漁給眼神的,就是擎等著看戲呢。

    這下子也不睡了,掀了被子一趿布鞋就往外蹦,“爹,娘!柳漁回來了!”

    柳漁:“……”

    這不是姐妹,是上輩子的仇人投胎到一處了,造孽。

    柳康笙惱火歸惱火,但柳漁人回來了,這會兒在她自己房間裏,柳康笙自恃著身份是不會過去的,倒是王氏,走路帶風的卷到了兩個女兒屋裏。

    柳漁這回也不費神編什麽借口了,直接認錯,說是沒忍住在鎮上那些鋪子逛了逛,看了看頭花胭脂和衣料。

    王氏一下子就啞了口,臉上難得露出了心虛模樣。

    姑娘家就沒有不愛這些東西的,比如柳燕,從小到大給她買的各種頭花頭繩攢在一塊也有一小木匣,衣料也都是鎮上布鋪挑的鮮亮顏色。

    可柳漁不是,她從小到大穿的是自家織的土布做的衣裳,用得最好的頭飾就是走村串巷的貨郎挑來的紅頭繩,後來學會打絡子,也自己做點兒東西用著,這就是頂奢侈的了。

    聽柳漁是逛這些鋪子去了,王氏想罵罵不出來了。

    她虧心。

    於是最後高舉輕落說了句:“以後看著時間,讓你去鎮上是學東西,不是去玩逛的,十五歲的人了,別跟那不知事的一樣,連飯都不知道著家吃。”

    然後走了。

    柳燕:“???”

    怎麽她上回說了句話挨耳光,到柳漁就這?就這?就這?

    她不敢置信地看著王氏背影,直到王氏回了正屋,柳燕心態崩了。

    她娘果真是偏心柳漁的,偏心到她那不知在何方的姥姥家去了!

    柳燕瞪了柳漁一眼,氣飽了,也睡不著,轉身就出門找要好的小姐妹怒噴王氏去了。

    柳漁卸了一身的氣力,滿心疲憊地趴在床上,將臉埋在枕間,把所有思緒全放空,許久之後才恢複些許心勁兒,為此後作起了打算。

    而正屋裏,王氏回房就怔怔坐在床沿出神。

    柳康笙等了一會兒,沒聽王氏給他說情況,出口問道:“怎麽說,為什麽回來得這麽晚。”

    王氏打迭了精神,把柳漁的話作了轉述,末了猶豫了好一會兒,道:“康笙,我總覺得,這些年我太虧待了她。”

    柳康笙皺了眉頭,身子微微坐直了些許。

    王氏嘴邊的話就滯了滯,末了還是那點子良心未泯,同柳康笙道:“因她是我帶過來的,我怕大郎他們兄弟幾個不樂意,打小就把她和家裏的孩子區分開來,漁兒也乖巧聽話,這幾年打絡子也給家裏交了不少的錢,而且……而且我當年過來時,也帶了些家底兒……”

    柳康笙眼神陡然一利,王氏到嘴的話就縮了回去。

    柳康笙也意識到自己反應大了,沉著臉道:“當年那些錢,這些年不是早用了?還提這個作什麽?”

    見他沒有發作,王氏才壯了幾分膽色,囁嚅道:“也不是要提那個,我是說,漁兒也十五了,再留她兩年,怎麽也得說人家了,你看是不是後邊她刺繡能賺到銀錢的話,給她一些作嫁妝?”

    後邊這一句,王氏是鼓足了勇氣才敢說的。

    沒有嫁妝的女人,生得再好到了婆家也要受蹉磨。

    柳康笙聽王氏為柳漁跟他討嫁妝,眼裏閃過幾分異色,倒別過了眼去,不敢讓王氏從他神色間覺察到什麽,含糊應道:“成吧。”

    把王氏喜得什麽似的,一張浸染了風霜的臉笑出不少細紋來,“那我替漁兒先謝你。”

    柳康笙嘴角肌肉抽了抽,垂眼尋思起怎麽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周密些,為了將來日子消停,最好就是除了老大倆口子,這家裏誰也不知道。

