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2-08-09 12:06      字數:10244
  第75章

    蘇老爺得到小蘇打,起先是不信的。

    都說他做的點心老派了,如果再做棗糕跟桃酥,豈不是更老派。

    然後他就真想了。

    蘇老爺咬了口桃酥,然後又咬了一口。

    還是自己做桃酥的方法,為什麽會這樣香脆?

    比之前酥口了很多!

    蘇老爺立刻又動手做了一遍,這次沒有加蘇菀給的小蘇打,一樣的步驟,一個人做的,甚至前後隻差一個時辰。

    味道怎麽差別這樣大?

    加了小蘇打的桃酥,直接酥到掉渣,滿嘴的香味,這點心蓬鬆得很,比之前的桃酥好吃十倍!

    像這種老式點心,如果不好做的一個原因便是,隻要是點心鋪子,那都會做,所以很難出巧。

    剩下的棗糕也是,棗糕蓬鬆異常,咬下去沒牙的老太太都能吃。

    之前不管怎麽發麵,怎麽掌握時間,怎麽掌握酵母,總覺得差點事。

    蘇老爺甚至用這個小蘇打又做了老式蛋糕,出來的味道也是如此,更加蓬鬆。

    蘇老爺看著眼前的小蘇打,忽然心疼起來,自己怎麽就用了一大半!

    也太可惜了!

    這東西太好了,能把七分的東西做成九分。

    做出來棗糕跟桃酥,絕對能讓他留在清風樓!

    蘇老爺又看著宮裏送出來的紙條,忽然感覺紙張不對勁,撚開之後發現後麵還有一張紙,上麵寫著:“每日各限量三百份,小蘇打半月請三姨娘去取一次,坐車去。”

    下麵還有兩個字:“道歉”。

    上麵的字說明小蘇打不會無限量地給,桃酥跟棗糕全都每日三百個,一次給半個月的量,多的沒有。

    不過蘇老爺非常能理解。

    這種好東西不限量才奇怪!

    蘇菀能弄到,肯定花費不少,這丫頭也孝順,看來都是為她姨娘。

    而道歉兩個字,顯然又在提醒這件事。

    蘇老爺頭疼,現在蘇菀怎麽變成這樣,以前也沒覺得她脾氣這樣大。

    想到蘇菀進宮前說的話,又看看紙張寫著,她姨娘去拿小蘇打還要坐車,這能不明白蘇菀的意思。

    一切都要看三姨娘的態度。

    蘇家對三姨娘好,那蘇菀就會給小蘇打,對三姨娘不好,那小蘇打便會停了,蘇老爺現在心裏有數。

    道歉他肯定不能去,蘇正妻那個脾氣估計也不行。

    最近一直是二姨娘折騰三姨娘,就讓她去道歉好了,自己看著她道歉,總能讓這事平了。

    畢竟這東西太好。

    做了一輩子糕點的蘇老爺雖然天賦不高,也沒研究的心情,可他怎麽說也跟這些東西打了一輩子的交道,能看出這東西的門道。

    最重要的是,他也就看出來這東西好,自己也不會做啊。

    宮廷秘方,哪有那麽簡單能讓人知道原理的。

    反正他憑借這個東西,就能重回風清樓,甚至還能漲月錢。

    蘇老爺不是沒想過跳槽,但風清樓在京都也算能數得上號的酒樓,他又在這許多年,挪地方自己也不適應,還不如回去。

    憑他這手東西,之前的事都不事。

    蘇老爺直接讓大兒子把桃酥跟棗糕送到風清樓,還讓他快點過去,趁熱送。

    送過去不到兩刻鍾,跟著大兒子一起回來的,自然還有風清樓老板,這會對蘇老爺親熱得很,一口一個老兄,一口一個美味。

    最後問出疑問:“明明是普通的點心,你怎麽能做得這樣好,手藝這樣高超?以前怎麽沒拿出來啊。”

    蘇老爺故作玄虛:“我家祖上的本事能差嗎?”

