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作者:華卿晴      更新:2022-08-02 15:49      字數:9637
  第104章

    杜綿綿本來以為能改變一些事情, 最後卻發現很難。因為每一個人站的角度不同,大家夥的想法自然也不同。

    忠勇侯府的侯府夫馮氏有她自己的考量。特別是如今的情況下,在忠勇侯府朱弘明已經起心思想請皇上冊立世孫的態度明確時。侯夫人馮氏自然就要為自己的嫡次子朱佑禧越加多的考慮幾分。

    親娘疼兒子,總是愛之深, 為之計較的則是更多。一個身為嫡子, 卻是沒能繼承家族爵位,最後由著小侄兒成為繼承人。

    朱佑禧在忠勇侯府的地位會很尷尬。哪怕忠勇侯府如今沒請封, 可態度已經擺出來。

    這等時候, 朱佑禧的妻族已經由不得他做主。馮氏這一個當娘的已經拿定主意來。楚樂貞與餘家子的婚事如今關鍵的時候準備大肆操辦起來。

    處於這等節點上,杜綿綿就不能再是插手。她能做的, 就是為外甥女楚樂貞備一份添妝。盡一份長輩的心意。

    杜綿綿這一邊備好添嫁,她與丈夫司徒弘光談過一回後。她是差人送去忠勇侯府。

    忠勇侯府已經下請貼,楚樂貞的婚事正式操辦起來。過完六禮後,自然便是出嫁去夫家。

    也是這等時候,殿試結果出來。

    杜敦考中二甲進士,得進士出身。成為天子門生, 多少讀書人盼著一輩子的事情。杜敦總算是成功。

    二甲進士,杜敦如今的目標就是考中庶吉士。然後進翰林院當差, 等著在翰林院潛伏三年。翰林院,儲相所在。

    甭管將來能不能走上高位。至少,在如今的讀書人眼中,這是最清貴的地方。

    杜敦自然也是深受影響。

    十年寒窗苦, 一朝成年天下知。

    每一回的進士遊街, 得著京都百姓的歡呼與擁促時,那是這些新科進士們最榮耀的時候。

    這一天, 京都人在為新科進士瘋狂。杜綿綿自然也是領著兒女們, 陪著丈夫一道在街道邊的茶樓上, 那是等著進士隊伍的到來。

    此家茶樓是司徒宅的產業。這等時候自然是一家人都是留在雅間中。

    “來了,來了。”有人在歡呼。

    在臨街的窗戶上,杜綿綿一家人就看到遠遠而來的大隊伍。最前頭騎著高頭大馬,一身官服的便是三鼎甲,也是俗稱的狀元、榜眼、探花,此三鼎甲便是天子門生中的進士及第。

    至於杜綿綿的弟弟杜敦在三鼎甲後麵的隊伍中。知道黃榜名單,知道弟弟得著二甲進士出身,杜綿綿是為弟弟高興。

    人群裏,人人在喧嚷。

    三百來人的進士隊伍中,還有三甲人數最多的同進士。哪怕如此,杜綿綿還是在進士隊伍中一眼瞧到自己的弟弟杜敦。

    不是憑著眼熟,而是憑的一種直覺。

    “舅舅真威風。”司徒佑浦在旁邊叮囑一話。

    “舅舅是進士老爺,舅舅往後會當官。”司徒佑泓在旁邊同樣附合一句。這兄弟二人自然也是瞧著進士老爺的威風來,那是羨慕的很。

    莫說司徒佑浦、司徒佑泓兄弟羨慕,司徒佑淇的眼中也是冒著光彩。他也想這般的光耀門楣。

    街道邊,人群裏,許多的姑娘大膽的向著進士隊伍裏搖著花,扔著香囊。總之,這時候有人在喝彩。

    更多的人在歡呼。

    一派熱鬧裏,那些進士們也是得意的很。好是春花燦爛,萬物為自己而生。