    又想起老大說的,那周牙婆是常年裏走南闖北的大戶,尋常姿色都瞧不上,買人也要正正經經的去官府交割文書,斷是不肯少了一點手續的,這卻是有些難辦。

    不過柳康笙斜眼睨一眼還兀自傻樂的王氏,覺得真不成的話也不是多大事,為了老大和寶哥兒著想,二房三房要避著些,拿捏個王氏還不在話下。

    正午的辰光就在這倆口子各懷心思中度過了,柳康笙因心裏存了事,難得的今兒沒訓誡柳漁,看著時間點兒差不多了,起床喝杯熱茶就準備去地裏。

    柳家弟兄三個自然都起在柳康笙前頭的,父子四人要出門時,柳家來了一位稀客。

    一個年過四旬的婦人,衣裳穿得幹淨板正,頭發抿得溜光水滑,不是柳家村人,柳家幾個大人倒個個都識得她是誰——鄰村張大娘,常日裏走村串戶給人保媒拉纖的媒婆。

    這一年柳家正當適婚之齡的是誰,這媒婆又是為誰而來的,一家子心裏都有譜。

    伍氏和柳大郎對了個眼色:看吧,可是叫我料準了?

    柳大郎一顆心高高提了起來,伍氏臉上倒還端得穩當,無它,要是鎮上富戶來提親,找的可不會是張媒婆,至於周邊幾個村的少年郎嘛,伍氏是不擔心的,哪家出得起八十兩的聘銀?

    她衝柳大郎微不可見的搖了搖頭,示意不必慌張。

    夫妻倆很有幾分默契,柳大郎提著的心就落了下來,他是最放心伍氏不過的,有伍氏盯著,不怕出什麽意外。

    而柳康笙心中也穩當得很,王氏中午才透過話,一時還沒有嫁女的打算,況沒他點頭,王氏也沒膽兒作那麽大的主,他一個男人也不好同媒婆打交道,遂也不多說什麽,與那張媒婆打了聲招呼就帶著三個兒子出門去了。

    王氏中午才想過女兒嫁妝的事,這轉眼媒就踏進了家門,雖還準備多留長女幾年替家裏再賺些銀錢,也替她自個兒攢幾個嫁妝,可媒婆是最不好得罪的,也笑吟吟請了張媒婆堂屋裏坐。

    柳家三個兒媳在外人麵前那是一個賽一個的會做人,泡茶的泡茶,拿花生瓜子的拿花生瓜子去了,一句都不需王氏囑咐。

    王氏笑著拉了凳子請張媒婆坐,笑道:“今兒什麽風把您給吹來了。”

    張媒婆先把柳家三個兒媳誇了一誇,而後才轉到正題:“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哪,王妹子也知道我是做的什麽營生,老姐姐今兒是給你報喜來的。”

    王氏有些尷尬,麵上倒還掛著笑,道:“瞧您說的,這無端端的,喜從何來。”

    這時伍氏已經端了茶進來,把兩碗熱茶先給王媒婆奉上一碗,又給婆母王氏奉上一碗,而後就笑吟吟問道:“張大娘今兒來,別不是替我家大妹妹說合來了吧?”

    都道是長嫂如母,可那是當娘的沒了的情況下,王氏這還在呢,伍氏這作派就有些不講究了。

    張媒婆是個老道人,嗬嗬笑著謝了伍氏的茶,啜了一口潤了潤喉就岔開了話題,問伍氏:“你和大郎的婚事,當年還是我說合的,怎麽樣,老太婆沒騙你吧,可是掉進福窩裏頭了?”

    這要不是掉進了福窩裏頭,哪裏敢當著婆婆的麵插嘴問小姑子的婚事哪。

    伍氏眸光閃了閃,笑著道:“那可不,一直想謝大娘替我說合的這麽一門好親事,今兒可不就給我了機會,能親自給您奉一碗茶,我呀是特意往裏擱了勺糖的,請您甜甜嘴。”

    張媒婆直笑,二人你來我往的說了兩句場麵話,期間林氏又端一碟自家炒的瓜子來,說了兩句好話就退了出去,伍氏也知道不好呆了,跟著林氏一道出了堂屋。

    張媒婆等人走遠了,這才小聲的和王氏說起了正事。

    她這一趟確實是為柳漁來的,她們村村正家的小子,上個月同人來柳家村,見過柳漁一麵,這就掛心上了,擱心裏惦念了些日子,在家裏尋思給他說親事的時候,就把心事同家裏說了。

