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2-08-09 12:06      字數:9837
  第177章

    從踏入京都那一刻起,鬆生父子的命運就開始不同。

    隨處可見的各色甜點讓鬆生頓時喜歡上京都,更喜歡京都的熱鬧跟繁華。

    之後秋狩更是讓他至今難忘。

    接著便是長達一年的訓練,其實他很想問,為什麽要訓練,他們已經是其中佼佼者。

    但隻有訓練過後他才知道為什麽。

    這次踏上西北,他原本是不能去的,因為他的父親正值壯年,雖說識字不多,但頗有悟性,力氣跟武力已經比旁人都要強,所以要去的隻有他爹。

    畢竟他爹不管年齡經驗,更要強過他這個十三歲的娃娃,反正京都許多將軍都這麽喊他娃娃的。

    這一年裏,他吃了不知道多少雞蛋,也不知道吃過多少雞鴨鵝羊,個子已經竄得很高。

    可年齡在這,去西北邊塞肯定不帶他。

    但鬆生先去求了陛下,又去求了蘇菀女官,兩人皆是不同意,最後央求了他爹,他爹沒辦法,才找了人說情。

    陛下跟蘇菀女官說,他可以去邊塞,但不能上戰場。

    這也行吧。

    所以這次出發,鬆生父子又是同行。

    父子同時出征,這樣的情形都要追溯到很久之前了。

    十月底天已經漸寒,鬆生舉目望去,周圍都是熟悉的人,當初從天祥國各地選來大幾千人都留在京中,打散在各個隊伍裏。

    鬆生對他們可能不太熟悉,但對幾千人中選出來參加秋狩的三百人,卻情同手足,去年到現在,他們經過許多師傅的培訓,還按照每個人天賦不同,教導的方向也不同。

    但一樣的是,全都讀書習字,說他們不應該浪費自己的天賦。

    這一年裏,他們懂了什麽是氏義族,懂了那些人為什麽想要下天祥國的麵子,更明白若真讓對方勢強,那他們天祥國就岌岌可危。

    他們在這一年裏,所做就是吃最好的食物,練最好的武功,習最好的兵法。

    在日複一日地練習中,他們終於成長為真正的戰士。

    而這次就是檢驗他們成果的最好時機。

    領頭的徐將軍說了,這次不僅要贏,還要贏得漂亮,所以他們這些人必須全力以赴,若他們退了,那天祥國的邊境線就要退。

    那些被搶了糧草,燒了房屋的百姓們就要退。

    這次是複仇之戰,是讓這些人再也不敢侵犯的戰。

    清楚為誰而戰,所有戰士的心中漸漸明了,為了天祥國,為了百姓,甚至為了自己建功立業。

    將士們出發時,陛下跟百官親自來送,載著滿滿的物資跟期望出發。

    不僅如此,樂河城附近除邊關將士之外,各地也在調兵過去,要在十五天裏集結二十萬大軍。

    這個數字說出來的時候,戶部尚書心裏一震,隨後各種糧草軍備等等費用讓他已經開始頭疼。

    但決定已做,自然要全力以赴,打都打了,還要拖拖拉拉的,那就是拖後腿。

    放在懷宗那裏或許可以,但這位可不行,你要是拖拉,那就換人,之前工部推托火藥局的事,前段時間就換了個工部尚書,想要保住官職,推脫肯定是不行的。

    再說不管是陛下,還是蘇菀,再有後來空章舍人補上的文書,都已經說了這次有多重要。

    這還是陛下在任之後第一次打仗,這場仗隻能勝,不能敗。

    蘇菀看著隊伍離開,頭一次帶了些緊張,這不是遊戲,不是沙盤上的模擬,而是確確實實要打仗了。

    甚至還有自己的原因。

    蘇菀眼神看著前方,絲毫沒發現謝沛走過來握住她手腕,寬袍大袖遮住他的動作,卻依舊能看出安慰的意思。

    “早晚會有這一戰,所有罪責都由我一人擔。”謝沛低聲道,他明顯看出蘇菀的緊張跟猶豫。

    有些時候,蘇菀總是有些跟周圍不同的性格,她不認同一些弱肉強食,卻又對這些規則聊熟於心。

    像是什麽都沒明白,又什麽都沒經曆過。

    兩人短暫交談,卻讓在場不少人心裏起了軒然大波。

    陛下的表情是誰都不能否認的親昵,即使他表情淡淡,可看向蘇菀的眉眼瞬間溫和起來,作為陛下微微低頭,像是臣服又像是進攻,更像是強行進入對方的情緒。

    在場誰不是人精,短暫地接觸後,對兩人關係已經有了大概猜測。

    但真的可能嗎?