    “你們兄弟現在知道科舉進仕的好了吧。”杜綿綿指著進士隊伍,她對著兒子們說道。

    “一直都知道。隻是兒子不是舅舅一般的讀書種子。”司徒佑淇回著話。他彼有自知之明,實不在自己不出眾的地方努力。

    “哈哈哈……”司徒弘光笑起來。

    “今日大喜,你們做小輩的也可為你們舅舅歡呼。”司徒弘光倒是非常高興的樣子,他是不讓兒郎與女兒們掬束。

    杜綿綿這一邊瞧過這一翻的熱鬧。然後,她偶爾裏聽見熟悉的聲音。

    杜綿綿透過窗,她瞧見了對方麵的酒樓上的人頭湧動。在此時,在一扇窗邊,杜綿綿瞧見娘家人。

    對麵也是望過來,然後,彼此就是笑起來。

    進士遊街,這是朝廷給新科進士們的榮耀。

    等著這一隊伍離開後,人群裏許多後,方是三三兩兩的散開。杜綿綿瞧見對麵的娘家人出了酒樓。然後,往杜家的茶樓而來。

    一眾的杜家人此時都是滿麵高興。特別是杜家三老爺,他此是臉帶紅光,走路時就差帶點風。那叫一個威風的緊。

    “爹娘。”杜綿綿喚了話。她身邊的孩子們也是喚著“外祖父、外祖母。”

    “弟妹、啟弟。”杜綿綿又是瞧見弟妹朱氏,還有弟弟杜啟。顯然三房都過來了。這不,在弟妹的身邊還有弟弟杜敦的一對兒女。

    司徒家的小輩們這時候也是喚著舅母、舅舅。一時間屋中熱鬧的很。

    眾人相互見過禮後,杜綿綿問道:“如今就是三房人。其它的兩房呢,大伯娘、二伯娘她們呢。”

    “他們在街尾那一邊瞧熱鬧。咱們沒聚一塊兒。”崔氏回著女兒的話。杜綿綿一聽懂了。

    這時候,司徒弘光喚來店小二,又讓其準備上茶果點心。杜家、司徒家人都在。雅間中自然熱鬧著,大家夥都是說說話,吃吃茶。

    司徒家的茶樓中有一翻的熱鬧。

    在街尾,其時杜家大房、二房也沒有湊在一塊兒。大太太顧氏是領著兒媳全寶珠,還有兩個孫兒,那是與出嫁的女兒杜貞貞,還有大外孫在一塊兒。

    “還要讓三個小輩多讀書。赦兒媳婦,你得讓我這兩個孫子學一學他們三叔。”大太太顧氏又是望著女兒,她道:“貞貞,我家大外孫這裏,你可不必急了婚事。我還盼著聽到大外孫的科場揚名。”

    “娘,自家人知自己家的事。你這兩個孫兒,瞧著就比不過他們三叔是讀書種子。”全寶珠還是挺識趣的。她也沒有過份逼著兒子一定要出人投地的讀書。

    大太太顧氏一聽兒媳的話,再瞧著旁邊兩個嘻嘻哈哈的孫子。再是瞧一瞧讀書人做派的大外孫。

    大太太顧氏在現實麵前,她還是認清真相。

    “也是,我這糊塗了。”大太太顧氏哈哈笑起來。

    “娘,你不必著急。嫂嫂最是心疼侄兒們。兩位侄兒將來的前程好著呢。我家大侄兒將來是要到繡衣衛做官的。不考科舉,一樣是做官老爺。”杜貞貞的眼中,大侄兒的前程擺那兒,好的很。

    杜貞貞又是瞧一眼兒子。她也得意。畢竟,她可有一個好兒子。等著乾元三十年。她家兒子一旦參加科舉,一旦得著功名。到時候李家同樣改變門庭。

    “兩個侄兒都是大嫂親生的,大嫂哪會不為侄兒們的將來多考慮。娘,你不必憂心。”杜貞貞撿著好話講。

    大太太顧氏聽著女兒這一講話。她再是瞧一眼兒媳。大太太顧氏笑道:“也是,我家孫兒有一份前程在。”

    對此,大太太顧氏又是轉換話題。她說道:“家中已經決定好辦進士宴的時間。到時候貞貞你得一家人都來。”

