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2022-08-09 12:06      字數:4886
  第72章

    甜食司嬤嬤最近來的確實勤了些,但這次真的是湊巧,隻是把於淑嚇一跳。

    她知道甜食司最近一直想找蘇菀過去的!

    右執掌都說了好幾次。

    蘇菀做的蜜燒紅薯確實好吃,但這道菜宮裏也有類似的,隻是蘇菀火候掌握得好,收汁也格外好。

    可如今嬤嬤喜歡她,自然也喜歡她做的菜。

    好在嬤嬤過來也隻是送新到的甘蔗,甜食司那邊還有事,所以也沒多留。

    別說於淑鬆口氣,就連幾個總管們也鬆口氣。

    他們也不想讓蘇菀離開啊。

    蘇菀做的飯菜大家心裏都有數。

    如今還沒去其他地方,那是尚食司長官還沒回來,南丞副也還在行宮,否則早就開始要人了。

    蘇菀無奈看著大家表情,還是趕緊做下一道菜吧,下道菜便是清炒藕片。

    但怎麽讓藕片炒得酸酸脆脆,一點澀口都沒有,這也不容易!

    藕片本身也分為兩種,九孔發白的是脆口藕,氣孔顏色稍深是麵口藕。

    種類不同,做出來的菜也不一樣。

    清炒藕片選的自然是脆口藕,看著白白嫩嫩。

    這會把蓮藕切成薄片,然後放到水裏清洗,把裏麵的澱粉洗幹淨之後,這樣炒出來的蓮藕才更加生脆,炒土豆絲也差不多,想要脆口的,就要洗掉裏麵的澱粉。

    多洗幾遍就可以了,藕片準備好,切蔥薑蒜,其中蓮藕最服薑末,薑末增進食欲,也算偏涼的食物,蓮藕也是如此,兩者最為貼合,味道更是好。

    鍋裏倒少許的油,直接爆香蔥薑蒜,然後倒入蓮藕片開始翻炒,翻炒到五成熟再放些鹽跟醋繼續翻炒,看著調料差不多了,然後加少量的水,開始燜煮。

    這個速度非常快,如果火夠大的話,很快就能出鍋。

    出來的蓮藕帶著蓮藕本身的一絲甘甜,還有開胃的酸味,非常適合當早上的小菜。

    這樣的蓮藕配上五穀粥,果然不錯。

    五穀粥是一來就熬上的。

    蘇菀之前也熬過許多粥了,都是把這些食材提前泡好。

    大鍋煮的話還要慢慢來,但小鍋煮粥,卻是緊鍋粥慢鍋肉,意思是,火大一點熬粥,火小一點煮肉。

    所以蜜燒紅薯,清炒脆藕做出來之後,五穀粥也就熬好了。

    最後加的,自然是從雜理庫拿出來的小鹹菜。

    上次尚食司出事,雜理庫給各個膳房都分了不少,以備不時之需,但大家基本都沒多少。

    所以蘇菀做菜單的時候,直接把這一項加裏麵。

    這樣清淡的菜式,最適合在秋老虎盛行的秋日來吃,而且五穀粥也保證了身體還是暖洋洋的。

    反正吃的所有人十分舒服。

    脆藕酸口回甜,藕片本身的清甜是蓮藕原原本本的味道,自然好得很。

    五穀粥煮得軟爛,喝起來香甜滋潤。

    那蜜燒紅薯受到大家一致喜愛,特別是年紀大,牙口不怎麽好的禦用監副總管,還有舊監庫總管。

    至於寶鈔司總管不用說,凡是甜食他都喜歡。

    以前跟大家不怎麽熟悉的時候還會掩飾,但現在完全不掩飾了。

    他就是愛吃甜食!

