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作者:聽金坎      更新:2022-08-11 12:53      字數:5448
  第104章

    從府衙的簡易瓦房蓋好後, 江雲康就分得自己的一間屋子。

    和好幾個大男人擠在一間屋子,除了呼嚕聲,還有各種汗味。

    現在自己住, 倒是舒服多了。

    書硯提來茶壺,給主子倒上熱茶,“三爺, 家中無事吧?”

    “沒什麽大事。”

    江雲康剛看完林氏的書信,承安侯府沒什麽大事, 林氏自個手中有錢,日子過得不差, 倒是更怕他在新餘吃苦。

    林氏的信裏,除了承安侯府的事,還提了兩句林家的事。上個月林海出京城買糧,有可能會經過新餘附近。

    林氏的意思是,如果江雲康有什麽銀錢上要周轉的事,來不及寫信到京城,可以讓人去找林海。

    江雲康想著, 他應該不需要林海幫什麽,不過若是林海就在附近, 還是想見一見。大家互相報個平安,也能安心一些。

    看完林氏的信,江雲康又去拆木須先生的信, 看完後, 江雲康也沒意外。信上寫,從他走後, 文渝就接上他修撰的職務。

    文渝這人, 很值得信任, 現下能得重用,也是他的造化。有他和大哥在京城,日後江雲康回京時,也能有所提攜。

    不過,木須先生的信中,提到了一件事讓江雲康比較注重。

    前些日子,於家又被彈劾了。聽說是錢家出了不少力,於乾明被停官思過,說是沒有約束好家人,讓於家出了些犯事的人。

    木須先生在信中寫,入冬後,皇上的身體每況愈下,恭王和太子的爭鬥,格外激烈。

    於家便是太子的主力後盾,連於乾明都被停官,顯然是很大的事非。不過查到的也隻是於家旁支的人,還沒查到於家主支身上,太子也就還有希望。

    看完木須先生的信,江雲康就放蠟燭上燒了。

    新餘在京城的西北方向,冬日更為寒冷,書硯弄來一盆碳火,但比不上京城裏的銀竹碳,隻能放在門後,不然煙霧會熏到人。

    “三爺,既然沒什麽大事,就早些歇下吧。”新餘條件有限,書硯這些日子,都和主子住一個屋子,弄好碳火盆後,又去幫主子鋪床,“被褥今兒曬過,不會凍人,躺一會就暖和了。”

    之前收到的捐款,都是要用來修建城牆和城裏房屋修繕,江雲康他們不能也不敢用在府衙上。

    白輕舟是口袋空空,帶來的銀錢用得差不多,他用的東西都比較簡陋。江雲康便拿出銀錢,給大家夥貼補了被褥棉衣那些。但也不好用太多銀子,免得引人矚目。

    說實話,承安侯和孟氏雖然對江雲康不太好,但侯府畢竟是侯府,就算後來用度減半,那也比新餘好上許多。

    故而江雲康一開始來新餘,還是有些不習慣。但是他自個願意來的,也就無怨言可說。

    冬日的雪連著下了個三日,地上便積起一掌厚的雪堆,修城牆的進度不由慢了下來。

    但因為有了錢,新餘四周州縣的人都過來幹活,每天倒是都有著肉眼可見的進度。

    江雲康看城牆的事沒啥問題,便開始思考明年春耕的事。

    一場戰事,毀壞了大量房屋,還讓新餘流失了近半的人口。

    如今城裏的主要營生,也都被錢、齊、羅三家把控,百姓們想緩過一口氣,還是不太容易。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十二月上旬時,城南的一部分房屋得以修繕,可以收容大部分房屋被毀的百姓。

    但天氣變冷後,來新餘的商隊越來越少,城裏的糧價漲了三成。

    經過戰亂,失去原有營生的百姓,現在的收入來源,都是幫忙修城牆得來。原本一人幹活,可供三口之家吃飽,但現在米價漲了,便有人開始出現做事乏力。

    這日巡查回來,白輕舟剛坐下,就罵咧咧地道,“城裏的米店和商量好的一樣,全都漲價。本來冬日裏人就犯困,現在吃不飽,如何幹活?”