    村正娘子托人來柳家村打聽過,柳漁的風評那是再好沒有的,這不就相上了,央了張媒婆跑一趟,這是替她家小子說合來的。

    王氏一聽來提親的竟是村正家,心下也不免動搖了幾分。

    大慶朝令,村正長等職務多以“富戶”充任,能當得了村正,那家境通常是村裏數一數二的,柳漁要真是嫁進那樣人家,往後日子自然是不會差了去。

    可她中午才與男人說過要把柳漁多留幾年,更是央了柳康笙同意柳漁後邊賺的錢抽出一部分攢作嫁妝,現下哪裏敢應承。

    何況就算她想,柳康笙也未必答應,柳漁從前打絡子一年都能給家裏添幾貫錢的進項,現在可是又學刺繡了,以後賺的隻多不少,家裏少說要留她到十七歲上。

    想到這裏她搖了搖頭,道:“老姐姐有心了,不過不瞞你說,我家漁兒還小,我還不舍得把她嫁了,家裏尋思還想多留她兩年的,這樁親事怕是不能成。”

    柳漁屋裏,因離著堂屋那張八仙桌極近,從張媒婆進到堂屋來她就聽到動靜了,小心的貼在門板上聽二人說話。

    此時聽王氏一口回絕了親事,柳漁整個人都萎頓了下來。

    堂屋裏,被王氏一口回絕了,張媒婆卻不氣餒。

    柳漁那姑娘她是見過的,張媒婆這輩子就見過生得比她更好的了,她鄉下出身,說不出什麽好聽的話來讚這姑娘容貌,隻是張媒婆知道,就柳家這姑娘的長相,但凡能有個好出身,恐怕是皇妃娘娘也做得的。

    養了這麽個女兒,柳家能輕易給許出去?

    所以她今兒本來也沒做能成功的打算。

    如此,被王氏拒了,也不失望,反倒是四下看看,忽然湊近王氏,低聲示意她尋個僻靜處說話。

    這堂屋還不夠僻靜的?

    王氏也拿不準張媒婆是個什麽路數了,倒也配合,領著張媒婆進了正屋,也不合房門,堂屋裏進沒進人一眼能瞧到,反倒是更不容易被人偷聽了去。

    張媒婆至此才壓低著聲音說了今兒來的第二個目的,“你家閨女我是見過的,老婆子這輩子瞧的人多,再是沒有一個比得上她的了,我隻問你,想不想把她往那富戶家送,往後穿金戴銀,綾羅綢緞盡不缺的。”

    王氏給她說得一愣,張媒婆就神神秘秘道:“你知道我有個姐姐,是嫁到安宜縣裏的,也是做的保媒的營生,縣裏頭跟咱鄉下不一樣,有些家底的還作興納個偏房……”

    王氏倏然變了臉色。

    張媒婆瞧她神色,隻道她是不願姑娘給人做偏房,勸道:“你別覺得偏房不好聽,雖說是妾,可實在呀,就你家閨女這顏色,好好覓一覓,六七十兩也不是不能得的,以後吃香喝辣的,不比嫁個鄉下漢子強?”

    王氏一張臉卻白得厲害,嘴唇都是顫的,抖著手對那張媒婆道:“這話別再提,我當你今天沒來過。”

    就要把人往外請。

    張媒婆訕訕的,就這麽被王氏明請暗轟了出去。

    王氏白著臉,連把人送出門一步都沒有,才將人請出堂屋門檻,自己就轉身回了正屋,嘭一聲合了正屋的門。

    一直盯著堂屋動靜的伍氏一見這情形,就挑了挑眉,候著王氏一回屋,她笑著就迎上了張媒婆,甚是熱心地道:“張大娘,我送送您呢。”