    那是蘇菀,一個從小宮女做起的六品女官?

    如果是真的,那又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

    為什麽陛下身邊的人完全沒有反應?

    這些誰都不知道,但天祥國京都,乃至天祥國各地,都彌漫著要打仗的氣息。

    各地雖未開始征兵,可已經提前登記造冊,趁著年前全麵清查人口,用蘇菀的話說就是人口大普查。

    該登記的登記,所有人上好戶口,再把適齡的強壯勞力登記,隨時都可能征兵。

    這樣一做,全國都知道天祥國要打仗了。

    不過內裏蘇菀謝沛這麽做的原因,既然是摸清以後征兵約莫能有多少人,二是重新統計人口,那就要統計村落跟裏長村長,也方便重新規劃各個郡府,以及把這十幾年裏新形成的村落編在冊中。

    利用登記來做這件事,更能更快推行。

    與此同時,蘇菀又用尚食司發起另一項事宜。

    十月三十將士們出征,十一月十五到十六的時間,請大家給邊關的將士們做方糖。

    拇指大小的方塊糖,方便將士們補充體力,以此祈禱將士們平安歸來。

    要說起來,其實不需要他們來做,畢竟朝堂就算用光庫房,也會備齊應該有的東西。

    但就是要讓天祥國的人知道,這會在打仗,若這仗輸了,天祥國的百姓就會遭殃。

    倒也不是故意讓眾人恐慌,而是接著這件事讓所有人知道,為什麽要打這場仗,為什麽必須打,為什麽必須贏。

    明白這些問題,才會讓軍民團結一心,而不會生出什麽謠言,比如說什麽打仗勞民傷財,比如說什麽為什麽懷宗在的時候一直相安無事,怎麽謝沛在的時候就要打仗,還在大冬天打,實在過分。

    借這個這件事,讓民眾們都知道氏義族以及其他部落的狼子野心,這樣後背無憂,前線才能放心去做。

    蘇菀做這些事的時候,並未用空章舍人的馬甲,而是自己認認真真寫了文書上去。

    她對這件事十分認真,比之前任何的事都要小心謹慎。

    所以這文書一經眾人傳閱,難免生出熟悉感。

    這,不看落款,不看蘇菀的名字,也不看看這印章,都要以為是空章舍人的手筆了。

    這個想法在眾人腦子裏剛剛掠過,隨後又覺得不可能。

    空章舍人何等奇才,蘇菀?不可能吧?

    她被如此重視,既有自己厲害,也有陛下看重的緣故吧。

    這些猜測眾說紛紜,甚至傳到蘇菀耳朵裏。

    比如什麽。

    “她升官那麽快,不會就因為跟陛下關係好吧?”

    “也不會?陛下還在潛邸,甚至還沒當太子的時候,蘇菀已經被尚食司長官重用。”

    “這個倒是,她的手藝確實厲害。”

    “不過我還是好奇,她為什麽能跟陛下那麽熟悉,要知道陛下後宮空無一人,若她進去,那就是掌權貴人。”

    “可真羨慕,陛下如此年輕還如此英俊。”

    “反正我覺得她能當六品女官,肯定是走了後門的。”

    “但陛下若真的開口,那就不是六品吧?至少也要四品往上,六品也太低了些。”

    “對啊,蘇菀的官職升遷都很正常,不想被幹擾了。還是說就是蘇菀當了女官,所以才跟陛下認識?”

    最後這個猜測是流傳最廣的。

    說著說著,不少心裏活絡的家族更想讓自家女兒去當女官了。

    看看,不僅能當女官,還能接近陛下,這種機會太難得了!一個小宮女能做到的,他們家女兒難道做不到?

    這在之前就起來的想法,現在更是熱衷的厲害。

    記得百年前不還有個朝代,女子也能科考,考出來就叫孺人,雖說後續沒什麽官職,但也是正經科考啊。

    要是能把這個重新拾起來,不是也挺好的?

