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作者:聽金坎      更新:2022-08-11 12:53      字數:5846
  第150章

    去槐縣是江雲康和林姝商量好的。

    既然不得不守孝, 那就去個離承安侯府遠一點的地方。得個清閑,也落個輕鬆。

    其他人說槐縣不好,江雲康卻覺得不錯。

    山清水秀, 適合休養。

    奮鬥雖重要,身體也要好好養。前幾年忙前忙後,人也疲乏得很, 能去休息一段日子,也是不錯。

    況且, 他有那麽多功績在,不怕日後沒官當。

    去槐縣前, 江雲康先送走木須先生夫婦,他們年紀大了,要回平洲養老,他們的親女也在平洲,互相能有個照應。因為鍾慶沒有妻兒,身體又不好,便也跟著一塊去平洲。

    走的時候, 木須先生讓江雲康多寄信,莫要斷了消息。若是有實在難下決斷的事, 可以到平洲找他和鍾慶。

    送走木須一行後,江雲康也要啟程去槐縣。

    出發那日,林家人特意來送行。

    林源早在心中把承安侯府那些人罵了好些, 現在來送別, 拉著姐姐到邊上,小聲交代, “你們去了槐縣, 短了什麽, 缺了什麽,盡管寫信給我們。他們承安侯府不給,我們林家給。那個承安候做人……罷了,不說他也罷。不論如何,莫要讓自己吃苦。”

    林姝抿唇笑道,“都說了我們是自願去的,哪裏就會吃苦了?”

    “你不要想那麽多,如今你留任京中,好好做你的官。等你有本事了,將來也好幫扶你姐夫。還有,現在你姐夫守孝,官場中必然會有不少人看不上你的出身,凡是莫要強出頭。爹娘正在幫你相看親事,記得和他們說,門第別挑太高了,人好才是最重要的。”

    林姝自己吃過門第不配的苦,不希望弟弟再去吃高門世家的白眼。

    而且太好門第的人家,並不會和他們林家結親。若是真有人願意,那得想想是不是有不妥的地方。

    “我知道了的。”林源嘖了一聲,“你說的這些事,我姐夫與我也說過。”

    轉頭望了眼馬車的方向,見眾人都在等他們,隻好不舍地道,“等我休沐時,我會去看你們的。”

    江雲康過來時,便看到林源紅了眼眶,不由笑了下。

    他和林姝說句好了,便一起朝馬車走去。

    從京城出發,在九月初十這日到了槐縣。

    老宅一直有人清掃,比京城的承安侯府小了許多,卻也是個五進的院子。

    管事的叫江旺,已經年過四十,看到江雲康一家時,倒是客客氣氣。

    “正院已經收拾好,三爺和三奶奶看看,還有什麽需要的,可以讓人來找小的。不過槐縣不比京城,好些東西得從外邊買,還請見諒。”江旺帶著江雲康等人往正院去。

    上回來送葬,江雲康便是住的老宅。

    老宅陳設雖舊,收拾得卻也幹淨整潔,江雲康倒是沒有不滿意的。

    幾日的趕路,大家夥都很疲憊。

    先休息了一晚,次日再開始收拾行囊。

    再次醒來時,林姝的第一反應是要去請安,但她剛坐起來,就想到沒在承安侯府,這才鬆口氣。

    “娘子可是還以為在侯府?”江雲康側躺著,笑吟吟地看著林姝。

    “是啊,日子過糊塗了。”林姝往木窗的方向望了一眼,見天色大亮,叫來彩萍等幫她梳妝。

    孝期不用複雜頭飾,簡單的妝容就好,故而很快便梳洗好。

    等他們這邊洗完了,安兒也蹦蹦跳跳過來。

    “父親,母親,我院子裏的桂花樹上竟然有鳥窩!”安兒興衝衝地邁過門檻。

    “規矩呢?”林姝歎氣完,安兒才笑眯眯地行禮。

    “母親,咱們都到了槐縣,您還這般拘束我幹嘛?”在承安侯府時,這個不行,那個不行,讓他快要憋壞了。

    江雲康落座後,才把安兒叫到跟前,“不管去哪,先和長輩見禮都是禮貌。咱們又不是要在槐縣住一輩子,你母親是為了你好,往後再不記得,我就罰你抄書了。”