    但說完之後,蘇老爺也發現不對,這麽一說,好像蘇菀成他祖上一樣,幹脆閉口不說:“你覺得這兩樣東西好賣嗎?”

    “自然好賣,人人都喜愛的東西,自然有妙處,還把這東西做得更好看,我看比之宮裏也不差的。”清風樓老板看著蘇老爺的表情,心裏有數。

    看來是宮裏的方子。

    以前就知道他小女兒在宮裏,看來應該是受到指點。

    雖然自己確實不想用蘇老爺,可他做東西穩定,如今又有了好方子,這還有什麽說的。

    漲月錢也要來啊!

    他們清風樓能推出這樣點心,自然能挽回一波生意。

    關鍵這點心實在好吃,他做酒樓生意這麽多年,很明白這樣的道理,有時候憑借一個食物,都能讓一個店麵支撐起來,就是當個由頭吸引客人的。

    至於蘇老爺說限量,這自然也不是什麽事,限量好啊,限量更吸引人。

    等清風樓老板離開,蘇老爺的月錢從十五兩漲到二十兩。

    足足多了五兩銀子!

    有多少衝著桃酥跟棗糕的自不用說。

    這可不是誇張,而是對酒樓來說,能得到好吃的美食,這點錢根本不算什麽。

    蘇老爺興奮地看著剩下的小蘇打。

    真好啊。

    送個女兒去宮裏,真的好事多多,既有月錢又有方子。

    不過想到如今都要靠蘇菀來取秘製調料,她的月錢自然不能拿了。

    現在看來,蘇菀其實算兩頭瞞。

    蘇家以為她用的宮裏方子。

    宮裏以為她家傳手藝。

    而這其中也隻有言沛跟衛鈞似乎察覺到不同。

    但這兩個自然不會多說,言沛不用講,以衛鈞的聰明勁,可是一句都沒問,甚至連他師傅都沒說。

    人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這點事也不算什麽。

    再說,他吃了蘇菀那麽多好吃的,吃人嘴軟,多想什麽。

    蘇菀這邊秋日菜單做好,家裏的麻煩也處理幹淨。

    誰都沒想到蘇老爺搖身一變又回去了,比之前還要拽不說,月錢也漲了,之前調戲老板小妾的事都不是事。

    等吃完蘇老爺新做的點心,這下誰都沒有話說,他那兩個學徒原本想趕走,誰知道人家兩個直接走了,估計另謀高就。

    蘇老爺看著,還想要他的位置,做夢吧。

    清風樓老板現在自然順著他,既把他兒子請來,再招學徒幫手的時候,還讓蘇老爺一起挑。

    清風樓老板隱隱感覺出來這點心的不同,所以態度變得十分快。

    果然,桃酥跟棗糕推出的第一天,清風樓還被嘲笑。

    準備那麽久的點心,就這樣?

    哪個點心鋪子不會做啊。

    然後吃到桃酥跟棗糕的人就傻眼了。

    這口感,這火候,這味道?

    還有這種酥脆掉渣的感覺?

    他們沒吃錯吧?

    這真的是桃酥?不是換了個點心?

    自然是沒換,點心還是這個點心,隻是工序稍稍改良了點,等吃到軟和的棗糕,所有人徹底被征服。

    為什麽清風樓做的糕點那麽不同!

    等大家想要再買的時候,就聽那老板道:“每日限量三百份,一個人最多買兩份。我們大師傅做完都回去休息了,再多的沒有。”

    “沒有?這怎麽可以?我家裏人還沒嚐呢。”

    “對啊,一份桃酥四個,一份棗糕四個,一共才八個東西。夠誰吃?”

    “咱倆可是老朋友了,不能這麽對我吧?”

    “我可是你店裏老主顧了。”

    這種話清風樓老板已經很久沒聽過,他就知道,自己這麽做是對的。

    確實能讓他們這裏生意好起來。

    沒買到點心的人來都來了,幹脆在這吃頓飯,買到點心的人自然坐下品嚐,最差也要買壺花茶吧?