    所以對蘇菀感官極為好,也知道為什麽三殿下這麽看著蘇菀,還讓他按照派人手查看,若是宮外有莫名其妙的人找蘇菀,那一定要稟告。

    也難為三殿下,現在百忙之中,也要關心這件事。

    不過如今三殿下的事情越做越順利,這樣對十一月初六,三殿下朝會聽政大有好處。

    做過早飯,自然到了午飯。

    午飯自然要正式一些,而且需要有點葷腥。

    蘇菀選的葷腥,那便是荷葉粉蒸肉。

    現在的季節用荷葉最好了,荷葉本身的清香還能去火,也適合夏天,至於裏麵的粉蒸肉?

    外表鬆軟化渣,內裏精細講究。

    酥爛不膩的荷葉粉蒸肉一度是蘇菀的最愛。

    現在也做出來給大家吃。

    荷葉粉蒸肉算是一道浙菜,有個傳說裏還跟關帝老爺有關,說他為了測試手下忠誠,無意中發明了用荷葉包肉的方法,人們漸漸發現荷葉包裹過的肉格外清香,於是有了這種做法。

    而且這道菜看起來素雅美觀,很符合浙菜的審美。

    浙菜製作精細,淡雅典麗,非常有特色。

    這道菜選料認真,刀工也要精細。

    先是要把帶著皮的五花肉切成不薄不厚的片狀,形狀也需要是漂亮的長方形。

    荷葉同樣要裁剪開,一片片裁剪好的荷葉先用水燙過,裁剪的大小也要剛剛好包裹住一片豬肉。

    這些東西準備妥當之後,開始醃製五花肉。

    醃製五花肉其中一個東西,便需要甜麵醬,甜麵醬的味道不用講,甜滋滋的麵醬誰都喜歡,也符合浙菜的口感。

    然後再放入常規的調料,比如料酒,鹽巴,白糖,蔥薑。

    五花肉醃製的時候,另一邊開始做炒米粉。

    這個炒米粉跟大家平時吃的路邊攤炒米粉不同,而是大米磨成粉末,再次小火炒幹,這樣的大米粉末裏加入五香調料一起炒香。

    醃製半個時辰的五花肉放到炒好的米粉裏麵滾一圈,渾身裹滿米粉,然後放到一片片裁剪好的荷葉上。

    這樣上鍋蒸熟,蒸一個時辰的時間,裏麵的肉也就軟爛了,不僅有米粉的香味,五花肉的香味,更有荷葉的清香。

    這道菜雖然工序複雜了些,但實在好吃。

    拿出來的一個個小荷葉包小巧玲瓏,再慢慢打開,把一片片粉蒸肉放到完整的大荷葉當中。

    這樣一盤子菜也就出來了。

    那些荷葉洗幹淨之後還可以再用,但也用到幾次,就要重新取用新的荷葉,這樣葉子的清香才會更足。

    一口粉蒸肉入口,不油不膩,清香可口,還帶著甜麵醬的微微回甜,又因為醬料的顏色,做出來的粉蒸肉顏色也好看紅潤。

    這邊是午飯的主菜了,雖說是肉菜,但依舊是淡雅的口感,不會太衝,也不會刺激脾胃。

    按尚寶監兩個總管的話來說,跟著蘇菀吃飯之後,感覺身體都好些了,不至於是京都酒樓那些肥膩的。

    這話要是讓那些酒樓老板們聽了都會不爽吧?

    要說京都酒樓,那確實有不少。

    大街上鱗次櫛比,一個比一個繁華,可就算酒樓也有瓶頸的時候,比如說蘇菀原身生父所在的風清樓。

    這風清樓聽著就知道,是個附庸風雅的酒樓,平日賣些精致的茶水吃食,其中白案是很重要的一項。

    也就是原身父親蘇老爺負責的活計,他在這裏麵也算白案師傅,帶著幾個小徒弟。

    可如今京都風尚變得越來越快,讓人跟人抓不住。

    若說做些老式點心,蘇老爺還能行,畢竟是家傳的手藝,但若是換新花樣卻是不行。

    可京都一天一個樣,今日喜歡吃涼皮,明日喜歡吃涼麵,最近肉夾饃都想流行起來,還有什麽鹵肉飯也不錯。

    所以風清樓老板囑托後廚幾個大師傅,快想點新鮮菜式吧,每次都是宮裏引領風潮,咱們風清樓生意每況愈下,總要想個出路才行。

    反正把蘇老爺弄得很是發愁,他四女兒也在宮中,怎麽就沒聽她說起宮裏都吃什麽,要不然問問她?