    修城牆的錢本就不多,不可能因為米價上漲而跟著漲。

    白輕舟越說越氣,用力捶桌子,“那些奸商發國難財,也不怕天打雷劈!”

    每到冬日,米糧的價格都會有所上調,往年倒不覺得是什麽事,但今年比較特殊,才會讓白輕舟那麽氣憤。

    江雲康也知道,若是這會找那些商人說話,必定有一堆理由準備著。但是人要吃飯,百姓們吃不飽,便會出亂子。

    “白大哥,你知道最開始漲價的,是哪一家嗎?”江雲康問。

    “還能是誰?自然是黑心肝的錢明遠!”說到錢家,白輕舟就一臉怒氣,“他們錢家還長著要錢明鶴官複原職,等著做夢吧,老子待會就去寫折子!還有那個齊家,之前還說他們是個好的,可沒想到,錢家漲價後,齊家很快也跟著漲。奸商!都是奸商!”

    “別衝動,咱們沒有捏住錢明遠和京城的來信,光是錢明遠的所作所為,還不足夠讓你上折子到京城。”江雲康道。

    “那你說怎麽辦?若是這會漲工錢,修城牆就不夠錢了。”白輕舟攤手道。

    江雲康想了想,分析道,“城裏的米糧店,都掌握在錢、齊兩家的手中。我們也不好施壓,不然他們會說我們用官職壓人。這會要想壓下糧價,最好的法子,就是另外來一家賣糧的。”

    這個時候,江雲康突然想到出京城買糧的林海。但是讓林家入局,又會給他留下後患。

    白輕舟問,“這個時候,去哪裏找賣糧的?咱們總不能,去把其他地方的糧商給搶來吧?”

    “是啊,人是不能靠搶。”江雲康想到了林氏給的銀票,若是他用那筆錢去找人買糧來賣,倒是可以解決困局。

    但從哪裏買?用什麽人出麵去做這個事?

    這都是問題。

    若是知道哪裏有現成的糧賣,直接讓人去買便是,可問題在於,江雲康不清楚這個。

    就像白輕舟說的一樣,總不能在這會強買強賣。

    在江雲康和白輕舟困惑時,錢明遠倒是得意。

    糧價的漲幅沒有太離譜,又恰好能讓江雲康和白輕舟為難,想到小廝回來說白輕舟氣急敗壞的模樣,錢明遠臉上的笑意便更深一些。

    錢掌櫃戰戰兢兢地過了一段日子,總算在主子臉上看到笑容,心裏輕鬆不少。

    “大爺,用不了多少日子,江雲康和白輕舟就該著急了,城牆修補不完,春日一來,他們也要被問責。”錢掌櫃笑容奉承,站在錢明遠邊上幫忙倒酒,店小二進來是,他也很快接過店小二手中的東西。

    “這也是他們活該。”

    錢明遠撇嘴道,“我給他們送錢,白輕舟卻把我給罵出來,害我後來去了三萬兩銀子,還被齊家壓一頭。他們被問責正好,到時候換過的太守來,咱們也能把齊家徹底打趴下。”

    錢家在新餘和齊家爭鬥多年,兩家人一直處於競爭狀態,嫌隙頗深,屬於都想看對方死的狀態。

    但在做生意掙錢上,他們又有很多意見不謀而合。就像這次漲價,都是想把之前捐出去的錢掙回來。

    酒樓裏,錢明遠心情舒暢,便也多喝了兩杯酒。

    等他出酒樓時,正好遇到了他庶弟錢明宇。

    兩兄弟剛見麵,錢明遠便大嗬一聲,“狗東西,沒長眼睛嗎?看到兄長還不快點過來扶著!”

    錢明宇一點一點地挪動到錢明遠邊上,剛伸手要扶,卻被錢明遠甩了一耳光。

    錢明遠喝得醉醺醺的,絲毫沒關注到四周圍過來的人,“嘖嘖,你還先委屈上了。見到了大哥不問安,還想著躲開,也就你那個下三濫的娘能教出這樣的兒子!”