    反正確實給這裏帶來不少生意。

    隻要這生意還在,那蘇老板自然還能在這。

    很快,清風樓把老式糕點做得極為好吃的消息,慢慢宣揚出去。

    都說蘇老爺隻會做老式糕點,現在都傻眼了吧?

    老式的也能做出花出來!

    一時間蘇老爺這邊自然吹捧不斷,但誰問他都不說,這是要死死瞞著才行。

    三姨娘那邊徹底安靜下來,整個蘇家再也沒人敢打擾她,她衣物再也不用自己動手,蘇家婢女每日最先整理她的東西,之後才是別人的。

    要是三姨娘想出門,家裏那個仆人更是立即開門,半句話都不會多說。

    剛開始三姨娘還有點惶恐,但漸漸也習慣這樣的日子。

    她本就有蘇菀爭取的小院,現在想自己吃就自己吃,想去廳上就去廳上,竟然有點自己單過的意思。

    蘇家正妻原本想說什麽,可被蘇老爺直接訓斥。

    如果沒了蘇菀給的小蘇打,他現在已經沒了活計,這種情況下,還要讓三姨娘不好受。

    你昏頭了吧。

    這話蘇老爺自然沒講,因為小蘇打的事隻有蘇菀,蘇老爺,三姨娘知道。

    姨娘肯定不會害蘇菀,這是確定的。

    蘇老爺也覺得“偷取”皇宮東西是大罪,說不好要抄家流放,更不敢說。

    蘇菀卻明白這東西其實是她自己所有,哪裏捅出去都不怕。

    可現在用這個東西來牽製蘇老爺,隻要蘇老爺想用小蘇打一天,就要對三姨娘好,甚至不用好,隻要讓姨娘在小院裏單過就行。

    但想要真正平靜,二姨娘也必須去道歉。

    一想到蘇菀手握讓他漲月錢的東西,蘇老爺硬是讓二姨娘道歉,倒是讓三姨娘手足無措。

    這樣一番折騰,蘇家以後誰是主子,已然已經清晰。

    反正蘇家婢女已經往三姨娘這邊靠攏。

    想到她女兒在宮裏,還那麽有本事,肯定要巴結啊。

    雖說這次不知道蘇菀怎麽做的,但蘇老爺能回去,肯定是靠著三姨娘的女兒。

    三姨娘見此,按著女兒的說法,沒事給蘇家婢女幾塊點心,再賞點布料。

    這蘇家唯二的兩個仆役,其中一個可就倒向三姨娘。

    準確說,是倒向蘇菀。

    蘇菀先用丟工作嚇唬,然後再給點甜頭,再用後續的利益引誘著,三姨娘在蘇家地位超然。

    感念重新有月錢的仆役,對三姨娘隻有感激的份,已然當成正經主子對待。

    等言沛把這些消息傳過來,蘇菀算是放心下來。

    她原以為每月一點銀子會買個安生,沒想到出了蘇老爺快丟工作的事。

    既然如此,幹脆順著做下去,也有了如今的局麵。

    說起來籌謀也簡單,但細細做下來卻是按照一步步地來。

    蘇菀既然敢這麽做,心裏就是有數的。

    她知道自己每一步都在做什麽。

    把姨娘直接從蘇家接出來肯定不現實,接出來住在哪?她手頭有三百多兩銀子,買京都房子肯定不夠,買治安好的地方更不夠。

    別說買不夠了,就算是租了,之後呢?

    三姨娘的安全,三姨娘以後的日子,全都是麻煩,就算蘇菀願意排除萬難,但那樣的日子是三姨娘想要的嗎?