    這些事蘇菀還不知曉,她這會已經把剩下的菜做出來了。

    其中最重要的荷葉粉蒸肉做好,剩下的簡單起來,芹菜炒木耳,茼蒿肉絲,百合秋葵。

    裏麵有葷有素,基本都是當季蔬菜,食材也便宜,還能讓宮人們都吃好。

    第一日兩頓的飯食都能看出來。

    秋季菜品跟夏日菜單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茼蒿跟芹菜都能讓人胃口大開,還容易吸收,秋葵更不用講,這本就是秋日極好的食物。

    回頭這些菜做成湯也不錯。

    但今日的湯自然還是梨湯。

    說句秋日最適合喝湯,這句話絕對沒錯,梨湯又是十分好做的一種湯品。

    直接把梨子洗淨切塊,就能放到水裏開始煮,水開之後轉小火,看著梨子變成暗色,也就可以關火了。

    這會可以把梨湯放涼一點,然後再倒入蜂蜜或者蔗糖。

    這些梨湯便是今日的湯品,看著簡單,但清熱生津,秋天一碗梨湯,內裏的火都少了些。

    幾個總管來的時候,果然最先看到的便是荷葉粉蒸肉,這道菜實在可愛,造型也別致。

    縱然吃過許多美食的人,也會覺得這道浙菜實在漂亮,在知道大概的製作過程之後,禦用監道:“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說的大概就是這樣吧。”

    剩下的三個菜也各有各的好。

    放在之前,尚寶監總管肯定不想吃這麽清淡的菜色,但清淡不意味著不好吃。

    反而是最近的食材特別新鮮,所以才能做這樣不用重油鹽的菜肴。

    食物本身的香味,再加上合適的烹飪,怎麽都好吃的!

    就連最後的百合炒秋葵都配著米飯給吃完了,更不用說荷葉粉蒸肉,稍微帶點回甜的五花肉,跟之前的醬香紅燒肉完全不同。

    明明都是五花肉,都是帶皮的五花肉,先是形狀不同,然後是烹飪方式不同,醃製方法更不一樣,出來的味道自然千差萬別。

    共同點當然是好吃,好吃就行!

    那荷葉粉蒸肉最先光盤,接下來每一道菜都被吃的精光,連湯汁也是如此。

    他們也很久沒吃過蘇菀親手做的飯菜了,早上還好些,但到中午,誰還忍得住。

    這些食物的精美再次超過大家的想象,不由地期待接連幾天會有什麽樣的驚喜。

    飯菜吃完,再喝碗梨湯,都想在小廚房直接睡一覺了。

    同樣也在吃飯的言沛則在關帝廟中用飯,而且關帝老爺也得了份粉蒸肉,不管傳說是真是假,有好吃的就孝敬關帝老爺,肯定沒錯!

    吃著東西的言沛手頓了頓,看向護衛臧冬心道:“蘇菀姑娘的父親在宮門口打聽?”

    “對,就方才的事。”

    言沛點頭:“現在呢?”