    孺人這個事情蘇菀是知道的,在她那個時空也舉行過幾次女子科考,擇選沒有那麽複雜,考試都在京都,考出來的便叫孺人,雖說是女官,但也沒有實際的官職,之後不了了之。

    不過她怎麽也沒想到,因為自己被重用,他們竟然自己把這過往搜尋出來。

    明顯想推動女子科考,仔細查一查便知道,這些基本都是家中沒有可用男丁,反而自己女兒還不錯的人戶,但人數到底少,沒有形成一定的勢力。

    蘇菀見此也不阻止此事,若不是現在情況不對,說不定還能助他們一臂之力。

    換做其他時候,蘇菀跟陛下親昵的事肯定會引起眾人熱議,可誰現在注意力還是在西北邊塞,那邊才是重中之重。

    二十萬大軍調到小小的樂河城,遠遠看去黑雲壓境一般。

    領頭的是朝中頗有聲望的孔將軍,當初算是元宗手下幾名大將之一,今年五十七,雖說頭發花白,但精神奕奕,估計他也沒想到自己還能重回戰場。

    如今也隻有他壓陣最為合適。

    手下的副將就是徐將軍,算是孔老將軍的副手。

    兩人到邊關頭時,二十萬大軍還沒到齊,隻有從京都一路帶來的七八萬人,這七八萬人到了之後,首先幫助樂河城重建,然後等著四周兵馬調過來。

    一兩年前的話,這些人肯定調不過來,但這兩年時間裏,謝沛對軍中的清理其實比明麵上文官清理還要狠辣,隻是鮮少有人知道而已。

    所以現在蘇菀說要打,謝沛要調兵,都是有依據的,並非張口就來。

    等到十一月二十日,大軍已經集結,除了最開始的急行軍之外,剩下則是按部就班慢慢靠近。

    這麽短的時間裏,集結這樣多的軍隊,整個樂河城百姓眼裏隻有暢快。

    不是搶我們的糧草,搶我們的辛辛苦苦種的甜菜嗎!天祥國陛下還記得我們,派這麽多人過來幫忙報仇了!

    百姓們不會想那麽多,也不會思考什麽打仗虧不虧。

    他們隻知道自己挨打了,就有人幫忙打回去。

    收到鼓舞的並非隻有樂河城百姓,更有西北邊關其餘十一城,北境那邊也得了消息。

    邊關附近百姓無不關心鼓舞,隻覺得天祥國是庇佑自己子民的,子民們被欺負了,肯定要找回來。

    看看這兵將們,他們隻會覺得安心。

    徐將軍根據上麵的命令,還讓當地城主統計各家各戶的損失,直接說了,這些損失要讓偷襲的斯色塔部落如數奉還!

    二十萬大軍如此氣勢洶洶,草原那邊自然得到消息。

    可草原那邊已經打起來了,暫時無暇顧及那麽多。

    這就要從氏義族圍堵欒都族開始。

    之前知道欒都族聯合一眾部落,氏義族首領自然格外不爽。

    那麽多部落加起來,確實會讓人忌憚。

    等知道欒都族明麵上的首領其實是個傀儡,而實際首領另有其人的時候,這個憤怒自然增加。

    再知道實際首領竟然是應該早就死了的呼延薔,這讓他什麽都明白了。

    呼延薔被他派去當間諜,以為她已經死了,所以才放她族人離開,沒想到非但沒死,還跟天祥國合作?

    怪不得天祥國格外照顧欒都族,還讓他覺得奇怪過,原因竟然是這個。

    好個呼延薔,竟然能做到這種地步。

    斯色塔部落突襲樂河城,十幾部落請求天祥國援助。

    再有圍堵欒都族,是他計劃中的三步。

    前兩個已經做成,隻是到最後一個的時候,卻撲了個空。

    經過一兩年的發展,現在的欒都族可不是當年隻有幾百人的小部落,如今已經有三四千人。

    這三四千人雖然還不多,但轉移起來可沒那麽簡單。

    可這些人就像憑空消失一般,草原茫茫根本找不到他們的蹤影。

    他們也不可能進西北邊塞主城,任何一個城也不可能進入,那是天祥國地盤,所以隻會在草原上。

    氏義族首領手下大將遍尋半個月,但草原實在太大了,而呼延薔又實在狡猾,根本找不到蹤影。

    也就說明,他們手裏物資充盈,根本不用停下來補充,而且對這事早有準備?