    “娘放心,咱家一定參加。可不能落下這等進士宴的好喜慶。”杜貞貞肯定的回一話。

    大房這裏,杜貞貞是越加的巴結婆家。

    二房在另一處看過進士遊街,那一等京都人歡呼的場麵後。二太太趙氏的目光也是盯著兩個孫子。

    “你不必瞧,你家兩個孫子都不是讀書種子。”杜家二老爺一瞧著二太太的眼神,他有什麽不懂的。

    隻是當年杜家二老爺也是去讀過書,可知道讀書人的苦楚。真當功名是容易考取的。這裏頭也是要廢功夫來。

    當然,杜家二老爺這一輩三兄弟,沒一個是讀書種子。隻能說,杜家二老爺在這等事情,他不強求。

    “咱家兩個孫兒年歲又不大,再努力努力,指不定成了呢。”二太太趙氏不甘心。

    “三歲看到老。打小就瞧出來這兩個孫兒不是讀書種子,你莫要太逼孩子。”杜家二老爺的眼中,杜家已經出了讀書人。下一輩裏,也不要逼得太急。

    杜家二老爺是覺得順其自然就好。反正等著孫兒長大後,他們知足苦頭知道讀書的好。到時候依著杜家已經改換掉的門楣。在杜家二老爺曾孫輩時,杜家的讀書氛圍才會真正的改轉過來。

    到時候,小輩們打小見識的全是讀書人。那時候,家中的小輩們就一心讀上聖賢書。畢竟,杜家二老爺也是打理家中的產業。

    杜家二老爺可是知道的,大哥在想法子轉型。杜家如今已經開始脫手一些商業。一些明麵上的都是轉手。

    杜家要當書香門第,當然也不能缺銀子。可有些麻煩,做官的人家就不能沾手。麵上會不好看。

    杜敏與佟氏夫妻聽著上頭父母的對話。二人隻是安靜的聽著,這時候不多嘴。反正二房裏真正做主的從來不是二太太趙氏。而是杜家二老爺。

    乾元二十八年。

    宮中閱選結束,妃位娘娘得著乾元帝的吩咐自然是把閱選後的名單送上泰和宮。乾元帝看的名單,可不是秀女本人。而是其的詳細資料。不光是秀女本人,還包括秀女的家世背景。

    乾元帝最終圈出名單來。

    不過,乾元帝沒急著送到後宮去。乾元帝是對暗衛吩咐一話,然後,他是拿出暗衛的存檔來。

    這些日子裏,繡衣衛在忙碌,暗衛也在忙碌。他們都在查晉王府世子的死因,背後誰是凶手?這等事情不查清楚,乾元帝睡覺都不會踏實。

    在京都發生的事情,還是乾元帝的眼皮子底下。要說查不出來,那是假話。

    可真是查出來時,乾元帝又盼著自己不知道。因為這一個答案讓乾元帝看後,他是氣得差一點吐血。

    查出來的釘子,就在晉王府世子的身邊。這釘子的背後露了痕跡,一查就查到秦王府。秦王司馬鬆不在京都,如今就藩。

    後麵的事情自然還在繼續的查下去。當然,後頭同那麽快了。

    可看到如今的一切,已經讓乾元帝的心頭升起不妙的感覺。因為這一個嫡次子在乾元帝的眼中,心中,那印象分很差的。

    隻能說秦王司馬鬆已經在父皇乾元帝的跟前,那是純粹的負分成份。

    秦王是不是幕後黑手。

    若不是秦王,誰又在秦王府裏動腦筋。或者說,這般做法背後誰得利?

    晉王一個就藩的王爺,他的世子看似歿了,他王府裏的庶長子會得利。可乾元帝不會簡單的這般以為。畢竟,晉王府的世子又不是晉藩歿的。這在京都,真當晉王的後宅女眷們有那般大的能耐?