    “他也沒敢多問,隻問了附近食店的人,也就回去了。”

    既然跟蘇菀接觸,蘇菀的家人言沛也了解過。

    像這個父親,從來就當家中沒有三姨娘跟四女兒,這次蘇菀年紀小小進宮,也是因為替換了姐姐的名字。

    替換名字這事也符合程序,隻是能用年歲小的女兒去換年歲大些的女兒,必然不會真心疼愛四女兒蘇菀。

    他過來,應當沒什麽好事。

    “多注意些。”

    他們口中的蘇菀父親,此時已經回崇南坊家中了。

    今日從風清樓回家,也是鬼使神差地去了宮門口,還去的就是西膳房附近的靈台門。

    但剛問幾句,蘇老爺便後悔了,那是什麽地方,他瞎打聽到底要不要命了。

    可今日風清樓老板說,反正手下幾個小徒弟做點心也能應付過來,蘇老爺可以提前回家休息。

    這話讓蘇老爺心裏一直打鼓。

    難道這就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好在他沒真心實意教導,風清樓點心離了他肯定會出事,這都不用想。

    可這種情況,還是讓蘇老爺心裏有著濃濃的危機感。

    風清樓生意確實不好,難道老板想讓他走?就算走,也該是小徒弟們走才對吧。

    但想到自己的月錢,似乎要比小徒弟們加起來都高。

    蘇老爺到底自己看過店,心裏已經明白幾分。

    想到最近京都流行的飯食都是從宮中傳出,便想著去看看四女兒蘇菀,問問她最近皇宮裏流行什麽。

    他好歹在京都生活這麽多年,知道蘇菀被分到的偏僻西膳房不怎麽好,臨近的便是靈台門。

    可瞧著靈台門宮門巍峨,還有巡邏的兵士,也隻敢隨便問幾句,然後趕緊離開。

    不過那附近的鹵肉飯確實不錯,蘇老爺還買了一份回去。

    要是有辦法聯係到宮裏的四女兒就好了。

    為了不失業,蘇老爺久違地去找三姨娘,但也是吃過鹵肉飯再去。

    這飯他自己吃完,直接去三姨娘房中。

    因為有蘇菀的囑托,現在這個房子裏至少沒那麽破舊了,走到裏麵,更是能看到蘇菀托人送來的東西。

    而三姨娘正在縫縫補補,她想著女兒身量長得快,下次見麵肯定還需要裏衣,所以多做幾件。

    還有入秋入冬衣服都要準備。

    三姨娘過得還算悠閑,她如今不用再做粗活,整個人都精神煥發不少。

    但看到蘇老爺進門,還是嚇得站起來。

    她本就跟老爺不親厚,平時也不多說幾句話,老爺怎麽過來了?

    等說明來意。

    三姨娘雖說不明白宮裏的事,但也知曉隨意透露宮裏情況,還要專門去聯係,必然會影響到女兒。

    所以三姨娘吞吞吐吐道:“隻怕不成,每次我都是等著別人來聯係我。”

    這話也沒錯,蘇菀拜托言沛來送東西,在蘇菀看來,也就看言沛的時間。

    但言沛自然讓手下來辦這些事,每次來便來了,就連三姨娘也摸不清情況的。

    再說,因為女兒進了宮,三姨娘對宮裏規矩也打聽過,這會也道:“都是宮裏規矩嚴,是不許隨意打聽的。”

    眼看著三姨娘說話吞吞吐吐,蘇老爺就不耐煩,幹脆拂袖離開。

    等這個小院子再次有人踏足,那便是笑顏如花的二姨娘,二姨娘親切地拉著三姨娘的手,開口便誇:“瞧你的手藝,怪不得宮裏女官都喜歡呢。”

    宮裏女官都喜歡。

    這講的自然是蘇菀講的說辭。

    讓三姨娘給女官繡荷包,也是讓姨娘有借口推脫粗活累活。

    這會被二姨娘說起來,反而有些怪怪的。

    但平時極其和氣的三姨娘對上二姨娘,臉色卻發冷,她平日性子是好,卻也明白,就是二姨娘的原因,入宮的宮女從她的三女兒,變成自己的四女兒。

    這讓她如何不氣。

    想到菀菀在宮裏受苦,三姨娘就氣不打一處來。

    瞧著三姨娘油鹽不進,二姨娘笑容慢慢消失。

    敬酒不吃吃罰酒。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