    縱然蘇家再不好,能待在熟悉的地方,對她來說才更安心。

    有時候做什麽,不要看你覺得好,而是要對方過得舒服,蘇菀跟三姨娘接觸這麽久,知道她的性子。

    在小院單過,已經是最合適的方法,蘇正妻嫁到蘇家二十多年的時間,三姨娘先當婢女再當姨娘,也同樣待了二十多年,外麵對她來說是完全陌生的。

    要是有女兒陪著也就罷了,但若出去生活,隻有她自己一個人。

    強硬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習慣,跟那些打著我都是為你好的掌控欲爆棚的人,又有什麽區別。

    言沛看著她,開口道:“我很羨慕三姨娘,有這樣全心全意為她著想的人。”

    “她也在為我考慮。”蘇菀道,她自然不能把三姨娘當親娘對待,可這份心意自然會回應。

    如今事情終於了結,她也鬆口氣。

    她不是沒試探過,讓姨娘搬出去住,但從崇南坊走到靈台司來見她,已經是二十多年來三姨娘出過最遠的遠門,還是算了,如今這樣挺好。

    蘇家的事算是按下,經過這件事,蘇家的情況悄然發生變化。

    原本一家之主是蘇老爺,他有著全家最高的月錢,但如今這個最上麵的人,悄然變成蘇菀,蘇菀半個月給一次的東西,這才決定了全家的收入。

    眼看馬上八月初一,蘇菀卻不急著給小蘇打,還托口信回去,小蘇打要遲幾天才能給。

    沒錯,蘇菀就是故意吊著蘇老爺,讓他知道,這東西沒那麽容易得到。

    隻有沒那麽容易得到的東西,才會珍惜,才會珍重。

    蘇老爺自然沒辦法,現在全仰仗著蘇菀做事,家裏都三姨娘更好,而三姨娘也更加清閑。

    都說隨著時間推移,一家掌權的人會發生變化,如今看來,蘇家已經開始變了。

    宮外的事處理好,宮裏秋季菜單也換上了。

    幾個早就試過菜的總管誇了許多遍新菜單,讓宮人們也非常期待。

    可對西膳房來說,還有一件重要的是,那便是以後尚食司不用再去內務府領東西,而是禮部直接負責。

    禮部是膳食部統一負責光祿寺跟尚食司的食材。

    他們所用的費用,直接走戶部。

    一個是費用更充足,二是根本不用尚食司的人對上要銀錢的人,她們隻要製定合理的菜單,拿出需要的食材單子。

    隻要是在預算之內,不超過規定的數額,那基本不會有問題。

    戶部的人若是想為難,也要想過了禮部這一關。

    大家全都按照規矩來,尚食司隻要好好做飯就行,而且每個月還有一部分的自理權,全是分發出散銀在尚膳監,以備不時之需。

    以後再也不用去內宮開會了!

    再也不用看內務府的臉色過日子了!

    皇宮這邊的女官們高興,行宮那邊的女官們自然也高興,又做了不少好吃食送到聖人麵前。

    除了沉靜下來的薑貴妃之外。

    很受傷的還有戶部官員。

    說好的尚食司歸他們呢?中極殿大學士兩句話,就給禮部了!

    他們戶部有錢有糧的,其實也挺好。

    話是這麽說,可戶部尚書還是對尚食司女官抱有好感,畢竟當初她是想選戶部的。

    這會下了八月初一大朝會,戶部尚書對尚食司女官賀道:“如今儀製已成,恭喜升遷了。”

    尚食司長官笑:“多謝尚書大人美言。”

    “這算什麽,就該升遷的。”