    這也太小瞧皇孫宗子們身邊的護衛力量了。

    乾元帝心頭憋著一口氣。他在等繡衣衛、暗衛後頭的調查。一想到一個結果出來,一旦真是嫡次子司馬鬆。

    乾元帝頭疼。對於秦王如今在秦藩的做為,乾元帝已經聽說了。那是整天都是美酒佳人,這一個兒子已經廢了。

    若是秦王幹的這樣事情,那為什麽就不必問。問就是報複殺子之仇。

    偏偏對於秦王司馬鬆而言的殺子之仇,這全是乾元帝的兒子、孫子們啊。哪一個都是手心手背的肉。乾元帝全是心疼的。

    可皇家的富貴享受一回,有些時候情份就不盡人意。乾元帝合上檔案,他歎息一回。

    “梓潼,咱無能。咱讓兒孫們自相殘殺……”乾元帝這時候的眼中已經沒了帝王的威勢,有的隻是一個當父親,當祖父,這是長輩眼自家血脈相殺的悲傷。

    乾元帝心裏疼,畢竟哪一個歿了的孫兒都是他和餘皇後的親孫子。乾元帝再是鐵石心肥腸,一旦對上他與餘皇後的兒孫時,他都會先心軟三分。

    當然,對於別的皇子皇孫,乾元帝也會心疼。隻是到底要差上那麽一籌。隻能說母憑子貴有道理。在乾元帝這兒,元配發妻的兒孫們,那是子憑母貴就更有道理。

    乾元帝想到成婚時,那時候多盼著有孩子降生。更後來的時候,一個一個的孩子多起來。乾元帝當時覺得家中不缺米糧,自然是兒孫越多越好。

    如今瞧著,這兒孫多後,那全是債。

    “冤孽啊。”乾元帝歎息一回。最後乾元帝把檔案歸位。他不再查看,他把這一回的事情擱下。

    乾元帝已經心有決斷。要拿自己的兒子開刀,乾元帝下不去手。有些手插手太多,乾元帝準備動一動一些人。

    朝廷裏,有新科進士添新血。一些占著位置不動彈,又不想為朝廷效力,不想替天下百姓辦實事的官員。乾元帝不準備繼續容忍。

    乾元帝要的朝廷,那是一個有活力的朝廷。能辦事,敢辦事,會力事。

    皇宮。

    司徒瀅瀅得著宮中的嬤嬤相送,她出宮了。同時,她亦是知道,這一回她入選了。宮中記名。至於後頭的歸宿,這得看宮裏的安排。

    皇宮外,已經有等候的馬車。

    司徒瀅瀅出來時,她瞧見了候著的自家馬車,以及馬車邊上的弟弟司徒佑淇。

    “姐姐。”

    “弟弟。”司徒瀅瀅笑著說道:“咱們先回家吧。想家中親人。”司徒佑淇聽著姐姐這般講話,他點點頭。

    有丫鬟搬著小凳子,司徒瀅瀅踩著小凳子,那是上了馬車。

    在車廂人,司徒瀅瀅不想多說話。宮裏這一段日子發生許多的事情,司徒瀅瀅已經累了。不是身體累,是心累。

    司徒瀅瀅不想入選,可有許多人是想入選的。這等時候,司徒瀅瀅想當小透明,也怕被人加害。畢竟,你擋路時,也不知道誰會動一動手腳。

    好在司徒瀅瀅本人夠低調,加之她的家世真不出眾。最後能混到平平安安的出宮。司徒瀅瀅鬆一口氣的同時,又是把心眼兒提在嗓子處。

    入選了。

    這三個字在司徒瀅瀅的腦海中。

    一行馬車很快到司徒宅。

    杜綿綿瞧著歸家的女兒,她是關切的看著女兒,她說道:“瘦了。”有一種瘦,是當娘的覺得女兒吃苦了。

    “一切都好。娘不必擔憂女兒,瞧瞧女兒這不是平平安安的站兒。”司徒瀅瀅是轉一個圈,她仔細的讓親娘瞧一瞧。

    “大姐,宮裏什麽樣子。”司徒佑泓還是問一話。

    “宮裏比著咱家一定大多了。大姐,你見著皇上嗎?”司徒佑浦也是問一話。

    “大姐離家好久,大姐有帶好吃的嗎?”司徒澄澄問一話。

    “我想吃甜食。”司徒汶汶在旁邊補充一話。

    “吃,吃。”司徒佑灃也是附合姐姐的話。三個小吃貨是一樣的神情,那是饞嘴小童子一樣的盯著大姐姐。

    “你們就知道吃。你們可是好孩兒,已經長大了,要懂得自己管束好自己。”杜綿綿一一敲著三個最小孩子的腦袋。當然是輕輕的,就是一個趣味。

    “饞嘴貓。”杜綿綿搖搖頭。

    瞧著一家人和和樂樂的,司徒瀅瀅笑起來。

    “放心,你們大哥回家時,已經給二弟、三弟、二妹、三妹、小弟帶回來好吃的。”司徒瀅瀅說的大實話。

    司徒佑淇是一個心細的,回來途中真帶著哄下頭弟弟妹妹的小吃食。

    “大哥最好,大姐最好。”司徒澄澄高興的歡呼。司徒汶汶、司徒佑灃也是附合二姐的話。三個小童是高興的很。

    “瀅兒回來了。”司徒老太爺這時候從屋中出來。

    “曾祖父。”司徒瀅瀅行一回大禮。司徒老太爺說道:“好孩子,回來就好。不必行大禮,快快起來。”