    江雲康現在有時間,可以親自教導安兒。若是在現代,安兒這會也讀一年級了,不再是幼兒園小朋友,該教的道理都可以慢慢說給他聽。

    “孩兒知道啦。”安兒再次和父親補了個禮,才笑著坐下。

    槐縣的日子簡單而清閑,江雲康早上帶安兒去祠堂上香,下午帶安兒讀書,時常也會一家人出門踏青。

    直到十一月,槐縣下了第一場雪,一家人才沒怎麽出門。

    安兒有了父親的教導,讀書上是進步飛快。

    才一個多月的功夫,便能寫小賦。

    林姝是很高興兒子的進步,她就一個兒子,自然希望兒子能和夫君一樣有才學。

    沒有其他是非的幹擾,他們的日子純粹不少。

    十一月中旬時,徐放從永平城回京述職,特意繞到槐縣一日。

    江家老宅的書房外,落了薄薄的一片雪。

    江雲康和徐放坐在窗沿煮茶,倒是不覺得冷。

    “聽說你要守孝時,我們都頗為可惜。”不過孝道為先,徐放也不好多說,“新任的太守,是個中規中矩的人,倒是沒什麽差錯,於現在而言,倒是可以。”

    新太守的任務就是穩定發展,撫恤百姓,至於軍務城防那些都有徐放幾人。

    “那倒是不錯,我便沒那麽擔心。”

    江雲康端起茶盞,輕輕一吹,茶香四溢,“不過你們得注意,北狄並不是新手承諾的,等他們恢複過來後,見永平城又換了太守,必定會再次進攻永平城。他們補攻回永平城,會徹夜難眠的。”

    和北狄交手多次後,江雲康已經很了解北狄的行事,“在北狄違約之前,我們就先蟄伏發展。但你們可以聯係西涼等國,咱們不出手,但是其他國家可以出手幹預北狄的發展。”

    隨著新餘細鹽和武器的發展,不少國家都表示想和曆朝發展貿易往來。

    但曆朝和北狄是水火不容的形勢,大部分國家都沒本事兩邊討好,所以需要選擇一方合作。

    若是新餘降低鹽稅,拉攏其他小國,盡管沒出兵,但也會從貿易上打壓北狄。

    壓著北狄讓它發展緩慢,再大力發展永平城和臨興關的碼頭貿易,等曆朝國庫充盈,下次再交戰時,便會有更大的贏麵。

    “還是三郎有想法。”徐放再次可惜,如果沒有承安候的事,那該多好。以江雲康的本事,必定能發展不錯。

    二人坐下喝了會茶,徐放還要趕路去京城,江雲康便送他出槐縣。

    如今徐放身上有不少功績,這次回京述職,皇上必然會升官賞賜。往後不管江雲康如何,徐放這些人,都是他的人際關係網。

    送走徐放之後,轉眼間就到了新年。

    今年除夕,沒有徐放那些人一塊,便冷清不少。

    大人倒是感受不大,安兒則是整日裏覺得無趣,時常念叨著什麽時候能來個人陪他一起玩。

    等收到京城來的信件,得知大伯會帶著順順來時,安兒便開始期待了,每日得到什麽好玩的,都要留一封給順順。

    正月十三那日,江雲帆帶著順順抵達江家老家。

    順順模樣白淨,五官和江雲帆很像,但又帶了點他母親的引子,故而更斯文一些。他跟著父親邁進門檻,心裏還有些不安。

    比起順順的拘謹,安兒就不一樣了。

    雖說小時候的事忘得差不多,但在承安侯府那段日子,安兒又和順順混熟。

    剛看到順順,就跑過去大喊,“順順,你可算來了。”

    順順靦腆地笑了下,還不等他開口說話,就被安兒拉住手,“走,去我屋裏,我給你準備了好些好玩的。”

    說到這裏,安兒突然想到什麽,又立馬停住,轉身和大伯鞠躬行禮,“大伯父安好,我可以帶順順去我那嗎?”

    江雲帆笑著點頭,但還沒等他誇安兒,安兒就拉著順順跑了。

    看到三弟夫婦迎過來,他笑道,“安兒被你們養得好生活潑,倒是討喜得很。”

    “讓大哥見笑了,他就是個皮猴子。”江雲康笑道,“若不是我壓著他讀書,他還沒那麽老實。”

    “說到讀書。”

    江雲帆微微皺眉,跟著三弟一塊進入大廳,坐下後,再抬眼去看三弟,“我有個忙,想請三弟幫忙。”

    “大哥請說。”江雲康道。

    “你在槐縣不知道,前段日子,二弟那個混賬東西和屋裏的一個丫鬟有了首尾,還有了身孕。”

    說到這個,江雲帆一臉愁緒,“我們還在孝期,這個事傳揚出去,二弟便要冠上不孝的罪名,往後前途就全毀了。我和母親都是讓那丫鬟把孩子弄了,以後再給個名分。等丫鬟孩子沒了,向氏突然反悔,說那丫鬟活該,以後不肯給丫鬟名分。”

    江雲康看大哥停住歎氣,便知道丫鬟出了事,“可是丫鬟自盡,家人鬧事?”

