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2-08-09 12:06      字數:6675
  第167章

    天祥國各地為秋狩的事四處選拔人才。

    武藝這東西跟讀書不同,讀書雖然苦,但跟身體上千錘百煉的苦還是不同,所以極少有富貴人家願意讓孩子吃習武的苦頭。

    再說除了元宗,就是謝沛祖父那個時候,很少有朝堂特別尊敬武將,懷宗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所以最富貴的人家大多隻是湊個熱鬧,又把孩子們拉過去好好讀書。

    常年累月練就罷了,突然練習幾個月,還是比不過那些天賦異稟的小孩。

    除非現在開始練習,等到陛下再次秋狩了,倒是有可能送過去。

    這樣一來,能留下的,願意繼續習武的,多是窮苦家的孩子,原本衣食不飽,有了這件事之後,別說衣服了,每日吃肉都能夠吃到飽。

    他們是不怕苦的,再苦能有餓著苦?

    不到半個月,這些官員們發現,找這些出身不好的孩子們培養最佳,基本都不會因為訓練太累離開,反而越練越有勁頭。

    但謝沛蘇菀也知道,這隻是第一批,所以才能選到最底層的真正有天賦的好苗子。

    這次選拔選的著急,若真的給富人一定時間,那還是有錢家的小孩入選。

    因為最開始的可能大家都在拚天賦,到慢慢就會拚營養,習武消耗極大,不吃肉肯定不成,而且還要多吃肉,才能強身健體,真正的窮人家誰能天天吃肉。

    吃肉,找正經師傅,都是要花錢,花時間的。

    所以這次選人,要的並非全才,而是專才。

    隻要有一方麵厲害,就可以入選被推薦。

    比如說天生跑得快,天生力氣大,天生跳得遠這種。

    關於騎馬,射箭準頭,還有識文斷字,這些統統都沒要求。

    總之一句話,隻看天賦,不看出身家世你會多少,謝沛跟蘇菀已經為這些天賦異稟的兒郎們準備好師傅。

    這樣一來,選擇麵就廣了許多,如果遇到這種好苗子,就算知府也會多問幾句。

    這就不得不說平寧山上獵戶人家的孩子鬆生父子兩人。

    鬆生母親早亡,所以從小跟著父親打獵,家裏還能顧個溫飽,他爹打獵手藝好,平日裏帶著四條細犬,再帶著他上山打獵。

    不過他家顧個溫飽而已,平日裏父子兩人很孤僻,不怎麽跟人說話。

    鬆生從小耳濡目染,對打獵射箭有著極高的天賦,如今才十二,射箭的準頭比他爹都厲害,力氣比同齡人要大許多。

    原本鬆生父子二人,就要在這平寧山腳平靜地過完一生,以後世代都是獵戶,等鬆生長大,跟他爹一樣娶妻生子,繼續當獵戶。

    可沒想到天祥國陛下的秋狩詔令,竟然波及到他們村裏。

    準備說是波及到附近縣城。

    附近兩個縣城的縣令都在四處搜羅有天賦,有本事的好苗子。

    經過層層選拔,鬆生父子打獵厲害的消息就傳到兩個縣令耳朵裏,偏偏他們所在的平寧山處於兩個縣城交界處,所以兩方就爆發搶人大戰。

    都想把鬆生父子占為己有,把他們送到京都,以他們父子二人的本事,以鬆生的天賦,必然能有一席之地。

    所以兩個縣令天天往鬆生家裏跑,承諾了不知多少事,什麽在縣城買房子,什麽以後不當獵戶,專門在縣城習武練箭,你們不會騎馬對不對?我找人教你啊。

    這樣的熱情,讓小小鬆生極為反感。

    對遠在京都的陛下跟空章舍人更沒好感。

    感覺自己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所以幹脆誰的邀請也不應,說什麽都要在平寧山繼續打獵。

    別看小鬆生隻有十二歲,但是個有主見的孩子,鬆生爹又沉默,因為妻子去世,所以對小鬆生多有愧疚,自然聽他的,至於說的什麽送妻妾,鬆生爹直接道:“俺在他娘墳前立過誓,為了鬆生,絕對不會再娶。”