    司徒瀅瀅起身後。司徒老太爺又說道:“都到屋裏說話吧。”

    眾人自然依著司徒老太爺的話。當天,司徒瀅瀅歸來,杜綿綿連夕食都是廚房多添四道菜,為女兒歸來賀喜。

    在屋中,司徒瀅瀅說一說她在宮裏的事情。那當然,這等時候的司徒瀅瀅自然是報喜不報憂。宮裏遇上的一些小麻煩,司徒瀅瀅都沒有講。

    司徒瀅瀅講的事情,司徒澄澄、司徒汶汶、司徒佑灃三個饞嘴貓兒自然不感興趣。三個小孩兒拿著大姐、大哥帶回來的小吃食,那去著小園子裏偷偷嚐一嚐新鮮。

    屋中就是司徒老太爺、司徒佑淇、司徒瀅瀅以及杜綿綿四人在繼續談話。屋中的侍候仆人也是打發著離開。

    “這一回大選,我入選了。如今宮中記名。”司徒瀅瀅講出結果來。哪怕家裏人已經有心裏準備,可得著肯定的答案。

    司徒老太爺是說道:“結果出來,咱家得認。往後……”後頭的話,司徒老太爺也不知道如何講。

    “入選了。”杜綿綿是皺著眉頭。

    “娘,不必擔心。女兒一切都挺好的。得皇宮賜姻緣,這是女兒的福份。”司徒瀅瀅回一話。這等話當然是撿著好的聽。

    “可司徒家的情況,唉,我擔憂著。”杜綿綿不講她擔憂什麽,隻要不傻的都是懂。畢竟司徒弘光的官職太低微。跟著其它的秀女一比較,司徒瀅瀅的家世背景太弱了。

    “侯府的五姐姐、六姐姐落選了。”司徒瀅瀅提一話。

    “如何會。”司徒老太爺不敢相信。他的曾孫女入選了,出身更高的侯府千金卻是落選了。

    “唉。”杜綿綿歎息一聲。哪怕在《簪花記》中知道朱佑禧後頭的兩個妹妹,在他成婚前,都是一直沒姻緣。

    杜綿綿還是感慨,忠勇侯府已經表現出強烈的靠攏之意。偏偏沒能如願。

    “……”司徒佑淇這時候是鬆開手。他之前聽著娘歎息時,他知道娘擔憂姐姐背後無太高的家世背景。擔憂姐姐的終身大事。

    這一個時代的姻親關係,從來就是門當戶對。皇家的門第太高,司徒家如今的情況真真就是配不上。

    司徒佑淇也擔憂皇帝指婚時,家世不夠的姐姐被指為妾室。

    妻與妾,哪怕是皇家,那也是不同的。後宅地位不同,那等日子的差別也非常的大。

    這會兒聽姐姐再一說侯府的五姐姐、六姐姐落選。司徒佑淇鬆手握緊成拳頭的手。他在想,如何侯府的兩位姐姐會落選。

    要知道這兩位姐姐都是品貌上佳,不是司徒佑淇自誇,那是真的非常出眾。

    關於大選之事的結果,司徒弘光歸家後,也是聽親人講一回。

    當晚,夫妻二人獨處時,杜綿綿把自己的擔憂與丈夫提了。司徒弘光聽後,他是安慰道:“一切結果沒下來,也指不一定有轉機。”當然,司徒弘光這般說隻是安慰妻子。其時他自己心中也沒有底。

    最近皇帝的動作不少。可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這些全是乾元帝在給皇太孫掃平朝廷上的障礙。識趣的人不會衝動。