    等走出院子,離得柳家遠了些了,就低聲同張媒婆打聽起她今兒是給誰說項來的。

    張媒婆才在王氏那裏吃了癟,這會兒被伍氏親親熱熱挽著手,也不瞞她了,把替鄰村村正家小子來說合的事給透了風,倒是後頭提的要說合柳漁去做妾的事,讓張媒婆遲疑了起來。

    論理,幹她這一行的,和那倒賣人口的牙人不一樣,還是愛惜羽毛的,這種事情,可以私下裏幫著尋訪、牽線搭橋,卻不好跟那牽正經姻緣一樣,好掛在嘴邊。

    這是可做不可說的。

    可張媒婆隻要想一想柳漁那張臉,她一顆心就熱乎啊,這樣的姑娘,隻管去覓縣裏頂尖的富人家,隻要看過柳漁臉的,管叫他神仙也動一回凡心去。縣裏頭數得上號的富戶啊,這要是促成一樁,就算是和自家大姐各分一半,也能夠她嚼穀半年了吧。

    張媒婆常日裏走千家踏萬戶的,對柳家的情況也很是清楚,尤其伍氏,在柳家是個什麽地位她心裏門清,當下見伍氏打聽柳漁的事,這張媒婆眸光一閃,倒是動了點兒歪心思。

    王氏不許,那還不興柳康笙這個當家人願意嗎?

    隻要把話透給伍氏,她就不信伍氏聽著六七十兩銀子能不眼熱。

    張媒婆想到這裏,拉了伍氏到那沒人的空曠處,尋了棵樹根底下站定,如此這般把自己先前同王氏說的話同伍氏也說了一回,更把那些家裏有姑娘給縣裏富戶做了妾的人家往後能沾多少好處說得是天花亂墜。

    “你想想是不是,這可不是跟賣人那樣的一錘子買賣,隻要姑娘得寵,往後那還不是半個親家?時不時回娘家,或是你們做兄嫂的往縣裏去探一探走一走親戚都是可以的,和嫁人有什麽兩樣,吃香喝辣、穿金戴銀,不比嫁到鄉下地裏刨食來得強?”

    伍氏原本隻聽張媒婆說是給鄰村村正家的小子來說合的,沒想到竟然還有這麽一回事,她心裏那小算盤一下子就活了。

    “咱縣裏的富戶找偏房,真能給這麽多?我們村前兩年有個姑娘也是給人做妾,我怎麽聽說就得了二十兩?”

    要是頭一回能給到六十兩,那不虧啊,反而是賺的,就像張媒婆說的,隻要柳漁能得寵,她們家也能當半個親戚處的,那豈止八十兩啊,伍氏兩眼放光,心裏柳漁的形象已經是一棵金光燦燦的搖錢樹了。

    柳漁能得寵嗎,生得那麽個禍水模樣,那必然是能的啊!

    光是想一想以後每年都能從縣城富戶家裏掏出好處來,伍氏連獨占柳漁賣身錢的心思都擱一邊去了,一雙手絞在一處,緊張的等著張媒婆的後話。

    那張媒婆一見伍氏上鉤了,心裏就樂了,一揮手上袖著的一塊帕子,道:“怎麽不能,你那小姑子是個什麽顏色的,你心裏能沒數?那能是找尋常小富的?那必然是往縣裏能排得著前幾的去找啊,那樣的人家,富貴是你想得著的嗎?人家名下多少莊子、鋪子,手底下掌櫃站一塊都一遛兒的,咱瞧著六十兩是天價了,放人家那裏許就是露個指頭縫兒,能討著你家小姑子那麽個美妾,人家能心疼六十兩銀?你說說我這是不是給你們家送好事來的。”

    伍氏一顆心怦怦的,血都熱了,整個人都活泛了。

    張媒婆瞧著火候到了,便從旁攛掇,“你婆婆不樂意,直接把我老婆子轟出來嘍,你是明事理的,回頭再勸勸唄?要真有那意思,就來尋我,我去給你們尋訪去。”

    伍氏心裏恨不能一迭聲兒應下來,麵上倒是知道不能落人把柄,笑道:“您是為著我們家阿漁好,想叫她過好日子去呢,我都知道,不過這事還是得爹娘做主,我一個做嫂子的,可不好說這話。”

    嘴上是這般說著,倒是親親熱熱把張媒婆一路送到了村西口。

    張媒婆就知道有門兒了。

    兩人在村西別過,伍氏一路腳步打飄的回了柳家院子,腦子裏已經盤算了不知多少個來回,琢磨著到底是賣了柳漁,八十兩她一家獨得劃算,還是把柳漁許給縣裏的富戶做妾,三房均分好處,以後年年還能再上門打打秋風長遠。

    林氏和文氏都還在院子裏候著呢,兩人站在院牆邊,嘀嘀咕咕不知說什麽小話。

    一見伍氏回來了,雙雙朝伍氏招手打眼色,等伍氏近了,林氏問:“大嫂怎麽送了這麽久?問張媒婆打聽了吧,她怎麽說?是替哪一家說合來了?”