    無能憤怒的氏義族已經在草原上浪費十幾天時間,實在找不到人。

    這下又聽到天祥國集合四十萬大軍的消息。

    實際二十萬,但小吹一下翻個倍,也是常有的事。

    要是就是威懾對方,讓對方膽戰心驚。

    斯色塔部落首領肯定也坐不住,他們對外說有近五萬死士,實際上三萬多一點。

    三萬多,對四十萬?

    這是個什麽概念?要他們人人以一敵十?

    斯色塔部落是氏義族手下的好狗,好狗也是要骨頭的,這會自然去求援。

    氏義族這邊本就因為追捕欒都族不爽,這會看到來求援的斯色塔部落自然氣不打一處來。

    但該給的援助還是給援助,讓他們放心,草原這樣大,難道還真能精準過來打到他們?

    這麽冷的天,天祥國的兵將能承受得住?

    按常理說,確實冷得伸不出手。

    可身穿棉衣,又有厚厚的盔甲,這就不同了。

    至於找不到位置?

    徐將軍在到樂河城的第一天,已經跟欒都族以及幾個零散部落接上頭。

    最後還有北軍聯盟給的消息,斯色塔部落的位置已經盡在掌握。

    天宛十二月初八,臘八節,京都,今日好多人家都早熬臘八粥喝,還可以在裏麵放糖吃了。

    但看著方糖,難免想到邊關的戰亂,也不知道將士們有沒有打贏。

    此時的皇宮裏,謝沛跟蘇菀烤著炭火,算著時間,這不是現代可以通訊,他們隻能大致掌握情況。

    但不出意外的話,大批軍隊已經出動。

    臘八樂河城,吃了熱粥穿著棉衣的精兵出動,先頭部隊一萬人浩浩蕩蕩出城,由其他小部落探子,以及自家的探子帶路,直接去斯色塔部落,佯裝偷襲被發現。

    隻見斯色塔部落果然派人過來,先頭部隊見“偷襲”被發現,立刻逃走,這樣利落的逃走,竟然要往氏義族方向。

    斯色塔部落首領猶豫片刻,他們在樂河城附近自然有探子也知道最先派出來的人並不算多,後頭的還有大批援軍還在路上。

    所以這到底的是調虎離山,讓他們去追擊,然後援軍直接端了他們營地,還是佯裝攻擊斯色塔部落,實際去攻擊氏義族?

    兩種可能中,斯色塔部落立刻選擇前者。

    氏義族如今已經有幾十萬人,雖然住的比較分散,但一出事肯定從四麵八方而來,天祥國能去打他們?肯定不可能啊。

    肯定柿子挑軟得捏,就跟他們一樣。

    隨後天祥國來的原因也表明了這一點,斯色塔部落隻慶幸,他們幸好沒有追擊,不然自家營地就沒了!

    這會甚至派人去氏義族求援!

    否則他們就要被包圍了!

    天祥國的人為何這樣睚眥必報,不會把三四十萬大軍都拉過來了?

    這是不是有些太瘋了?