    衝動的人,都是壞事了的,一定會被乾元帝處理掉的對象。

    大選結束了。入選的名單也已經出來。偏偏宮中一直沒有旨意,這讓許多人摸不著頭腦。

    也便是這等時候,杜家舉動進士宴。杜綿綿領家中的小輩們去參加喜宴。司徒弘光一道參加。他與兒子們在前院男客處。

    杜綿綿是領著女兒去後頭的女客處。隻是跟在杜綿綿身邊的女兒是二女司徒澄澄、三女司徒汶汶。

    至於大女兒司徒瀅瀅,因著已經入選。她沒有再出家門。這是避閑,同時,也是免於許多的麻煩。

    杜家這一日非常的熱鬧。

    杜貞貞在宴席時,還是多看了兩個外甥女一眼中。杜貞貞心頭曾經有一些想法,還想跟二堂妹成姻親。如今當然不會有半點想法。

    對於司徒瀅瀅入選的事情,杜貞貞當然也是知道了。就是知道清楚裏頭的輕重。杜貞貞是完全壓住曾經的想法。

    杜貞貞就當曾經的一點子想法,那時候是她自己糊塗。反正沒與旁人講,杜貞貞覺得就當沒發生過就是。

    杜家的進士宴一開,那來往的賓客階層與往常都不同。杜貞貞已經瞧出來,娘家人往來的已經是讀書人家,已經是官宦人家。

    杜貞貞眼中有羨慕,她對於兒子的讀書大業就是更關注了。

    乾元二十八年。

    在秋時,乾元帝給皇太孫的東宮指著八個女眷去。這八人的位份都不算太高。也便是指了人後,皇太孫司馬瞻的大婚正式舉辦。

    欽天監合的吉日。

    皇太孫妃餘氏那是皇家下聘,名媒正娶進皇宮的。那一日,餘太孫妃嫁進皇家的熱鬧,那是讓京都的百姓都是議論上許久。

    沒法子,這一回餘太孫妃的嫁妝,那是真正的十裏紅妝。那等皇家對這一位太孫妃的看重。以及太孫妃的家世背景真是讓京都的大家閨秀人人都是熟透一個遍。

    當天的大婚,司徒瀅瀅也在自家的茶樓的二樓雅間,是隔著窗簾子看一回熱鬧。

    對於這般的婚禮,天下間的女兒沒有不羨慕的。司徒瀅瀅自己的婚事一直沒一個著落。司徒瀅瀅心頭擔憂啊。畢竟,她很怕,她這一輩子沒一個婚禮。

    東宮已經添人。後頭再是指婚,就是皇孫宗子們。做皇孫宗子們的嫡妻,瞧瞧前頭那些藩王們的嫡妻人選。

    司徒瀅瀅不敢想。

    不做嫡妻,做妾室。皇孫宗子們的後宅也不是好混的。司徒瀅瀅一個少女豈能不害怕?

    哪怕司徒宅的後宅很清淨。可這些年裏,司徒瀅瀅也是結交不少的手帕交。她也知道女人多了的後宅,除非是假象,一旦揭開蓋子後,從來就是鬥爭不斷。

    後宅裏從來就講究一個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男人們肖想的妻賢妾美,妻妾和睦,那從來就是男人們的幻想。

    瞧瞧為著家產時,親人會爭個頭破血流。

    瞧瞧為著龍椅時,皇子龍孫們會半一個你死我活。那麽,憑什麽就以為在為自己的孩子爭著一切利益時,那些當母親的女兒們就會手軟?

    自己的娃,從來是親娘最心疼。

    光想想,將來與女人鬥爭的情景。司徒瀅瀅就是心不安。

    乾元二十八年。秋。

    乾元帝下一道聖旨,那是圈禁秦王一輩子的聖旨。聖旨一道秦藩,對於整個秦王府都是晴天霹靂。

    秦王司馬鬆拿著聖旨時,他整個人跪在地上傻眼的。良久後,秦王是雙手捧著聖旨,他大聲的說道:“叩謝天恩,父皇隆恩浩蕩,兒子受領。”

    可司馬鬆的心底卻是不好受的。這哪是什麽天恩浩蕩,這是皇權壓頂。這是要讓司馬鬆落到泥裏。

    聖旨是要供奉起來的。

    偏偏差人的天使還有口喻要單獨的傳給秦王。於是,在供奉好聖旨後,殿中就剩下天使與秦王二人。

    “皇上口喻。”天使說一話。秦王又是跪下來。如今的他不過一個罪人的身份,他哪有什麽敢多說的道理。

    秦王隻是不太清楚,為何父皇會圈禁他。他不理解。

    “兒子聽旨。”秦王司馬鬆聽著,他想聽聽父皇的要說什麽。是什麽樣的責難。天使開口講的話,很平淡。

    “咱無能,沒教好你,咱百年之後無臉見你母後。你……好自為之。圈禁之後,你若有一份良心就為你侄子多操些經文,求一求祖宗們的原諒,求一求你母後的原諒。”皇帝的話中,透露的是一種失望。

    沒用天子的身份,用的隻是父皇的身份。這是給秦王定罪了。

    偏偏這些話中透露的消息夠多。秦王抬頭,他望著天使,他說道:“天使,請給父皇帶一話。兒子是冤枉的。晉藩侄兒的死,與兒子無關。兒子是被人陷害的。”