    格外關心柳漁這件事。

    伍氏這心裏還沒盤算明白呢,自然是不會把張媒婆想把柳漁說到縣裏給人做妾的事漏出口風,隻悄聲兒把鄰村村正家請張媒婆來說合的事拿出來和兩個妯娌嘀咕。

    林氏娘家就是鄰村的,對村正家的小子還真知道底細,這麽一聽心裏酸得,臉長得好可真夠占便宜的,哪怕是個拖油瓶,也有這麽好的姻緣送上門來。

    又奇道:“這麽好的親事,娘怎的還不願意?我看她送了張大娘出來自己就回正屋了,連門都關了。”

    說著弩弩下巴,示意伍氏看正房緊閉的房門。

    林氏和文氏都覺出了王氏的反常來,誰家送客隻送到堂屋門外的,連院門都不跨出一步,王氏平時可不是這樣的作派。

    這妯娌裏倆個不知,伍氏倒覺得自己是門清的,婆婆這就是不高興張媒婆給柳漁說合去做妾唄,她笑笑:“那誰知道,不舍得這麽早把大妹妹嫁出去吧。”

    ~

    王氏這一進正屋,足把自己關了小半個時辰才出來,出了屋也沒去旁處,而是敲了柳漁的房門。

    母女倆個相對坐著,末了還是王氏先開的口:“下午張媒婆來家,你知道了吧?”

    柳漁點了點頭,並不否認自己悄悄聽了壁角。

    王氏看著長女的模樣出神,不知是想到了什麽,神色極為複雜,“張媒婆來家,是要給你說的隔壁村村正家的小子,這原是門好親事,要是晚兩年來說,娘就替你應下了。”

    王氏這難得的和煦溫情模樣,讓柳漁目光在她麵上停駐了片刻。

    王氏神思有些恍惚,沒注意到柳漁和從前有什麽不同,她把今日中午和柳□□商量的話搬給了柳漁聽,“我今兒中午剛跟你爹說過,再多留你兩年,讓他答應把你往後兩年做繡活賺的錢拿出部分自己留下,以後作嫁妝壓箱,帶到婆家就不會叫人輕看了去。娘知道今天提的那家條件不錯,但你生得也好,咱也不攀高門大戶,似今天提親那家一般條件的,再過兩年也不難找。”

    柳漁聽著王氏掰開揉碎的同她講著兩年後擇婿的事,心緒一時複雜難言,她問:“那他應了嗎?”

    王氏也沒注意到長女用的是一個“他”字,而並不稱柳康笙為“爹”,想到頭一回為這個女兒爭取了點什麽,柳康笙還應了,王氏臉上就有了笑模樣,點頭道:“應了的,所以你這兩年好好幹,有你爹點了頭,這之後你賺的錢,娘就作主讓你自己收著一部分,以後都給你帶到夫家去,咱女人啊,有嫁妝,婆家才能看得你起。”

    王氏麵上是真正的輕鬆,不同於前些天瘋起來時看柳漁似眼中釘一般,這一刻是真心替柳漁打算,笑意也是發自內心的。

    柳漁卻自重生以來,頭一回對王氏生出了同情,王氏她當真了解過柳康笙這個相伴十數載的枕邊人嗎?

    作者有話說:

    入V了,緊張,前三天的訂閱特別重要,關乎夾子排行,請大家多多支持,非常感謝。

    今天有紅包掉落,快來留個小腳印吧~

    感謝在2022,03,15 12:01:00~2022,03,16 00:06:0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話本裏的吃瓜群眾、風過留痕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話本裏的吃瓜群眾 30瓶;淡淡 10瓶;風過留痕、最最最闊愛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