    畢竟歸到禮部,很多職位名字雖然沒有變化,但尚食司長官,已經正五品,升任從四品。

    隻要安安穩穩地做事,升到正四品指日可待。

    不過到三品之前,官服依舊是紅色,佩戴銀魚袋,隻是官服花紋複雜了些,顯得更有氣勢。

    但尚食司長官還能設五品郎中兩名,以後衣食俸祿都有變化。

    所以這升官,可是實打實的。

    下朝不少官員都來祝賀,長官自然一一回應,有幾個覺得女子當了從四品的官,成何體統的。

    但尚食司長官升職也是中極殿大學士一手提拔,其他人不敢明麵上講什麽。

    吏部那邊則是古板地按部就班辦事,看樣子沒什麽意見,吏部掌握官員升遷,他們都沒意見,其他人更不好講亂七八糟的話。

    此事也就直接辦成了。

    而馬上的中秋夜宴,光祿寺跟尚食司也會一起來辦,勢必要辦得風光。

    薑貴妃已經很久沒有出來,行宮大小事情都有楚婕妤來做。

    尚食司長官升職這事,楚婕妤還送了禮物過去。

    兩人之間雖然沒什麽來往,但這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其中微妙自然不用講。

    至於薑貴妃又摔了多少東西,這就不講了,反正暫時跟尚食司沒什麽關係。

    皇宮西膳房這邊,秋季菜單第一日的早點已經吃完。

    蜜燒紅薯的味道實在香甜。

    大家也發現了,估計是甘蔗豐盛,尚食司沒事就做些甜蜜蜜的小點心,在宮裏做事的宮人們年紀都不大,都喜歡這樣的味道。

    西膳房這邊也發現從禮部送來的食材格外新鮮,隻要是當季的果蔬,看著都新鮮得很。

    誰讓尚食司剛入禮部,大家都有優待。

    其他還要看內宮臉色的部門倒是羨慕不已。

    要是換做公平又利落的掌權貴人,其實也還行,但如今什麽情況,大家心裏都清楚的。

    可這不是關鍵的,關鍵的一點是,內宮做得再好,也就是總管嬤嬤,以後成為一宮主事。

    但尚食司卻直接開辟了升遷的路。

    大多數人看到的,是尚食司換了個門庭而已,實際上內裏的升遷,卻是最重要的。

    這事已經定下,再說也沒用。

    而內宮諸司裏麵,也就尚食司特殊而已,別人也羨慕不來。

    旁的不說,前段時間尚食司遇到那種事,還能咬牙給扛起來,甚至最後顯得遊刃有餘,這是本事,旁人可以嗎?

    既然不可以,那羨慕也沒用啊,還是好好吃飯吧!人家尚食司的秋季菜單都出來了!

    秋季菜單第一日,早上蜜燒紅薯,清炒脆藕,還有帶了點紅薯的五穀粥。

    燥熱的秋天吃過後,整個人舒舒服服。

    等到中午飯食的時候,荷葉粉蒸肉的威力自然不用講,儀部郎中已經成功混到隔間裏麵,天天蹭吃蹭喝。

    一邊吃一邊遺憾,等他在宮裏的差事做完,就要回禮部了,以後別收吃蘇菀做飯菜,就連西膳房飯食都吃不到。

    禮部的人本就是因為公務才到外宮辦差,做完自然要回去。

    原本以為是件苦差事,但禮部同僚每次看到這位叫崔琥誠的禮部官員,都覺得他最近似乎胖了不少。

    難道西膳房的飯食真的那樣好?

    以前他們都聽說過西膳房的名聲,現在跟傳言相比,竟然完全不同。

    秋季菜單第二日,早上菠菜餅胡蘿卜絲,米粥裏加了鹹蛋黃。

    中午其他菜不用講,那道花芋燒豬蹄都讓人讚不絕口。

    這豬蹄煮炸燜三道工序,誰吃了不誇一句絕妙。

    儀部郎中崔琥誠聽著大家誇他家鄉美食,立刻多吃幾口,吃一塊少一塊,他會加快吃飯速度的!

    爭取在辦完差事之前,多吃一些才夠本!

    晚上再來分豬雜米線,掉渣燒餅,這叫一個香。

    秋季菜單第三日,兩種口味的包子,一甜一鹹,再有紅棗粥,雜理庫給的小鹹菜,早餐依舊很豐富。

    中午則是芋頭肥腸雞,平日喊的是芋兒雞。

    這道菜也用到芋頭,但跟昨日吃的花芋明顯不同,這種小芋頭口感很麵,不過同樣吸味。

    做法不算簡單,但味道極佳。

    雞肉跟肥腸,芋頭分別焯水,除了芋頭之外,同時放去腥的黃酒跟生薑,雞肉好說,但肥腸必須處理幹淨,否則會有異味,雞肉跟肥腸都要切成小塊。

    三種食材的煮熟時間不同,也要分別看好鍋,好在大廚房人手跟鍋都不缺,這種焯水的做法還比較省事。

    等全都煮熟之後,接下來的步驟就是炒香。

    常規的八角桂皮肯定需要,花椒的話最好選擇川渝的青花椒,這種花椒香感十足,也帶著辣味,在紅辣椒沒出現之前,很多地方的辣就是用青花椒來提味的。

    但現在青花椒跟紅辣椒蘇菀都用!