    所以對他們家來說,吃喝可以打獵采摘,對成親沒需求,誰都勸不動。

    兩家縣令沒想到誰都沒沾光。

    最後還是平寧山腳村裏夫子勸小鬆生,說外麵天地廣闊,不如去看一看,反正秋狩耽誤不了太久。

    世上不止這一座平寧山,還有許多名山大川跟凶猛獵物,若不去看看,豈不可惜。

    還有遠在天邊的陛下,可以去瞧瞧,等他回來,就知道那是不是好人了。

    夫子的勸說反而讓小鬆生有些動心,最後在夫子說和下,以兩家縣令聯合的名義舉薦鬆生父子進京。

    因為他們地方偏遠,坐馬車都要很久,現在又是盛暑,不能每日趕路,所以幹脆立刻出發。

    兩人沒帶縣令給的好弓箭,隻拿了平日用慣的弓出發。

    縣令知道他們脾氣倔強,自然全都應允。

    還有些人家是為口飯吃去瞧瞧,誰知道一瞧發現天賦異稟。

    反正這種故事極多。

    剛過六月,全國各地想要參加秋狩的人都已經出發。

    雖然裏麵男子居多,但也有幾個鏢師世家出身的女子,看著武藝非凡,還有幾個力氣十足,以前被笑話的婦人,幹脆收拾收拾去京都。

    以前都在笑話女子力氣大,實在可笑,現在周圍人隻有羨慕的份。

    隻可惜自己沒有這把子力氣,不然也能被當地父母官送到京都去了。

    四麵八方的人皆從家鄉出發,精神抖擻地想去闖一闖。

    他們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身體好,所以腳程快,很多人比預計到京都的時間都要短。

    而各地驛館一看到他們,都知道是去做什麽的,這些上京參加秋狩的人,無論去哪個驛館吃茶都不收錢,也算一種優待。

    鬆生父子沒想到,陛下竟然這麽重視他們?

    等眾人陸陸續續到了京都。

    京都的一切展現在天祥國眾人麵前,實在令人不敢置信。

    幹淨整潔的路麵,接踵而至的人群馬車,還有隨時叫賣的點心冰飲,都讓人目不暇接。

    這就是京都?