    看著源源不斷來的天祥國兵士,斯色塔部落三萬多人就算再驍勇善戰,也比不上裝備精良,為了百姓而戰的天祥國將士。

    這將士裏麵還有樂河城的人,他們之前眼睜睜看著斯色塔部落攻擊樂河城,如今終於有報仇的機會,肯定會下狠手。

    與此同時,另一支八萬人的軍隊已經被孔老將軍帶著出發。

    孔老將軍在草原作戰豐富,有他帶著熟悉情況,這八萬人隊伍在草原上靜悄悄的,路上遇到群狼立刻驚悚避著逃開。

    他們比徐將軍帶著去斯色塔部落的軍隊晚出發半個時辰,那邊打了兩個多時辰,這邊才摸到氏義族附近。

    而氏義族也派出三四萬人前去援助陷入苦戰的斯色塔部落,所以現在的氏義族防守人馬直接削減。

    孔老將軍帶著的八萬人並不戀戰,掩護一小隊人馬直奔氏義族庫房,庫房防守自然嚴密,但擋不住這麽多人一擁而上。

    庫房裏的東西並未搶奪,而是直接放把火,然後轉身就走。

    軍隊見大火起,更加不戀戰,被孔老將軍帶著往後退,明顯意圖拉開戰線。

    最後在蘇菀謝沛看的戰報裏麵。

    天祥國兵士且戰且退,等著一側攻打斯色塔部落的軍隊撤退,另一側埋伏的十萬兵士合圍。

    二十萬人,直接把裏麵九萬多人困在裏麵,直接放箭射殺。

    被圍在裏麵的一部分斯色塔部落人,還有大部分氏義族人,隻覺得四麵八方都是天祥國的人,而且夜色低沉四野茫茫,根本看不清到底有多少敵軍。

    想到天祥國放出的消息,他們難道真的是在天祥國集合了四十萬大軍?!

    因為合圍之後的劍雨,對射箭的天祥國兵士來說根本不需要準頭,隻要往裏麵射就好。

    眼看對麵毫無還手之地,而氏義族大批士兵即將前來。

    三支合圍的兵士原地兵分六路,從不同的方向回天祥國。

    夜色裏突襲,天亮前離開。

    等氏義族大部隊趕到,隻有一片狼藉。

    天祥國甚至把自己的死傷兵士都帶了回去,隻留下鋒利的弓箭狠狠插在氏義族跟斯色塔部落人的身上。

    太陽升起,這一切顯得更加慘烈。

    回到樂河城,孔老將軍那邊是沒搜刮戰利品,但徐將軍那邊可是把斯色塔部落搶來的東西加倍奪回。

    誰讓斯色塔部落被牽扯的來回奔波,一會覺得天祥國是針對他們,甚至還去找氏義族求援,一會被氏義族臭罵再去救被牽扯的氏義族軍隊,等回家的時候,營地還是空了!

    別說之前搶的東西,就是自己的牛羊也被牽了個幹淨。

    營地裏的奴隸也被放跑,根本不見蹤影。

    一夜之間,家沒了。

    到底誰說的天祥國勢弱?!

    到底誰說的天祥國現在不會打仗?!

    他們這些人還是那麽陰險狡詐,根本不跟人打正麵!

    斯色塔部落這邊驚懼不安,氏義族那邊則帶著憤怒,他們被偷襲的地方不是氏義族主力,但也是中型營地,這次營地裏的物資全都沒燒幹淨,仿佛明明白白告訴他們,你們怎麽弄樂河城的,我們就怎麽加倍報複回去!

    這場大戰結束,孔老將軍笑著說自己寶刀未老,更是讓樂河城士氣大振。

    打了剩下的兵將們此刻更是熱血沸騰,更是恨不得再去打一仗。

    等樂河城百姓們反應過來,拿到被搶走的物資,這輩子都沒想過,被搶走的東西,竟然還能回來?

    還是加倍回來?!

    消息在孔老將軍,徐將軍的有意傳播下,西北邊關十二城,皆知道這次勝利。

    甚至趕在過年之前把消息送到京都。

    京都百姓都沒想到,勝利竟然來得這樣快。

    在天祥國兵士死傷百人的情況下,殲敵兩萬,這樣的數字也太可怕了些。

    出征不到兩個月,就帶來這樣的好消息?!

    戶部尚書第一反應是,錢沒白花!雖然花了很多錢,但這些軍備物資確實有用!

    陛下這兩年儲備的兵士們也實在厲害,頭一仗就贏得這樣漂亮。

    一時間整個天祥國都知道這場大勝仗,十足提了士氣!

    看看,肆意擾亂邊境就是這個下場!

    他們真的給樂河城百姓報仇了!

    這樣的結果讓京都街頭巷尾都是這個好消息。

    戰爭確實能激起人的血性。

    朝廷這邊自然也不例外,蘇菀則稍稍鬆口氣,贏了就好,贏了就行。

    跟天祥國這邊的興奮不同,草原上因為這場駭人聽聞的戰事已經不敢冒頭。

    大部分人跟斯色塔部落一個想法。

    到底誰說的天祥國很弱?!

    到底誰說的天祥國可以被隨便欺負?!

    這麽多年過去,他們還是那樣強啊。

    幾萬人毫無還手之力,直接被合圍,這是正常軍隊能做出來的?

    這叫很弱?

