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作者:聽金坎      更新:2022-08-11 12:53      字數:3349
  第98章

    白輕舟在信中言辭懇切, 他知道江雲康在京城有大好前程,若是就此去了新餘,前途不可知。

    但大丈夫應當為國為民, 他覺得江雲康更適合去幹實事,而不是留在京城。

    信中,白輕舟也隻是建議和懇求, 希望江雲康能和他一起去新餘。

    看望白輕舟的信,江雲康並不意外。

    這段日子, 他也確實有想過這個事。

    但就像白輕舟信中寫的一樣,去了新餘便是前途未卜, 若是幹好了,便能留名史書。可沒有幹好,隨時都可能腦袋落地。

    獨自沉思一晚,江雲康暫時下不了決心,打算先放兩天,等自己冷靜一點,再做決定。

    次日江雲康去上值時, 可以明顯感受到皇上鬆了口氣。

    新餘太守既定,便了卻皇上一件煩心事。和任命詔書一起離開京城的, 還有送去新餘的軍糧。

    得知朝廷送糧去新餘,江雲康也為新餘的軍士們鬆口氣。

    有了糧食,才能撐過這個冬日。

    這日他下值時, 恰好遇到賢王從和文渝從角門出來, 便先和賢王行禮問安。

    “三郎不必多禮,方才本王還和文渝說到你。”賢王笑容和藹, “我聽說, 你和白輕舟都是師從木須吧?”

    “回王爺, 是的。”江雲康道。

    “木須不錯,是個有想法的先生。”賢王看著江雲康,目光停了一會,好似在猶豫,“三郎最近和同僚們可好?”

    “都好。”江雲康為官後有些敏感,聽賢王提到同僚,正要打聽是不是有事,賢王卻有事先走。

    等和文渝上了馬車後,江雲康才問文渝,“你怎麽和賢王走到一塊?”

    “路上遇見,他說正好順路,我也就隻能跟著一塊出來。”文渝道。

    “三郎,你最近真的還好嗎?”

    “真挺好,你為何這麽問我?”江雲康想到賢王方才沒說完的話,問,“文師兄,你有事就直接說,我們又不是外人。”

    “賢王方才提了一嘴孟宏麟和公孫良,說看他們最近關係不錯,想來你們關係都很好。”但文渝知道,江雲康和孟家關係一般,隻是麵上點頭打個招呼的感情。甚至好幾次,他聽到孟宏麟和別人說,江雲康就是走運才有今日,根本比不上江雲帆。

    “我是覺得,賢王突然這麽說,怕是在提醒什麽。”文渝擔憂道。

    江雲康和公孫良關係一般,平日沒有矛盾,也沒過多來往。

    “他們不是同窗,也沒有姻親,你這話倒是提醒我了。”江雲康對孟宏麟的印象並不好,趙姨娘多次和林氏說過,孟家人常提醒嫡母和大哥提防他。

    難不成,是孟宏麟在和公孫良打聽他的事?

    事實上,孟宏麟和公孫良套近乎,確實是為了打聽江雲康的事。

    在江雲帆答應胡家的婚事後,次日孟氏就親自回娘家,和胡氏說了這個事。

    同時,她也拖娘家幫忙打聽下江雲康在朝中如何。

    孟家人也更想看江雲帆更好,孟宏麟便找到了公孫良。

    賢王會說到這個事,應該是有意的。

    賢王這個人,比起恭王和太子的心思都要深,不經意間的示好,最容易收買人心。

    像江雲康這種常伴皇上左右,消息也是最靈通的,若是能夠拉攏江雲康,對賢王多有益處。

    但賢王繞了個圈子,選擇和文渝說,再通過文渝的嘴去傳話。

    賢王的手段,江雲康有些佩服。

    不過越是這樣,他越發害怕會牽扯到越多的事情。

    得了賢王的提醒後,江雲康後來特意讓人留意了一下公孫良,發現公孫良確實和孟宏麟有來往,便多留了個心眼。

    而沒過兩日,便有人拿林家為筏子,參他官商勾結,給林家便利。

    會知道這個事,是他上值時,皇上正好看到參他的折子,便叫他出來回話。

    折子上寫著,江雲康利用自己的權力,給林家大開便利,讓林家掙了個盆滿缽滿。

    “回皇上,這個罪名,微臣不認。”江雲康站在堂下,目光緊盯著漢白玉地磚,“微臣入翰林院不到三個月,不說沒有那麽大的權力,就是林家,早十年前便錢財頗豐,根本不需要微臣的這點微薄之力。”

    皇上也懂這一點,故而這會隻是叫江雲康出來問話,而不是凶著問罪,聽江雲康語氣淡定,便把手中的折子隨手丟到一邊,“你說得對,林家早就發家,等你這會,也沒多大用處。”

    “不過朕很好奇,你父親怎麽給你找了林家當親家?好歹是侯府出身,也該找個正經人家的姑娘才是。”說這話時,皇上的語氣是不加掩飾的輕蔑。

    江雲康的眸光暗了暗,“回皇上,當年父親外出遇險,是嶽父救了父親,故而才報恩結親。家中娘子很是賢惠,在微臣屢次不中時,也一再支持微臣。相識於微末,這會也當不離不棄。”