    再加上豆瓣醬同樣炒香,這樣的料頭爆炒幾下,便能香味十足,醒神開胃。

    接著依次倒入雞肉,肥腸,芋頭,這些東西切的大小都差不多,沒有什麽主次之分,因為裏麵的所有東西都好吃。

    隻是芋頭要最後再下,否則就要煮化了。

    大火燜煮一會,等到快出鍋的時候,芋頭再放進去,稍微放點鹽。

    收汁的時候留點泡飯用的湯汁。

    如此噴香的湯汁澆一點在大米飯上,或者用來蘸饅頭,都不用吃菜,吃湯汁拌飯就可以了!

    來西膳房收泔水的其他宮人都說,現在西膳房竟然連剩飯都很少,這也太厲害。

    還剩飯?

    大家恨不得把盤底給舔幹淨!

    秋日菜單第三日的晚飯,自然是雪菜肉絲麵,這個麵的做法雖然簡單,味道卻好。

    吃的蘇菀都想自己動手做泡菜了。

    等到秋末冬初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做。

    秋冬做泡菜,等到二月左右做各種醬料,都是最合適的時間。

    這才八月份,蘇菀都要接下來要做什麽安排好了。

    一年四季都是吃飯的好時候!

    秋日菜單第四日第五日。

    一會吃芥菜豬肉餃子,一會吃香菇雞絲麵,還有早上的火腿卷,山藥脆餅,晚上的豆沙餡餅,麻辣豆幹拌麵。

    但最讓人喜愛的,還是鬆子玉米!

    玉米在八月份可以收獲,接下來之後會越來越多,而且秋天吃玉米也是當季食物,對身體也好。

    鬆子也是在秋日有的,這兩樣美味的食物結合起來,就是後世大人小孩都愛吃的鬆子玉米!

    蘇菀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吃甜甜的鬆子玉米,直接被驚豔到,纏著媽媽做了好多次。

    之後等她大一些,她也學會這道菜的做法。

    這次定秋日菜單的時候,第一個確定的菜其實就是鬆子玉米。

    大家都會喜歡甜甜香香的鬆子玉米吧?

    這道菜做起來簡單,完全用到了鬆子跟玉米原本的香味,甚至裏麵的甜味也可以不用放糖,就用原本的玉米內的甜香就好。

    隻是這樣對玉米的要求很高,如果沒選對玉米,那味道就會差別很大。

    像現代很多比較甜的鬆子玉米,基本上用玉米罐頭來炒,味道會比較穩定,這點也可以理解。

    現代食堂也很追求菜肴的穩定口感。

    可入了禮部的西膳房根本不用考慮這點,她們單子寫了糯玉米,來的肯定是糯玉米,根本不用操心。

    蘇菀在小廚房就做過一遍,在大廚房演示練習的時候又做了幾遍,每次味道都那樣好。

    先把胡蘿卜跟黃瓜切成丁,以後黃瓜不是季節的話也可以不用,到時候玉米正當季,多用些玉米也可以。

    切的丁跟玉米粒大小差不多最好。

    黃瓜放一旁備用,胡蘿卜丁跟玉米粒在開水裏煮一刻鍾的時間,開水裏可以放一點鹽,能讓兩者的甜味更快出來。

    煮熟之後撈出來備用,另一邊起鍋燒油,先炒剝好的鬆子,然後再把黃瓜炒香,最後倒入已經熟了的胡蘿卜跟玉米粒,把裏麵的水分炒幹,稍微勾芡放少許鹽,最後出鍋裝盤。

    這道菜基本上什麽調料都不用放,有鹽就夠了,剩下的甜味則從玉米粒跟胡蘿卜,甚至鬆子裏麵出來,同時又有黃瓜的清香,鬆子的醇香。

    隻用食材,就能這道菜美味可口。

    而且顏色也好看,紅綠黃,非常漂亮。

    湯羹勺舀下去,滿嘴都是食材原本的香味。

    鬆子玉米不僅受現代人喜歡,一出現,立刻征服西外宮所有宮人。

    秋季五日菜單完美做成一遍!