    人家的盔甲比你的好,馬兒比你的馬兒跑的快,連箭都比你的鋒利,這還怎麽打?

    天祥國的戰術還是那麽詭異,根本讓人摸不透,學不會。

    等稍稍冷靜下來,目光自然轉向一直跟天祥國作對的氏義族。

    這次死得大部分人都是氏義族人,小部分是斯色塔部落。

    至於為什麽打他們,大家心知肚明,誰讓你的小弟去搶人家糧草了,人家肯定給與還擊,隻是這還擊也太狠了。

    糧食被搶不說,你們自己營地也被燒了個幹淨。

    族人也死了幾萬。

    這樣的後果就算對草原上強盛的氏義族來說,那代價也是慘烈的。

    聽說氏義族首領重罰了斯色塔部落首領,更是直接砍下他的小指,說都是因為他來求援,才害的氏義族本族人死了。

    至於之後怎麽處理,大家也都偷偷打聽,據說很像直接攻打樂河城,可又想到天祥國四十萬軍隊就在那駐紮,如果想要攻破西北邊關其他城池,那樂河城兵馬必然會去支援。

    而且現在損失這麽慘重,還要從其他營地分出物資給這個中型營地,這些損失都有些承受不住。

    四十萬軍隊。

    天祥國怎麽能召集這麽多人?

    難道他還是晚了一步,根本沒能趁著天祥國弱的時候就出手?

    氏義族首領能把氏義族帶領到這種程度,也是個小心謹慎的人,他既恨不得帶著人打回去,又害怕狡猾的天祥國還有後手。

    要是再惹怒他們,是不是還要繼續打下去?

    兩個月裏就能集齊四十萬大軍,以後呢?

    他在天祥國的探子也說了,從京都軍隊出征那一刻起,天祥國皇帝就在全國動員,還登記無數適齡參軍的人。

    天祥國有著萬萬人,而他們撐死五十萬人,就算全都對上,也不如人家隨隨便便招募兵士。

    天祥國太大了,那樣長的邊境線是很難守,但也證明他們國土有多大,人口又有多少。

    他好像錯過攻打天祥國最好的時候。

    就在氏義族首領沉思,族人叫囂打回去的時候,隻聽說樂河城那邊已經宰羊殺豬熬糖,開始準備過年的吃食。

    兩邊對比,更顯得淒慘。

    原本跟著叫囂的木炎族,喊著天祥國欺負草原部落的其他部落也漸漸閉嘴。

    沒辦法,他們顯得太淡定,而且有種要打就打,他們根本不在乎的感覺。

    說起來,也確實是虛張聲勢,先是全力一擊,打到對方暈頭轉向,再者開始大肆慶祝,彰顯財力物力。

    等了幾天之後,孔老將軍派人去說,要斯色塔部落首領寫來認錯書,悔過書,承諾以後再也不侵犯天祥國邊境,否則等他們吃飽喝足,草原上再見。

    等到春天到來,你們草原上青黃不接,可我們天祥國卻又有大批物資送到。

    咱們就看看,到底誰會贏。

    軍隊打仗,一個看戰力,更重要看後勤。

    你們的後勤跟天祥國比?

    天祥國這邊趕在年前已經飛速批了幾處船舶司,有些地方甚至不等開春就能遠航,趁著十二月,二月合適的季風,揚帆就能出海,出海一來一回的收益更是可觀。

    別說什麽過年,有很多年都可以過,但賺錢的時間肯定越提前越好。

    蘇菀就差把那句什麽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喊出來了。

    原來他們賺錢的基因就刻在骨子裏!

    而且春耕也好,內裏商業整頓等等,全都已經準備好。

    那邊打仗,這邊為打仗賺錢,再有全國適齡青年登記,這些消息並不掩蓋的傳到草原跟北境諸國耳朵裏。

    這讓不少首領國王下意識想說一句。

    天祥國瘋了嗎。

    這樣也要打?

    還準備長期打?

    要是天祥國真的增兵百萬,內裏還能安穩住持續賺錢,到底誰輸誰贏,似乎不言而喻。

    可這樣,是不是有點太瘋太拚了?

    都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你們穿著牛皮鞋,怎麽還這麽狠?