    “正是這個。”江雲帆再次深吸一口氣,“本來好好的一個新年,全被這些亂七八糟的事給攪和了。如今事情解決得差不多了,但二弟覺得向氏是故意要毀他前程,兩人大吵一架,向氏回了娘家。”

    “現下母親又病了,侯府一團亂,我就想著把順順放你這裏一些時日。正好三弟你學問好,帶著順順一塊讀書。等我把侯府的那些麻煩事都解決了,再來接人。”

    聽完那麽多,江雲康再次慶幸沒留在承安侯府。

    不然就二房這些糟心事,也影響心情。

    “大哥就放心把順順放在這裏,正好和安兒也有個伴。”

    順順乖巧不惹事,多一個順順,對江雲康和林姝來說,不算什麽事。

    “真是麻煩你了。”對於嫡長子,江雲帆也是寄予厚望,他不想順順受環境影響,想到安兒的懂事活潑,這才帶來和安兒一塊。雖說胡氏對順順不錯,可胡氏繼母難當,萬事都不敢多說,最多軟言規勸幾句。

    對於三弟夫婦,江雲帆還是很信任,而且三弟學問確實好,若是順順能得三弟教學,往後也會受益匪淺。

    “大哥客氣了,咱們都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江雲康笑著道。

    江雲帆再次歎氣,要想當家,是真不容易。

    他端起茶盞飲了一大口,突然想到什麽,放下茶盞道,“對了,你應該還不知道,於景山被皇上派來槐縣當縣令了,估摸著,再有十天左右便會到。”

    “於景山?來槐縣?”

    江雲康有些意外,但仔細思索片刻,便明白皇上的意思,“槐縣常年無事,既不富庶,也不貧困,更沒有匪盜等事。到了槐縣,離京城不遠不近,皇上能看著於景山,而於景山也難有什麽功績。就是不知,皇上可否知道我在槐縣?”

    要是知道,那皇上的用意便更深了。

    江雲帆點頭說知道,“皇上有和我問過你的事,我說你來槐縣守孝,他還誇你孝順來著。”

    “啊這……”江雲康愣住一會,隨後擺手道,“罷了,於景山現在低調得很,就算到了槐縣,和我也沒什麽關係。如今於家落敗,皇上又有意打壓,於景山得拿出天大的本事,才能有點成就。他這個人,不是特別壞,但我並不喜歡。”

    “到底是金貴養著長大的人,從小備受寵愛,以前是不討喜,不過現在看著好多了。”江雲帆和於景山也沒什麽往來,閑談兩句,便去休息了。

    因為放心不下侯府的事,過完元宵,江雲帆便啟程回京城。

    安兒拉著順順的小手,在江雲帆上馬車後,衝著江雲帆大聲道,“大伯父放心,有我一口吃的,就絕對不會餓著順順弟弟!”

    江雲帆被安兒逗笑了,“那咱們說好了,往後你們要一起讀書,並好好吃飯哈。”

    “肯定會的。”安兒保證完,沒聽到順順說好,轉頭看到順順眼眶紅紅的,哎呀一聲,抬手幫順順擦了眼淚,“別哭呀,大伯父走後,你還有我這個堂兄啊。順順乖呐,要是父親罰你抄書,我幫你抄,快別哭了。”

    順順小嘴抿得高高地,望著父親,眼淚掛在眼尾,一抽一抽地和父親道,“父親放心,我會聽三叔和三叔母的話。”

    “那我呢?”安兒馬上追問,“會聽我話嗎?”