    “不錯,這是應當的。”皇上點頭道,“林家給新餘捐了五萬兩白銀,倒是有心。人有了名氣,便容易招人嫉妒,有人參你這事,回去好好想想,最近是不是哪裏太高調了。”

    “微臣謹記皇上教誨。”江雲康退下時,掌心除了一層薄汗。

    在林家到京城時,江雲康就和林全福他們說過,要想在京城紮根,會掙錢的同時,還要八麵玲瓏,絕不能讓別人挑到錯處,也要舍得送錢出去。

    不僅是新餘的事,還有去年水災,其餘一些禍事,林家都會積極捐錢。

    最近幾年,江雲康不會有太大權力,林源又還沒中進士。林家隻能低調一點,然後多做善事。

    連皇上都知道林家捐了五萬兩,就說明這銀子沒白花。

    另一邊,等江雲康一走,皇上就和邊上的內侍道,“承安侯這個地方,到底不靠譜。就算報恩,也不能拿兒女的婚事做交換。無非是看江雲康科舉不中,又是庶出,這才敷衍了事。”

    內侍跟在皇上身邊多年,清楚皇上不喜歡承安侯,淺笑道,“還好江大人自個努力,現下才有這般成就。”

    “江雲康這人……”皇上布滿溝壑的眼眸慢慢眯起,一時半會想不到話語來形容,頓了會,才道,“往後看吧,有才是有才,但朕現在還琢磨不透他。”

    江雲康從宮裏出來,深吸了好幾口氣。

    正打算回去時,遇到了一起走來的大哥和孟宏麟。

    孟宏麟先看到江雲康,喲了一聲,指著江雲康道,“表弟你看,那不是三郎嗎?”

    “哎喲,我瞧瞧,三郎的麵色好像不太好,可是有什麽事?”

    江雲康先和大哥行禮,再麵帶微笑地去看孟宏麟,“多謝孟大人關心,不過我還不錯,並沒有什麽事。”

    “沒事就好,不然看你皺眉,還以為挨皇上訓斥了呢。”孟宏麟哈哈笑了下。

    “訓斥倒是沒有,不過皇上今日關心了我幾句,現在還很感動。既然孟大人和大哥還有事,我就先走了。”江雲康虛虛地拱拱手,轉身便走了。

    江雲康還沒走遠,孟宏麟就撇嘴道,“德行,他也就是做事好才中狀元。要出身沒出身,又沒有個得力的妻家,怕是要當一輩子的修撰。”

    這話聽得江雲帆不太高興,論親疏,他還是和三弟更親近,“表哥,你怎麽這般見不得三郎好?”

    “我為何要看他好?”孟宏麟冷哼道,“他又不是我親表弟,你才是我親表弟。眼看著他就要蓋過你去,哪裏能不為你擔憂!”

    左右看了看,見四周不時有人經過,孟宏麟知道江雲帆不上心這個事,便不再多說他做了什麽。

    江雲康回到承安侯府後,把林氏叫到了裏屋。

    “娘子,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回家的路上,江雲康一直在思索,他覺得是時候下決定了。

    “你這麽緊張,看得我也緊張了。有什麽事你就說,我肯定都支持你。”林氏給江雲康倒茶。

    “前幾日,白大人寫信給我,希望我也能去新餘。你也知道,現在的新餘就是個燙手的山芋,若是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被貶官。”

    江雲康歎氣道,“但是這些日子,我隻是個小小修撰,身邊都有許多是非。如今皇上一直不肯讓賢王和恭王去封地,京城裏諸多猜測,一個不小心,就會給以後帶來滅頂之災。”

    江雲康不想參與現在的奪嫡,但是人在京城,就時常會有麻煩找上來,不可能一直躲掉。

    林氏聽得一知半解,愣了會,才問道,“所以你要答應白大人,也去新餘嗎?”

    江雲康動了心,他覺得新餘是個機會。

    他在新餘存功績,等新皇登基後,再回京城。雖然在別人看來,這是個很不明智的選擇,但他覺得,暫時避開京城這個亂攤子,才能有更長遠的未來。

    而且以他現在的官職留在京城,手中權力沒多少,皇上對他態度也一般,隻會讓他左右為難。

    不僅官場的事,還有家族的各種雜事。若是先避開,在新餘存夠功績,再回京城時,便大不一樣。

    況且翰林院人才濟濟,皇上的理念和他……又太不相同,江雲康想去賭一把。

    林氏這段日子,聽江芸說得最多的,便是不懂木疆怎麽樣了。

    她雖然不懂朝政,但是知道新餘危險重重,“三爺,我……我也不懂好還是不好。你去問問木須先生,或者鍾先生,讓他們幫你拿主意。隻要他們說好,不管再難再苦,我也跟你一起去新餘。”

    京城裏確實是非不斷,但新餘又有著諸多未知,林氏緊緊抓住江雲康的手,她現在的心情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