    錢明宇頭低低的,一句話都沒說,由著錢明遠罵。還是錢家小廝過來勸,錢明遠才一邊罵人,一邊上馬車。

    而這一幕,恰好被經過的虎頭看到。

    回到府衙時,虎頭聽兩位大人正在罵錢明遠不做人,立馬說了自己看到的。

    “兩位大人是沒看到,錢明遠對他庶弟,就像對畜生一樣,在街上指著鼻子就罵。”虎頭學著錢明遠扇巴掌的動作,揮了一下手,“如果我是錢明遠弟弟,回家必定要告狀去!”

    “告狀怕是沒用。”江雲康穿越而來後,更加懂嫡庶的區別,特別是嫡長子在家族裏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兒子。

    “如果告狀有用,錢明遠就不會那麽囂張。想來是家裏的人不管這個事,錢明遠才會這樣。”江雲康想了想,突然有了個想法,“書硯,你去打聽下錢家的事,越仔細的越好。”

    “三郎,你這是要做什麽?”白輕舟問。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嘛。”江雲康笑著道,“錢明遠行事囂張,但是人就有弱點。齊家這種隨風倒的雖然讓人討厭,可錢家才是要最先打壓的。”

    江雲康剛說完,外邊就有侍衛敲門。

    侍衛進來後,說有一位江雲康的好友來了。白輕舟聽到有人找江雲康,主動先退了出去,給江雲康騰出說話的空間。

    江雲康想著,他在新餘的好友,不是徐放就是木疆,但是等人進來後,才發現是林海。

    “大哥,你怎麽來了?”江雲康驚訝道。

    “噓,你別那麽大聲。”林海笑著擺手,轉身讓書硯關了門,坐下後再道,“姝兒放心不下你,讓我經過新餘是,一定要給你送信。我想著與其送信,還不如親自來看看你。”

    為了不影響到江雲康的官聲,林海隻說是江雲康朋友,並沒有道明身份。

    江雲康方才還想到林海,沒想到這會就能見到林海,興奮道,“我都好,新餘條件是艱苦了一點,但你看看,我現在也越來越好。”

    林海轉頭看了一圈屋子裏的陳設,簡單的不能再簡單,想到江雲康出身侯府卻能吃這個苦,心中不由更看重江雲康。

    “三郎能有誌氣是好事,你在新餘,我們全家都一直記掛你。”林海語重心長道,“不過你這裏也太簡陋一些,姝兒不是有給你錢嗎?”

    屋裏除了書硯沒別人,林海有什麽話就直說了。

    “姝兒是給了錢,隻是財不外露,若是我拿出一大筆的銀錢,別人豈不是要想我的錢從哪裏來?”江雲康說完這個,想到林海既然來了,他可以從林海手中買糧,“大哥,有件事,我想和你說……”

    林海聽完江雲康說的,眉頭緊皺,“早些年,父親想過來新餘做生意,當時和錢家就打過交道,那會還是錢明遠的父親當家。”

    “你和讀書人,論生意怎麽做,還是不行的。”林海也知道林家不好這會入局新餘,不然日後別人說到這個,就算他們清白,也會被說成是江雲康給林家行了方便,所以林家的避嫌,“有錢家這種地頭蛇一般的富商在,你和白大人想要辦事可不容易。糧價這個事,我幫你想法子!”

    “大哥打算怎麽做?”江雲康問。

    “咱們做生意的,認識的人最多。”林海深得林全福真傳,不許多想就有了主意,“憑他錢明遠再有想法,也料不到半路會殺出一個程咬金。”

    林海頓住喝了口茶,在繼續道,“我找個人,扮成經過的壓鏢人,讓他們去城外賣糧食。價格呢,就和新餘之前的價格一樣多。不過每天都限定量,你等著,用不了幾日,新餘的糧價就會降下來。到時候我們拍拍屁股走人,誰也不知道我們是誰。”