    他是堂哥,也比順順大呢。

    “聽的。”順順點點頭,又去看父親。

    江雲帆看兒子這樣,心裏也不好受,但京城裏實在多事,二房又不老實,他沒時間顧及到兒子,隻好把兒子留下。

    放下木窗後,江雲帆深吸一口氣,二房的事,到底要有個了結,若是二弟和向氏真過不下去,也就隻能和離了。

    馬車碾過融化的雪水,濺起一些水珠。

    順順伸長脖子往外馬車那看,直到瞧不見馬車,這才低頭落下一行淚。

    安兒蹲下看到堂弟哭,哎了一聲,“順順,你別哭啦,我帶你去爬樹,去釣魚,去捉泥鰍,還可以去……”

    安兒說了一大堆,唯獨不說讀書的事。

    林姝過來輕輕捏了下安兒的耳朵,“你倒是會帶著人玩,快些回去吧,我讓人準備了桂花糕,還有好些小食。如今才開春,山上的雪還沒化玩,先別出門了。”

    她一手牽著一個,一塊往老宅去。

    順順很是乖巧,還很安靜,到了老宅後,也不說讀書累,更不會和安兒一樣有偷懶摸魚的時候。

    堂兄弟兩個,還是和小時候一樣,完全不是一個性格。

    不過他們兄弟倆對於讀書,都頗有天分。安兒是一點就透,就是思維發散得遠,總有些天馬行空的想法。順順則是很快吸收知識,從不多想。

    江雲康帶著兩個孩子讀書,倒是沒去關注於景山的事。

    直到五月時,於景山上門要見他,二人才在槐縣第一次見麵。

    多年沒見,以前還曾爭鋒相對過,現在坐在一起喝茶,氣氛多少有點尷尬。

    江雲康開門見山,“你來找我,肯定是有事吧?”

    不然以於景山的性格,絕不會沒事來找他。

    “確實有事。”

    於景山瞥了眼躲在門後的兩個孩子,唇角微微彎了下,“我是真沒想到,你會為承安候守孝。”

    “那不然呢?”江雲康反問。

    “沒什麽。”於景山放下茶盞,“你在槐縣一心帶孩子,想來不知道外麵最近怎麽了。”

    看江雲康眉頭輕蹙,繼續道,“皇上派了施華池去新餘,你也知道施華池是個什麽人,他一心想扶持先太子的幼子上位。到了新餘後,新餘的賬冊……”頓了下,停住不多言,“你也能猜到什麽情況。”

    皇上讓施華池去新餘?

    新餘可是永平城和臨興關最重要的後方,若是新餘被弄得一團糟,前線的永平城也會受到影響。

    江雲康皺眉思索,皇上應該清楚施華池是什麽人,不應該派施華池去新餘才是。

    於景山:“另外,北狄最近拉了不少盟友,聽聞你雖是文臣,卻在多次戰役中立功。或許是因為你不在,北狄最近猖狂不少。永平城接你位置的太守,已於上月遇刺,如今皇上又在苦惱讓誰去永平城。”

    “因為這些事,朝中不斷爭論,到現在,還沒一個結果。如果北狄這會違約進攻永平城,倒是一個好時機。”

    太守遇刺,這是大事。

    永平城是前線最重要的地方,不可能一直沒太守。但朝中大臣都知道,去了永平城可以建功立業,但更可能是丟掉性命。

    好多人都不願意去永平城,願意去的又不夠本事,這才讓皇上發愁。

    而且北狄最近確實有不少動作,如果北狄會毀約攻城,必然是另有準備,絕不會是之前的北狄。

    “於景山,你我之間,並不是朋友。你和我說這些,是為了什麽?”江雲康問。

    他和於景山,見麵不吵架,便是難得的事。聽於景山說那麽多,他現在有種,於景山是要為他謀劃的感覺。

    “你不要想太多,自然是為了我自己。”

    於景山半眯著雙眸,思緒飄到很遠的回憶,等他再回神時,已經過去好一會兒,“如今朝中,並沒有適合的人去永平城,我說這些,是讓你提前有個準備。”

    江雲康雖在孝期,但朝廷有需要,皇上還是可以下旨調他去邊境。

    按照於景山說的這些話,江雲康確實很有可能會去永平城。

    但是他不知道,為什麽於景山這會要和他說這些。

    “你不用這般打量我,我與你說起來,沒什麽深仇大恨,犯不著費心費力來害你。”於景山頓了頓,“你……你肯定知道我的情況,父親被貶,長兄去世,如今於家就指望我。”

    “身上的擔子重了,人也就懂事一些。我和你說這些,隻有一個請求,等你再去永平城時,能否帶上我?”在槐縣待上十年,也不如去永平城一年的機遇多,於景山想要幹實事,拿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