    好像確實跟他們家鄉不同。

    天祥國首善之地,怎麽能差。

    不過聽京都百姓說,也就是今年開始,路麵才這麽幹淨整潔,之前幾個水渠都是汙泥,到夏天臭死了,路麵坑坑窪窪的。

    但今年陛下登基,該修繕的修繕,該補救的補救,所以如今的京都格外幹淨整潔。

    不僅如此,連巡查的兵士多了,治安更好了。

    所以陛下雖然不在京都,可大家都念著他的好,還有空章舍人等,都是為百姓著想的。

    至於這滿街的甜品冰飲,是宮裏給的法子,若孩童老人去官辦的甜食店,還能討碗甜甜的綠豆水,雖然免費的綠豆水故意做得很稀薄,也是為了不搶正常綠豆水的生意。

    可大夏天能喝到免費的綠豆水已經更好了。

    再有甜品點心,那更是京都一絕,隻要來他們這,就沒有不喜歡這裏各式精巧點心的。

    鬆生還吃到京都的蛋撻,蛋撻的味道很少有小孩子會拒絕,鬆生也不例外。

    放在之前他肯定吃不起,但這次進京所有花銷,都是那兩個知縣給報,知縣還派了兩個人在旁邊跟隨,隨時付賬。

    所以眼前各色京都點心甜品,才能全都進到肚子裏。

    按照京都人的說法,一天能吃十樣不同的京都點心,那在京都待上一個月,都吃不到重複的。

    話說起來誇張,但還真的如此。

    鬆生終於明白,為什麽其他人聽到他們父子兩個可以進京會那麽高興。

    對陛下的惡感少了很多。

    知縣派來的人知道他們父子倆的實力,自然不吝嗇錢財,讓他們好好在京都安置,自己則去官府遞交名冊。

    去的時候,那遞交名冊的地方排了半裏地,顯然都是從全國各地來報名的。

    這些習武之人來京都,京都的守衛自然更加森嚴,誰要在京都惹事,直接逐出這裏,再不錄用。

    所以看著街道上五大三粗的漢子,以及矯健的少年郎們,反而不敢生事,還很招好感。

    等到七月初,在京都住了十幾天的鬆生父子等人在兵部尚書的帶領下,在城郊演武場開始第一輪比試。

    整個天祥國來了大幾千人,自然不能全都去來溪山參加狩獵。

    真正的名額隻有三百個。

    所以必須要經過比試才行。

    鬆生父子,以及身邊眾人躍躍欲試。

    他們能從全國各地趕來,渾水摸魚的本就少,這一批批篩選下來的,都是精兵強將,稍加練習就是軍中好手。

    所以到最後還剩兩千人的時候,京都各個城防司,兵務司,什麽城門司都過來。

    明顯想挑選好苗子。

    那種入選的他們肯定挑不成,就等著挑落選的。

    那些原本以為自己千裏迢迢過來,還要失望回家的好兒郎們忽然柳暗花明,要不然加入他們?

    但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這都是古話,他們真的過去當兵?

    隻是瞧著各個統領,將士們的眼神,好像在京都當兵不是什麽壞事?厲害點的,還能當侍衛?

    這些事都是在謝沛默許中進行,蘇菀說的沒錯,軍中也好,侍衛們也好,隻有貴族子弟,遲早驕奢淫逸,不思進取。

    不如這些底層出來,想要搏一搏功名的百姓,反而更奮進。

    至於隻會射箭,不會騎馬,不會這個不會那麽,這都簡單,統一訓練就好。

    有兵仗局的徐將軍領著,但凡落選的兒郎們,都可以去徐將軍那邊報名,從而統一訓練,以後想去什麽地方再說。

    各個來挑人的統領們傻眼了。

    我們還在挑呢,怎麽全歸你了?

    你知道這些人有多厲害嗎?若讓這些人整合成一支軍隊,那他們有多厲害,你們不知道?

    等大家反應過來,就是知道才這樣選的。

    縱然他們沒能進前三百,可其中實力同樣是全國中的佼佼者。

    稍加訓練,就是精兵強將。

    陛下這是秋狩嗎?

    這是接著秋狩,整合了一支強力兵將?

    還是富有經驗的徐將軍領著?這位別看四五十了,當年征戰沙場的時候,這裏很多人還沒出生呢。

    至於說統一訓練,去什麽地方了徐將軍給他們送人,這分明是把最厲害的留下來,一般的送給他們?

    雖然這一般的,也不會太一般。

    而這些各地而來的好兒郎們,沒想到是這麽個結果,但瞧著將軍統領們求賢似渴的目光,又覺得自己備受重視。

    甚至在五百選三百人那場裏麵,京都百姓都過來圍觀。

    徐將軍說隻要不打擾比試,圍觀就圍觀吧。

    隻見這個鄉下漢子射箭射了正中間,百姓裏傳來一陣歡呼。

    那個少年郎隨手射個飛鳥,又是震耳欲聾的喝彩。

    從天祥國各地底層出來的人們,哪裏有過這樣的風光。

    不少人已經暗暗下定決心,就算沒入前三百,他們也要去徐將軍,進行係統訓練,以後不管去做什麽都行。

    反正比在家裏好。

    蘇菀聽著京都的熱鬧,就知道距離他們這裏熱鬧已經不遠了。

    她已經把來溪山北邊的狩獵場準備好,等到八月十五那日就在狩獵場開始今年的中秋宴會。

    歌舞表演也有,但舞曲更加鏗鏘。

    謝沛更是一遍遍瀏覽此次比較突出的幾個人選,還把女子的名單給蘇菀看。

    這些女子多是兩個選擇,隻要能力足夠,也能上戰場,要是不想去戰場,還能留在蘇菀身邊保護。

    一個雯沁還是太少了,以後會有更多人注意到蘇菀,自己身邊尚有十二護衛,蘇菀這同樣不能少。

    蘇菀道:“女子前來本就不容易,若想建功立業,還是建功立業的好。”

    要在以前,謝沛根本不會想那麽多,但認識蘇菀之後,按著她的心思,他不介意多給這些人機會。

    京都那邊的氣氛自然影響到玉華宮,這裏多是文官在這裏,就連兵部尚書都回去安排此次甄選秋狩人選,文官自然占比更大。

    他們麵麵相覷,揣摩陛下的心思。

    難道真是讓天祥國有尚武之風?