    林家的糧食也是買來的,車馬人工都需要錢,光是打價格戰,會讓林家也受損嚴重。所以林海不是把所有糧食拿出來賣,而是用部分糧食拉低新餘糧價,等百姓們買夠存糧便行。

    這樣林家不會虧本,還能幫到江雲康。

    “還是大哥厲害。”做生意這方麵,江雲康由衷地佩服林家人。

    林海悄悄地來,又悄悄地離開,他讓江雲康連白輕舟都別說,隻說是過往的一個熟人。

    江雲康送走林海後,心裏鬆了一口氣,夜裏也睡得好一點。

    不過,林海找人和運糧都需要一些時間。

    但新餘的糧價已經高了一段時間,這日江雲康剛醒來,就聽到侍衛說,又一群百姓圍到糧庫外,鬧著要官府放糧。

    江雲康急匆匆地趕到糧庫,看到圍著的一群人,還沒靠近,百姓們看到他就衝了過來。

    “江大人,您是新餘的父母官,您得為我們想想啊。要是再不給我們放糧,我們就要餓死了!”

    “你們說糧庫沒糧,那就打開給我們看看,不然誰知道,是不是你們自己私吞了!”

    “就是,打開糧庫看看!”

    “我們要看糧庫!”

    ……

    大家都要看糧庫,若不是有侍衛攔著,指不定還有哪個衝動地上來打人。

    而與此同時,在不遠處的小樓裏,錢明遠正氣定神閑的喝茶。

    錢掌櫃在窗後站了一會,對著窗外呸了一聲,“什麽玩意,自以為讀過幾天書就了不起,現在好了,被百姓們圍著,就該有人上去打兩拳。”

    錢掌櫃剛說完,就有錢家小廝過來,和錢明遠說安排人混在百姓中。

    錢掌櫃聽得興奮,“大爺,今兒個,隻要江雲康不開糧庫,百姓們就要把江雲康罵死。但如果開了糧庫,百姓們發現裏麵沒有糧,會更坐不住。開還是不開,都是無解。”

    錢明遠前兩日就收到風聲,說府衙的糧倉裏沒糧了,他便又把糧價抬了抬,現在大部分人都買不起糧食,官府又不放糧,百姓們自然要鬧。

    引起民憤後,彈劾江雲康的折子再往皇上跟前一送,江雲康的烏紗帽也就沒了。

    錢明遠是打定主意要報仇,聽江雲康要去開倉是,唇角也是帶著看戲的笑容,“他倒是不怕死,好歹拖個兩天也好,結果今日就要開倉。”

    “是啊,他這是自尋死路。”錢掌櫃附和道。

    而在錢家小樓不遠的地方,齊家人也在關注著江雲康的動向。

    齊家經過戰亂,損失不少。後來為了壓錢家一頭,齊家老爺更是咬牙拿錢出來。

    這次抬價,齊家倒不是要為難江雲康,而是需要緩一口氣,掙回一點損失。

    齊思孝坐在窗邊,看著江雲康帶人去開糧倉,和錢明遠一樣訝異,“父親,兩大人為何不拖兩日?”

    齊家的打算是,再過兩日,便和江雲康示好,他們掙了一部分錢,也不好把江雲康和白輕舟得罪到死。讓江雲康陷入為難的境地,他們在施以援手,這樣便好攀附上關係。

    齊越也沒料到江雲康會現在就開倉證明,“這個江大人,年紀雖輕,但他做事往往出人意料。”

    “是啊。”齊思孝點頭道,“聽說廣匯錢莊那件事,是錢家吃了悶虧。我真是沒想到,兩大人會有如此智謀。若是那日錢家人堅定一點,江大人就沒了。”

    “但世上沒有如果。”齊越笑了下,看到百姓們突然鎮定下來,正好自己派出去的人回來了,便問怎麽回事。

    “回老爺,江大人說,雖然現在糧倉裏沒有糧,但用不了兩日,便會有新的商隊到新餘,到時候的價格肯定更便宜。江大人說得信誓旦旦,大家夥也就暫時信了他。”小廝道。

    齊越聽得皺起濃眉,“他真說有糧來?”

    小廝點頭,“是的,小的親耳聽到。”

    齊思孝急了,“父親,若是江大人真找到其他商隊,等江隊送到新餘,咱們豈不是也把江大人得罪了?”

    齊家不像錢家有強大的靠山,本來隻是想耍點小聰明,但沒想到江雲康還會有後手,竟然能找到其他糧隊。

    齊越也坐不住,直起身子道,“讓人先去把糧價降低一成,再去備份禮,我要拜見下這位江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