    “還有五弟,五弟他就真幹淨,他就渾身清白。父皇,如何一直待兒子如今不信任。兒子沒做的事情,兒子不認。”秦王司馬鬆害沒害侄兒,他還沒清楚。

    秦王沒動手。

    秦王知道自己的冤枉,所以,他是真的不敢相信,他的父皇會罰他。還是冤枉的罰他。

    “……”天使好尷尬。

    天使最後還在秦王給著重賞後,那是應下話。至於不收下秦王的好處,瞧著秦王發紅的眼珠子。天使都是怕了。

    天使隻有一個想法,把話原原本本的帶回京都。其它的,他一個字都不敢添。

    在天使離開後。秦王府的天跟塌了一樣。

    秦王不理人,他又去書房裏,他是飲酒,他是一個人獨醉。秦王此時隻有一個想法,他借著酒在買醉。何嚐又不是在思考著,是誰在害他。

    本著誰得利,他就懷疑誰。

    秦王這時候懷疑的對象就是晉王。晉王害死親哥的兒子。秦王當然就覺得這一個弟弟是心狠的。侄子殺的,兒子如何就殺不得。

    晉王這一個五弟又不缺兒子。

    秦王這時候想不到的,就是背後還有人。

    秦王不知道,可有人知道的。

    金側妃在知道秦王府的結局時,她是害怕了。她當然沒有害人。她隻是知道一些真相。比方說秦王給秦王妃下藥。讓秦王妃早早病逝。

    可秦王妃那兒中毒初時,金側妃就去提醒過。到底是什麽心態,可能本著兔死狐悲吧。更可能金側妃怕秦王府裏沒了秦王妃,她一個無子側妃的日子同樣不會好過。

    想著許多的事兒,金側妃去尋了楊楚楚。金側妃與楊楚楚是結盟的盟友。這是京都時建立起來的友誼。

    “秦王府完了。”金側妃很淡然。她說道:“往後咱們全是籠中鳥兒。”

    “我不怕,我就擔憂女兒往後怎麽辦。”楊楚楚不怕自己的日子難過,她擔憂著自家的女兒。一個少女的將來姻緣怎麽辦。

    “王府如今已經不成樣子。當初在京都時……”金側妃感慨一回,她道:“其時,早就應該想到的。當初王爺待世子那般心狠,虎毒尚且不食子,王爺心太狠了。”

    “姐姐,這等話莫要再提。一旦讓人聽著……”這屋中當然沒侍候的人,可隔牆有耳。楊楚楚還是害怕的。

    “如今的境況,還能差到哪裏去。”金側妃不在意了。她覺得沒往後,瞧瞧秦王府被圈禁。在這巴掌大的天裏,哪還有什麽前途。

    金側妃覺得這般日子再熬下去,她已經快要瘋了。

    “王爺待世子狠心。可回到秦藩後,王爺待王妃更狠心。妹妹,王妃的死,你真覺得是病逝嗎?”金側妃反問,她苦笑著,嘲諷的說道:“秦王府有如今的結局,我一定不意外。”

    楊楚楚沉默下來。她當然也知道一些事情。在秦王府經營這般久,她有人脈的。更何況她和金側妃結盟後,二人是一起相互扶持。

    特別是秦王妃的死,秦王妃那兒似乎自己都知道。秦王妃做的若隱若現的舉動,不是傻子都會瞧出來。

    “我當初以為王妃會有什麽舉動,不會甘心赴死的。哪料想,王妃歿了。”楊楚楚當初也不理解。

    “如今想來,王妃早早歿了,也許也是一種解脫。世子歿了,長孫也歿了。王妃娘娘心生死誌。”楊楚楚說著真相。

    “是啊,王妃是解脫。可咱們往後的日子,就是數著日子一天一天的過。”金側妃回一話。

    “這一回王爺被圈禁。我總覺得有問題。姐姐,我得著京都的消息,晉王府世子的死有問題。還是死的不清不楚,不太幹淨。姐姐,你覺得……”楊楚楚一指秦王的院子方向。

    “會不會這是處罰。”楊楚楚問一話。

    “王爺不會這般做的。這不會是王爺。”金側妃一口咬定。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7,12 23:54:13~2022,07,13 23:48:4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芋頭彌補後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