    俠以武犯禁,這些會武的人多了,天祥國豈不是要亂?

    蘇菀以為謝沛還會解釋,沒想到隻是把這些奏章全部扔回去。

    愛說就說,誰理你?

    若再找茬,謝沛剛要直接滾回去,蘇菀立刻接話道:“若再找茬,嶺南來的荔枝就不給他們了。”

    這話太過孩子氣。

    但蘇菀認真道:“何必跟他們計較,文武相爭又不是頭一天,小懲大誡,警告一下就行了。”

    東閣大學士在旁邊點頭,他怕陛下態度太過強硬,傷了文臣們的心。

    原本這次不加開恩科,反而重視秋狩,已經讓翰林院抱怨連連,覺得陛下重武輕文。

    再嚴加懲治,下麵肯定有不滿,雖說陛下不怕這些不滿,但還是柔和點好。

    有蘇菀規勸,謝沛這才點頭:“那全交給你來分吧,這些便是他們送來的奏章,等你看過再說。”

    當著東閣大學士的麵,謝沛十分自然的讓蘇菀看他的奏章,謝沛跟蘇菀說話的時候十分溫柔,等再抬眼,對著東閣大學士顯然有所警告,眼神冷然地厲害。

    意思明顯,知道你是文官集團,若再來一次,縱然是你也不會饒恕。

    東閣大學士隻覺得冷汗津津,再想到以蘇菀的聰明,估計猜到文官不滿抱怨,他是讚同的。

    所以才會出現在這。

    可蘇菀姑娘跟陛下一唱一和,半是警告,半是安撫。

    陛下就算了,他是皇家跟丁家人出身。

    蘇菀為何這樣厲害?

    兩人根本沒商議,甚至連眼神交換都沒有,十分自然地配合了全套戲碼。

    等東閣大學士離開,蘇菀才把奏章放下,笑眯眯道:“你生什麽氣,這些事你不應該知道嗎?”

    謝沛冷笑:“什麽事都沒辦成,這些最開始的功臣竟然開始居功自傲。”

    東閣大學士來送奏章,不就是想著以擁立首功的名頭壓一壓。

    但沒想到蘇菀謝沛第一時間反應過來,直接把這事揭過去,最後暗罰了個不給嶺南水果的名頭。

    其實一些水果而已,沒什麽大事。

    但嶺南水果金貴,又是陛下賞賜,有的人麵上有光,沒的人心裏暗地打鼓。

    事情小,但意思大。

    謝沛抬頭又寫了奏章,東閣大學士自謝沛登基之後,隱隱有超過中極殿大學士,成為大學士之首的感覺。

    但若真的這樣,那倒不好。

    謝沛道:“還有幾日中元節,請中極殿大學士同朕祭祀,祭文讓中極殿大學士來寫。”

    蘇菀那邊則拿了今年嶺南水果的名冊,再有擬出來給誰不給誰,給誰多給誰少的單子,但看的有些頭疼。

    直到送嶺南水果的主事過來,蘇菀這才坐直身子。

    在謝沛這裏,蘇菀的出入跟身份不是秘密。

    從嶺南來的丁家人隱隱知曉,來之前隻以為是個普通好看小姑娘,有些本事,有些機靈。

    但瞧著房中女子眉目娟秀,眼神靈動,瞧著你的時候讓人不由得放軟聲音。

    可處理起事情又頗有氣度,事情抓大放小,問事情很到點子上。

    好像比想象中還要厲害?