    又是大家都滿意的菜單!

    西丞副也發現,蘇菀準備食譜,準備的越來越得心應手,基本每個方麵都兼顧到,這幾日下來,既有精巧的菜式,還有家常菜式,更有各地特色。

    有時候西丞副都在想,蘇菀這樣好的天賦,她家也太沒眼力了,竟然一點也不重視。

    幸好,讓她們西膳房撿漏!

    做完五日的菜單,已經八月初五,還有十天時間便是中秋。

    中秋月圓,宮人難免思念家人,別的尚食司也做不了,隻能在月餅下功夫。

    但幾千人的月餅,雜理庫的甜食司肯定要提前準備,還要從各個膳房抽調人手,往年都是這樣做的,就算人手不多的西膳房,那也要被抽調幾人過去。

    宮人們的月餅是其一,還有賞給朝中大臣,王公貴戚的月餅,同樣從雜理庫出。

    前者量大管飽,後者則要精美,所以需要的人手格外多些,還要提前製作,提前送出去。

    所以抽調宮人也要提前。

    以前也就罷了,西膳房給誰,那邊就要誰,反正去那邊都是打下手,月餅是個精細活,還是要有經驗的人來做重要步驟。

    但今天西丞副閉著眼睛都能想到甜食司今年要誰。

    肯定是蘇菀。

    雜理庫那邊已經想很久了,趁著做月餅的功夫,肯定要把蘇菀要走,她們西膳房這邊也沒什麽理由不放人。

    不對,不是要走,是借調。

    等月餅做完了,必須還回來。

    蘇菀聽到這件事的時候,自然沒什麽意見,偷偷誰句實話,她對雜理庫真的很好奇!

    雜理庫差不多在幾個膳房中間,她好像還沒去過?

    之前用東西,也是請別人幫忙去拿。

    對雜理庫好奇的原因也簡單,那地方有釀酒處,有裏冰庫,還有甜食司,跟尚食司其他部門完全不同。

    裏麵的李丞副似乎也是個妙人,隻是如今在行宮,自己就算過去,也是跟雜理庫的右執掌共事。

    那邊的好東西一定很多,扒拉一下,都能讓他們現在還吃上雪菜肉絲麵。

    稍微想想就知道,那邊還承擔了做泡菜,做大醬的重擔,不過這些活計一年四季都有分類,不是處處都要忙。

    所以平日裏那邊人手也不多,像西膳房以前有八十人,之後又撥了四十人過來,總共一百二十小宮女。

    雜理庫則有一百人。

    裏麵三個地方也各有分類,可平時基本上哪忙去哪,比如做泡菜吧,秋冬季節十幾天裏大批做,剩下時間不時去查看就好。釀酒也是同理,裏冰到八月份,各處漸漸減少,其他季節也不用太忙。

    雜理庫是個還算鬆散的地方,裏麵的年長些的嬤嬤們也多,也隻有她們手裏出來的醬料泡菜才能把握的那麽好。

    尚食司四個地方裏麵,隻有雜理庫是最特殊的,這句話絕對沒錯。

    對這種地方有好奇,很正常吧?