    天祥國準備的一切似乎都說得很明白。

    要打就打,誰都不怕。

    全都看你斯色塔部落到底服不服軟,願不願意寫著認錯書,更有下麵樂河城十二條。

    包括並不限於交出斯色塔部落世子作為人質,還有賠償樂河城一千五百頭牛羊,黃金千兩,放牧地劃分給欒都族為首的小部落,還有派使臣前去京都給天祥國陛下賠禮認錯等等。

    天宛三年正月十五前若不辦成此事,那就等著吧。

    等什麽不言而喻。

    其他的也就算了,放牧地劃分給欒都族為首的小部落?

    到底是哪幾個小部落啊?

    問就是去找欒都族,他們首領呼延薔全權做主。

    名單全都是呼延薔來做,天祥國不插手你們草原的事。

    現在幾乎已經明牌支持欒都族,能得到強大的天祥國支持,欒都族即使族人不多,那也不可小覷的勢力。

    畢竟他們首領聰明,人少也意味著行動靈活。

    看看他們得到的物資就知道,人少也不一定戰鬥力弱,現在的欒都族也願意成為天祥國手中的利劍,這樣才有報仇的機會。

    氏義族跟他們可是不死不休的死敵。

    之前被氏義族苦尋無果的欒都族適時出現,並且直接給出名單。

    這些名單上的小部落,多是當初不跟著氏義族起哄問天祥國要物資的部落,又或者對這次攻打斯色塔部落有功的部落。

    根本不用天祥國多說,就給了份恰到好處的答案。

    對天祥國好的,當然能得到好處,不好的就一邊涼快著吧,而且還能有一點自己的小私心,好讓欒都族更好籠絡其他部落。

    孔老將軍也覺得這呼延薔雖是女子,倒是比許多男子都要更適合做部落首領。

    心裏清楚,辦事也清楚。

    至於那討要物資的十幾部落,現在根本不敢開口,要是一開口,就怕槍打出頭鳥。

    那邊斯色塔部落已經氣得想要打人,他們還沒同意樂河城的條約,他們竟然已經把自己的放牧地瓜分了?!

    要知道以他們斯色塔部落的強悍,以他們跟氏義族的關係,那塊放牧地位置極好,很難找到比那更好的草地了。

    天祥國這邊,乾清宮側廳,吃過羊肉火鍋的蘇菀有些懶洋洋的,但還是道:“年後肯定還有一戰。”

    這是肯定的。

    不打才奇怪。

    雖說這次突襲讓斯色塔部落跟氏義族元氣大傷,士氣正落。

    但他們計劃了那麽久,不可能因為一次失敗就徹底放棄。

    肯定還要嚐試幾次,這樣才能出結果,蘇菀謝沛確實也做好安撫內裏,順便打持久戰的準備。

    正好徹底練兵,練兵的目的,自然不用說,有實戰經驗的士兵更能決定戰爭的勝負。

    這次計劃能那樣順利,也全靠經驗豐富的孔老將軍,但隻有他們還不夠,必須給天祥國培養接班的人才行。

    所以肯定要練兵。

    不練兵,以後怎麽打通西域之路,怎麽跟亞歐國家做貿易,怎麽賺錢養自家百姓。

    放在以前,蘇菀也沒那麽多話,更不會越說越誇張,這會也沒喝醉,頂多是懶洋洋的,可她還是願意說出來。

    因為眼前的謝沛隻會笑著道:“別人以為我們隻是打仗,其實不知道空章舍人早就把規劃設到十年後了。”

    不等蘇菀再說,謝沛又道:“我很開心,你十年後的規劃裏還有我。”

    蘇菀被謝沛笑得扭過頭去:“我就是隨口說說,你怎麽還深究起來。”

    “肯定要深究,無心的話才動人。”謝沛絲毫不覺得不好意思,自己還分析起來,“那你說二十年後,我們會如何。”

    “不如何。”蘇菀剛想坐起來,又被謝沛摟住腰根本不讓她坐直。

    如今的謝沛已經是青年模樣,長手長腳幾乎把人禁錮在懷裏,偏偏也隻摟住了腰,蘇菀真要走又能隨時走。

    可氣氛顯得尤為曖昧。

    外邊冰天雪地,桌上還有沒吃完的火鍋,更有怎麽也做不完的公務。

    謝沛低下頭跟身邊人交換一個綿長而又溫柔的吻。

    “蘇菀,成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