    蘇菀見眼前人放下戒備,笑道:“之前就聽陛下說過嶺南莊子的事,他隻遺憾沒能親自去瞧瞧。”

    嶺南的莊子跟京都這些東西不同。

    京都許多東西是皇家的,而嶺南的各類莊子山地,則是丁家留給謝沛的,是他自己的。

    所以蘇菀說話有些不同。

    那主事立刻眉開眼笑:“小主人有這份心意,我們就知足了。”

    “本以為一輩子就如此了,沒想到丁家,丁家命不該絕。”

    蘇菀笑:“他自然是掛念的。”

    說著,又安排著嶺南來的丁家人住在離謝沛不遠的宮殿裏。

    倒是不擔心對謝沛如何,他們才是利益緊緊牽掛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說是謝沛私人勢力,而不是天祥國陛下的勢力。

    親疏遠近,還是要分清楚。

    果然這裏安排,讓嶺南來的主事對蘇菀大為感激,更讓他們覺得陛下當了皇帝,也在記掛丁家人。

    這些一車車的果子以陛下跟丁家的名義分發到各宮,謝沛這肯定留有充足的。

    接著是太婕妤,公主等人。

    再往後六位大學士,先給了中極殿大學士,隨後送了東閣大學士那邊,接著文淵閣大學士,後麵等等。

    六部尚書等人則同一時間送,兵部尚書雖然在京都,但該送的還是送了。

    甚至多送兩車,給擇選出來的棟梁們解暑,沒入選的也各有當地水果安撫。

    剩下的官員各有不同,唯獨跳開幾個天天嚷嚷陛下不能重武輕文的翰林學士。

    不是不給他們吃,想吃的話去官署吃公用的,自家就別想了。

    旁的不說,這麵子上就過不去。

    接下來陛下賞賜流水般新鮮冰飲,唯獨跳過他們,對其他文官則好得厲害。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怎麽回事,該閉嘴的自然閉嘴。

    若真抱怨不滿,也有人說了,一杯冰飲而已,至於這麽計較嗎?

    那豈不是讓人笑話,隻能一肚子火氣。

    可陛下不是記仇的人,他們若去服個軟,陛下臉上冰冷,再接著就既往不咎。

    一來二去,不少臣子根本摸不清陛下的心思,陛下禦下極嚴苛,做了錯事就能被罵得狗血噴頭,效率十分高。

    去服軟隻是稍稍抬眼看你一下,仿佛下一秒就說,朝廷有你沒你都一樣,還不快滾。

    但四時關懷又騙不了人。

    連家中孩子有個小病小災,都能派禦醫過來診斷。

    總結下來,誰能摸清陛下想法啊。

    隻能感慨一句,君心難測,還是好好做事吧。

    就在眾人麵上不提陛下偏心,心裏還是覺得陛下重武輕文的時候,從氏義族來的一封信函,讓所以人臉色大變。

    信函上的內容很簡單。

    氏義族首領說了,聽聞天祥國要秋狩,他們天祥國對騎馬射箭一向厲害,所以想求個恩典,允許他們氏義族好男兒一同比試,爭個高低出來。

    爭個高低?

    這是爭高低嗎?分明是挑釁。

    京都跟玉華宮熱鬧的氣氛一時間驟停。

    似乎所有人都意識到什麽。

    蘇菀看著氏義族張狂的語氣沉思片刻。

    還是來了。

    敵人怎麽會給你太多準備時間,自然趁你病要你病,還真能讓天祥國做好完全準備再開始打?

    蘇菀看著手裏處理好的新鮮羊肋排。

    這烤肋排是她專門烤製,做給長官跟姨娘吃的。

    但如此好的小羔羊哪裏來的?

    自然是西北那片廣袤的草原,有肥沃的草原,才能放牧,才能讓天祥國的牧民們有地方放羊,有家園可以平靜富足的生活。

    從而天祥國各地的人,才有新鮮好吃,又肥美,價格還不錯的羊肉。

    若這些人真的硬闖進來,這隻是搶他們的土地嗎?不止!這分明要搶走天祥國的羔羊跟生機。

    這些問題暫且不說,現在的難題是,讓不讓他們來參加秋狩?

    讓他們參加,那天祥國輸了怎麽辦。

    不讓他們參加,豈不是顯得怕了他們?

    氏義族這是在挑釁跟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