    要說徹底調過去,那肯定不行,她還是更喜歡做菜,去調過去一段時間還是可以的。

    不過這次跟蘇菀一起去甜食司的不是於淑,換成了春香。

    當初一起進宮的四個小宮女,蘇菀,於淑,小月,春香。

    其中蘇菀年紀最小,十二歲,於淑年紀最大,十四歲。

    於淑跟蘇菀關係最好,她不能去甜食司的原因,也是她跟著蘇菀做菜,在西膳房已經算是拔尖,秋季菜譜沒了蘇菀,還要她領著大家做。

    剩下從小月,春香裏麵選一個出來,現在的右執掌覺得春香還算穩重,所以讓她過去,小月有些太愛打聽。

    小月大驚,她竟然因為這樣的原因落選。

    雖然現在的西膳房沒有明說,但大家都明白跟著蘇菀好處多多,看看於淑不就是一個例子。

    她現在下苦勁研究廚藝,還在蘇菀身邊打下手,隻要她好好做,肯定是大宮女的人選。

    其中有於淑努力的原因,也有她跟著蘇菀的原因。

    所以打下手的活,也不是誰都能做的。

    春香反正非常興奮,她也隻比蘇菀大一歲,剛來宮裏的時候,比蘇菀個子高一些,現在看起來個頭差不多,臉圓圓的看起來很可愛。

    西膳房這邊一共派去了二十人,大宮女中的五姐姐領頭,帶著一群宮人去雜理庫。

    雖說雜理庫在三個膳房還算中間的位置,但相對來說,還是他們這邊距離要遠些。

    西膳房在皇宮外城的西邊,皇宮的南邊是守衛城門,還有天壇之類的地方,自然不設諸司。

    所以要過了南城牆,走到皇宮東邊。

    東邊最靠下,是南膳房,最靠上是北膳房。

    中間的位置則是尚膳監,雜理庫所在,光祿寺也在這附近。

    不然怎麽說西膳房那邊偏僻冷清,看看諸司所在的位置就知道了。

    西外宮那邊掰著指頭都能數過來,東外宮則是諸司林立。

    蘇菀過去的時候,還是熟悉的地方,先到光祿寺,光祿寺拐過去便是尚膳監,尚食司的官署。

    這次不僅尚膳監裏麵,而是越過尚膳監繼續往東走一段路,那邊的院子極大,比官署大多了,院子一邊樹蔭環繞,另一邊空空蕩蕩,看著就是曬醬,曬泡菜,釀酒的好地方。

    院子裏瓶瓶罐罐放得整整齊齊,估計做完月餅,就要為明年的泡菜大醬做準備。

    這樣看來,雜理庫還挺忙的。

    但這裏的嬤嬤宮女們動作麻利,都不需要吩咐,個個做事快速,怪不得一百人,多能料理這麽多事。

    西膳房宮女們看的驚奇。

    這也不能怪她們,雜理庫這邊基本都是不準備出宮的宮女嬤嬤們,在這裏怎麽也有十年時間。

    各個膳房的宮女則大多待個六年就要回家,熟練程度肯定不同。

    蘇菀她們到的時候,南北膳房的宮人早就到了,她們離得還是更近些。

    雜理庫這邊除了有大大的院子之外,還有三處不同的房屋,釀酒,裏冰,甜食,分別是三個地方的工作間。

    南北西膳房被抽調的所有宮女全都在甜食司門口,一共調來一百人。

    但今日大家不如往日那樣安靜,特別是南北膳房的宮女們,都往西膳房那邊張望。

    因為她們都想看看,蘇菀在哪!

    “你看到蘇菀了嗎?”

    “沒有啊,聽說她個子小小的。”

    “還長得很好看。”

    “肯定很乖。”

    “又乖又可愛的小孩,做飯還好吃,怪不得咱們女官們經常誇。”

    你們還沒看到她呢!

    怎麽都開始這麽誇了?

    蘇菀聽到議論,立刻往大宮女五姐姐身邊躲躲。

    這種情況下,誰都會有點社恐吧?

    西膳房的大宮女五姐姐笑,可從甜食司出來個風風火火的嬤嬤,嬤嬤眉毛濃黑,此時挑眉興奮道:“蘇菀來了嗎?快讓我看看她。”

    !!!

    這樣更尷尬了!

    作者有話說:

    二合一!晚上不用等啦,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